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新規落地衝擊17萬億公募市場 贖舊買新、短期激勵將被重點遏制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8月28日,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銷售辦法》)及配套規則,並於2020年10月1日起實施。

有公募業內人士表示,該管理辦法調整幅度較大,基金銷售將迎來更規範的市場環境。

上述《銷售辦法》是自2004年首次頒布,歷經2011年、2013年兩次修訂後再次進行修訂,對近幾年基金銷售市場的部分亂象進行「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了基金銷售市場環境。

四大要點

該《銷售辦法》及配套規則修訂主要涉及到了強化基金銷售活動的持牌準入要求、優化基金銷售機構準入、退出機制、夯實業務規範與機構管控以及完善獨立銷售機構監督的四大要點。

具體來看:

一是強化基金銷售活動的持牌準入要求,釐清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基金服務機構職責邊界。明晰基金銷售業務內涵外延,釐清基金銷售機構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的業務邊界和底線要求,支持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規範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拓展客戶。

二是優化基金銷售機構準入、退出機制,著力構建進退有序、良性發展的基金銷售行業生態。調整優化資格註冊程序,實行「先批後籌」;整合各類金融機構註冊條件,進一步完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及其股東準入要求;引入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有效期延續制度,強化停止業務、吊銷牌照等制度安排。

三是夯實業務規範與機構管控,推動構建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體制機制。突出強調基金銷售行為的底線要求,細化完善投資者保護與服務安排;推動基金銷售機構構建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促進長期理性投資的考核體系;強化私募基金銷售業務規範;增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專章,要求各類基金銷售機構健全與基金銷售業務相匹配的內部制度。

四是完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監管,促進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專業合規穩健發展。完善對獨立基金銷售機構股權管理與內部治理的要求,強調展業獨立性,並在合規風控、分支機構管理、展業範圍等方面提出針對性要求。

杜絕飢餓營銷 買新贖舊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幾年基金宣傳中的違規和踩線現象,本次《銷售辦法》得到了進一步明確了,包括禁止短期業績宣傳,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展示的任意業績區間均應超過6個月。

此外,在進行募集上限、比例配售等安排時,可以在宣傳推介材料中作為風險提示予以說明,但不得以不同字、加大字號等方式進行強調,不得作為銷售主題進行營銷宣傳。規範了此前部分基金公司以「募集上限、大概率按比例配售」等推薦方式對客戶進行「飢餓營銷」。

本次《銷售辦法》亦強調了銷售機構建立健全引導長期投資的內部考核機制的相關規定,並加大對存量基金產品持續銷售、定期定額投資等業務的激勵安排。

其中,《銷售辦法》規定:不得將基金銷售收入作為主要考核指標,不得實施短期激勵,不得針對認購期基金實施特別的考核激勵。

「此前因為新基金銷售的激勵機制更大,以及投資者多次認購基金銷售機構能夠賺取多重認購費,而引導客戶『買新贖舊』的現象較為普遍,這種操作勢必是加大了基金管理和操作難度,與長期投資理念背道而馳,所以該《銷售辦法》也是進一步從銷售端來規定和強調長期投資理念,保護了基金行業的生態發展。」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針對行業反映客戶維護費不斷上升、影響行業持續發展等問題,《銷售辦法》規定對比例上限做出差異化安排:

對於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佔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例不得超過50%,對於向非個人投資者銷售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佔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30%。

記者獲悉,該《銷售辦法》集合了126家機構以及21名個人的意見,經證監會匯總梳理研究,對合理意見建議予以吸收和採納,其中包括了調整獨銷機構展業範圍限制、完善獨銷機構5%以上股東資本實力、優化牌照續展、細化完善銷售業務、簡政放權等內容。

證監會表示,本次《銷售辦法》修訂將進一步完善基金銷售行為規範、加強基金銷售機構合規內控,對於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優化基金市場生態、促進基金行業良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證監會將不斷加強對基金銷售機構及基金銷售業務的監管,著力培育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以長期理性投資為導向的市場環境,進一步發揮基金行業增強居民財富效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功能作用。

