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丨張俊成:《西周金文字編》

2021-02-19 古文字微刊

《西周金文字編》

作       者:張俊成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7月

開       本:16開

頁       數:504

售       價:358圓

I  S  B  N:9787532587650

簡      介

該字編選取了金文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階段的西周金文作為研究對象,對西周金文單字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理。本書主要是對西周金文單字字形進行排譜整理,我們大致把西周金文單字分成已釋字、未釋字兩部分。其中未釋字部分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該字雖有學者提出考釋意見,但未得到學界普遍認可的字;另一部分包括構形不明、難以隸定以待研究的字。

作者簡介

張俊成,1978年生,山東泗水人,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2005年至2011年就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從著名古文字學家彭裕商先生,先後獲得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古文字、先秦史、古文獻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科研項目數項,在《中國史研究》、《考古與文物》、《孔子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

序      言

在當前對先秦文化進行分區、分域研究的學術熱潮下,按時代和地域編撰先秦古文文字編已成為古文字研究深入開展的迫切需要。文字編的編寫工作一直是古文字整理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很多學者花費大量精力著力於此,目前有關金文文字編的編寫工作已經向縱深化發展,各種性質的金文文字編相繼出現。綜合性的金文文字編,如董蓮池先生《新金文編》,已成為古文字學者重要的參考書。分域的文字編,如王輝先生《秦文字編》、孫剛先生《齊文字編》、張振謙先生《齊魯文字編》等,也有大量金文字形的收入。

目前,該項工作的趨勢是進一步細化編寫斷代金文文字編,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主要體現在商代金文文字編的編寫上,如畢秀潔《商代金文全編》、嚴志斌《商金文編》等,都是這方面工作的代表性成果,而其他時段的斷代金文文字編則幾近空白。

西周青銅器的珍貴價值,突出表現在銘文上,西周金文在商代金文的基礎上有顯著的發展與進步。商代的主要文字資料是甲骨文,金文居於次要地位,而西周時期,金文則是文字資料的主流。從漢字發展歷史上看,西周金文也是中國古文字的核心資料之一。西周金文材料沒有經過後人的傳抄和整理,保持了當時的原貌,是研究西周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的第一手寶貴資料。西周銘文內容豐富,涉及到了當時的語言文字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在當前情況下,能否利用好這些資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這些原始資料的整理是否到位。因此,全方位地展開各種基礎性的整理工作就顯得很有必要,其中文字編的編寫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張俊成博士聰穎好學,勤於思考,多年致力於兩周金文的研習,收穫頗豐,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現在他以多年的學術積累為基礎,經過數年的努力,編纂成了一部能體現當今學術新水準的金文文字編。這部文字編選取了金文發展史上最具代表性階段的西周金文作為研究資料,窮盡收集原始資料和研究論著,對西周金文單字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理。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資料收集全面。該書不僅著重收集了近些年新見的西周金文資料,對以前發表的資料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收錄。在銘文字形的選取上,不是僅僅力求全面,而是著重選取有代表性的能夠反映銘文發展特徵的字形拓片,這為瞭解西周金文字形的變化脈絡,提供了相對明晰的線索。二、及時收錄最新研究成果。一部好的古文字工具書不僅要為讀者提供詳盡科學的研究資料,更應體現該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新水準及新動向。該書充分吸收了學界在西周金文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並以加案語的形式予以簡要羅列,這無疑為讀者及時瞭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較多便利。

除此之外,該書其他方面也頗足稱道,如論說之精審,選擇之得當,條理之分明,文字之簡潔等等,不一而足。總之,這是一部兼具學術性和實用性的好書,相信隨著大家對該書的不斷使用,其價值也將日益顯現出來。

 

