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花菖蒲

2021-01-19 上海植物園

「時雨西行」是一種花菖蒲的名字,取自日本著名旅人松尾芭蕉的俳句。我第一次見它時,是個雨天,綿綿細雨灑落在淺藍色花瓣上,最終匯成水滴沿著下垂的花瓣滑落,靈動,美好。時雨西行的花色為極淺的藍色,恰如泉水般清澈,日本將這種色系稱之為水色,真是最恰當不過。

初夏的上海多雨,花菖蒲總在這樣季節開放。漫長的雨季不僅給浮躁的人帶來了靜謐,也給淡雅的花菖蒲帶來了柔美。雨中的花菖蒲,開在挺立的花莖上,像一把油傘隱匿於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中。

東京一帶,每到梅雨季節,陰雨綿綿,清新、柔美但花期短暫的花菖蒲,正好符合日本人的審美情趣,初夏賞花菖蒲也逐漸成為了日本賞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日本傳統器物或藝術作品之中,你也能時常發現花菖蒲的身影。其實,花菖蒲文化與中國的端午節文化息息相關。隋唐時代,菖蒲隨著端午節文化傳入日本。但由於中日文化差異,在日本端午節的節氣植物由菖蒲轉變為花菖蒲。菖蒲、花菖蒲在日本混用至今,直到今日仍有人分不清兩者的本質區別。

江戶系-小笹川

肥厚系-紅櫻

伊勢系-伊勢路之春

長井系-出羽娘

從江戶時代起,根據不同的觀賞需求和審美,選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花菖蒲品系,包括江戶系、肥後系、伊勢系和長井系。江戶系花菖蒲的花被片通常水平展開或上託,從而滿足人們俯視欣賞的習慣,其花姿簡約,適合花園和庭院栽培。肥後系則是適合進行室內盆栽欣賞的。在室內欣賞花菖蒲時所有人席地而坐,頭微微低垂,全程保持安靜,以此來表示對花菖蒲的尊重,所以肥後系的花菖蒲華麗、雍容。伊勢系的花菖蒲則植株矮小,花型則以三英花居多,花瓣質地單薄、先端下垂,花姿優美。長井系的花菖蒲花瓣狹窄、花型簡潔,但花色樣式變化較大。

初夏時節,欣賞花菖蒲的方式有很多種,可相約三五好友同去花菖蒲園賞,也可在自家庭院種個三五株或將花菖蒲盆栽置於室內賞。

我卻喜歡在綿綿細雨中,獨自漫步於花菖蒲園裡的棧道或田埂上,看微雨中搖曳的「時雨西行」,風夾帶著些雨打溼了面頰,又落在了花菖蒲輕柔的花瓣上,最終在向內翻卷的翼瓣邊緣匯成了水珠。

