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藥浴法,藏語稱「瀧沐」,是藏族民眾通過沐浴天然溫泉或藥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調節身心平衡,實現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傳統知識和實踐,千百年來在青藏高原廣泛應用於臨床,在防治疾病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3屆常會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召開,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截至目前,中國傳統醫學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的只有兩項,分別為藏醫藥浴法與中醫針灸。
遠古時代的青藏高原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地殼運動逐漸演變為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土地。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下的,蘊含著大量的地下水資源,當地下室受到劇烈運動衝出地殼,便形成了溫泉,並在後來成為了雪域兒女天然的沐浴平臺。
根據帝爾瑪·丹增彭措撰寫的藏醫藥名著《晶珠本草》記,藏區共有礦泉百多處。古代藏族先賢在溫泉沐浴過程中發現了礦泉浴可以治療各種疾病,但因數量有限,分布不均,並受到季節、氣候等諸多自然條件的限制,還是讓礦泉成為了稀缺資源。因此,早期的藏族醫學家們不得不開始思索取代方法,從而根據藏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疾病規律,結合藏區天然藥材的性味功效,製取了最早的人工沐浴藥劑——五味甘露湯。
公元八世紀,印度佛教史上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蓮花山大師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相傳在弘揚佛法的之時,蓮花生大師還專門設立了研製醫藥的相關機構,並親自主持編寫了《甘露要素》的藏醫典籍,其中便有熬製藥水泡浴治療關節炎和皮膚病的秘方。
同一時期,藏醫學鼻祖宇妥·雲丹貢布編纂了藏醫學史上影響力最為深遠的著作《四部醫典》,在這世聞名的藏醫學巨作中,對藏藥浴做了大量的論述。自此藏藥浴形成了一整套理論體系和操作規程,成為了藏醫「外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藏醫學認為,人體的疾病主要是由於飲食起居不當及人的「嫉、貪、慢、嗔、痴」五毒所引起。藏藥浴就是借用「澤被萬物」的純天然藥物與靈性之水,醞釀「天、地、人」的和諧,引導人的機體進入到養生保健的自然狀態,使身、心真正回歸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讓身體安康、心靈釋放、修身養性、怡神樂心。
在宇妥·雲丹貢布所著的《四部醫典》後續部「五械之浸浴療法」一章中專門詳細論述了藏藥浴的適應症、方劑、浴法、操作方法、禁忌和注意事項等,從藏醫藥理藥味、性能配伍、功效等,並將藏藥浴分為了天然浴和人工浴兩大類。
所謂天然浴,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天然形成的礦泉進行沐浴;而人工浴則是藏醫在模仿礦泉治病的基礎上探索發展起來的將人體全身或局部肢體置於蒸熱的藥汁中浸泡,或用煮藥蒸汽燻蒸和炒熱的藥物外敷。
在藏藥浴中,五味甘露是藏醫浴療的經典驗方,也是所有不同類型浴療的基礎方。方中的5種高山植物藥(即圓柏葉、黃花杜鵑葉、水柏枝、麻黃及叢生黃菊)各代表著藏醫學五源學說的一種元素,也是天地五元精華的濃縮。
一千多年來,藏藥浴療法均以個人傳承的形勢發展,藥方秘而不宣,外人所了解的只是最基本的配方。為了擴大藏藥浴的治病範圍,歷代藏醫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大量臨床實踐,研製成出多種藏藥浴配方,分別針對五臟六腑的疾病和關節、皮膚、神經等病症進行治療和預防,根據患者個體差異辨證施藥。
藏藥浴除了是在藏醫學的基礎理論下開展進行,更主要的是其配方採用了來自高原的道地藥材。
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其垂直分布在海拔4200米至4800米之間的地域是植物藏藥材的來源。高寒缺氧、日照時間長、紫外線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環境無汙染的得天獨厚自然條件使生長在這裡的藥物極為豐富多樣,不僅抗寒抗旱,而且在不同的酶作用下,植物光合作用充分,藥用有效物質積累高,生物活性強。這也是為何藏藥藥效強勁,療效顯著的重要原因。
藏藥浴適用於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扭傷、高血脂、神經衰弱、痛風、失眠、坐骨神經痛、偏癱、產後風、蕁麻疹、四肢僵直、彎腰、靜脈曲張、黃水病、陳舊性疾病、各種皮膚病等。
在藏藥浴泡浴的過程中,人體皮膚溫度迅速升高,在藥力的作用下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汗液經皮膚毛孔滲出,排出體內毒素和收斂黃水,並燃燒脂肪。從而實現人體三因(龍、赤巴、培根)平衡,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
藏藥浴所使用的純天然藏藥材,通過藏醫特殊手法炮製發酵加溫,在熱能的作用透過人體的皮膚孔竅、穴位經絡進入毛細血管發揮作用,改善人體內分泌失調,平衡體液的酸鹼度;
藏醫學中的「黃水」,即是人體攝入的食物中,部分精微物質經過身體的反應,生化為血和膽汁,從而生成的物質,其在正常的代謝情況下充斥在人的身體當中。
當人食用的食物過量或過於油膩無營養,就會導致身體虛弱,從而代謝廢物又易演變為「毒黃水」,過多的「毒黃水」行走全身,大部分會滯留在四肢與關節,就會造成「黃水病」的關節症狀,也即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風溼病;
而藏藥浴的配方中配伍了具有活血化瘀、除風祛溼、排除毒素、收斂黃水功效的藏藥材,讓泡浴者通過泡浴有效分解血管與關節中的沉積物質,並在熱能作用與藥物的發汗作用下,讓分解後的有害物質隨著汗液與其它體液排出體外,達到「吐故納新、排除毒素」的核心效果;
藏藥浴通過」調理「與」排毒」的作用,使人體神經、肌肉充分放鬆,達到身體各系統相互平衡的作用。有效調整人的精神狀態,減輕或解除「疲勞」、「肌肉酸痛」,調節「神經衰弱」等狀態,並對改善睡眠的質量,能有效治療失眠症狀;
藏藥浴通過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熱能作用,充分提高人體的血氧含量,改善血液細胞的攜帶能力,從而提高人體的綜合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