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天後迎來「大考」 孩子們和在線教育行業的答卷會是啥樣?

2020-12-26 懂懂筆記

在疫情期間,「延期開學」的通知不斷擊中許多家長的脆弱心房,尤其是初三、高三畢業班的家長更是焦慮難熬。為了避免孩子的學習進度、升學成績受到影響,不少家長在疫情期間都為孩子報名了在線課輔班,在線教育的話題也再次成為社會熱點。

時至四月中下旬,隨著各省市紛紛出臺返校複課時間表,經歷了六十天「複習」準備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將迎來「大考」。面對各種環境的變化和挑戰,如何推動當前的學員續費續課,成為眾多教育機構最頭疼的問題。

可以說,疫情期間火爆的在線教育行業,實際上是機會與危機並存。許多在線教育機構在疫情洗鍊後,也發現了更多行業深層的問題。未來這段時期,除了已知的教育成果難量化、教學質量難管控、行業估值嚴重虛高等等,還有什麼樣的挑戰在等待著行業內的所有參與者?

甩不掉的低價競爭痼疾

「在線教育現在幾乎成了低成本教育的代名詞。」

張乃強(化名)是廣州一家K12在線教育機構的教研組長,如今已經從事教育工作近十二年。他告訴懂懂筆記,由於疫情期間「宅經濟」的因素影響,其所在機構的報班量出現了井噴。其中僅二月份在線註冊報名課輔班課程的學員,就達到了近四千名,當月全體同事幾乎每天都在加班研發新課件,「其中針對初三、高三年級的輔導課程產品都是最新研發的,尤其針對特殊時期學生在家裡學習的難題和特點。」

但讓張乃強感到無奈的是,即便這些課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並著重加強了應試技巧,但部分家長還是不願意為「具備超強針對性的課程」買單,原因很簡單——相比普通在線課程,該課程的價格高出了很多。

「40課時收費13000元,對比普通課輔班只要幾千元是高出不少,有不少初三和高三學生的家長都抱怨收費太貴。」他告訴懂懂筆記,普通課輔班基本上都是滿員,而有針對性的高端應試課程卻鮮有家長過問,「國內課輔教育大多都是應試輔導,所以應試班的概念並沒有問題,還是因為價格的因素。」

在仔細和部分學生家長溝通後,張乃強發現了問題所在。當下的在線教育行業低價競爭成風,大量教育機構為吸引家長為學生報名,推出了很多低價課輔班、免費在線課程,讓很多家長習慣性地認為在線課輔課程就應該是白菜價。

「低價、免費的目的是為了跑數據,因為很多在線教育機構是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機構要數據、可量化的成果,這樣才能拿到新的融資吧。」在他看來,部分在線教育機構完全是以融資、營收為導向,放棄了對教學質量的追求。

張乃強認為,經歷了近年來的行業高速發展,在線教育留給家長的印象只是低成本、超級廉價的教育形式,無法往高端課程領域靠攏,「在線上開家長宣講會時,有家長甚至很直白地質疑,在線學習基本上不需要什麼成本,為什麼應試班的收費那麼高?」

即便在線教育是疫情期間無數學生「停學不停課」的最佳實現方式,但他發現很多家長心裡對在線教育的觀念一直沒有改變。更有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就應該推出免費、低價的在線課程,這種收費價格簡直是「趁火打劫」。

「或許家長們覺得在線教育形式只是特殊時期的一種代替品吧。」他甚至開始擔心,在學生們陸續正式返校後,多數在線教育機構的報班、續班量都會出現大幅下降,「為了避免出現報班量驟降的問題,課研組近期又重新推出了低價課程。」

部分教育行業人士也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剛剛火爆一陣的在線教育行業很快就吃了低價競爭的憋,未來更難以摘去「低成本教育」的帽子。相關精品課程、優質課程難以實現高價值、高收費,也為行業發展埋下了有一個的死循環。

師資為何成了在線教育的軟肋

「其實,學生大量返校對於在線教育行業才是真正的大考。」

和張乃強一樣,看著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學生返校通知,深圳某在線教育機構的譚敏(化名)同樣表示了擔憂,「學生陸續返校一定會給在線教育機構的經營形成衝擊。」

實際上,她最擔心的是學生返校後的(摸底)考試,很可能會給在線教育行業的口碑造成真正負面影響。「為摸查學生近期在家學習的情況,許多學校會在返校之後進行測試考試,如果那些報名在線課外輔導課程的學生成績很差,機構或許就要背鍋了。」譚敏表示,學校的網課是統一進行的,家長也更有動力監督孩子學習,而在線課輔則是各家機構自己的課件,「一旦學生考砸了,你說這鍋誰背?」

為了應對疫情期間暴增的在線學習需求,幾乎所有在線教育機構都在加強人力物力、加班加點開課,譚敏為何對於教學的成果會有如此悲觀的看法?

