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這樣詮釋旅遊的意義:人們之所以出來旅遊是因為,沒有什麼比在火車,飛機,輪船上,更能傾聽到自己的內心。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87字,閱讀約3分鐘
四川成都作為古蜀的發祥地和中國十大古都之一,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眾多名勝古蹟聞名中外。不過,還有一些古蹟並不為人所熟知,但也值得一探究竟。光嚴禪寺,位於崇州街子古鎮海拔1100米的鳳棲山上,距成都市區63公裡,是川西著名的旅遊勝地。
光嚴禪寺的大門雖然不大,但規模和名氣卻不小。大門上方的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手書。由於交通不便,寺院周圍生長著近千畝原始森林,其中包括古楠,古杉木,古銀杏等大量珍稀樹木。尤其是5.2米長的金絲楠,需要兩三個人才能緊緊抱住。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據記載,廣嚴禪寺始建於晉代。其初名為「長樂寺」,俗稱「古寺」。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為避「樂」字之諱,改寺為「光嚴禪寺」。全寺依山而建,分為上古寺和下古寺兩部分。如今上古寺幾乎消失殆盡,而下古寺則因為1958年被佔用為重慶製藥廠而在拆遷中倖免於難。
寺內重簷飛亭,莊嚴肅穆。精美的建築和木雕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高達17米的大雄寶殿,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寺院正中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佛壇上方的匾額「南無釋迦牟尼佛」,據說是濟公和尚所題。明朝時,建文帝朱允溫賜寺「光大延銘」匾額。
據記載,明朝朱元璋的叔父悟空禪師(俗稱朱無流)曾赴印度求法,並在西藏修行多年,後來到廣巖寺修行並擔任主持。朱元璋對這位大叔非常尊敬,他是一位高僧。稱帝後,他親筆為寺院題詞「純而不曲」。「純非曲」一詞,出自朱元璋在嶽飛《出師表》中引用的題詞。
全盛時期,光嚴禪寺有僧人1000餘人。朱元璋還特地贈予兩口御用鍋,供數千人食用。此外,他還贈予寺院半副鸞甲,四面龍鳳旗,五片琉璃瓦,以示悟空禪師的皇家血統。值得一提的是,據傳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建文帝朱允溫逃到廣嚴禪寺出家。被發現後,他連夜離開雲南,不知去向。
悟空禪師圓寂後,身口含寶珠600餘年不腐,成為四川罕見的菩薩。弟子們隨後在燃燈殿後全寺最高點為悟空禪師建造了一座高約8米的靈塔。塔上為三層六角飛簷,下為圓形罐形建築。正面正中刻有「悟空靈塔」字樣。
塔身有一個高約1.5米的空門。門柱兩側的對聯寫著:「今回首,是雲過目空」。「悟空」二字隱藏在大門的盡頭。大門內有方臉大耳的悟空禪師坐像。不幸的是,悟空禪師的遺體在幾十年前就被毀了。幸好長春榮茶主人街子古鎮周集拍照,現供奉於寺院,供信眾瞻仰。
由於朱元璋的叔父和孫子建文帝都曾在光嚴禪寺出家,所以該寺在明清兩代深受皇室的青睞。明代朝廷還賜給寺院一部重達11噸的《洪武南藏》孤本和梵文《華嚴經》。古寺因其獨特的寶藏,又被譽為「西川第一天」。如果有機會,不妨來這裡走走。
愉快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到這了,再次感謝來到旅行「欄目」,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有一飯之交,期待與您下期再會,不見不散。
長期的工作讓人身心疲憊,現在有機會可以忙裡偷閒了。那就帶著你的心靈一起去旅行吧!回來後我希望看到的是你永遠抹不去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