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越來越大 原是腳病來了 專家提醒:別把足踝小問題拖成大毛病

2020-12-12 人民網四川頻道

「好多人得了腳病都選擇忍著,直到『忍無可忍』。」昨天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張明珠的診室裡接診了近30位患者,他們中有20多位都是將小問題拖成了「大毛病」。張明珠提醒,不要忽略腳病的早期「預警」,出現足踝問題時要盡早到專科門診求醫。

「100米都走不了!我現在腳疼得根本沒法出門!」上午9時許,60多歲的李女士在家人的攙扶下,一瘸一拐走進足踝外科門診。李女士腳沒受傷,但近年來總覺得疼痛,她從沒把腳疼當個「病」。今年以來,疼痛逐漸加重到她無法忍受的程度,這才到足踝門診來看病。

脫下鞋襪,張明珠發現李女士足弓塌陷嚴重,已成了明顯的「扁平足」。「您有沒有發覺,這幾年您的鞋號越穿越大?」在張明珠的詢問下,李女士才意識到還真的是。「過去我穿38號鞋,這幾年39號都嫌小!」李女士反復崴腳,韌帶已經形成積累性損傷。由於治療不及時,她的踝關節已經出現關節炎,要做手術才能緩解疼痛、恢復功能。

「如果一發現扁平足『預警』就及時就醫,可能就不至於手術了。」張明珠說,鞋號變大就是一個明顯的「預警」,當中老年人發現這個早期信號時,及時遵醫囑,是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方法「防患於未然」的。

從唐山來看病的王女士是坐著輪椅進的診室。由於拇趾外翻,她曾在當地醫院的骨科進行了微創手術。但手術並不成功,術後病情復發,疼痛比原來更重。術後半年了,她還沒法正常行走。張明珠給王女士安排了進一步檢查,並可能進行二次手術。

「在足踝門診,這種情況每周都會發生幾例。」張明珠建議患者在出現腳病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但有時,即使是正規醫院,由於沒有專門的足踝外科和專科醫生,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他說,僅拇外翻的手術方式就有超過100種,不經過專科的系統培訓,很難全面掌握其病理變化和生物力學。

張明珠介紹,不久前,一項足部健康調研顯示,全國近9成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疾病。