相關焦點

  • 重磅新規這樣重塑萬億級市場!
    對新基金髮行影響不大或遏制「贖舊買新」現象基金銷售新規10月1日即將正式實施,多位行業人士認為,新規對多數基金公司的新基金髮行影響不大,可能會涉及到部分不符新規要求的獨銷機構合作的調整。華南一位公募市場銷售部總監助理則表示,他所在基金公司目前合作的獨銷機構都是頭部機構,可能未來會更加強調對合作機構資質的考察。除了規範新基金銷售外,多位行業人士認為,新規將有利於遏制基金銷售過程中「贖舊買新」的不良現象。
  • 公募基金權益配置比例再提升 不宜「贖舊買新」頻繁交易
    摘要 【公募基金權益配置比例再提升 不宜「贖舊買新」頻繁交易】日前,公募基金二季報已披露完畢,基金資產規模明顯擴容,尤其是權益類基金髮行火爆,業績表現亦是不俗。
  • 突破2.9萬億!2020新基金徹底炸了,明年誰是爆款?基金公司這麼說
    深圳證監局在最新一期《證券期貨機構監管通訊》中提到,明年深圳證監局將對銷售新規落實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對違反底線的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健康發展:多維度遏制「贖舊買新」今年公募基金髮行創紀錄,這背後「贖舊買新」現象仍然普遍,甚至有不少投資者將基金當成股票一樣頻繁交易。
  • 行情好的時候,很多基民在「贖舊買新」……
    順便說一句,下周還有很多不錯的基金新發,但新基金銷售熱度會較前兩周出現明顯下降,畢竟基金募集熱度很受市場行情影響的。 二、投資者贖回基金的也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不斷大幅增加的同時,權益類公募基金的總份額變化增加額度卻並沒有權益類基金新發規模大。截至7月17日,股票型基金的份額較年初僅增加1776.86億份,混合型基金同期僅增加6628.54億份,兩者合計增加約8404億。
  • 富國大通:基金銷售新規公布,哪些要點值得注意?
    本次新規共有12大要點,富國大通整理,最需關注的有如下幾點:一、強化基金銷售的持牌準入要求新《銷售辦法》強調了基金銷售活動的持牌準入要求。宣傳推介基金也被界定成為基金銷售行為。未經過中國證監會及派出機構註冊、沒有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從事基金銷售業務。
  • 2.2萬億!公募基金髮行刷新紀錄 這輪「爆款潮」有何不同?
    摘要 【2.2萬億!公募基金髮行刷新紀錄 這輪「爆款潮」有何不同?】2020年對公募基金而言,是刷新紀錄的一年——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雙雙創新高。
  • 景順長城康樂:助力資本市場良性發展 公募基金大有可為
    康樂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逐步落地,打破剛兌、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顯現,資管行業回歸本源,各行業主體主動管理能力均得到提升, 促進了包括公募基金在內的資管行業整體良性發展。  「公募基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公開業績積累,已得到投資者廣泛認可。尤其是近兩年,基金突出的賺錢效應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 公募銀行理財?還是公募基金?未來如何選擇
    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募基金規模為18.31萬億元,基金數量為7682隻,管理人為145家。相比之下,2019年底的公募基金規模和數量分別為14.77萬億和6544隻。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和數量就已經分別增長24%和17%。
  • 靴子落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至2021年底,鼓勵「跳起來摘桃子」?央行...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 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涉及超過90萬億資金的資管新規延期終於靴子落地:過渡期將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靴子落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證監會最新...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孫璐璐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衝擊,進一步強化過渡期延長的必要性。可以說,過渡期延長已有充分的市場共識,只差官方正式宣布的「臨門一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前不久就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已有「放風」。
  • 靴子落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釋放什麼信號?證監會最新...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時隔四年券商資管終於迎來了新的子公司「落地」 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時隔四年,券商資管終於迎來了新的子公司「落地」!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安信資管於近日正式拿到獲準開業的批文,成為了資管新規後首家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第17家設立的券商資管子公司。在子公司設立後,安信資管總經理李力表示,安信資管將積極推進大集合產品的改造發行、申請公募管理牌照,打造財富管理全產品線。其中,申請公募管理牌照將是安信資管最為重要的戰略之一。在資管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券商資管最需要的其實是公募牌照。
  • 國盛策略張啟堯:大分化時代機構仍將是市場主導
    且今年公募話語權繼續提升,2020Q1公募持股佔比已持續提升至5.54%,同期保險與外資佔比略有下滑。從存量來看,2020年前5月偏股基金份額淨增加約4100億份,與新發份額持平,「贖舊買新」並不顯著。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2020年前5月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存量份額(含新發+存量申贖)相比2019年底增加1681億份和3228億份。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資管新規兩周年,尚福林系統闡述資管行業:重點處理好五大關係(附...
    保險資管產品2.8萬億元,市場份額保持在3%左右,是保險資金和養老金等合格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品種。基金、證券、期貨、私募等機構不斷增強主動管理能力,發揮投資顧問優勢。其中,券商通過申請公募牌照、設立基金子公司等方式積極謀求轉型。證券基金領域的資管業務總規模達到52萬億元,保持了穩健增長。三是行業健康度不斷提升。同業、理財和表外等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收效明顯。
  • 業績與規模齊飛 公募基金迎歷史「大年」
    基金髮行超級「大年」  募集超3.1萬億  2020年公募基金創下了太多新紀錄。  發行市場上爆款基金貫穿全年。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98隻,合計募集規模3.12萬億元。
  • 發行規模超3萬億元!這個行業「沸騰」
    發行規模超3萬億元!這個行業「沸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1332隻,發行總份額2.99萬億份,如果算上部分已經募集結束但尚未宣告成立的基金,公募基金年內發行總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創下公募基金行業新的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