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正成為新流量的代名詞

2021-01-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B端時代即將到來,依照網際網路式的流量思維來看待B端的新發展是一種錯誤的行為。B端是網際網路模式的一種新的發展方向,本文作者以新技術發展視角切入,對B端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討論,一起來看看~

網際網路退潮的潛臺詞是流量紅利的見頂,即人們已經無法再依靠收割流量的方式實現發展,尋找流量之外的新發展模式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我們看到的一系列以「新」為主打的概念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莫不如此。

同經典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模式僅僅只是依靠撮合和中介來實現發展不同,新發展更加關注的是對於以零售、金融、製造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的改造。告別流量思維,擁抱產業思維已然成為發展共識。

B端時代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按理說,經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洗禮之後,人們對於以流量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模式應該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他們在尋找新的發展方式的時候必然會有意無意地規避掉這一切,儘可能避免再度陷入到流量的陷阱裡。

然而,不幸的是,即使是在B端時代依然來臨的大背景下,我們依然看到很多的玩家正在用網際網路式的流量思維來看待B端時代的新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試圖用來規避流量思維的B端時代卻又陷入到了流量思維的陷阱裡。

如果後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依然是遵循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思維,如果玩家依然以一種第三方的心態來看待「新」時代的發展,那麼,所謂的「新」或許僅僅只是一個新的獲取流量的概念,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意義。而B端或許將取代C端,成為新流量的代名詞。

按理說,當B端時代來臨,我們應當看到的是一系列新的變化。無論是底層的驅動力,還是上層的商業模式都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但是,經過數年的發展之後,我們看到的那些所謂的顛覆性的變化僅僅只是變成了另外一中獲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人們口中所描繪的有關B端的美好時代,卻變成了一個理想國。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切,依然還在守舊如初。

01 新技術依然難以撼動網際網路的優勢地位

儘管人們知道網際網路技術已經難以給發展帶來新的想像力,並且開始早早地進行新技術的布局,但是,無論是從布局新技術的出發點,還是從落地實踐上來看,這些新技術最後都變成了修復網際網路問題和痛點的「膏藥」,而沒有變成剜除行業根本痛點和難題的手術刀。

無論是大數據、雲計算,還是區塊鏈、人工智慧,幾乎都是如此。

當底層的技術僅僅只是對傳統的模式進行縫縫補補,而不去思考顛覆與改造網際網路的方式和方法,那麼,所謂的新技術或許永遠都無法成為引領B端時代發展的驅動力,僅僅只能是一個維持網際網路地位的衛道士。

於是,在這種邏輯的影響下,人們對於新技術的布局僅僅只是一種為了獲取流量的新途徑,這與網際網路時代從PC時代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轉移並無二致。

尋找真正可以替代網際網路技術,並且真正成為B端時代的新主導技術,才是確保B端時代真正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讓新技術成為B端時代的主導技術,而不是附屬技術,才是我們真正可以跳出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怪圈的關鍵所在。當缺少了新技術的主導,所謂的B端僅僅只是另外一種流量思維的代名詞。

02 新模式依然充斥著滿滿的平臺思維與邏輯

伴隨著B端時代出現的是以S2B為主打的全新商業模式,曾幾何時,人們將S2B模式看成是奠定B端時代商業模式的基石。

誠然,當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進入到全新的時代後,我們的確需要一種傳統的商業模式來替代網際網路時代風生水起的B2B模式,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去平臺化的模式,而不是一種強化平臺的模式。

從本質上來看,S2B模式就是對平臺模式的一次強化,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維持在網際網路時代業已形成的大型平臺的地位。

只不過,在S2B模式之下,我們看到的是原本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現的平臺更加深度參與到了行業的真實運作過程當中而已,實際上,這種深度參與依然是為了維持它的業已形成的市場地位。

當B端時代的底層商業模式都充斥著滿滿的平臺思維和流量思維的時候,我們是很難將B端時代看成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的。

