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雨西行」是一種花菖蒲的名字,取自日本著名旅人松尾芭蕉的俳句。我第一次見它時,是個雨天,綿綿細雨灑落在淺藍色花瓣上,最終匯成水滴沿著下垂的花瓣滑落,靈動,美好。時雨西行的花色為極淺的藍色,恰如泉水般清澈,日本將這種色系稱之為水色,真是最恰當不過。
初夏的上海多雨,花菖蒲總在這樣季節開放。漫長的雨季不僅給浮躁的人帶來了靜謐,也給淡雅的花菖蒲帶來了柔美。雨中的花菖蒲,開在挺立的花莖上,像一把油傘隱匿於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中。
東京一帶,每到梅雨季節,陰雨綿綿,清新、柔美但花期短暫的花菖蒲,正好符合日本人的審美情趣,初夏賞花菖蒲也逐漸成為了日本賞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日本傳統器物或藝術作品之中,你也能時常發現花菖蒲的身影。其實,花菖蒲文化與中國的端午節文化息息相關。隋唐時代,菖蒲隨著端午節文化傳入日本。但由於中日文化差異,在日本端午節的節氣植物由菖蒲轉變為花菖蒲。菖蒲、花菖蒲在日本混用至今,直到今日仍有人分不清兩者的本質區別。
江戶系-小笹川
肥厚系-紅櫻
伊勢系-伊勢路之春
長井系-出羽娘
從江戶時代起,根據不同的觀賞需求和審美,選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菖蒲品系,包括江戶系、肥後系、伊勢系和長井系。江戶系花菖蒲的花被片通常水平展開或上託,從而滿足人們俯視欣賞的習慣,其花姿簡約,適合花園和庭院栽培。肥後系則是適合進行室內盆栽欣賞的。在室內欣賞花菖蒲時所有人席地而坐,頭微微低垂,全程保持安靜,以此來表示對花菖蒲的尊重,所以肥後系的花菖蒲華麗、雍容。伊勢系的花菖蒲則植株矮小,花型則以三英花居多,花瓣質地單薄、先端下垂,花姿優美。長井系的花菖蒲花瓣狹窄、花型簡潔,但花色樣式變化較大。
初夏時節,欣賞花菖蒲的方式有很多種,可相約三五好友同去花菖蒲園賞,也可在自家庭院種個三五株或將花菖蒲盆栽置於室內賞。
我卻喜歡在綿綿細雨中,獨自漫步於花菖蒲園裡的棧道或田埂上,看微雨中搖曳的「時雨西行」,風夾帶著些雨打溼了面頰,又落在了花菖蒲輕柔的花瓣上,最終在向內翻卷的翼瓣邊緣匯成了水珠。
圖:於小 審核:愛麗絲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