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看病:讓「小病拖、大病扛」成歷史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一元錢看病:讓「小病拖、大病扛」成歷史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李慧慧 宋繼祥 楊月 張玘雲 林潔)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一元錢就能看病,你信嗎?這事兒就發生在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花都區花山鎮儒林村從2010年開始開展「一元錢看病」工作。村衛生站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使各類病人得到有效管理。花都區將鄉醫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通過提高薪酬、培訓進修等,激活基層醫務人員工作活力,提升基層人才的服務能力。從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底,花都區居民享受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服務1126.2萬人次,居民直接減負18845.2萬元。目前,花都區的區域就診率接近90%,只有大約10%的大病重病患者才去市區醫院。

「十三五期間,我們國家的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也不斷增強。從統計數據來看,每萬人口的全科醫生數量從2015年的1.38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2.61人。每千人口的床位數,每千人口的執業醫師、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的註冊護士數等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光金說。

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決勝小康,奮鬥有我!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腰腿痛不重視,別再拖了!會把小病拖成大病,嚴重時可導致下肢癱瘓
    很多患者在初期出現腰腿痛症狀的時候,往往選擇忍住,覺得拖一拖和注意休息可能就好了,慢慢就不會疼痛了,頂多吃點藥扛過去。 正是由於這樣的習慣與觀念,使得很多患者消極應對,往往會讓原本一般性的腰腿痛發展成頑固性的腰肌勞損,甚至椎間盤突出。
  • 別讓「小病挺大病拖」成農民工之痛
    作者:楊李喆  「小病挺大病拖」,健康意識淡薄是不少農民工存在的問題。據《工人日報》報導,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9億人,這個群體流動性大,收入較低,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 為什麼農村人更容易患大病一些?因為缺錢嗎?
    2、農村人對小病小痛不重視,小病拖成了大病很多農村人都有省吃儉用的習慣,平時身體有點小毛病一般都不太當回事的,自己能扛的就硬扛著,實在扛不住了,大多也只會到藥店去拿點藥吃,也不會去醫院做檢查,當吃藥也不管用後,才會到醫院去檢查,因一拖再拖,有的人就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 農村看病難:為什麼交了新農合,還是看不起病呢?看農村怎麼說!
    拿我們當地來說,新農合有兩個檔位,一檔是370元,二檔是520元。對於一些家庭困難的農民,一家四口一年要支出1120元,說多不多,但說少也是一筆花銷,而且不見得能夠用得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新農合漲價之後,經常能夠聽到不想交新農合了,交了這麼多年也沒用上,而且即使交了,也看不起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聲音呢?
  • 「門規」負責大病「門診統籌」盯小病
    記者了解到,這次實行門診統籌後,我市職工醫保門診待遇上就有了「門規」和「門診統籌」兩種保障形式,從今後功能劃分上,主要方向是通過門診統籌解決常見病、多發病等「小病」門診看病報銷問題,通過門規解決一些特殊病、「重病」門診看病報銷問題。  此前門規的出現,是為減輕部分門診慢性病人個人負擔過重的問題,門規病種由最初的5種,先後經過4次調整,擴大到目前的35種54個疾病。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要儘早治療,以免拖久了變成癌01發燒
  • 穿鞋越來越大 原是腳病來了 專家提醒:別把足踝小問題拖成大毛病
    昨天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張明珠的診室裡接診了近30位患者,他們中有20多位都是將小問題拖成了「大毛病」。張明珠提醒,不要忽略腳病的早期「預警」,出現足踝問題時要盡早到專科門診求醫。 「100米都走不了!我現在腳疼得根本沒法出門!」上午9時許,60多歲的李女士在家人的攙扶下,一瘸一拐走進足踝外科門診。李女士腳沒受傷,但近年來總覺得疼痛,她從沒把腳疼當個「病」。
  • 「走進未摘帽貧困縣」新疆策勒: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去年,他通過小額貸款買了一輛二手半掛車,做建材運輸掙了些錢,還有3萬元貸款沒還上。他的媳婦在村裡的地毯廠打工,一個月工資1800元左右。「咋辦嗎?家裡本來就不富裕,這下又住院,真的壓力太大了!」回想起一個月前的情形,麥提圖爾蓀·麥託合提皺起了眉頭,神情嚴肅地說。住院第3天,麥提圖爾蓀被告知有關醫療費報銷的細節,策勒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也幫著解釋。
  • 看病,不用再先墊付了
    「這麼多錢,我拿不出來呀。」劉佔蘭犯了難。她沒想到,結帳時,只掏了不到10萬元,一多半都由剛拿到手的城鄉居民社保卡實時報銷了。劉佔蘭看著手裡的社保卡,很開心,「以後看病,再也不用先墊付了!」家住懷柔區渤海鎮鐵礦峪村的七旬老人劉佔蘭展示自己的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
  • 帶小奶貓看個病要2000,寵物看病為什麼比人還貴?