可以想見的是,在這樣一種商業模式的驅使之下,B端時代的發展將會走向何處。唯一的結果就是B端取代C端成為新的被收割的對象,而不再有任何實質性的內涵和意義。

03 新要素依然被傳統元素所包圍

當生產要素本身並未改變,所有的發展都是在傳統的模式下進行的縫縫補補,這一點在B端時代同樣表現得異常明顯。

儘管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的以賦能B端為代表的對於產業端上遊的生產方式的改變,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那些所謂的新元素依然還在被傳統元素所包圍。

當傳統的生產要素並未被新要素所取代的時候,所謂的發展依然還停留在網際網路的階段,並且以網際網路式的模式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依然是最優解。

經過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洗禮之後,網際網路技術已經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深度且全面的聯繫,在這個大背景下,網際網路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基礎設施。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網際網路與傳統元素的結合已經相當深入且完美,如果不改變傳統要素,僅僅只是用傳統要素來探尋B端時代的發展,所謂的發展或許仍然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任何新意。

只有等到新元素取代傳統元素成為新的元素,並且這些新的元素與新技術、新模式產生了深度融合之後,B端時代的發展才算是真正進入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時區。

儘管現在以數字、數據為代表的生產要素已經出現,但是,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甚至是取代傳統要素尚且存在很大的距離。基於此,所謂的B端時代依然還是一個被傳統元素包圍著的存在。

04 新對象依然被老玩家所圍獵

自從B端的概念被提出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看到了一場以頭部的巨頭為代表的玩家們對於這一新對象的圍獵。

毋庸置疑的是,以B端為對象,的確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面臨的的確是網際網路時代被遺忘的市場,但是,真正參與這場遊戲的卻依然是經歷了PC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業已形成明顯優勢地位的傳統玩家。

傳統玩家們憑藉著他們的原始積累,開始把B端市場當成是一個與C端相類似的市場來看待,無論是深度賦能,還是撮合中介,這些傳統玩家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到足夠多的B端流量。

當B端用戶被當成是和C端流量一樣的存在而被圍獵的時候,所謂的B端時代其實從本質上同樣變成了一個流量爭奪的戰場。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意義。

從表面上看,當B端時代來臨,玩家們的目標對象的確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而從本質上來看,所謂的轉變僅僅只是將圍獵的對象從C端轉移到了B端而已,無論是參與者,還是參與者本身的思維都是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的。我們看到的以賦能B端為代表的新發展模式當中出現的一系列流量爭奪的情況,以及電商領域屢禁不絕的「二選一」的亂象,正是這種現象的生動體現。

05 結語

當網際網路紅利見頂,我們看到的是一系列以「新」為主導的新發展浪潮的來臨。這是一種好的現象,告訴我們,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流量的見頂和平臺模式的弊端,並且開始在尋找新的發展模式來替代這種陳舊的、走入死胡同的發展模式。

然而,後來發展發展正在告訴我們,縱然是在流量紅利見頂、平臺模式遭遇質疑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於網際網路模式的依賴是深入到骨髓裡的。它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

所以,雖然B端時代來臨的口號喊了很多年,我們卻依然很少看到有真正以B端模式、B端思維來探尋B端時代發展新方式的有益嘗試。

所有的一切都還在傳統的模式下運作,所有的一切都還在將流量的爭奪看成是重中之重。當所謂的B端缺少了實質性的改變,僅僅只是傳統玩家為了新的流量而進行的營銷和宣傳,所謂的B端時代或許並不是什麼新時代,而是網際網路的代名詞。

於是,當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頭腦當中浮現的是某某巨頭服務了多少家傳統機構的畫面,而不是它究竟為這些傳統機構帶來了多少改變。

這或許是B端,正在成為新流量代名詞的生動詮釋吧!