彭裕商

2017年10月於江安花園

信息來源:先秦秦漢史

微刊小編:搬磚小蝸牛

相關焦點

  • 讀書丨古文字綜合類工具書簡介
    字表按文字發展的歷史層次分為三欄排列:第一欄為秦,第二欄為西漢,第三欄為東漢魏晉。字形的排列,既要顯示形體演變的對應關係,也要照顔時代先後的次序,不受簡、帛、金、石等種類的限制。收列的字形,以見於字書和音義明確的新字為正編,音義不能確定或已有考釋但還有待商榷的字,則編為附録。字頭按《説文》順序排列,字形所在的文句,一律依字頭和字形的順序摘抄在全表之後。
  • 新書丨《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子部》(全二十冊)
    此次出版,除先前在2013年兩岸合作的《子海珍本編》已出版之八種外,再增加二十二種,共計三十種。 《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子部》,全套二十冊,每部書均撰有提要,論述作者生平行略、撰述原由、內容概要及價值等。並附有人名索引,收錄各書編撰者、卷內輯文作者、序跋者及手書題記者,裨利檢索。
  • 近期新書簡錄(20210127)
    編者按:本公眾號將不定期發佈信息較為簡略的新書資訊,題為「近期新書簡錄」,供讀者參考。歡迎各位讀者朋友提供資訊。結語參考文獻附錄一:分上、中、下三部而用的賓組龜腹甲行款佈局類型總表附錄二:龜腹甲新綴五十七則後記作者:深圳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定價:320元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年12月ISBN:9787501062829作  者:劉遠晴 著 張懋鎔 編
  • 陶曲勇:西周金文異構字的特徵及其對戰國文字的影響
    對於西周文字的總體印象,一般認為西周早期文字與商代文字接近,而晚期文字則與春秋文字十分相似,所以唐蘭《中國文字學》、裘錫圭《文字學概要》都是將「西周春秋文字」合併為一段進行研究,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王貴元認為古文字階段的字形演變經歷了由象形到亞象形的過渡,所謂亞象形就是字形已不能完全反映物象,從表示物象向表示音義形體過渡的階段。
  • 新書|夏婧《清編〈全唐文〉研究》出版
    二、文本彙校三、案語考異四、文字諱改五、索引編製第二節  《全唐文》的編纂用書一、《文苑英華》及其他總集二、唐五代別集三、史部文獻四、地方文獻與石刻文獻五、《永樂大典》六、釋道二藏第三節  《全唐文》文獻價值的再認識
  • 【書訊】黃艷萍、張再興:《肩水金關漢簡字形編》
    擅長設計開發古文字相關資料庫,並基於古文字資料庫進行定量系統研究。設計開發了多個古文字專業學術資料庫網路檢索系統,出版古文字軟體光碟《商周金文數位化處理系統》、《戰國楚文字數位化處理系統》。獨立出版《西周金文文字系統論》、《Access資料庫在語言文字研究與教學中的應用》、《漢字的功能》、《商周金文數位化研究》等學術著作。
  • 新書▕ 《漢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
    2014年本中心又成為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參與單位之一。為了適應學科發展的形勢和需要,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創辦了《漢語言文字研究》。《漢語言文字研究》將結合本學科和研究中心的特點,既重視漢語言文字的本體研究,努力探索漢語、漢字的發展演變規律;也重視漢語言文字的應用研究,努力為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的研製和宣傳提供學術支持。
  • 巖波新書〈シリーズ 中國の歴史〉(全5卷)完結!
    著者 渡辺 信一郎 著 通し番號 新赤版 1804 ジャンル 書籍 > 巖波新書 > 外國歴史 シリーズ 巖波新書〈シリーズ
  • 新書丨《居延漢簡(貳)》
    紅外綫掃描器適合掃描基本上平整的簡牘,對少數太過彎曲的簡,或書寫在封泥槽內的文字,因簡本身或書寫面無法完全貼近掃描平版而失焦,簡影會部分清晰,部分模糊。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添購了一臺全片幅微單眼二千四百三十萬像素Sony a7相機,配備Sony FE28-70mm鏡頭,特別請專家移除機身內阻擋紅外綫的濾鏡,換裝成容許特定波長紅外綫通過之濾鏡IR85(IR PASS850nm)。
  • 讀書丨甲骨文工具書簡介
