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過去的七月
雖然打破了往年記錄,沒有颱風出現
但是有另外一件事
讓警察蜀黍們提高了警惕——
七月份
我市冒充客服警情多發
佔總詐騙警情數23.67%
已取代網絡貸款騙術位居各類詐騙類型第一位
在此類騙術中,冒充電商平臺客服83起(冒充淘寶平臺客服79起,冒充小紅書平臺客服2起,報警人未提供2起),冒充物流公司客服12起(冒充百世匯通公司客服5起,冒充圓通公司客服2起,冒充郵政、中通公司客服各1起,報警人未提供3起)。
先來兩個「活」案例
假「客服」一
冒充電商平臺客服
▼
7月6日王女士接到自稱淘寶平臺客服的電話。「王女士,您好!您上個月在我平臺XX官方旗艦店購買的衣服有質量問題,不少顧客反映穿完之後會皮膚過敏,旗艦店現在要對這款內衣進行回收,並對顧客進行三倍理賠」。
王女士問對方如何理賠,「淘寶客服」讓王女士先在支付寶上添加其為好友,然後告訴她,因為王女士的支付寶芝麻信用分不夠無法收到公司的統一理賠款,需要從「螞蟻借唄」內借款先提升信用分。
為了獲得三倍賠償,王女士在「淘寶客服」的指導下一步步操作,在「螞蟻借唄」裡借款共33000元後,掃描「客服」發過來的「公司退款通道」二維碼,之後「客服」仍然要求王女士到其他平臺借款時,王女士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民警調查發現,該二維碼根本不是什麼退款通道,實際上就是付款二維碼。
假「客服」二
冒充物流公司客服
▼
7月10日,市民李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百世匯通快遞公司,稱李先生在網上購買的物品被自己公司的快遞員弄丟了,現快遞公司要賠錢給他,並且讓李先生添加了一個微信。
李先生添加微信後,對方發來一個名為「客戶服務中心系統」的連結,稱這是「退款連結」,讓李先生輸入銀行卡及密碼。隨後,讓李先生將手機收到的驗證碼發給對方。
就這樣,李先生按對方要求操作後,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內被轉走10396元。
大家發現了嗎
這類詐騙案件的套路都差不多
騙子到底是怎麼引人「入坑」的呢?
手段分析
冒充電商平臺客服
犯罪嫌疑人冒充電商平臺客服,謊稱被害人購買的物品出現問題,以可給予被害人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導被害人洩露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將被害人銀行卡內錢款轉走,或利用被害人不熟悉網絡借款規則,誘導被害人到網上借貸平臺借款,後以「退款出錯」為由誘騙被害人將錢款轉至指定帳戶;或者以商品質量原因導致交易異常,將凍結被害人帳戶資金為由,讓被害人按要求將資金轉入指定的帳戶實施詐騙。
冒充物流公司客服
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及快遞信息後,冒充快遞、貨運、倉儲等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謊稱被害人快遞丟失,可給予被害人退款、理賠、退稅等,誘騙被害人轉帳匯款,或者被害人根據犯罪嫌疑人的誘導,將其銀行卡等信息輸入二維碼跳出的網頁,並輸入手機驗證碼後,其卡內錢款便被轉走。
通過回訪被害人發現
蜀黍發現
這類騙術有兩個顯著特點
1
詐騙嫌疑人掌握被害人相關購物信息,詐騙欺騙性強。
由於犯罪嫌疑人事先掌握了被害人準確的網上購物信息、物流訂單信息,被害人接到詐騙電話便對犯罪嫌疑人自稱的客服身份信以為真,從而按照要求進行後續操作。
2
不同的騙術,施騙時間點不同。
從詐騙的時間上,兩種類型騙術有顯著差別: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中,被害人在網上購買商品並收到商品後才會接到詐騙分子電話;冒充物流公司客服中,往往是在受害者下單收貨之前就接到嫌疑人電話。
警察蜀黍
有話說
針對冒充客服詐騙
希望廣大市民群眾牢記兩句話:
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退款的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客服要你在網上借款的都是詐騙!
此外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
如果接到自稱
「XX平臺客服」、「XX快遞客服」、
「XX網店客服」等陌生電話
一定要提高警惕!
買家務必要
先通過正規電商平臺、APP
聯繫電商平臺、物流公司官方客服
確認是否有退款、退換貨等情況
對於電商平臺、物流公司而言
在日常運營過程中
務必將保護客戶個人信息放在首位
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實施詐騙
來源:廈門公安
原標題:《緊急擴散!這通來自「淘寶客服」的電話有「詐」!你接到過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