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北端,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西接陽高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總面積1718平方公裡,轄5鎮(玉泉、谷前堡、米薪關、逯家灣、新平堡)、7鄉(卅里舖、南河堡、賈家屯、趙家溝、馬家皂、南高崖、張西河),235個行政村;總人口23萬人。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存繁衍(距今1萬年前);戰國初為代國延陵邑(公元前475年),後趙國建延陵縣(公元前457年);晉、北魏為鮮卑族封地(295年);唐設天成軍(631年);遼代始設天成縣(1044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衛,正統十四年(1449年)遷鎮虜衛至天成衛,二衛同治(鎮虜舊衛在今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東南,遷至縣城西,轄26個堡寨;天成衛在縣城東,轄39個堡寨、3個軍墾、2個哨馬營、領兵5707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合天成、鎮虜二衛為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制為天鎮縣;新中國初,由察哈爾省察南專區歸入山西省雁北專區,1993年7月歸屬大同市人民政府。
交通運輸
天鎮縣距離北京300公裡,距離大同80公裡,距離張家口85公裡。有京包鐵路橫貫東西,同張、鎮馬兩條國道縱橫交錯。縣、鄉、村公路通車率達100%。天鎮縣有11個鄉鎮、95個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通車裡程477.7公裡。天鎮縣南距大同雲岡機場70公裡,高速公路全程直達。
土地資源
天鎮縣可劃分為川區、山區、丘陵區、邊山路口區,可供農、林牧用地194.75畝。現有耕地面積59.74萬畝,其中水澆地24.16萬畝。林地面積17.4萬畝,森林覆蓋率16%,天然草地面積 46.5萬畝。天鎮縣尚有荒山、荒坡、荒灘面積50萬畝。
名優特產
涼粉
天鎮涼粉,是當地一種特產,在大同一帶非常著名,成為人們到天鎮後需要品嘗的風味小吃。天鎮涼粉,放進碗裡,然後澆上鹽水、醬油、香油、醋、辣椒油、味精、芥末、蔥花,攪拌以後,便可食用。
豆腐乾
天鎮豆腐乾,有五香豆腐乾和燻豆腐乾兩種。鹹豆腐乾又有豆腐乾和豆腐筋之稱。天鎮豆腐乾,是用傳統的工藝精製而成。且選料精細,用上等的黃豆為原料,黃豆顆粒飽滿,無疵瑕,磨出的豆漿、豆汁潔白鮮嫩。
豆腐皮
豆腐皮系天鎮縣城的傳統名產。天鎮城的豆腐皮,薄如紙張,筋似皮條,色美味香,價廉物美。
風景名勝
慈雲寺
慈雲寺是天鎮縣現存邊塞歷史文化文物的典型,以其歷史久遠,規模宏大而著稱,於1957年山西省政府審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慈雲寺始建於唐代。清朝,亦屢有修葺,但一直保持元明朝時的建築風格。
漢墓群
沙梁坡漢墓群,有漢墓41冢,2006年被批准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漢墓群在縣城南8裡沙梁坡上,俗稱謊糧堆。1989年修築國防公路天(鎮)走(馬驛)路,最大一冢為東漢郡守級官職墓葬。出土劍、六博等文物,都歸入雁北文管所。現有4冢漢墓,高3.5—7米,最大直徑21米。
保平堡
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築,周長一裡七分。城牆高3.6丈。築有東門。東門高5米,寬3米,進深11米,磚券門洞,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佔地41畝。1990年基本無人居住,荒廢。
榮譽稱號
2020年2月27日,經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天鎮縣退出貧困縣。
2020年6月30日,天鎮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