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後,由華盛頓「政策研究所」和「外交政策聚焦」推出報告說,美國國會迄今已經批准了1261億美元戰爭開支,年底前可能還要花費250億美元。伊拉克戰爭最終需要美國每個家庭付出3415美元。
該報告指出,美國有4300萬公民缺乏醫療保險,美國政府投入伊拉克戰爭的1511億美元足以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提供醫療保健,可使全世界飢餓人群減少一半,可支付發展中國家兩年內的愛滋病藥物、兒童接種、潔淨水和公共衛生設施的全部開支。
該報告援引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經濟學家詹姆斯·加爾布雷思的預測說,雖然伊拉克戰爭消耗最初有利於刺激美國經濟增長,但也可能埋下長期隱患,其中包括貿易赤字增加和通貨膨脹率走高。石油價格上漲也為美國經濟下滑勢頭增添了「動力」。
經濟帳好算,人命帳難清。報告開篇就就突出人員傷亡。
報告說,截至2004年6月16日,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在9436至11317人之間,受傷者計在4萬人上下。而在戰爭主要戰事期間,伊拉克士兵的死亡人數為4895至6370人之間。
報告說,戰爭給伊拉克民眾帶來了無法承受的生命之痛,但戰爭發動方也自食其果。駐伊拉克聯軍同期死亡952人,其中853人為美軍士兵。而在布希總統2003年5月1日宣布伊拉克戰爭主要戰事結束以後,又有694名美軍士兵命喪伊拉克。
此外,50名至90名承包商和30名各國記者也在伊拉克遇難。
報告指出,美國發動伊戰對伊拉克及周邊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造成深遠影響,在經濟、安全、教育、人文和環境等領域都欠下巨債。
報告說,伊拉克人的失業率從戰前30%激增至2003年夏季的60%,目前伊拉克700萬勞動力中只有1%的人參與了國家重建。而伊拉克重建大部分合同落到了美國公司手中,有經驗的伊拉克公司所獲寥寥。
伊戰以來,伊拉克治安狀況堪憂,2003年3月後謀殺、強姦、綁架事件成風。暴力致死事件從2002年每月14起上升為2003年每月357起。為避免淪為襲擊受害者,伊拉克兒童白天不敢上學,伊拉克婦女入夜不敢上街。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計,多達200所伊拉克學校在戰火中被毀,數千所學校混亂不堪,2004年4月入學率低於戰前水平。
更為嚴重之處在於,聯軍在伊戰中動用的貧鈾類武器將給伊拉克民眾造成健康隱患。五角大樓估計,美英聯軍在2003年3月開始的狂轟濫炸中使用了1100噸至2200噸含有有毒物質或放射性金屬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