圖:於小 審核:愛麗絲喵

相關焦點

  • 菖蒲別稱泥菖蒲、香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白菖蒲、劍菖蒲
    菖蒲別稱泥菖蒲、香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白菖蒲、劍菖蒲、大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的、溪流或水田邊。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端午節有把菖蒲葉和艾捆一起插於簷下的習俗;根莖可制香味料。亦稱為堯韭。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較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菖蒲產地原產中國及日本,北溫帶均有分布。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
  • 菖蒲
    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早在西漢時,菖蒲已開始在皇家園林中種植,六朝佚名《三輔黃圖》中 「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樹,即有菖蒲 」。菖蒲移於盆盎之中,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宋代開始盛行。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因而後來很多植物也附會菖蒲二字,以至於不少帶有「菖蒲」的是不同科屬的植物,最著名的為「唐菖蒲」,和菖蒲不是一種植物,和唐朝沒關係,也不是我國原產,而是完全的舶來品。 ,理清諸位菖蒲愛好者的思路。
  • 菖蒲魅力
    《本草-菖蒲》"典術云: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節,仙人勸我餐,令我顏色好",道家方士欲得道成仙,不僅服食菖蒲,更在煉丹時,作為藥引。
  • 菖蒲戲說
    菖蒲有很多別名,如小菖蒲、外菖蒲、節菖蒲、雞爪蓮、九節離、穿骨七等。百姓們稱菖蒲為蒲草,原本就是一種能治病的中草藥,沒有那麼雅,沒有那麼神奇。01 一棵草的輝煌菖蒲原本是中華大地上的一種常見植物,是一棵草,但這一棵草經過文人考證,大肆吹捧,就繁衍出無窮無盡的故亊來。
  • 五爺的那些菖蒲
    菖蒲為百草之先生也,在《神仙傳》裡也有記載漢武帝劉徹遊嵩山時,遇到九嶷山仙人指點,服食菖蒲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故事。五爺畫的菖蒲頗有風骨,還有一些菖蒲的」仙氣「。一個石臼,或是紫砂,小巧玲瓏,別致有餘。最初看到那些畫,就明白了為什麼那些文人都喜歡菖蒲,對菖蒲情有獨鐘的原因了。
  • 石菖蒲的作用 石菖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下面我們要說的石菖蒲就是其中一種,石菖蒲的作用很多,是非常有用的一味中藥材,研究中醫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下面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下石菖蒲的功效。再看看石菖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石菖蒲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地被植物,它常綠而有光澤,生命力強健,能夠適應溼潤蔭蔽的環境,在現代有著比較不錯的園藝價值。除此之外,石菖蒲的根莖也常常拿來作藥用,功效頗好。
  • 《教堂時代》菖蒲怎麼得 菖蒲獲得方法一覽
    導 讀 菖蒲是玩家可以在《教堂時代》中獲得的非常稀有級別的藥草,不但需要在特定關卡的溫室獲得,而且機率還特別低,需要玩家反覆刷才能獲得,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教堂時代菖蒲的獲得方法
  • 菖蒲三品 讓有佛性的菖蒲來薰染安齋裡的俗身
    明代王象晉《群芳譜》載:乃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土,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植石菖蒲源於去年得一古石盆,潘汶汛言可植幾叢老虎草,有點象老虎鬍子那樣的,手拂拭過會有異香,很難養,也不好找,一種挺名貴的草。讓我很想看看它的模樣。後來王柏告知學名應該叫虎須菖蒲。雖對菖蒲品種還分不清,確早有蒔養一盆的想法,清供於案頭,綠葉扶疎,清香襲人,必悅目賞心。近日得石菖蒲三種,一金錢蒲、一虎須菖蒲、一野生石菖蒲。
  • 菖蒲之魅
    由於菖蒲類具有「味辛溫無毒,開心,補五臟,明耳目,久服輕生不忘,高志不老」(宋.蘇軾:《石菖蒲贊並敘》)的醫藥價值,導致了人們對菖蒲類的迷信崇拜。生下溼地大根者,乃是昌陽,不可服(宋.蘇軾:《石菖蒲贊並敘》)。
  • 菖蒲,雖小卻真的很「精緻」
    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屬,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菖蒲,因簡而潔,因俗而雅,有出塵之致,其俊秀卓然氣韻,也正合文人寧靜致遠的秉性,慢慢成為流行的案頭清供。陸遊曾如此描述隱居生活的悠閒平靜:「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閒煎橄欖茶。自是閒人足閒趣,本無心學野僧家。」這真是典型「閒人」才會享受的「閒趣」。可見自古菖蒲與茶也是文人之雅趣。入梅一院雨,蒲草剛發新,同是天涯客,睹物又思君!!用於盆養的菖蒲也被稱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於水中的石頭之上。
  • 《哆啦A夢大雄的牧場物語》菖蒲怎麼獲得 菖蒲獲得途徑分享
    導 讀 《哆啦A夢:大雄的牧場物語》中的菖蒲是一種可採集植物,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菖蒲的獲得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l496620945」分享的菖蒲獲得方法
  • 農村的野菖蒲能在家栽種嗎,栽種菖蒲需要注意什麼?
    野菖蒲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了解菖蒲的朋友知道,菖蒲的野生品種一般分布在河湖溝渠的水邊、沼澤溼地之處、山谷溪流的潮溼的地方,可以說生長環境比較惡劣了。同時菖蒲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冬季以地下莖越冬,耐陰、耐溼、耐寒,只要不缺水幾乎死不了的小強。
  • 無菖蒲,不文人
    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先民崇拜該草類,把菖蒲當作神草。《本草•菖蒲》載曰:「典術雲:堯時天降精於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為水劍,因葉形也」。菖蒲以九節為寶,以虎鬚為美,江西種為貴。
  • 唐菖蒲、黃菖蒲、九節菖蒲都是啥?它們和菖蒲有什麼關係?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馬上就是端午節了,除了粽子、龍舟,菖蒲也是主角。而如果我們搜索菖蒲,就會搜出一大堆美麗花朵,只是這些美麗花朵根本就不是被中國人視為驅邪植物的菖蒲,而是漂洋過海而來的——唐菖蒲。唐菖蒲和菖蒲之間就相差了一個字,它們是同一科植物嗎?名字裡同樣有「菖蒲」二字的黃菖蒲、九節菖蒲又都是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菖蒲,圖片/PPBC 攝影/周洪義唐菖蒲和菖蒲是同一種植物嗎?唐菖蒲和菖蒲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兩者卻是完全不同的植物。
  • 香苗菖蒲究竟是何種菖蒲?
    菖蒲超凡脫俗、青蔥翠綠,亭亭玉立,飄逸俊秀,簡潔雅致,也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菖蒲之於文房,彰顯古樸典雅之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詠嘆菖蒲的詩詞不勝枚舉,俯拾皆是,筆者曾撰文點評,此處就不贅述。菖蒲的種類很多,從植物學來說我國有7個品種和兩個變種,分別是水菖蒲、石菖蒲、錢菖蒲、長苞菖蒲、茴香菖蒲、寬葉菖蒲、香葉菖蒲(?)
  •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石菖蒲(拉丁學名:Acorus tatarinowii),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
  • 菖蒲養殖口訣解析
    圖丨紅紅 近水而植近水而植是說菖蒲的生長習性,空氣溼度相對高,對水份需求,相對需求量大。《群芳譜》上云:「凡石上菖蒲,不可刻缺水。」。 喜暖畏寒和其他大部分植物一樣,暖春和秋天是菖蒲生長的旺盛期,酷暑和寒冬則生長緩慢甚至停滯。北方冬季需要將菖蒲搬入室內。
  • 菖蒲的種植之法
    後又用作觀賞花卉,自西漢起,菖蒲已開始在皇家園林中予以種植,六朝佚名《三輔黃圖》有語:「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樹,有菖蒲百本。」菖蒲移於盆盎之中,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到宋代已極為盛行。在盆景的發展過程中,宋代是一個重要的時期。一班士子文人因仕途失意,或厭居豪華,渴慕山林田園之勝,對於盆景這種縮微的自然,興趣便愈發濃厚。
  • 菖蒲:畫家筆下的最愛
    菖蒲,有文人草之譽,為古代江南文房必備之雅物,青蔥翠綠,飄逸俊秀,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文人秉性氣質。案頭多一盆菖蒲,就多了一份清雅,小小菖蒲,蘊涵了中國人的日常趣味和文化品格。菖蒲還常常入畫,是很多畫家筆下的常見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