「無論教育機構如何抽調師資力量,都無法彌補潛在的短板。」譚敏強調,為了應對行業的低價競爭,許多在線教育機構都追求降低運營成本,但是教育行業最大的成本支出就是師資,結果這一塊成了眾矢之的。「為了降低師資成本,許多機構都傾向於招聘應屆師範學生、傳統輔導班的年輕教師,作為在線課輔班授課的主力。」

譚敏透露,由於部分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因此很難在有限課時裡給學員講清、講透有關知識點,即便目前在線教育行業流行的所謂名師主講的「雙師課堂」,負責管理學生、一對一輔導的輔助教師也多是實習學生,大量存在輔導經驗欠缺的問題。

在譚敏看來,課輔學習最關鍵的是輔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應試技巧,但許多在線教育機構都無法實現這樣的效果,「更多的是名師照本宣科講概念,實習教師蹩腳解題目。」

結果就是:學生是知道習題的答案了,但對於解題的過程、解題的技巧卻一知半解。對此,譚敏才會擔心大量在機構報班的學員會在首場考試裡「砸鍋」。「現在很多家長還是不認同在線教育,行業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表現的機會,要是學生成績不好,口碑肯定要一落千丈。」

據她了解,面對這種短期內無法彌補的短板,部分機構已經開始採取最傳統的提分方式——要求學員大量刷題、迅速熟練解題,增加大腦題庫量,「大多數機構也只能這麼做,因為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有經驗的教師加入教研隊伍。」

行業低價競爭導致在線教育機構師資儲備薄弱、教師經驗參差不齊、教學質量較差等難題,很可能令在線教育行業再次陷入家長不認同、互相拼低價的死循環。而行業原本引以為豪的均衡各區域教育資源的特點,也在近期的實踐過程當中,遇到了新的難題和挑戰。

區域教育差異很難用名師教案找齊

「整合、均衡各地優質的師資,的確是在線教育的優勢,只是這個優勢在實踐中要看如何發揮了。」

任職於廈門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的于娜(化名),是該機構教研團隊的負責人之一。她告訴懂懂筆記,在疫情期間為了吸引更多學生家長為孩子報名在線課輔課程,機構特意邀請了多位資深名師加盟。此舉目的很明顯:多位黃岡、廣州、南京的名師加盟教研團隊,不僅可以共同開發出優質的在線課程,也能吸引有經濟實力的家長來報名繳費。

果然,因為有多位名師加持,許多廣東、上海、廈門本地的家長都慕名而來,在線上給孩子報讀了精品在線課程。

「說實話,名師的效應確實很明顯。」但是正式上課之後,于娜發現很多難題也隨之而來。最先出現問題的,是面向上海學生的初二線上課程。于娜表示,在名師給上海學生上物理課的過程中,經常有學生指出內容已經超綱,更有上海地區的家長反映,部分知識要點沒有意義,因為學校的教材並無相關要求。

她指著初二年級物理課《機械振動》解釋道,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出現的相關內容,在滬教版的教材中並無學習要求,「同樣,語文、英語的課程也出現了超綱的現象。」部分區域的教材差異、教學進度差異,導致一些名師參與研發的課程教案不適用,有的是知識點和內容超綱,有的是本該強化、鞏固的知識被落下,這些問題讓課研團隊感到非常頭疼,「即便同樣適用人教版,但不同地區的學生學習進度也嚴重參差不齊。」

于娜告訴懂懂筆記,理論上在線教育可以打破區域限制,因此機構的教案針對性普遍偏低。如果想單獨研發相應教案,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加上各地師資實力不同,機構也不可能在所有覆蓋的地區都吸納當地教師加盟。為了避免知識內容超綱、不足的情況頻繁發生,她所在的機構決定——後續推出的所有在線課程產品,都以特色拓展課程為主,「就像初中物理興趣班、小學數學拓展班那樣,主要是為了模糊區域之間的差異,但是課程也失去競爭力。」

