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信息館特展帶領民眾認識工藝大師作品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信息館整修後於12月重啟開館,並於8日起在一樓展覽空間,辦理開館特展「典藏現場:臺灣工藝開箱計劃」,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表示,該展結合科技,帶民眾看見工藝之美。

許耿修說,「臺灣工藝開箱計劃」結合靜態展示與動態的多媒體互動,如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GIS(地理信息系統)裝置,展示工藝中心22件「典藏之寶」,打破年代、材質限定的選件展示觀點,透過生活產業、社會文化與工藝家自我哲學三個展區,帶領民眾認識工藝大師作品。

臺灣工藝開箱計劃特展於工藝信息館一樓正式開展。(工藝中心提供/黃立傑南投傳真)

工藝中心表示,本展覽每件作品皆深具代表性,可以說是一部部臺灣工藝發展的縮影,呈現精湛與多元面貌;同步以「典藏之寶」揭開館藏幕後工作,輔以檔案文件、影像等紀錄,描繪博物館工作的輪廓與知識。

串聯本次特展,工藝信息館二樓規劃主題書展「典藏之寶書展—作品創作之前與後」,自工藝中心圖書館的豐富館藏中選出相關書籍,深入作品內涵與創作故事,讓民眾對創作有更深厚的認識。

全新的工藝信息館以典藏角度出發,整合館藏、圖書數據及數字多媒體等知識載體,以資源開放、多元運用為核心概念,使工藝信息館成為嶄新交流的基地。(高楊)

