有可能是一個重大發現!
伊春市友好區湯旺河段發現新石器時代石器
伊春炎黃在線: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河友好段發現新石器時代石器。
2017年6月22日上午,奇石愛好者李兆興攜帶一塊圓形帶孔「石頭」來到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館,說他收到一件新石器時代石器。
文博館館長於江立即通知伊春炎黃在線和伊春日報記者一同來到湯旺河友好區段的沙石採挖場。
在採沙場我們見到孫秀章和劉亞鵬,他們兩位今年承包採沙場的石料,從中挑揀瑪瑙石。6月14日他們發現了這個「石頭」很特別。6月21日,孫秀章和劉亞鵬在早市賣石頭,奇石愛好者李兆興發現這個「石頭」的特別就買下。
據伊春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館館長於江初步認為,「石頭」為新石器時代石器工具。究竟「石頭」是什麼工具以及它的歷史文物價值仍然需要考古文物專家進一步研究認定。
李兆興攜帶一塊圓形帶孔「石頭」來到伊春林都文化博物館
湯旺河友好區段
採沙場
採沙場
左起:於江 李兆興 劉亞鵬 孫彥章
左起:於江 李兆興 劉亞鵬 孫彥章
李兆興 劉亞鵬 孫彥章
王志富 劉亞鵬 李兆興 孫彥章 李濤
孔裡還有一塊小石頭
孔裡還有一塊小石頭
下面為實物照片:
「石頭」重量3點3市斤
新石器時代(英語:neolithic)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
繼打制石器之後的磨光石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誌。以磨和鑽孔(也是一種利用摩擦的加工)的技術和極整齊對稱的形式(方的、長方的、圓的等等)成為石器工具發展的高級階段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
1.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
2.發明了陶器
3.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
穿孔石器—新石器時代石器
都有穿孔石器的發現,時間從舊石器晚期起。穿孔石器的製作要在礫石的中間打一個孔,力氣大,工具粗,孔未打成,礫石已開裂報廢;力氣輕,工具小,則更費工費時,成品率甚低,製作難度極大,可見穿孔石器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屬於比較貴重的工具。
關於穿孔石器的用途,處在揣測階段。有的認為是裝飾品;有的認為是採集工具;有的認為是點播工具;也有的認為是狩獵工具;有的認為穿孔石器則集多用途於一身。
原始穿孔石器約出現於1萬年前,主要是利用天然的近似圓形的礫石作原料製成,直徑10釐米左右,中部鑿有一孔,孔內直徑約1釐米~2釐米。制孔的工藝有的是打制,有的是磨製,有的是單面鑿打,有的是對穿一孔而成,重量約一市斤。如此之重,不可能是身上的裝飾品。
關於穿孔石器的用途,處在揣測階段。有的認為是裝飾品;有的認為是採集工具;有的認為是點播工具;也有的認為是狩獵工具;有的認為穿孔石器則集多用途於一身。
以下新石器時代石器照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