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在我國是很常見的植物,中國作為菖蒲的原產地之一,有著悠久的培植歷史。因為菖蒲有著特殊的香味,可驅散蚊蟲,所以在古代被人民視為「神草」一樣的存在。在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人們會製作菖蒲和艾草的香包,或者將其莖葉插在屋子周圍,以此來闢邪,祈求平安。
菖蒲不僅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歡,也為文人墨客所欣賞,不少文字篇章裡都有關於菖蒲的記載。從古代開始,就有很多文人養菖蒲淨化空氣、修身養性,逐漸培植出一些頗具觀賞性的菖蒲,主要有以下幾種。
比較常見的是金錢菖蒲,這種菖蒲葉短且寬,因為能團在一起,在中間放銅錢,所以得了這麼一個名字。而葉細而長的菖蒲叫做虎鬚菖蒲,外形與金錢菖蒲相反。在種植上,金錢菖蒲可以多叢一起種,虎鬚菖蒲要種得稀疏,這樣才能和它們的外形相得益彰。
有一種菖蒲跟虎鬚菖蒲類似,叫香苗菖蒲。這種菖蒲也是葉細長,但是植株更挺立,很有出眾的氣質,種植上可疏可密,百搭好看。而在野外尤其是山泉碎石中,生長的多是石菖蒲。石菖蒲葉較柔軟,高可達30多釐米,可以說是借了野外生長的便利了。
除了葉片全綠的菖蒲,還有一種葉片帶白邊的花葉菖蒲。這種菖蒲的培植歷史不過一百多年,莖葉偏硬,適宜幹養,外表看上去很有個性,可以用卵石中和,達到圓潤有度的效果。一般菖蒲只長葉不開花,會開花的菖蒲叫做野州花菖蒲,白花淡雅精緻,觀賞效果極佳。【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