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將於12月7日在山東曲阜尼山聖境舉行。大會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誠信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強網際網路行業自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弘揚誠信文化,倡導網絡文明,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山東曲阜是孔子故裡,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誠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選擇曲阜,在追溯本源與觀照當下中,促成厚重歷史與生動現實的完美交匯,通過將古典儒家思想與現代網際網路文化有機融合,既增添了大會文化感召力和影響力,又順應了廣大網民對網絡誠信文化建設的殷切期盼,是儒家文化加持下對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大勢的與時偕行,相信必將結出倡樹網絡誠信之風的累累碩果。
誠信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因子,也是現代社會發展進步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同樣也應是虛擬世界存續前行的通行規則。如果網際網路是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那麼誠信便是最基本的交通規則之一。只有行路者將其牢記於心、時刻踐行,才能有路上車水馬龍時的並行不悖、暢通無阻。否則,路上就會有堵塞、有事故,有搭便車、有劣幣驅逐良幣,浪費大量的人財物資源,也違背了科技為人們帶來福祉的初衷。
截至2020年6月份,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相當於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隨著網民規模的日益擴大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無數人的生活、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社會也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尤其是在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對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社會達成數位化共識、養成數位化習慣的情況下,網際網路越來越深地嵌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暢遊網絡世界的前提就是確保網絡空間清朗,而這離不開以誠信建設守護網絡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近年來,相關部門對網絡空間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網絡生態日益向好,但仍然存在如網絡詐騙、謠言惑眾、數據注水等問題,這背後,誠信缺失是重要原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應成為道德盲點。市場經濟存在逐利行為,這無可厚非,但這些行為需有法律的規制和道德的約束。誠信如水,「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網絡誠信能有效降低經濟社會運行的交易成本,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唯有厚植網絡誠信的土壤,營造誠信的網絡空間環境,才能護佑網際網路持續健康發展。
哲人有言,世上有兩樣東西永遠值得讚嘆與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網絡時代,我們依然需要秉持這樣的信念,心懷敬畏、堅守底線,讓誠信成為一種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覺,當好誠信的踐行者、傳播者,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只有讓誠信成為網際網路上的「通行證」,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使每個人在網際網路上自由暢行、共享紅利,也才能為網絡強國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讓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最大增量」。(文/藺炳正)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閃電新聞記者 曹晗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