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大家別去唱K了」安倍:若什麼都不做,日本1個月後將8萬多人...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4月7日,安倍發布了日本歷史上首次緊急事態宣言,日本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和福岡七地進入緊急狀態,將從4月8日0時起實施「軟性封城」措施,一直到5月6日為止。

安倍說,如果什麼都不做,任由疫情蔓延,那么半個月後日本將有1萬人感染,一個月後將有8萬多人感染。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姚瑤

編 輯丨張涵

「拜託大家別去唱K了,也別去喝酒聚會了。不得不外出時要戴好口罩,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保護他人的生命,希望大家好好配合。」

4月7日晚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緊急事態宣言發布會時表示。

安倍說,如果什麼都不做,任由疫情蔓延,那么半個月後日本將有1萬人感染,一個月後將有8萬多人感染。若好好實施社會疏遠措施,將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7成到8成,那么半個月後感染人數將開始下降。

(發布會直播畫面)

七地進入緊急狀態

「最近日本幾個大都市圈疫情進一步蔓延,病床資源陷入緊張,一線醫護人員遭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醫療現場已面臨危機的邊緣。」安倍說。

就在幾小時前,安倍發布了日本歷史上首次的緊急事態宣言,日本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大阪、兵庫和福岡七地進入緊急狀態,將從4月8日0時起實施「軟性封城」措施,一直到5月6日為止。

緊急事態宣言要求,除了維持社會日常運作的必要活動(包括醫療、交通、物流、銀行和超市等等)不停外,上述七地地方政府將要求民眾非必要情況避免外出、限制公共場所營業、停課和叫停集體活動等。

「交通物流不會斷,超市銀行繼續開。因此日常生活沒什麼變化。但是酒吧卡拉OK這樣的娛樂場所,還有機場、車站和酒店、飯店等人流多的地方,人流將大大減少。」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部長戴二彪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日式封城」有何不同?

和其他國家採取的措施相比,「日式封城」顯得較為軟性,一方面安倍強調,日本的措施不是封城,交通將維持正常運作,「海外一些地方封城的做法還暫停了公交系統,引發了很大的混亂。」他說。

另外,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日本政府的要求並無強制力,不會對外出者處以罰款;

另一方面若企業拒絕政府的要求,且無正當理由,政府可以發布約束力高於要求的「指示」,地方政府將有權公示發布指示的企業。

換句話說,「日式封城」的實際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將依靠社會的自覺。

相比之下,政府對於醫療資源的調配更有強制力,在進入緊急狀態後,地方政府將獲得強化醫療體制的權限,可在未經所有者同意的情況下徵用土地和建築物用於設置臨時醫療設施;

另外,還將有權徵用防疫物資、藥品和食品,若企業隱瞞,可處以6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或30萬日元以下罰款。

控制檢測的做法遭各界質疑

自疫情暴發來,圍繞日本的最大爭議點就是控制核酸檢測的做法。

日本確診病例數少的情況不僅引發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甚至還出現了「少檢測就少新增」、「不檢測就不新增」的調侃,認為日本存在少檢測、隱瞞實際感染人數的可能性。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上周指出,日本現在還沒有做到「應檢盡檢」,也就是說對輕症患者底數不清,他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隱患。

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確實檢測不多,和一些國家「應檢盡檢」的做法相比,差距太大。

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7日,日本累計檢測4.6172萬人,韓國累計檢測47.7304萬人,義大利為72.1732萬人。

概括而言,日本採取的就是控制核酸檢測和緩和策略。

2月25日公布的日本新冠疫情基本方針的核心內容是,集中資源防重症和防死亡,輕症在家休養治療,避免出現醫療資源擠兌。

日本新冠專家小組認為鑑於新冠病毒的特點,完全防控每個人不受感染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控制感染擴大的速度,拉平蔓延的曲線。

日本專家組的建言還提到,受制於設備和人員等資源,日本無法對所有人進行檢測,專家小組希望日本民眾能做好各自力所能及的事情。

韓國在疫情升級之後推出了免下車檢測站,效率極高,後被多國效仿。相比之下,日本的檢測流程繁瑣得令人直想「吐槽」。

日本為防控疫情設立了24小時的歸國者及接觸者諮詢中心。

2月25日公布的基本方針建議有如下症狀的人向「歸國者及接觸者諮詢中心」諮詢,包括有感冒症狀及發燒37.5℃以上持續4天以上(包括必須持續服用退熱劑的天數);有嚴重的疲倦感及呼吸困難症狀。

