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老年人如何便利出行?七部門聯合印發這個通知

2021-01-19 南國早報

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強細化交通運輸領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務的政策措施,確保「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1月12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區內的地鐵、客運站、鐵路等已經按照相關要求,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1月12日,在南寧地鐵一號線亭洪路站,一名乘客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

要求:確保老人出行便利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求,現在出行都要出示健康碼,但這也給不善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甚至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來說,帶來了一定的不便。《通知》要求改進交通運輸領域健康碼查驗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汽車客運站、客運碼頭、民用運輸機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確需查驗健康碼的,應優化親友代辦、工作人員代查等服務。

針對老年人乘坐公共運輸,《通知》要求,各地客運場站推進行動支付、電子客票、掃碼乘車的同時,保留現金、紙質票據、憑證和證件的使用等。

此外,《通知》還要求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保持巡遊出租汽車揚召服務等;各地客運場站等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具備條件的要為老年人設立優先購票窗口、專用等候區域或綠色通道。

1月12日,一名老人在南寧地鐵4號線總部基地站乘坐地鐵。南國早報記者蘇華攝

現場:老人無健康碼可現場登記

1月12日上午,記者在南寧地鐵3號線東葛路站看到,每一名進站的乘客,都要戴好口罩、測量體溫和出示健康碼;無法提供健康碼的乘客則需要現場登記個人信息。69歲的市民傅先生當天乘坐地鐵3號線,由於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他在車站安保人員的引導下,在信息登記冊上填寫了自己的身份證和進、出站信息後,順利進站乘車。

南寧地鐵車站的售票機升級二維碼支付功能後,仍然保留現金購票。1月12日,在南寧的地鐵車站,市民用現金購票。南國早報見習記者蘭敏攝

隨後,記者也來到了埌東客運站。在這裡,沒有健康碼的旅客可以在現場登記身份證信息和出行信息,戴好口罩、通過體溫檢測後就能進站乘車。

車站方面還安排工作人員為老年人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在服務總臺也有提供針對老年人或特殊群體的專門服務,客運站保留了人工售票窗口和人工檢票通道,方便老年人現場購票、乘車。

此外,記者走訪也發現,目前乘坐公交車、計程車等並不需要出示健康碼,乘客戴好口罩即可。機場方面,無健康碼的旅客可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現場註冊個人健康碼;若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掃碼的旅客,也可憑身份證現場進行實名信息登記。

1月12日,在埌東客運站,沒有健康碼的老年旅客現場登記信息。南國早報見習記者蘭敏攝

鐵路方面,包括南寧在內的多個車站,專門設置了老年人「定製」服務的專用通道。此類通道是專為使用老人機、無微信、無手機、不會操作等無法出示健康碼等的旅客量身「定製」的「無健康碼通道」。

建議:老人可預約定製服務

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針對老年人腿腳不便、不擅使用智慧型手機、喜歡使用現金等特點,機場、鐵路等部門也為老年人提供了定製服務。

南寧機場地勤工作人員陸女士介紹,南寧機場設置有特殊旅客值機櫃檯、愛心安檢通道,並為老年人旅客提供優先登機服務。此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可以申請輪椅服務。首次乘機或無人陪伴的老年乘客,也有工作人員全程協助值機、登機。

她也建議,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以儘量預約這樣的服務,提升出行體驗。老年人、殘疾人等都屬於重點旅客,可以讓他人登錄12306的官網或撥打12306官方熱線幫忙預約「定製」服務,屆時能享受輪椅服務等。

廣西鐵路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建議,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子女不能陪同時,最好能主動預約這樣的服務,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當約車軟體越來越普遍,怎麼方便老年人打車出行?南寧市交通運輸局出租交通科相關人士表示,南寧將進一步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運用95128服務熱線提供約車服務,協調交警部門在醫院、公園等老年人出入較多的地方,設置巡遊車臨時停車位。

南寧市各計程車企業組建了愛心車隊,進社區幫扶慰問老年人,也會開展為村鎮孤寡老人提供到南寧市就醫的接送服務。同時,南寧也鼓勵網約車平臺公司優化約車軟體,增加對老年人的關懷模式,增加「一鍵叫車」功能等。