#專欄作家#

資深撰稿人,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字節跳動組合拳:左手C端,右手B端
    高價拿下《囧媽》背後的流量新增長焦慮  1月24日,由於受到春節檔電影撤檔的「黑天鵝」事件影響,備受院線和觀眾期待的《囧媽》被迫撤下螢屏。就在《囧媽》撤出春節檔不久,字節跳動便迫不及待的以6.3億的高價取得了《囧媽》版權,對此外界一時間眾說紛紜。
  • B端:產業網際網路的終極奧義
    對於產業網際網路時代來講,B端用戶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涵與意義。從產業網際網路的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看出,「產業」是區別消費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的根本字眼。如果我們把C端流量看成是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的話,那麼,B端,才是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核心內涵。首先,B端,為產業網際網路提供了新市場。當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紅利見頂,人們面臨的是新的發展困局。
  • 以B端為綱 產業網際網路的再定義
    所謂的網際網路模式並不是萬金油,面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需求,以去中間化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模式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尋找新的,區別於消費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成為一種必然和趨勢。無論是傳統的消費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傳統的實體企業,幾乎都開始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後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新模式。產業網際網路的概念便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 讓運動成為快樂的代名詞
    坐上智能仿生機器馬,就可以體驗騎馬的刺激,卻不用擔心有摔下馬的危險;在「智能健身房」騎上健身車,點擊手機小程序就可以控制阻力強度並統計健身時間……本屆服貿會上,隨處可見運動帶給人們的新奇體驗,「運動」正變身快樂的代名詞。
  • %是怎麼成為髒話代名詞的?
    %」怎麼就成了它的代名詞呢?Grawlix這詞兒首次出現在1964年,但這一形式的誕生時間還得再往前倒到。 大約在1680年代,最早出現在印刷行業和髒話扯上關係的符號是「-」與「—」,當時的文字編輯會用把God damn寫成「G-d d—」。
  • B端的雲辦公,該如何採用C端打法?
    全球各地都開啟了不定期的隔離,這就導致企業急迫需要雲辦公和數位化擴展,並成為新的常態和常規。除去B端市場的打法,一部分產品天然就有很好的流量生態位,這類產品可以換個方向,採用C端市場的打法,那就是消費者化的企業服務。其核心更多是圍繞核心用戶,打造良好用戶體驗的產品獲取C端用戶,用戶裂變一旦多了之後,滲透到B端客戶的決策群體,一場自下而上的銷售策略就成功了。
  • 動漫逐漸成為主流娛樂,再也不是幼稚的代名詞,動漫愛好者長大了
    在近兩年,動漫行業在國內是越來越紅火,漫展、cosplay、虛擬偶像甚至於前幾日傳得沸沸揚揚的「女僕咖啡廳」,很多動漫愛好者們的活動逐漸被搬上檯面,動漫也逐漸成為了一種主流娛樂,我們很難想像,在幾年前,動漫甚至還是幼稚的代名詞。
  • 產業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的再進化 B端成新藍海
    B端,產業網際網路的新藍海。在消費網際網路時代,得流量者得天下是贏得市場的金科玉律,即使是處於頭部的網際網路平臺都是如此。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消費網際網路玩家都將發展的生命線聚焦在了流量上,建構龐大的流量池成為他們追求的主題。
  • 國家隊聯手啟信寶,講述商業查詢的B端故事
    總是作為「信源」出現在各種文章裡的啟信寶,這一次成為了新聞中心話題。近日,人民網·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與啟信寶聯合宣布人民數據金融數據中心正式成立。啟信寶成為人民數據的技術及產品合作夥伴。這標誌著,「國家隊」正式入局商業查詢領域,行業格局迎來新變化。
  • 電腦端流量暴跌,錯失手機端,O2O賣身,AI被包夾
    百度在港交所的「姍姍來遲」,更像是近十年百度在網際網路的真實寫照:電腦端流量暴跌,錯失移動手機端,本地生活和外賣半途而廢,今年「All in AI」戰略更是被前後包夾。
  • 網際網路招聘,靠B端闖關