    首先要給你點讚,能把一隻髒兮兮的小流浪貓抱回家,還帶去診所洗澡,你一定是個內心柔軟且有責任感的人。貓鼻支是一種上呼吸道急性傳染病,喵星人世界裡很可怕的一種病,尤其是小奶貓,如果不幹預治療,有一半概率是活不了的。健哥請教了幾個寵物圈的朋友,貓鼻支治療1000起步,加上小奶貓,情況比較棘手,2000是正常的。為什麼這麼貴,我們後頭再來細說。
  • 大病保險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分...
    近年來,中國人壽周口分公司健康保險部在大病保險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讓數以萬計的參保居民通過「一站式服務、一單式受理」,快速完成大病保險二次補償與基本醫療結報流程,不用多次跑腿,只需支付自己該掏的錢,極大方便了廣大參保居民異地就醫,而且不再擔心沒錢治病,城鄉居民的抗風險能力明顯加強,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 為什麼新農合可以報銷,農村人仍舊願意在小診所看病呢?
    而這樣,雖然張大娘因為看病花錢是巨大的,但是有了「新農合」後,還是省下不少的一筆開支,這對於農村人來說能省下錢自然就是很好的。因此通過上面張大娘「新農合」的故事來說,這新農合雖然對於一些農村人來說是沒有用的,可是一旦有需要的時候,還是能管大事的。那麼新農合可以報銷,農村人仍舊願意在小診所看病呢?筆者認為有幾點原因:第一,農村人去小診所看病方便。
  • 從「能看病」到「看好病」 威海繪就健康新藍圖
    」到「看好病」,「十三五」期間,我市醫療衛生工作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健康威海新藍圖愈發奪目。這個小檢查儀能做全身檢查……」開著手機視頻,榮成市尋山街道清河村村民吳慶娟化身「主播」,不停「炫耀」著村衛生室的「72變」。   看著吳慶娟「播」得起勁兒,一旁忙活接診的村醫王秀麗沒忍心打斷,「村民稀罕衛生室的變化,我也一樣。」在衛生室幹了40多年,問診了4代人,升級中的衛生室給村民就醫問診帶來多少便利,王秀麗最有感觸。
  • 很多癌症其實都是拖出來的,得了3種小病,該治就治,別硬拖著
    很多癌症其實都是拖出來的,有些大家一直以為的小毛病,或許是癌症早期的「偽裝」,如果不當回事,拖久了,可能就會逐漸變成癌。提醒大家,得了3種小病,該治就治,別硬拖著,否則或許是在給癌細胞留門,帶來的後果你或許難以承受,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
  • 【回眸「十三五」 】延川讓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從以前的「怕看病」到現在的「看好病」,從以前的「越病越窮,越窮越病」,到現在的「越活越健康」,聽聽延川縣的老百姓是怎麼實現新時期的「健康夢」。高世忠:醫院就在家跟前別看眼前的高世忠說的輕鬆,可要是擱在三年前,那生個病可真不是開玩笑,假若生個小病只能自己硬抗,稍微大一點的病那可就得去鎮上或縣裡,來迴路程不說,一家人都得跟著遭罪。
  • 現在農村人交了農保,可為何農村都看不起病呢?
    照理說有了它,應該農民看病不成問題,可為何現在的農民,為什麼都看不起病,病不起呢?大病住不起,小病不願去,所有的花費,都會被定格在農保和社保之間:農保,並不是全能,醫院的免費通行證,所有的費用,在進醫院的那一刻起,戶口所在的區域,所交的社保費用,就會在農保、社保和自費之間定格選擇。
  • 報銷額度、跨縣(市)看病…2021年海寧城鄉居民醫保,你關心的都在這
    舉例1:基層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看病的報銷比例是50%,如果看了100塊,假設都是醫保目錄範圍內,可以報銷50塊;   舉例2:到海寧市人民醫院、海寧市中醫院等海寧的市級醫院看病的話,報銷比例是20%,100塊只能報銷20塊了;   舉例3:到嘉興市人民醫院這些三級大醫院看病或者在藥店購藥的話,報銷比例就更低了,只有10%,100塊就只能報1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