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燕雲臺》已經播出大半,在家裡帶娃抽空看了幾集。
蕭家的三個女婿分代表想要爭奪皇位的三大派系,劇中的男人有的權謀而殘忍,有的戀權而無腦,有的隱忍而細思極恐,但有一個共同點,似乎對老婆都還特別好。
大姐夫為了迎娶大姐煞費苦心。知道大姐並非心肝情願,就對大姐格外的好,又是首飾又是地位,無論富貴還是身處兇險,都要把大姐帶在身邊。
後來為了政局穩定,大姐去沙陀做說客,大姐夫只想知道自己走後大姐過得好不好。
最後大姐夫奪權失敗還將兵權交到大姐手上,告訴大姐,只有自己有兵才不會被欺負。
二姐夫雖然從一開始就帶著功利的目的和蕭家結親,前篇也說過了,二姐夫的奪權之路是全劇的搞笑擔當。明明是個帶不動的青銅,自我感覺卻總是個王者。
雖然二姐夫既蠢且壞,但卻從未想要傷害二姐,經典臺詞是「我的好姑娘」,就算想謀害蕭燕燕也想讓二姐全身而退。
彈幕裡好多人說,二姐夫就像那個灰太狼,永遠也抓不到羊,回到家裡對老婆總是百依百順。
小妹是全劇的主角,男主韓德讓和男二耶律賢都愛她,雖然劇情設定是蕭燕燕和韓德讓情投意合,耶律賢橫刀奪愛,讓人很不齒,然如果真有得選,還是選耶律賢吧,不為君位,不為權謀,只從情感來說。
先來看看男主是怎麼對待這段感情的。兩人是水到渠成的自由戀愛,沒有父母、門第等各種或狗血的、或無奈的障礙,於是男主對於婚事反而沒那麼上心,不娶親的理由也格外多。
沒做成大事,再等等;
前方有危險,再等等;
說到底,在他看來兩個人沒有障礙,也就是說蕭燕燕是他沒跑的老婆,既然註定是自己的,這事就是重要不緊急,可以一拖再拖。
整個提親娶親的節奏,稱得上是蕭燕燕撥一撥動一動,才讓男二有了可乘之機。
相比之下,耶律賢的做法不同。他早早的在蕭思溫那裡預定蕭燕燕,得勢之後,馬上把這件事情納入了議程。
雖然他還要面臨著很多問題,剛剛登上皇位,各方的勢力都在蠢蠢欲動,百廢待興,更緊急更重要的事情有很多。
如果按照韓德讓的理論,他有100個理由可以再等,他甚至有一個更為冠冕堂皇的理由——黃道吉日都不支持他。
儘管他是皇帝,比韓德讓更沒有阻礙;儘管位子沒坐穩,比韓德讓更容易讓蕭燕燕陷入困境。即便如此,他怕夜長夢多,即便是黃道吉日不具備條件,都要先以貴妃的名義皇后的禮儀先把蕭燕燕娶回家。
正如老話所說:不想做一件事情,什麼都可以成為理由;想做一件事情,什麼都不是理由。
對成年人來說,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行動。不要看對方說了什麼,去看他做了什麼。耳聽的愛情,終究只是鏡花水月。
正派的男主男二,反派的大姐夫二姐夫、醬油的耶律敵烈和皇弟耶律只沒,不管老婆出身貧窮還是富貴,自己是落魄還是得勢,老婆永遠是最重要的。
要說現在的編劇是越來越會討好女性觀眾了,單就這一點,當爽劇看看,也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