老年人是公交乘客的一大群體。南寧市交通運輸局公交科副科長蘇妮表示,南寧公交在積極推進智能掃碼乘車出行的同時,仍保留了現金支付、持卡持證等票價支付方式,確保「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此外,老年人持優待市民卡或相關證件,還能免費乘坐地鐵、公交/BRT。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確保「智能時代」老人交通出行便利應成共識
    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要求強細化交通運輸領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務的政策措施,確保「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1月12日《南國早報》)確保「智能時代」老人交通出行便利彰顯關愛。
  • 如何便利老年人的日常出行?
    近年來,老年代步車因為駕駛靈活、售價低廉、易於購買等優勢,備受老年人等消費群體的喜愛,成了馬路上的「常客」。然而,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代步車,仍存在安全隱患突出、交通亂象頻發、無證照管理等問題。有關人士呼籲,從源頭加強對老年代步車的管理。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日益增長。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便利老年人的日常出行?
  • 上海隨申辦App專為老年人推出「老年專版」健康碼
    隨著我國老年人群體越來越多,一些軟體也就必須要為這部分人群進行改造,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其享受數位化的便利。去年12月,交通運輸部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其中進一步細化交通運輸領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務的政策措施,確保 「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 智能時代,讓我們「等等」老年人 南通出臺新政幫老年人跨越「數字...
    為了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12月28日,南通發布了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的三年行動計劃,啟動6項實事工程,讓智能時代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南通是全國、全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然而,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他們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
  •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日前印發...
    該《實施方案》提出,我國將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廣大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掛不上號、消費支付障礙重重……這樣的場景讓很多老年人很「鬧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信息化發展的成果?「我們與中國殘聯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並將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
  • 人民日報: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用智慧軟體結帳 掃碼掛號 視頻聊天……這是智能生活?不,老年人...
    11月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強調,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  老年人對智能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不好?他們為何有了被拋棄的感覺?怎麼做才能讓他們也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便利?
  • 智能時代來臨 不要讓老年人被邊緣化
    大連地鐵昨日回應稱:地鐵工作人員加強管理是對的,但工作方式方法不當,針對特殊人群服務不到位,「針對老年人不會使用健康碼的情況,採取多種方式幫助老年人乘坐地鐵」。(來源:8月10日新華網)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嘀嗒出行使用科技賦能+創新技術 讓老年人出行更方便快捷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推動解決文化和旅遊、文物領域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做出部署。
  • 讓逾2.5億老年人共享智慧社會便利——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
    伴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讓逾2.5億老年人共享智慧社會便利,是考驗社會治理的重要課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方案的主要考慮是什麼?如何確保方案落實落細?面向未來,全社會應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位技術發展帶來的「鴻溝」,共享科技創新成果?記者24日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人口發展處處長王談凌。
  • 國辦: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哪些方面還需發力?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如何避免老年人被高科技拋棄?五部委聯合出手
    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到拒絕、94歲老人被抬進銀行做人臉識別、老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交不了醫保.....近段時間以來,多起與老人使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的消息備受輿論關注。老人是不是正在被高科技拋棄?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
  • 銳評|智能時代,需要給老年人更多暖意和人文關懷
    不得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的憑證,鼓勵有條件的場所為老年人開設「無健康碼通道」;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與各個部門協調,通過技術手段,爭取把「健康碼」和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證件整合起來,作為替代「健康碼」的憑證,「讓電腦多費點事,讓老年人多省點事」……近日,國家發出了一份關愛老年人的
  • 智能時代便老服務該如何與時俱進?
    智能時代便老服務該如何與時俱進?很多老年人為此犯愁: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他們無法看到家人的朋友圈;不會「碼」上掛號,他們看病時會遭遇困難;不會掃碼申請健康出行碼,他們出門都感覺不方便;不會用微信支付,他們買東西付現金總覺得有些落伍;不會線上繳費,他們就要跑到櫃檯排隊等候;不會線上團購,他們就沒有辦法享受物美價廉的團購服務……總之,面對智能技術時代的新型消費方式,老年人無助又無奈,很多人在經歷了這樣那樣的困難之後感嘆
  • 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別急,各部委回應來了
    然而這些數字還有著另一面,相對全國的人口,有4.6億人正游離在網絡世界之外,有33%的份額需要被網際網路普及,老年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暫時成了智能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世界中「最囧」的群體;他們不會使用智能產品,一度遭遇看病難、出行難、消費難。
  • 八旬奶奶報班學用智慧型手機:老人主動適應時代,我們更應便利老人
    社會進步太快,不學習跟不上時代,就要被淘汰。」 生活中,並不乏像袁奶奶這樣主動學習新知識、適應時代的老年人。雖然,老人積極適應時代是一件喜聞樂見的好事,但是,我們也應該明白,科技的發展是為了帶給生活更多的便利,當老人跟不上時代步伐,面對各種新科技窘態百出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深思應如何讓科技更加便利老人,同時我們也更有責任去幫助這些老人兒。
  • 科技時代背景下,多舉措幫助老年人趕上「智能技術潮流」
    因為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健康寶」成為了很多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的「通行證」,大多數公園、景區也採取了門票分時預約機制,可是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卻因為這一系列的「高科技措施」而「傻了眼」,難道老年人被網際網路時代 「拋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