這種實踐細節中的種種無奈和妥協,實際上也讓看似火爆的在線教育行業充滿了不確定性。根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春節後教育行業APP的活躍用戶規模高達1.27億,相比春節之前增長了46%;APP單日使用時長增長了近37%,其中以K12在線教育APP的增長最為明顯。

但是在特殊時期快速井噴的在線教育需求,仍然解決不了行業固有的缺陷和短板。部分教育機構在抓緊機遇開拓市場的過程中,暴路出更多的問題和痛點。可以說,經過這幾年瘋狂的跑馬圈地式擴張後,在線教育市場的發展現狀並非良性,更非理性。

低價的行業競爭痼疾、重視數據多於教學質量……種種隱痛正在吞噬在線教育行業僅有的特色與亮點,更在限制行業走向良性發展,阻礙在線教育市場步入正規化、規模化和高端化。面對六十天以來的首次行業「大考」,即將呈現出的成績好壞不僅關乎行業的未來,更關乎這一代學子的未來。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相關焦點

  • 古浪縣4543名考生迎來人生大考
    古浪縣4543名考生迎來人生大考 2020-07-07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激烈,VIPKID在線英語用實力爭當行業先鋒!
    目前是網際網路大時代,隨著網絡的不斷完善,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了在線輔導課程,一來是為了節省外出補習的時間,二來是在線教育更能夠增加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是在K12在線教育之中VIPKID在線英語佔據了主導地位,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選擇VIPKID在線英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VIPKID在線英語為什麼能夠獲得眾多家長和小朋友喜歡的原因吧!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 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未來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 李盈盈)2020年收官在即,這一年,在線教育風頭無兩,不僅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而且成為資本的寵兒。據不完全統計,在教育行業高達1000億元的融資中,在線教育融資近400億元。儘管2020年面臨資本寒冬,但是,在線教育機構融資數額巨大,人們不禁感嘆,在線教育領域似有「搶錢大戰」之勢。
  • 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
    文/陳冬雲(編者按:2020年3月23日,讀銅陵市楊家山幼兒園陳冬雲園長《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文章。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特轉至「新時代君子學堂」與朋友們分享。總書記說疫情是危機,也是一場大考。它是對每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終極測試,它沒有標準答案,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填寫著答案。作為幼教人,疫情當下,該扛起怎樣的責任與擔當?楊幼人又該上交一份怎樣的答卷?
  • 疫情「大考」下,倫華教育如何破局國際化教育行業難題?
    (原標題:疫情「大考」下,倫華教育如何破局國際化教育行業難題?)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對國際化教育行業而言,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實現教育創新的契機。近日,倫華教育創始人、總校長曹倫華連續受邀參加兩場直播分享,圍繞倫華教育「博融天下、慧悅人生」的使命,與教育同仁進行至誠交流,得到廣泛讚譽。
  • 在線教育行業迎來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未來還有哪些可能性?
    與傳統教育相比,K12在線教育給學生提供一種相對自由的環境,比如學習時間、地點和回看、討論問題的自由。同時也對學習的自律性與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無線下監督的情況下能否堅持高效率地學習。而這種自律性與持續性是伴隨終生的。有時候通過屏幕傳達的,不是一種解題方法,而是更廣闊的視野和價值觀。作為一個行業,K12在線教育很早就開始起步。
  • 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少兒英語|教育|在線...
    圖源:圖蟲創意*來源:艾媒諮詢政策門檻的提升加速了行業的整合,疫情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行業迎來新發展,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預計到2021年底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7%,2022年將達51%。
  • 巨量引擎發布《在線教育行業營銷解決方案》 解構在線教育營銷新思維
    在線教育重塑了傳統教育的固有模式,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讓更多人擁有平等獲取知識的機會,正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受2020年特殊情況影響,1月以來K12在線教育市場發生了顯著變化,用戶線上教育需求被全面激發,資本迅速湧入,行業關注度持續提高,在線教育行業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增長。
  • 請查收這份「清華在線教學答卷」
