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卻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2020-12-14 騰訊網

1950年11月10日,在通向長津湖蜿蜒崎嶇的山道上,美軍陸戰第一師分批次越過故土裡,朝著朝鮮北部繼續前進。

此時的氣溫已經低至零下25攝氏度,但讓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慶幸的是,他們有著強大的後勤,他們並不缺少物資,他們身穿著鵝絨大衣,由於有著強大的制空優勢,他們可以生火煮咖啡,不用吃冰冷的食物。

並且,他們都認為戰爭就快要結束了,只要北部的推進任務不出現意外,那麼他們就可以在聖誕節之前趕回去和家人一起度過聖誕節!

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非常堅信不會有意外發生,畢竟根據此前的戰鬥經驗得出,朝鮮人民軍已經不存在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力量了。

可是,願望總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

也就是在不遠的長津湖地區,美軍陸戰第一師遭遇了他們此生最大的噩夢!

經歷過那場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士兵們,他們永遠忘不了那一夜響起的號角,以及十餘天的奔逃突圍,儘管他們全副武裝,擁有著140多輛坦克,900多門火炮,兵力達到了2.5萬人。

可是,這些在那場戰役中都沒有能阻擋志願軍的前堵後截,當該師師長史密斯拒絕他的上級堅守徵地命令選擇突圍撤退的時候,該師的美軍士兵們內心充滿了恐慌。特別是一路上面對著志願軍一天數十次的衝鋒,在那個寒冷的冬天,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身心寫滿了疲憊,他們靠著強大的火力,每天突圍的距離只有千米,戰鬥最殘酷的一天他們甚至花了整整一天只突圍了500米!

這一切讓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有點後悔來到這場戰爭之中,他們此時早已不再渴望著在聖誕節與家人團聚,他們渴望的是能夠活到明天。

在建立170年的歷史當中,這應該是美軍陸戰第一師最絕望的時刻,曾經的他們多次經歷血戰,但從來都是作為進攻者,而這一次他們在突圍撤退,在奔逃,因為如果不能突圍成功,他們則會被全殲在長津湖。

作為美軍中的王牌部隊,他們不允許自己在後世的歷史中留下「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被全殲」這樣的文字,他們的驕傲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

美軍陸戰第一師建立於1775年,此時這支部隊還叫做海軍陸戰第1連,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最悠久的部隊。

此後在1846年以海軍陸戰第1連為基礎,成立了海軍陸戰第一團,這是海軍陸戰隊成立的第一個團級戰鬥部隊。這個團此後參加了幾乎美國歷史上所有的擴張戰爭。

當時間走入1941年,隨著美國對日宣戰,海軍陸戰隊將陸戰第1團、陸戰第5團、陸戰第7團合併成了陸戰第一師。

這三個下轄的陸戰團在美軍的歷史上均戰功赫赫,多次獲得美國一級榮譽戰鬥部隊的稱號,而陸戰第5團更是因為在一戰中的顯赫戰功,受到過法國陸軍一級戰鬥勳章的嘉獎。

當這三個陸戰團合併成第一師後,該師在美軍中的地位更是沒有其他部隊可與之堪比的。

在太平洋諸多惡戰中,陸戰第一師都是先鋒官,美軍往往把最難打的仗交給陸戰第一師,比如瓜島戰役、新不列顛島戰役、貝利琉島戰役和衝繩島戰役,陸戰第一師都是打頭陣的部隊。

在這些登島戰役中,最惡劣的戰鬥基本上就是搶灘登陸戰,而其他部隊幾乎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因為他們必須佔領灘頭後等待後續部隊到達,這意味著陸戰第一師需要在海陸兩個戰爭空間中壓制敵軍,從而作戰的環境和局面是異常殘酷的。

可是在太平洋諸多搶灘登陸戰中,陸戰第一師都靠著和日軍白刃血戰的方式,為美軍的後續部隊爭取到了時間,也成為了美軍戰勝日軍的一把最強刺刀。

整個海軍陸戰第一師的成員皆為軍人中的精英,這導致陸戰第一師在戰術素質上和士兵個人素質上、以及作戰能力、頑強性上都完全高於普通的美軍部隊。

著名的作家海鳴威就曾經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用他的話來講,如果世界下一刻發生大暴亂,我會選擇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伴隨我,因為這會使我感到安全。