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人若2天以上都出現上述症狀,建議與諮詢中心聯繫。

疑似患者第一步是與該諮詢中心聯繫,諮詢中心人員在了解相關情況的基礎上做出判斷,進而把疑似患者介紹給歸國者及接觸者門診,如果前述門診進一步判斷為疑似感染,那就依據感染症法進行申報,並實施檢測。如有需要,則立即採取住院措施。

此後,在網絡上,不斷有人反映遭遇想檢測被拒的情況。

在3月24日晚確定東京奧運會延期後,日本疫情似乎迎來了微妙的轉折。

此後,日本的新增確診病例連日上升,尤其是東京屢次破單日新增記錄。疫情似有爆發之勢,有人直呼日本疫情的「蓋子要被揭開了」。

緊急強化醫療衛生資源

感到形勢不妙的日本政府,開始緊急推進各項應對工作。

(日本政府官員已開始戴口罩)

在疫情暴發之初,日本只有每日300份的病毒檢測能力,到3月初,檢測能力提升至了每日4000份。

安倍晉三在4月6日表示,檢測能力將由目前的1萬份/日提升至2萬份/日;此外將大力推進網上問診系統。

除檢測能力外,目前日本全國的空病床數為2.8萬,日本政府還在準備將病床數提升至5萬;

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4月5日表示,截至4月3日,日本全國還有8000臺待機中的呼吸機,將要求相關製造商優先確保國內1.5萬臺呼吸機的生產。

此外,日本政府還要求製造商增產ECMO。據日本臨床工學技士會3月9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日本總ECMO數量為1412臺(處於待機中的為1255臺)。

有關輕症患者,安倍仍然強調在家休養的原則,不過若出現家庭內感染恐慌的情況,政府將借用賓館等場所用於隔離和治療無症狀和輕症人員。

安倍7日表示,目前日本關東地區已爭取到1萬間客房,關西地區3千間。

為了騰出病床給重症病患,4月7日開始,東京政府開始將輕症患者轉移到市內一處借用的賓館,該賓館預計將接收100名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將有醫護人員及政府人員24小時常駐進行醫學隔離觀察,個人無需承擔費用。

此外,東京都將繼續推進確保市內1000間客房。

另外,日本還在推進奧運場館用於隔離治療的相關工作,目前奧運會的警務人員宿舍已開始改建。在藥物方面,目前日本政府儲備了70萬人份的抗流感藥法匹拉韋,已要求相關藥企增產至200萬人份。

除了疫情防控措施外,4月7日,日本政府還敲定了新冠疫情緊急刺激措施,規模達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為歷史最大規模,佔日本GDP的兩成左右。

安倍強調,「日本經濟正直面戰後最大的危機」。

刺激方案中的4萬億日元用於發放給收入減少家庭(對象為1000萬戶收入因疫情而減少的中低收入家庭)每戶30萬日元的現金補貼,2.3萬億日元用作部分中小企業及個體戶的補貼(最高200萬日元補貼)。

此外還包括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支出,還有疫情後的需求刺激復甦措施等。

(截至4月6日的東京新增確診數走勢 來源:東京都政府官網)

東京會是下一個紐約嗎?

截至4月7日,日本累計確診5052例,其中包括712例「鑽石公主」號相關病例,累計死亡108人,累計出院1242人。

其中,東京的情況堪憂,截至7日,累計確診達1195人。在4月5日單日新增105例,4月7日晚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日新增80例確診。

作為擁有約14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是日本人流最為密集的地方,情況引發了各界的擔心。

曾在今年2月發布視頻公開批評「鑽石公主」號應對不力的日本傳染病專家、神戶大學教授巖田健太郎在近日接受採訪時又發出了警告,「目前東京的狀況有點像當初的紐約、西班牙和義大利等。我們可能會看到東京變成下一個紐約,日本要有改變的勇氣。」巖田健太郎說。