    庚子年伊始,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清華人通過全校性大規模實時、互動、異地、分散的在線教學,開啟了一場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按照教學日曆如期開課,是我們應對疫情的承諾和行動。春季學期,全校原定開設的4254門次課程,有3923門課程在線如期開課。
  • VIP陪練談品牌理想,在線教育迎來2021「賽點之年」
    網際網路教育在2020年的競爭紅海中重新洗牌之後, 或將在2021年迎來「賽點之年」。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在資本加燃下, 將加速前進, 大力發展前端的獲客和品牌構建, 「寒冬中」經營不善的中小企業也許能在尋求併購中「上岸」, 但業務模型不健康的企業如不加快轉型, 大多難逃破產倒閉的終局。
  • 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53.6%的受訪者更傾向於選擇AI趣味互動課,49.2%的受訪者會選擇遊戲教學課,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用戶傾向於選擇兼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少兒對於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果。未來,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格局將趨於紡錘形,行業分化愈發明顯,頭部機構將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迎來一波新的高速增長機會。
  • 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落下了帷幕
    孩子們重回校園了,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也落下了帷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9日,在線教育賽道的頭部公司陸續披露了自己的暑期成績單。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在線教育企業們瞄準了今年暑期的黃金招生期,靠著課程模式上的天然優勢和此前線上教育觀念在家長學生中的普及,入局暑期生源爭搶大戰,並收穫了亮眼的成績單。  以有道為例,根據其最新發布的暑期業績顯示,在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過46萬,同比增長超500%。
  • 劉德華「隱藏」多年的女兒啥樣?看生活照,網友:不愧是天王孩子
    而最近幾天這位已經年近六十的天王也向粉絲分享了一張自己最近的照片,向她們表達了對於這些年來她們一直支持自己的感恩之情,還因為前後兩次上傳的照片有生圖和美顏的區別而登上了熱搜,讓網友們大呼可愛,並且表示天王就算是有了一些歲月的痕跡也永遠都是非常帥氣的,可見其人氣和影響力之高。
  • 沸水效應下,重塑教育行業的「小氣候」和「大氣候」
    至少從目前來看,有三個網際網路行業會因此「受益」:在藥物研發、城市治理等方面有卓越表現的AI;便捷生活、不用出門的生活服務配送;「隔空」信息交流的遠程教育/遠程辦公。這其中,在線教育又尤其明顯。但是,如何像2003年之後的電商、網遊等一樣擁有持續的增長後勁和長遠的發展價值,由「小氣候」順利轉入「大氣候」,規避曇花一現的命運,是擺在在線教育檯面上課題。一次疫情,與在線教育的「三級跳」脈絡疫情客觀上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但也給予了我們總結和回顧行業的機會——一個關於在線教育的「三級跳」脈絡顯現出來。
  • 李玫瑾:啥樣孩子後勁足?啥樣人45歲後碌碌無為?學歷不是最重要
    而有的孩子小時候是出了名的「混世魔王」,家長口中的「壞小孩」,但卻後勁十足,長大後變成人們口中的「人生贏家」。而有些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聽話、乖巧懂事,但長大後卻沒什麼大出息,40歲後碌碌無為。李玫瑾:啥樣孩子後勁足?啥樣人40歲後碌碌無為?
  • K12在線英語教育持續升溫,課程質量成競爭關鍵
    近年來,受政策利好、技術發展和社會教育意識的不斷加強,K12在線教育市場需求持續增大,其中少兒英語作為細分賽道,早已成為大熱風口,頻頻迎來爆發式增長。  K12在線教育規模呈井噴式上升,超過3億多學生在線上課,然而在龐大的需求下,不少機構提供的課程開始受到用戶質疑。
  • 南昌大學在疫情大考中交出滿意答卷
    在錄製《抗疫故事會》的現場,南昌大學二附院援鄂專家徐建軍再度哽咽。這位被稱為「定海神針」的國家醫療隊隊長,說不能回憶和隊員們拼命的事情,一想起便會控制不住自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昌大學勇扛抗「疫」大旗,在守好校園這道防線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和省委的號召,一方面從各附屬醫院選派醫務人員參與一線抗「疫」,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統籌推進網絡思政教育,在疫情大考中交出滿意答卷。
  • 好未來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教學教研能力是在線教育根本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在線教育機構迎來高曝光度的同時,也面臨一次大考。:「今年,線下教育行業比較火的兩個詞就是數位化轉型和OMO。
  • 愛分析 中國在線教育行業趨勢報告
    2015年-2019年,直播技術成熟,在線教育駛入快車道,各賽道從激烈爭奪到格局初定:2015年,直播技術趨向成熟,在線語培迎來爆發,誕生了VIPKID、51Talk等明星公司,在線教育行業井噴;2015年,包含1對1和班課的猿輔導成為基於題庫流量的首款商業化變現產品,拉開K12在線輔導行業競爭的序幕。
  • 30個瞬間,回顧大戰大考的中建答卷
    30個瞬間,回顧大戰大考的中建答卷 2021-01-06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