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鬥彩雞缸杯,2.8億港元的拍賣天價,被資本大鱷劉益謙得手後,卻只是用它來品茶。
你還記得2014年4月,這件曾經轟動全國的「社會大事件」嗎?
圖片來自網絡
有圖為證,這就是當年的劉益謙和他的雞缸杯。
但是你知道嗎?今天在蘇州某展會上,本編也看到了這種描畫著彩雞的燒白瓷雞缸杯,它同樣也可以用劉益謙當年的「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溫和,語言都無法形容」來描述,但售價卻只是10塊錢一個!
「對敲聲如磬,看似薄如紙」,不知這讓劉益謙知道了,他會是個啥想法?
墮落了!當年被拍賣的雞缸杯,可是2.8億元才成交的啊!
這咕嚕,咱有視頻為證。
但10塊錢一個,無論如何,我都覺得是愧對先人,賣這種「超低價」,是屬於嚴重的「墮落了」!
世界多一個喝茶的人,就多了一份健康;一個城市裡多了一個喝茶的,健康路上就多了一個人。
發現價值: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
提煉價值:告別冬則飲湯,夏則飲水
升華價值:禪茶一味,佛茶一味
功能價值:早上喝紅茶,中午喝生茶,晚上喝熟茶
現代人養生,早中晚茶各一杯,這都喝出了新時代的新玄學。
祁門紅茶,在中國家喻戶曉,是享譽世界的三大高香紅茶之一,但你卻不一定知道,就在安徽祁門縣的同一產地,還有一種比「祁紅」歷史更為久遠的「安茶」。
安茶從明代1725年起源,曾經盛極一時。它在廣東、港臺和東南亞地區被尊為聖茶,是因為傳說早年溫嶺一帶出現瘟疫,有名醫用安茶做藥引,治好了不少病人,因此它在南方「很有人緣」。它在1937年時又從市場上消失,是與抗戰時運輸線路中斷有關。
據說,安茶的重新出世,還和在1984年時,一位老華僑拿著在1937年時出產的一包「老安茶」,找回到祁門原產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