寫過《老人與海》的海鳴威有著非常頑強的意志,而這種意志便是在海軍陸戰隊鍛鍊出來的。

所以,作為海軍陸戰隊中的王牌,陸戰第一師整體的精神意志非常強,他們面對哪怕衝繩島那般的惡戰也不會悲觀失望。

可是,在長津湖一戰中,陸戰第一師卻是從上到下表現出了悲觀的情緒。

那場寒冬太過於嚴峻,在最冷的時候氣溫低到了零下40攝氏度,並且志願軍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和他們此前對於中國人的認知不同,志願軍爆發出來的堅韌戰鬥意志,讓這支王牌軍感到了膽寒!

特別是在目睹了冰雕連之後,看著志願軍凍在雪地上,可是依舊保持著衝鋒的狀態!

陸戰第一師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了一句話:就算我們突圍成功,也不可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何而戰,而這些中國軍人,他們無比渴望著勝利!

從長津湖戰役的戰果而言,陸戰第一師2.5萬人傷亡了約8千人,這個數字包含了凍傷,雖然突圍成功,但卻被志願軍趕出了北部戰略地。

而這支王牌師在回憶這場戰鬥時都承認,志願軍如果在後勤上和火力上與他們對等,那麼長津湖或許就是陸戰第一師的墳墓。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志願軍第九兵團後勤嚴重不足,最開始入朝的兩個軍的士兵甚至只有薄薄的棉衣,夏季的膠鞋,而吃的是凍得跟石頭一樣的土豆。

他們沒有飛機、沒有坦克,一個軍只有不到陸戰第一師一般的火炮,這是工業上的巨大差距,這是一道巨大的鴻溝。

可就是這樣一支要啥啥沒有的部隊,卻給美軍王牌部隊留下了深深的陰影,這些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多年後回憶起志願軍衝鋒時的樣子,大都說了這樣一句話:他們難道不怕死嗎?

誰又不怕死呢?

生命只有一次,但那場戰爭中的志願軍士兵們,他們太清楚這是一場立國之戰,這是一場讓中國重拾尊嚴之戰,這是一場為了祖國後世和平之戰!

百年前一個太后拖著一個小皇帝,在列強紛沓而至時選擇了跪下,而這一跪不止沒有得到列強可憐,反而讓列強更加輕視!

一場場戰爭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列強們用槍劃定租界、一戰結束後把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的領土給日本、此後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戰爭。

弱國沒有外交,弱國註定被輕視,哪怕抗日戰爭我們打敗了來侵略者,可是在世界的眼中,我們依舊是依靠別人才獲勝的,世界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他們依舊認為我們還是跪著的人!

所以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進入這場戰爭,付出幾十萬人傷亡作為代價?

因為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不曾跪下過,所以我們必須站起來,我們要活著,更要有尊嚴地活著!我們需要證明,證明給世界看,中國再也不是百年前那個可以被隨意輕視,可以被隨意踐踏 的國家。

那場戰爭中的敵人很強,志願軍的士兵們知道,當他們頂著火力衝鋒的時候他們知道,當他們遭受轟炸的時候他們知道,當他們用炸藥包去炸坦克的時候他們知道……他們都知道!

可這世界就有一種勇者,他們明知道這是一場差距極大的戰爭,但他們依舊勇往直前,他們知道隨時都會失去生命,可是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祖國後世的和平!

他們是勇者,也是最可愛的人!