    其主體由正編、合文、附錄三部分組成。正編按照《說文解字》一書順序排列。《新甲骨文編》字形均採用電腦處理。商代甲骨文用抓圖軟體截取圖片,經黑白翻轉處理;西周甲骨文經人工摹寫後掃描成電子文本。字形大小視編排需要作適當處理。字頭下收字多的,以清晰、典型之字例為首選,同時兼顧不同類組和各種異體。字頭下收字少的,則儘可能全部收錄。個別殘損嚴重、但較少見的字形,則直接截取圖片,不作黑白翻轉處理。
  • 古籍影印丨王欣夫等輯《八年叢編》(全八冊)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5月《八年叢編》為近代著名文獻學家趙詒琛、王欣夫等所編系列叢書之彙編,包括《甲戌叢編》(二十種)、《乙亥叢編》(十六種)、《丙子叢編》(十二種)、《丁丑叢編》(十一種)、《戊寅叢編》(十種)、《己卯叢編》(四種)、《庚辰叢編》(十種)、《辛巳叢編》(九種)等八部叢書。
  • 【新書快報】《陳佩芬青銅器論集》
    《陳佩芬青銅器論集》陳佩芬 著,丁一民 編
  • 新書丨《傅斯年圖書館藏未刊稿鈔本·史部》
    古文字微刊主編:劉錚雲裝幀:精裝出版:中研院史語所
  • 新書丨張慧霞 馮立君 選編:域外人物傳記資料彙編(全三十冊)出版
    近代中國不獨向歐美學習,也因為地理、文字等方面的關係,大力向日本學習,其中日本名傑的傳記就相當可觀。此外,所收錄傳記中有不少本身是編譯域外作品或直接出自域外作者所撰漢文作品,譬如朝鮮在公元一四四四年創製出民族文字「正民訓音」(即今日韓文字母前身),此前長期使用漢字,即便在十五世紀之後高級知識分子也仍然以吟漢詩、作漢文為榮為上,不屑於使用韓文(日本七世紀創製假名文字之後也有類似現象),所以朝鮮文人撰寫的本國人物傳記便不需翻譯直接可以被中國讀者閲讀。這當然也屬於域外漢文文獻的一部分。
  • 新書丨《中國文字》新41期
  • 【推介】黃艷萍、張再興《肩水金關漢簡字形編》出版
    本字形編是第一部以20世紀70年代在肩水金關遺址出土之漢代簡牘為字形材料編纂的文字編,也是兩漢西北屯戍簡牘中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文字編。這批簡牘於2011-2016年分五卷全部出齊。1.一部在資料庫基礎上完成的文字編。本字形編的編纂是在肩水金關漢簡資料庫的基礎上完成的。該資料庫建設始於2012年(《肩水金關漢簡》第一冊出版),前後歷時6年。資料庫的可靠準確,確保本字形編所提供資料的準確性。2.收錄字形全面。肩水金關漢簡屬於西北邊塞漢簡,書寫者眾多,書體多樣,時代延續較長,字形複雜多變,難以取捨選擇。
  • 西周封建說的終結丨李峰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化系的李峰教授研究中國早期歷史和考古多年,其著作《西周的滅亡》和《西周的政體》先後在國內出版了中文本,他在書中指出,由於Feudalism的致命缺陷,對西周封建說這一概念的顛覆也勢在必行了。
  • 怡齋藏拓丨 西周遽伯睘簋銘(吳雲舊藏)
    怡齋藏《遽伯睘簋》舊拓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森美術館藏西周早期「遽伯睘簋」,其銘文為"遽伯睘作寶尊簋,用貝十朋又四" 。其大意為:「遽伯睘作此簋,花費為十朋又四貝(貝為貨幣單位)。該《遽伯睘簋》銘文拓片上有鈐印:平齋考藏金石文字印,乃清道光鹹豐年間金石學家吳雲舊藏。 關於貝,王國維先生曾言:」其用為貨幣及服飾者,皆小玉小貝而有物焉以系之,所系之貝、玉,於玉則謂之玨,於貝則謂之朋「。由此可見貫貝是一種掛於頸項的裝飾品,且「朋」是貝的單位。
  • 2020年責編新書(九)| 《歐陽修集》
    核呀核呀核呀核底本2020年責編新書(八)| 《陸遊集》2020年責編新書(七)| 《範成大楊萬裡集》2020年責編新書(六)| 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二輯下卷)2020年責編新書(五)| 潮打石城2020年責編新書(四)| 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二輯上卷)2020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西周制度大盤點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西周制度大盤點」。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實行分封制。內容為: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被分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服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