張明珠建議,一旦發生足部病痛,應盡早到專業的足踝外科門診看病,「防小病,治大病,找對了門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記者 孫樂琪 龍赫 攝)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鞋號變大是腳病預警!全國近9成老年人有不同程度足部疾病
    但大多數人得了腳病都選擇忍著,直到『忍無可忍』。」12月9日上午,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張明珠的診室裡接診了近30位患者,他們中有20多位都將小病拖成了「大病」才來就醫。張明珠提醒,出現足踝問題時,「不忍」是最重要的原則,最好選擇足踝專科門診及時就診。  鞋號變大也是腳病「預警」  「100米都走不了!我現在腳疼得根本沒法出門!」
  • 鞋子穿不好,腳病少不了
    健步走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它是比跑步更為溫和的有氧運動,如果你希望以最溫和的方式達到運動的效果,健步走將是你極好的一種選擇。但是最近西安紅會醫院診療信息顯示,患者因穿鞋不當引發腳病的情況頻發。而一份來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成年人64%的腳病是來自於穿鞋不當。健步走雖然是非常溫和的有氧運動,但是如果你鞋子選擇不當的話卻極易引起蹠筋膜發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心痛。蹠筋膜是足底肌肉最淺的一層,長時間的登山健身、足部旅行都容易引起其慢性損傷。好多人的耐受力強,覺得小小的疼痛不要緊,可以再堅持一下。
  • 專家提醒:長期穿墊高鞋子容易引發關節問題
    專家介紹,長期穿不合適的鞋,容易扭傷腳,甚至誘發關節炎。  【案例】  穿松糕鞋比其他高跟鞋更易扭傷  日前,22歲的小萬一瘸一拐地來到市洪都中醫院骨傷科,原來,穿著松糕鞋的她扭傷了腳踝,醫生提醒她:「不要再穿這種松糕鞋了。」
  • 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落戶威海衛人民醫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淑紅 通訊員 王海蓉 威海報導12月11日上午,「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在威海衛人民醫院舉行,標誌著「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落戶威海衛人民醫院。張建中和院長趙軍揭牌威海衛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淑景表示,此次授牌標誌著醫院在提升自身實力、做大、做強的徵程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會對醫院大骨科專科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 別讓「小病挺大病拖」成農民工之痛
    作者:楊李喆  「小病挺大病拖」,健康意識淡薄是不少農民工存在的問題。據《工人日報》報導,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9億人,這個群體流動性大,收入較低,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 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上線 著名足踝外科專家張建中教授受聘專科主任
    9月18日,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上線發布會在京舉行,著名足踝外科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建中教授受聘擔任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主任。京東健康網際網路醫療總經理肖建波及張建中教授等多位專家出席了啟動儀式。
  • 腳痛很常見 五種腳病更容易引起腳痛
    腳痛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很多人覺得足部疼痛是小問題,不用管,忍一忍就好了。對此,廣州市正骨醫院足踝及創傷外科主任潘永雄主任醫師表示,除了腳的結構不好、走路姿勢不對、鞋不合適、衰老等原因,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類風溼、強直性脊柱炎也會導致足部疼痛,因此出現足部疼痛還是交給醫生判斷比較穩妥。
  • 湖南阿姨腳趾腫痛無法穿鞋,微創手術矯正40年「大腳骨」
    據了解,拇趾外翻俗稱「大腳骨」病,除了影響美觀外,更重要的是會引起大腳趾內側疼痛、紅腫,嚴重畸形者常因與鞋幫摩擦造成急性拇囊炎。個性化的微創矯形手術配合康復治療,能夠糾正拇外翻畸形,徹底解決問題。此次來廣州旅遊,走路多了一些,當天在白雲山才爬到半山腰,雙足大拇趾就像脈搏跳動一樣的疼痛,隨即紅腫明顯,無法穿鞋行走,一夜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經多方打聽後,方女士來到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骨傷科足踝專業組徐楚江主任醫師告訴她,這個疾病和遺傳基因有關係。
  • 這些穿鞋的壞習慣該改了!走路會崴腳或絆倒自己,很傷腳