相關焦點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在長津湖遭遇了恐慌
    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非常堅信不會有意外發生,畢竟根據此前的戰鬥經驗得出,朝鮮人民軍已經不存在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力量了。 可是,願望總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 也就是在不遠的長津湖地區,美軍陸戰第一師遭遇了他們此生最大的噩夢!
  • 打過瓜島戰役、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陸戰第一師,為什麼在長津湖遭遇了...
    美軍陸戰第一師的士兵們非常堅信不會有意外發生,畢竟根據此前的戰鬥經驗得出,朝鮮人民軍已經不存在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力量了。 可是,願望總是豐滿的,而現實卻是骨感的。 也就是在不遠的長津湖地區,美軍陸戰第一師遭遇了他們此生最大的噩夢!
  • 長津湖戰役背後:美軍調動數百飛機撤兵,美陸戰一師差點全被志願軍...
    原來在長津湖戰役期間,美軍陸戰一師正是動用了包括直升機在內的300多架飛機,才將7000多名陷入困境的部隊救出了包圍圈。否則,陸戰一師幾乎會全部被志願軍的九兵團包了餃子。長津湖本是朝鮮北部鹹鏡南道境內,長津江上遊的一座人工湖。是面積54平方千米、庫容106萬立方米的水庫。湖水通過隧道,穿過赴戰嶺山脈,南流入城川江,後注入鹹興灣。
  • 長津湖戰役,宋時輪將軍淚流滿面,美軍將領: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長津湖戰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響的,到12月24日結束,正是寒冷的時候,而且更為糟糕的是當時的長津湖地區遭遇了50年不遇的嚴寒,最低氣溫甚至降到-40℃。零下40度是什麼概念,可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了解。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70年前長津湖戰役,美陸戰第1師筋疲力盡,26軍為何沒能全殲它?
    1950年12月8日,在美3師的接應下,陸戰第1師1萬多名士兵和1000多輛汽車以及坦克通過了新架設的水門橋,終於走出了長津湖地區的崇山峻岭,向興南港方向撤退。志願軍9兵團依然鍥而不捨地追擊,唯一可惜的是26軍直到美軍通過了水門橋,才在齊腰深的大雪中跋涉而來。陸戰第1師此時也是筋疲力盡的狀態,26軍沒能及時趕到展開攻勢,錯失了全殲陸戰第1師的良機。
  • 真實的長津湖戰役,美陸戰1師被志願軍狠揍,三天才走22公裡
    真實的長津湖戰役,美陸戰1師被志願軍狠揍,三天才走22公裡 在朝鮮半島,有一個很大的湖泊——長津湖,本是不起眼的地方,卻因為志願軍的存在而聞名於世。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衝繩島戰役前期,守島日本師團分別是日軍第24師團,該師團成立於昭和14年也就是1939年在熊本成立隸屬於日本關東軍一支乙級野戰師團,師團代號為山,該師團是當時衝繩島日本守備力量最精銳一支部隊,全師人數為15000人左右。師團長為雨宮中將裝備上面調整改成海洋師團,裝備了更多的炮兵部隊。
  • 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志願軍到底殲滅了多少美軍?
    其中發生了一件異常艱苦的戰役,那就是長津湖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用15萬人迎擊美軍10萬人,在裝備差距較大的情況下,英勇擊退美軍,並對其一個師造成了重創。這也是許多朋友關心的問題,這一戰中國志願軍消滅了多少美軍?長津湖戰役歷時15天,戰役的第一階段,我軍集中了第二十軍,第二十七軍共計10萬人,圍攻最開始北上的美陸師1師和7師近3萬人。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在當年2月份的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守將慄林忠道一改過去在灘頭死打硬拼的戰術,放棄灘頭陣地誘美軍登陸部隊深入,然後以基本掏空的折缽山體為依託,用各種明暗火力點和互相連通的地道,給美軍以嚴重殺傷,用事實證明這樣的戰法大大抵消了美軍的海空優勢。
  • 堪比上甘嶺戰役,作為韓戰重要拐點的長津湖戰役,打得究竟有多慘烈?