日本新冠政府專家小組在2月底時表示,封城之類的措施是19世紀的「抗疫」對策,日本將採取更為合理的、21世紀型的對策。

究竟日本式的「封城抗疫」結果如何,讓我們來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相關焦點

  • 後安倍時代日本開啟不安之秋
    他突然宣布辭職,給日本社會和政壇的衝擊堪比一場海嘯。那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什麼在8月28日宣布辭職呢?這是計算好的。大家知道,日本戰後上一個任期最長的首相是佐藤榮作,2798天。而8月24日,安倍就追平了這個記錄,從那天起到現在,安倍每天都在刷新這個記錄,成為日本歷史上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 安倍稱將對日本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東京最快一周後解禁
    海外網5月14日消息,綜合日本廣播協會(NHK)、共同社等媒體14日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4日的自民黨臨時高層會議上表示,將對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的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另一方面,東京、大阪、北海道等8個都道府縣此次未能解除緊急狀態,日本政府計劃在一周後的5月21日前後再做判斷。
  • 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宣告落幕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16日上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匯總內閣成員的辭職書,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至此,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出席記者會時鞠躬。
  • 「咬定青山不放鬆」!後安倍時代,日本能源政策將走向何方?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執政後的首場施政演說中宣布,日本最遲將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菅義偉表示,要盡最大努力構築低碳社會,實現綠色發展。菅義偉的承諾比此前安倍首相時期日本承諾的到2050年削減80%的碳排放目標又前進了一步。隨著首相任職時間最長的安倍因健康問題閃電辭職,從安倍內閣官房長官任上轉而競選總裁成功,日本第99任首相菅義偉在疫情下完成組閣,日本正式進入了後安倍時代。
  • 後安倍時代,日本將何去何從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安倍 圖片來自新京報網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宣布因自己身體健康原因決定辭去首相一職。雖然新的首相還是未知數,但是鑑於日本在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已經成為外界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在討論後安倍時代的日本走向,那麼需要先回顧一下安倍時代的日本。   經濟上,安倍在位時提出了「安倍經濟學」,試圖藉助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政策,推動日本經濟走出停滯,邁向復甦。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病辭任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何去何從?
    如果說第一個任期太短而來不及發揮,那麼在暌違政壇近六年後的2012年末,安倍帶著「安倍經濟學」重返日本政壇最高位,做出了一番成績,成功讓日本經濟逐步走出「通縮心態」,重回正增長的軌道。「7年又8個月,為了出成績我傾盡全力,但仍存在不少的問題。
  • 國事如麻,「後安倍時代」來臨,日本準備好了嗎?
    安倍在2012年當上「回鍋」首相,這一次,他創了記錄,出乎很多人意外,安倍一幹就是8年,而潰瘍性大腸炎一路跟著他。8月24日,安倍剛剛打破國家紀錄,超越外叔公佐藤榮作,成為連續在任、天數最長的首相。安倍至今在任3168天,連續在任2803天。他熬走了歐巴馬,甚至熬到了川普的第一任末期。他在日本的政治地位,出現了「安倍一強」現象。
  • 無論安倍的繼任者是誰都將經歷「艱難的一年」!日本央行或當甩手...
    上周五(8月28日)安倍意外辭職後,選出下一任領導人是日本政壇需要解決緊迫的「重大問題」。  目前呼聲最高的人選是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支持率佔34.3%,其次是官房長官菅義偉14.3%。安倍晉三則表示,他將繼續擔任首相職務,直到任命下一任領導人為止。
  • 菅義偉將成為日本新首相!71歲「令和大叔」憑藉什麼成為安倍...
    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5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辭去首相一職。為了避免出現政治真空,日本自民黨很快確定了菅義偉、岸田文雄和石破茂3位新總裁候選人。投票結束後,勝出者將接替安倍,完成剩餘首相任期,直至2021年秋季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
  • 關於安倍晉三辭職與後安倍時代,你需要關注的事
    > 當地時間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由於健康狀況不佳,他將辭去首相職務。該經濟政策在安倍上臺的前期發揮了一定作用,帶領日本經濟復甦長達70個月,因此,又被稱為「安倍經濟學」。日本各大企業如豐田汽車、索尼公司等也在該時期內下歷史新高的收益。
  • 「安倍經濟學」到底給日本經濟帶來了什麼?
    而就在安倍的辭職之意傳出後,在財務省負責應對國 會的文書課的職員全體站起來。「不知道會怎樣,只能提心弔膽地關注」,這些日本官員顯示出嚴肅表情。當然,對於日本來說,2021年度最初預算編制的概算,要求在9月底截止這一日程沒有改變,但難以預測內閣成員和日本政府高層人事調整帶來的影響。