    根據智聯招聘發布的報告,截至2019 年8月,新成立的創業公司有9124家,但只有16%的企業獲得了投資,而且融資額度同比下降了不少。和線下市場高度相關的中小企業則成為了裁員的「重災區」,例如OYO中國區裁員80%,新潮傳媒裁員500人,而受企業端需求減少的影響,招聘平臺也難免被波及——前程無憂曾一度陷入裁員風波。
  • 酷狗音樂從C端邁向B端,開放音樂生態的新樣板
    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移動在線音樂幾乎成為了人手必備的手機軟體。已經成長起來的網際網路原住民Z時代,在消費觀上更傾向智能化、定製化的產品與服務。這點在智能家居領域尤其是智能電視領域也得到更多的呈現。當海量的音樂資源在「黑科技」的加持下融入智能電視領域,將會碰觸出什麼樣的火花?
  • 中國新流量博覽會:2020 新流量時代的開始
    近日,群響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了2020中國新流量博覽會,通過六大平臺數據概覽、私域流量的電商世界、快手生態、抖音生態、2020的新流量新渠道復盤圓桌、2020新流量江湖榜等內容,對2020新流量進行盤點、2021進行展望。
  • 中國新流量博覽會:2020,新流量時代的開始
    近日,群響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了2020中國新流量博覽會,通過六大平臺數據概覽、私域流量的電商世界、快手生態、抖音生態、2020的新流量新渠道復盤圓桌、2020新流量江湖榜等內容,對2020新流量進行盤點、2021進行展望。
  • B 端運營需要關注數據指標
    然而,隨著近年來 B端產品的持續升溫,產品種類不斷增加,針對客戶和業務的精細化的數據分析能力成為了一名優秀 B端運營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讓B 端運營團隊都有著深厚的數據驅動業務決策文化。 前言 在ToB領域,客戶從認知品牌到點擊瀏覽,著陸頁,註冊轉化,獲取線索,成為商機,潛在客戶,接觸客戶,產品展示/報價,籤合同,交付,客戶服務/續約,轉介紹,整個客戶全鏈路都屬於B 端運營的階段。
  • 打破B端、C端業務壁壘,尚德機構打造新增長引擎
    而現如今,尚德機構正通過建設企業大學平臺、為戰略合作企業員工提供專項學費補貼、開展企業定製服務等舉措,進一步打破職業技能在線培訓企業服務業務(簡稱「B端業務」)和C端業務之間的壁壘,同時實現了通過B端業務向C端「引流」,為未來發展打造出新的增長點。
  • 弄潮分享經濟時代 好家雲店扶持小B私域流量變現
    而現在風口中的,則是分享經濟——通過朋友圈的分享,就能獲得流量和生意。當分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個潛力無限的分享經濟時代也開始提速,讓那些擁有私域流量的創業者找到當下的風口。好家雲店作為私域電商領域的領軍者,更是為「私域流量主」制定全方位的創業方案,助力私域流量主贏取「分享經濟」時代的紅利。
  • 社交紅利不再,資本興致闌珊,社交新零售的新世界在哪?
    當資本不再關注,當流量紅利不再,所謂的社交新零售或許將不再具新的魅力。作為一種在後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物種,社交新零售如何才能跳出網際網路式的怪圈呢?以資本和流量為主導,社交新零售正變得俗套當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的時候,通過社交來持續獲得流量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和方法。
  • 作業幫2020暑期業績:端內端外雙循環相互促進,自有流量對拉新貢獻67%
    自有流量是作業幫直播課付費課學員增長的最核心來源。2020年暑期正價班新增人次中,超過67%來自自有流量,相比2019年暑期的53%,自有流量對新增學員的貢獻提高14個百分點。得益於龐大的自有流量轉化,以及端內端外流量雙循環相互促進,作業幫直播課2020暑期正價班新增學員來自外部投放的只佔33%。合併計算自有流量轉化和外部投放,綜合獲客成本不到行業平均值一半。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C端B端都有一定的接觸,發現其實自己更喜歡B端的項目,加上C端流量紅利的消退,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流量獲取越來越難,C端絕大多數流量都集中在騰訊、頭條這種大廠,中小公司在C端的生存其實越來越難。核心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B端更加側重效率和產能,C端則更注重流量和用戶體驗;具體在用戶層面,B端一般面向企業和組織多角色,用戶量相對較少但是畢竟專一,C端用戶則是面向個人用戶,萬花筒,什麼樣的用戶都可能存在,用戶體量也相對較大;在終端方面,絕大多數B端都以PC端為主,移動端為輔,C端則絕大多數以移動端APP小程序等,在終端方面其實主要還是看行業和用戶場景來選擇合適的應用,就比方說釘釘和企業微信,移動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