    長津湖戰役徹底粉碎了美軍欽馬鴨綠江的狂妄戰略目標,一舉扭轉了韓戰的被動局面,成為戰爭走向的重要拐點,為聯合國軍籤訂停戰協議奠定了基礎。而志願軍的頑強鬥志,也深深震撼了美軍,動搖了其必勝的信心。
  • 長津湖戰役有多慘烈?多年以後美國老兵回憶:我很慶幸,我還活著
    此時的東線美軍是由美第3師、第7師、美海軍陸戰第一師和韓國第一軍團共計約10萬組成的部隊,這是一隻擁有眾多美軍精銳組成王牌軍團,美第7步兵師,這支組建於1917年的部隊,先後參加過一戰、二戰眾多著名的戰役;而美軍海軍陸戰隊更是組建160多年以來未嘗敗績,血戰瓜島、衝繩島都成為陸戰1師榮譽腳下,9月份的仁川登陸正是美軍第10軍的傑作,然後該軍團一路北進
  • 美軍陸戰一師登陸瓜島,其師長為什麼不喜反憂?只有4個基數彈藥
    儘管有「杜立特空襲」、珊瑚海和中途島戰役的勝利,但日軍在太平洋地區強勁的勢頭,讓從未與其交過手的參戰美軍,對日軍的殘暴和強悍還是心有餘悸;而被擊沉過2艘航母的弗萊徹,更是「聽風就是雨」,怕得要死。
  • 被美軍小看的貝裡琉島,如何讓號稱王牌的陸戰一師吃了大虧?
    如果說起二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陸戰一師。這支部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表現出色,曾經和日軍第11軍浴血廝殺,並湧現了如約翰·巴斯隆這樣優秀的陸戰隊員,可以說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裡的精銳了。然而正是這支部隊,在貝裡琉島上和日軍鏖戰了兩個多月,最終以傷亡15794人的代價險勝於日軍。
  • 衝繩島戰役82天,美軍,日軍,當地民眾遇到怎樣的災難
    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了馬裡亞納海戰,塞班島戰,中途島之戰後,終於打到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衝繩島。衝繩島,原先也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就是琉球王國。在清朝末年琉球是最恭順的一個藩署國。夾在中國與日本海中間南北長105公裡,東西寬31公裡。
  • 長津湖戰役背後的水門橋戰鬥,志願軍用生命譜寫抗美援朝的讚歌
    而在東線,原來準備用來攻臺的宋時輪第9兵團已經入朝,就埋伏在長津湖和赴戰湖所組成的長津湖地區。令中國人民傷心的是,1950年的朝鮮遭遇了50年以來氣溫最低的冬天,氣溫低至零下45-50度。1950年11月25日,志願軍第二次戰役首先在西線打響,原定在同一時間發動的東線戰役因為天氣的特殊原因被推遲了兩天。11月27日晚上10時,第9兵團以26軍做後備隊,埋伏在長津湖地區的20軍和27軍共10萬大軍突然向近5萬人的美軍第10軍陸戰1師和美軍第7師發動攻擊,美軍迅速被志願軍截成五段而被包圍。
  • 抗美援朝最慘烈的戰役——長津湖戰役
    血戰長津湖,是我對這場戰役的一個總結,也只有這兩個字能形容這場戰役。 我志願軍第九兵團15萬人圍剿美陸戰一師2萬餘人,按照往常的戰鬥經驗,這絕對會是一場大勝仗,但是我志願軍九兵團真實的傷亡情況卻是非戰鬥減員4萬餘人,其中直接凍死6000餘人,嚴重凍傷1.2萬人,凍傷2萬餘人。
  • 長津湖之戰志願軍第9兵團未能全殲美陸戰一師的原因有哪些?
    長津湖戰役中的美軍美軍包括海軍陸戰隊第1師(簡稱陸戰一師)和第3、第7步兵師,以及韓國第1軍團,約10萬人;攻擊這支部隊的是志願軍第9兵團,由20軍、26軍和27軍組成,近15萬人在韓戰中的長津湖戰役中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9兵 團粉碎了 朝鮮戰場東西線美軍會師 的計 劃 ,取得 了總體上 的勝利 ,但 這場勝 利也 有其美 中不足之處 : 佔有 地形優 勢 ,並擁 有 15萬兵力志願軍第 9兵 團在未能 全殲 被 圍的 2萬的美軍 ,主要是美陸戰一師。
  • 真正的立國之戰:長津湖戰役
    PBS的長津湖紀錄片裡(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一個美國老兵說:「如果我今天見到當年的中國士兵,我會擁抱他們,像兄弟一樣。因為我們都遭受了同樣巨大的苦難。」聽著真的讓人淚目。
  • 解放軍老兵回憶:我所經歷的長津湖戰役
    為加強力量,我所在的30軍88師編到26軍,我擔任263團2營教導員。1950年10月29日朱德總司令作了戰前動員。1950年11月7日緊急從輯安,臨安,梅河口渡過鴨綠江入朝。由於緊急,這批來不及更換冬裝的南方部隊穿著薄棉衣,便踏出國門,奔向分割、包圍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的戰場。這場以王牌對王牌的角逐,即將在東線的長津湖地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