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舉辦 「黃金為尚:歷史·交流·工藝特展」

2020-12-16 中國網東海資訊

9月29日,蘇州博物館舉辦「黃金為尚:歷史·交流·工藝特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本次展覽由蘇州博物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主辦,特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教授擔任策展人,展期至2020年12月16日。

展覽獲得了陝西歷史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院、南京市博物總館等全國24家文博單位協助支持,匯集了98件/套珍貴文物及當代黃金藝術品1件,全面展示了中國黃金工藝的歷史,詮釋黃金藝術風尚,呈現金器發展的多元面貌。地域的不同、時代的變遷都帶來黃金藝術在不同族群、不同時期地位、面貌的差異,通過此次展覽不僅可管窺文明進程、社會風尚之一斑,亦可增進對本土文化多樣性的認識。

為配合展覽,蘇州博物館還將推出系列學術講座、藝術課程等多項特展專屬活動,將展覽學術性與普及性融合,與觀眾共同探索、感受數千年來中國黃金藝術的魅力。(蘇軒 金杉)

相關焦點

  • 被蘇州博物館新展「閃」到了!
    被蘇州博物館新展「閃」到了!   蘇州博物館昨日(29日)開幕的   「黃金為尚:歷史·交流·工藝」特展,   帶來的是滿眼的金光閃閃,   精緻的展品讓人挪不開眼。  也有交流,   隋唐時期尤為繁榮。
  • 上海汽車博物館聯手蘇州博物館,以「水陸出行展」重塑雙城故事
    據悉,本次展覽以「江南水陸出行」為切入點,聚焦四類水陸交通工具及其發展歷史,講述了人類千年來對於出行方式的追求和創新。展覽主辦方代表上海汽車博物館館長劉濤、蘇州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李紅、蘇州博物館副館長錢兆悅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恐龍進化特展(組圖)
    摘要: 這是3月15日在位於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上拍攝的華麗羽王龍模型。新華社記者李暢翔攝    3月15日,在位於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名參觀者在「我們身邊的恐龍」特展上觀看華麗羽王龍模型。
  • 現場|曾在日本轟動的「三國志」特展,來到了蘇州吳中
    三國文化,即「以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為源,以三國故事的傳播演變為流, 以《三國演義》及其諸多衍生現象為重要內容的綜合性文化」。三國故事,講的是天下大事,國家興亡,同時也訴說著時代浪潮中的社稷蒼生。2020年11月28日,在日本引起轟動的「三國志」文化展來到了蘇州吳中博物館。展覽從考古學的角度,以實物和實證文化為觀者描繪一個空前真實的英雄時代。
  •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上海大學將圍繞此次展覽舉行多場學術講座,並舉辦「考古工作坊」「美術工作坊」等社教活動。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影報導11月21日在上海大學博物館「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上展出的「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文物複製品)。11月21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介紹展品。
  • 看展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 16件(套)展品和豐富的圖文資料,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青銅文化、玉文化、自然崇拜以及與古蜀文明又一發展高峰——金沙遺址的內在聯繫。11月21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介紹展品。
  • 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
  • 臺灣工藝信息館特展帶領民眾認識工藝大師作品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信息館整修後於12月重啟開館,並於8日起在一樓展覽空間,辦理開館特展「典藏現場:臺灣工藝開箱計劃」,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該展結合科技,帶民眾看見工藝之美。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市民捐贈展 滿是城市的記憶
    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
  • 上海博物館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其中,「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等展覽將延期。據悉,上海博物館近日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而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舉辦。
  • 一周觀展指南 | 白露時節,京都美術、臨古特展等今展出
    在上海,有「器道:京都工藝美術展」、「浮世繪名作展」、「傅益瑤成扇紫砂特展」、「亂了 亂了:大衛·史瑞格裡展」等。在蘇州, 蘇博帶來「取法乎上:蘇博藏曆代書法臨古特展」,吳作人藝術館推出「此身猶未出蘇州——吳作人與蘇州研究展(第一回)」。在倫敦,英國國家肖像館也將以一場重要攝影展二度「詮釋女性」。此外,北京、杭州、東京、京都、巴黎、華盛頓也有不少展覽於今日開幕。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作為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已經對外開放了261年。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小蘇說」走,一起去博物館「讀」歷史!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長三角地區的一些特展,找個空閒去博物館「讀」歷史吧。展覽:「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時間:5月18日起地點:南京博物院「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特展由南京博物院聯合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8家文博機構共同策劃,選取春秋戰國到兩漢時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屬性的精品文物200餘件(套),全面展示古代中國多元並包的文化基因。
  • 展覽│廣西民族博物·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D1展廳 展覽介紹:廣西民族博物館與蘇州園林博物館合作舉辦「園韻文心——蘇州園林文化特展」。 本次展覽分為園之史、園之觀、園之趣三部分,共計展出蘇州園林博物館館藏精品實物一百餘件,包括家具、花窗、匾額、書畫、刺繡、印章、貢墨、筆洗等多個種類。
  • 瑞博舉辦主題特展「穆如清風」
    浙江日報近日,「穆如清風」清廉主題特展在瑞安博物館展出。展覽以文物為載體,以清廉為主題,面向瑞安市民和黨員幹部開放。該展覽由瑞安市紀委市監委,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推出,這是瑞安市首次舉辦清廉主題文物展覽。本次展覽分為兩部分。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1-10 1月10日下午,羊城派記者從上海博物館2020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月14日,上博將主辦靈鼠兆豐年鼠年迎春特展。
  • 兵馬俑特展成為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最受歡迎展覽
    新華社倫敦10月24日電(記者梁希之)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24日宣布,「秦始皇和兵馬俑展」已成為該館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展覽,預計為利物浦經濟貢獻超過7800萬英鎊(約合6.98億元人民幣)。「秦始皇和兵馬俑展」由陝西省文物局與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2月9日在利物浦國家博物館旗下的世界博物館開幕。這是兵馬俑時隔11年再次在英國展出,展品包括兵馬俑、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秦漢時期珍貴文物,將於10月28日閉幕。據主辦方介紹,共有超過60萬名遊客前來參觀兵馬俑特展,其中包括兩萬名學齡兒童和9.7萬名團體遊客,遠超出50萬人觀展的預期。
  • 2020新手工藝運動國際論壇在蘇舉辦 中國手工藝消費市場調研報告發布
    8月1日,由中國蘇州創博會組委會主辦的「設計中的設計」——新手工藝運動國際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論壇邀請國內外專業嘉賓圍繞「新手工藝運動」發展趨勢進行主題分享,配套主題展覽發布《2020中國手工藝市場消費調研報告》。
  • 一周觀展指南|蘇軾特展尚餘十多天,正倉院、馬蒂斯展將啟幕
    在海外,除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創建150周年特展外,即將舉辦的重要展覽包括巴黎蓬皮杜的馬蒂斯誕辰150周年舉辦回顧展、日本奈良的72回正倉院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為您梳理本周展覽資訊。
  • 明代金磚「蘇州造」 將參加故宮600周年紀念展
    蘇州工藝,名聞天下。今年,故宮將舉辦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