  • 日本擬於4月1日發布新年號 5月1日開始施行
    日本擬4月1日中午前後發布新年號,5月1日開始施行。發布當天,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將手舉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新年號亮相。共同社報導,雖然有猜測說首相安倍晉三將宣布新年號,日本政府最終還是選定由內閣官房長官發布的慣常做法。消息人士說,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新年號發布當天由安倍宣讀闡述新年號含義的「首相談話」。1989年1月7日,時任內閣官房長官小淵惠三發布新年號「平成」。當時,他手舉政府職員河東純一揮毫寫下的漢字。新年號發布後,小淵宣讀時任首相竹下登的「首相談話」。
  • 這幫女人,令安倍敗得如此慘烈?
    在戰後七十多年時間裡,首都東京是自民黨必爭之地,如果東京都不能控制在自民黨手裡,中央政府就會感到腹背受敵,惶惶不可終日。在東京都議會127個席位中,能佔有64個就是過半數。這次選舉前自民黨佔了57個席位,加上共同執政的公明黨23個席位,可謂控制著首都議會。但是7月2日選舉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和她率領的「都民第一之會」大勝,以55席成為東京都議會第一大黨,自民黨落到只剩23個席位,公明黨已經在地方議會上公開與小池百合子合作。所以,這次選舉成為戰後自民黨輸得最慘的一次,讓安倍無地自容。 「THIS IS 敗因。」
  • 安倍不希望奧運取消意欲為何?這可能是日本近幾年最大的補血針
    本周早些時候,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若延期一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在2021年仍無法舉辦,那麼將被取消他還說,不希望東京奧運會閉門舉行,但並未指出疫苗是辦奧的先決條件。按原計劃,東京奧運會定於7月24日至8月9日,同屆殘疾人奧運會於8月25日至9月6日舉行。2013年日本申奧成功,56年後日本再度迎來奧運,東京也成為世界第五個舉辦過兩次奧運會的城市。從13年起,日本已持續為奧運投入超萬億的資金。
  • 執政七年,安倍匆忙放手 這四個頑疾不解決誰接手都會頭疼
    日本輿論認為,這正是修正疫情對策的好時機。8月28日,安倍在記者會中說:「儘量避免辭職給疫情對策帶來不便。」回顧日本疫情,當初1月中旬發現首例感染者時,政府內部傳出「大概和流感差不多」的過於樂觀的看法,後來停靠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內發生大規模感染,日本政府才慌忙對應,顯得措手不及。口罩、消毒液、完全脫銷,醫療資源嚴重不足,PCR檢查體制不完備,與其他國家相比,檢查人數較少。
  • 安倍:日中世仇,但不得不處
    8月28日,即將66歲的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辭職。  安倍是個強硬派人物,但外交戰場靈活多變。  記者:8月24日和28日,對你來說都具有特殊意義。  安倍:24日我擔任首相第2799天,28日辭職。  記者:您任首相8年裡,一些細節被媒體賦予不同解讀,您是否願意再次澄清某些說法?  安倍:為什麼不呢?  記者:2015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您看到普京在等您後,一路小跑到他面前握手。
  • 剛剛,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辭職,股市直線跳水,7月被傳吐血...
    加上第一任首相任期,安倍晉三在去年11月已經成為累計執政時間最久的日本首相;截至8月24日,安倍晉三連續執政時間為2799天,成為日本歷代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另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相關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身邊人士表示,有意不設臨時代理,任職到選出下一任首相為止,以盡責任。隨著安倍晉三辭職的消息傳開,東京股市市場出現大量拋售。
  •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外交政策及中日關係走向
    【關鍵詞】後安倍時代 日美同盟 平衡外交 中日關係【中圖分類號】D73/77 【文獻標識碼】A2020年9月,自民黨總裁易人,安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繼任首相,日本內政外交進入「後安倍時代」。就日本外交政策及中日關係走向而言,菅義偉已明確將繼續堅持安倍的對外關係理念。
  • 安倍稱將對日本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 東京最快一周後解禁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5月14日|戰疫全時區】綜合日本廣播協會(NHK)、共同社等媒體14日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4日的自民黨臨時高層會議上表示,將對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的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另一方面,東京、大阪、北海道等8個都道府縣此次未能解除緊急狀態,日本政府計劃在一周後的5月21日前後再做判斷。據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4日宣布,把原定當月6日到期的緊急事態宣言延長至31日。他還表示,在14日前後會由專家評估狀況,如判斷可以,將在到期前解除宣言。
  • 安倍之後:日本內政外交「懸念」何在?
    文/周遠在連續擔任7年8個月的日本首相職務後,安倍晉三於8月28日「突然」掛冠而去。至於安倍緣何辭職、其功過是非如何,現在已經不重要了,人一走,茶難免會是涼的,日本政壇向來如此。如果今後沒有人折騰事,安倍也就算平平安安了,甚至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