相關焦點

  • 2020百藝芳華臺灣工藝大展精品薈萃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工藝復興季「百藝芳華—2020臺灣工藝大展」28日起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臺灣眾工藝家齊聚,堪稱是臺灣工藝界最精彩的作品展出。
  • 臺灣大甲藺舉辦工藝展 再現藺編百年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華夏經緯網10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大甲藺編、媽祖及酥餅並列為「大甲三寶」,為傳承發揚在地百年工藝文化,大甲區公所在西岐裡活動中心推出藺類歧遇工藝展,將展至11月8日。臺中文化局表示,大甲藺編手工細膩編織技法繁複,希望再現藺編嶄新風貌,帶來全新藝術視野。
  • 「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舉辦
    下午15時00分,「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在前海無念美術館開幕。大家對劉碩識、章群、李鐵民三位工藝大師的藝術成就和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並對其藝術風格語言和創作手法等藝術特色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探討。在細微的感觸裡探尋古典詩意,尋找東方文化的源泉,將文人雅趣交融於當代紫檀藝術空間之中,以當代鮮活的藝術視角,破壁古今。
  • 文博會將臺灣頂級工藝精品傳遞給兩岸民眾
    「植物語彙」是臺灣的原生品牌,由呂雪芬2003年創立,在她的每一件純手工製作器物中都呈現出獨特的情感及她對生命的感悟。這是她以植物為靈感來源所創作的茶道具系列。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燕楓):每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創意與工藝總是其中的重頭戲,臺灣工藝精品展從2012年至今連續四屆參展,逐漸遴選出優質的產品,也積累了市場口碑。今年更推出「臺灣頂級工藝」著重展現臺灣工藝的深度和價值。  本次「臺灣頂級工藝」從產品材質上更加豐富多元,竹藝、木藝、漆器、金屬、染織、陶瓷及石雕。
  • 雲集廣東44位民間工藝大師 "粵味"工藝精品亮相北京
    11月22日,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文化廳主辦的「世紀傳承——廣東省民間工藝大師精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來自嶺南的11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8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18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7位省級非遺傳承人,共44位工藝大師帶來了牙雕、玉雕、木雕、陶瓷、刺繡、磚雕、手拉壺、端硯八大種類的200多件民間工藝精品。
  • 阮力副主任出席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開幕式並調研上海星銳工藝...
    12月20日上午,「CHINA 高度」中國陶瓷名窯大師作品展在上海中心大廈126層巔峰藝術空間開幕,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出席開幕式,並參觀了相關展覽。此次展覽共匯集了中國15個陶瓷窯口的18位國家級陶瓷大師,集中展示各大窯口以精湛技藝創作的最新精品共計54件,向世界展示了陶瓷技藝的「中國高度」。12月20日下午,阮力副主任赴金橋碧雲美術館調研上海星銳工藝美術大師候選作品展。阮力副主任邊看邊了解每位參選者和作品詳情,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 蘇州博物館舉辦 「黃金為尚:歷史·交流·工藝特展」
    9月29日,蘇州博物館舉辦「黃金為尚:歷史·交流·工藝特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本次展覽由蘇州博物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主辦,特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教授擔任策展人,展期至2020年12月16日。
  • 《寶庫匠心年度特展 中國工藝新浪潮》在滬開展
    >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4日電(徐明睿)12月23日,由寶庫匠心館攜手7位工藝藝術家共同呈現的
  • 《山田卓司X鄭鴻展 微縮人生特展》亮相臺北華山
    臺日微縮神手大師展覽登場!即將在12月26日於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D登場的《山田卓司X鄭鴻展 微縮人生特展》,將展出兩位微縮大師山田卓司與鄭鴻展共60多件作品,邀請大家一起走進他們的微縮人生。「微縮人生特展」結日本微縮「情景王」山田卓司與臺灣「微縮模型王」鄭鴻展,各自以微縮技法用心刻畫、微型化豐富的人物表情和營造情景感受,保留永恆的感動瞬間於六十件特選作品當中,在毫釐之間如實呈現出幾可亂真的微縮世界,試圖帶領我們回到封塵已久的泛黃憶事裡,藉以喚醒兒時的回憶、快樂的純真年代,娓娓訴說箇中人生故事。
  • 聽真右衛門掌門說——日本陶界名門在新手工藝國際特展
    論壇嘉賓包括:在工藝與高品質設計產品市場化零售方面有豐富經驗的臺灣新岱國際的謝品華先生,通曉日本民藝史的著名媒體人,日本知名設計雜誌《AXIS》撰稿人長谷川佳苗女士,來自日本的著名陶瓷品牌真右衛門當代掌門馬場久和先生,以及此次展覽的策展人、設計師楊明潔先生。
  • 臺灣雲林縣工藝師鼠年創作 邀民眾「賞藝抗疫」
    華夏經緯網3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北港工藝坊4日舉辦鼠年「人喜盛世,心有所鼠」特展,25名工藝師以鼠年為主題創作木雕、紙塑等作品,主辦單位希望各領域工藝師齊聚一堂打造鼠年氛圍,同時邀民眾抗疫期間欣賞藝術創作「賞藝抗疫」。
  • 新手工藝國際特展:極致工藝,過去、現代與未來
    「極致工藝,過去、現代與未來」國際特展為第五屆蘇州創博會中的核心展區,在一千平米的空間將展出來自中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數百件創新手工造物精品。 楊明潔認為:這是一個不斷試錯,反思修正的過程,無論是材料、工藝、工具、美學、價值體系等都處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中。選擇何種手工藝類別,又將誕生出怎樣的作品,針對於每一種材料與工藝很難有一個標準的流程或是結果。
  • 中國·遼陽冮官窯博物館指導教授臺灣著名陶藝大師陳金旺先生柴燒冮官行(冮官窯傳統柴燒工藝研發項目啟動儀式)
    中國·遼陽冮官窯博物館指導教授臺灣著名陶藝大師陳金旺先生柴燒冮官行
  • 廣州端午看展 | STAR ART·造花工藝作品聯展
    「造花工藝作品聯展」-Joint Exhibition of Couture Flower Art>展期:2020.6.24-7.5(逢周一閉館)時間:10:00-17:30展館:STAR ART星藝術展覽館策展:布衣商事
  • 臺灣苗慄舉辦大師的故鄉成果展 通霄4大師作品亮相
    臺灣苗慄舉辦大師的故鄉成果展(巫靜婷攝)華夏經緯網8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苗慄縣吞霄虎嶼山文化協會提升在地文化素養,長期以藝術活絡通霄神社,每年舉辦多達6個檔期的展演活動,透過網絡打卡累積逾18萬人次,使神社成為藝文踏青的新興景點,協會分享成功果實,即日起至9
  • 洛克伍德·吉卜林,被低估的工藝大師
    他還曾經帶領著學生們前往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印度最大的佛教石窟遺址),臨摹了300張壁畫與雕塑。這些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吉卜林此舉除了有對精品藝術與工藝整理留檔之意,也是對它們的保護——與其讓西方收藏家把這些珍寶收入囊中,不如用圖畫或者石膏模型的方式過過癮就好。可謂早期的藝術保育人士。
  • 新春百藝特展在臺灣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舉辦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送豬迎鼠!一隻只木雕小老鼠歡喜慶豐收,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新春來看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再度合作辦理展覽,以星雲大師2020年書寫的《行道天下福滿人間》鬥大墨寶字跡,營造新年活力與希望的新春祝福,開啟以天、地、人為展覽主題,結合傳統技藝,由天地蘊育出的泥土、漆、竹子、藤等所發展的創新日常工藝品共計76件。李永謨-豐收。
  • 92年歷史的臺灣水裡蛇窯將在海峽兩岸博覽會嶄露萬千風採
    本屆海峽兩岸博覽會設智能製造、文化創意、食品、臺灣縣市主題展、兩岸大健康等展區,整體展出面積5萬平方米。其中,智能製造展區國際智能製造產業聯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模具工業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後市場總會、臺灣中華流體動力協會、臺灣模具同業公會、富士康科技集團、濰柴集團、共達電聲、盛瑞傳動等215家協會和企業報名參展,已確定40個特裝展位。
  • 汪氏皮影作品入選福建陝西傳統民間工藝交流展(西安站)
    開幕式邀請函時間:2020年12月28日上午9:30地點:陝西亮寶樓藝術博物館美美與共 絲路同行福建陝西傳統民間工藝交流展西安站精彩啟幕誠邀您的光臨!美 美 與 共 / 絲 路 同 行展覽共展出福建陝西兩省民間工藝精品160餘件(組),其中福建參展作品80餘件,陝西參展作品品80餘件,涵蓋了壽山石雕、木根雕、惠安石雕、漆藝、陶瓷、皮影、剪紙、木版年畫、泥塑、農民畫、布堆畫、面花等多種藝術門類。
  • 臺灣「坐、座、做」展揭秘臺灣設計史
    華夏經緯網3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設計研究院邀請知名工業設計團隊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合作策劃主題特展—《坐座做.做座展》,3月10日在臺灣設計館06展區展出。臺灣設計館《坐座做.做座展》以臺灣椅子設計脈絡為主軸。(臺灣設計研究院提供)從「坐」的姿態,看到臺灣工藝史詩:走入展場,將看到逾50張臺灣椅陳列於平臺上,猶如在地設計躍上伸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