    其實這樣非常傷腳也非常「傷鞋」,對於腳愛出汗的人來說,白天穿鞋子的時間已經很長了,晚上鞋子又沒來得及及時透氣,第二天再繼續穿,細菌慢慢繁殖,很有可能腳氣就來了。因為人字拖的設計非常簡單,我們在穿的時候只有大腳趾和二腳趾在用力,走路時間一長,就會感覺腳底板隱隱作痛,穿久了還會引發小腿和足部的慢性損傷!
  • 燕翠娥:一時方便足部多有不便 盤點影響穿鞋的4個壞習慣
    很多人掌握著選鞋「秘方」,也付諸行動買到了合適的鞋子,但合適的鞋子卻因一些穿鞋壞習慣,影響著個人的穿鞋體驗。本期特別邀請到足部專家燕翠娥女士,就影響穿鞋體驗的4個習慣及穿鞋注意事項進行解答。對於穿鞋而言,人們更喜歡怎麼舒服怎麼來。表面看似舒服,但實則對足部健康不利。
  • 罪魁禍首是「人字拖」?長跑健將差點把自己腳毀了-人字拖 足底筋膜...
    天氣越來越熱了,各種「人字拖鞋」粉墨登場。正常情況下,這一群體按理不會出現足部問題,其中夏季穿「人字拖」是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人字拖」僅僅依靠足趾夾持來固定,穿著以後造成足部的生物力學結構發生改變,易使足底肌肉、肌腱和筋膜造成過度的負荷或受力不均衡,容易導致足部疲勞、足底筋膜炎、拇指囊腫,甚至導致髖膝關節問題和下背疼痛等問題。
  • 可怕的「冬季骨折」也來啦!中國醫大一院骨科專家提醒...
    可怕的「冬季骨折」也來啦!中國醫大一院骨科專家提醒老年人和愛滑雪的年輕人特別注意…… 2020-11-23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上廣三地專家聯合示教 徐州仁慈醫院將舉辦省級微創踇外翻學習班
    中國江蘇網11月30日徐州訊 繼11月7日2020 SICOT中國足踝外科學會高峰論壇暨第三屆淮海足踝論壇成功舉辦後,又一省級專家學習班來啦!12月12日,微創踇外翻手術示教班將在徐州仁慈醫院臨床教研室舉辦,北上廣三地專家徐海林教授、施忠民教授、洪勁松教授將親臨授課,展示豐富精深的臨床技術,還將聯合開展義診,接受微創踇外翻手術患者提前預約。
  • 北京眼科專家提醒這4個問題
    上了大半年的網課,有家長覺得自家孩子視力下降,有的小學一年級就戴上了近視鏡。電腦、平板是罪魁禍首嗎?突然看不清遠方就是近視嗎?如何上網課才能不傷眼?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多位眼科專家,為家長詳解愛眼護眼那些事。
  • 穿鞋襪大比拼 爭做生活小能手
    近日,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五彩驛站的幼兒園紛紛舉行小班段的穿鞋襪大比拼,小朋友們在比賽中不僅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一起來看看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吧。  橋南中心幼兒園:自理小能手 快樂大比拼  日前,為了鍛鍊小朋友的生活技能,橋南中心幼兒園小班段開展「萌娃穿鞋記」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比賽前,小朋友跟著老師學穿鞋襪。「打開小口袋,鑽進小腳丫,拉一拉,穿好啦!鞋子親一親,小腳鑽進去,扣上鞋扣子,穿好了!」
  • 做好疫情防控,服務好河南足踝患者——記河南省足踝專家第201次會診
    6月4日上午,河南省足踝專家第201次會診在鄭州市骨科醫院專家會診室舉行,會診期間,防控意識不鬆懈,鄭州市骨科醫院足踝外科主任王翔宇、創傷首席專家王天旭、小兒骨科I主任程富禮、骨病骨腫瘤科Ⅰ副主任史迎賓、治未病科副主任付愛玲、放射科專家劉備軍及足踝專家楊樹東、徐俊峰、賈光輝、崔傑等參加了現場會診,王翔宇主任主持了本次會診
  • 小夥腳後跟腫痛兩年未愈 穿鞋不提跟引發足底筋膜炎
    可近兩年來,一向活潑開朗的小邵變得鬱鬱寡歡,原來他的足跟痛一直未緩解,疼痛劇烈,走路一瘸一拐,身高「忽高忽低」,猶如老年人步履蹣跚。經東方醫院中醫專家診斷,小邵患上了足底筋膜炎,與他穿鞋不提跟這種不良的行走方式有關。  【症狀】  腳後跟腫痛像針扎  小夥求醫兩年未治癒  小邵祖籍安徽,去年跟著家人來揚州做生意。
  • 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上線 「網際網路+」助力守護人體「第二心臟」
    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上線 「網際網路+」助力守護人體「第二心臟」 9 月 18 日,京東健康足踝醫學專科上線發布會在京舉行,著名足踝外科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
  • 孩子那個讓我頭疼了5年的問題,解決了:疏而不堵,才是化解之道
    孩子身上總有一些你想改變卻沒能如意的事,或大或小,像痒痒撓一樣抓心,又或者像小火苗一樣煎熬著你的心。上周,我終於解決了孩子身上一個讓我為難了5年的問題,雖然它只是個小麻煩,但足足5年,我都因為這件小事頭疼、破例拖延。
  • 【津雲提醒】超長假期來啦!專家:合理安排假日,避免「假期症候群」
    【津雲提醒】超長假期來啦!「超長」假期到來,本市專業心理諮詢師李軍提醒,在不提倡外出旅行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安排好假期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家庭團聚別累壞老人 今年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不少人放棄外出旅行,一家人團聚成為主流,孩子們紛紛趕回家探親訪友,老人們忙裡忙外,非常容易疲勞。平時,不少老年人都喜歡晨練,喜歡唱歌、跳舞。過節這幾天,一下子忙了起來,不少老人便耽擱了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