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趣歷史,大家好,我是冷知識小宮。上期,小宮帶大家探秘了唐朝是否以胖為美,今天,小宮要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沒有棉花,怎麼禦寒呢?廢話不多說,來一起看看古人們的禦寒發展史吧!
宋朝的時候,棉花傳入了中國。可惜的是,起初,宋朝的人們並沒有當棉花是禦寒之物,反而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小宮覺得簡直想穿越回去,告訴宋朝人,棉花是可以拿來蓋的,拿來保暖的。如果有人能在棉花剛傳入宋朝時,就告訴宋朝人,棉花可以用來保暖,那得有多少人能免受寒冷的威脅呀!
明朝的時候,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天偶然發現,堆在身上的棉花,讓自己很暖和。於是,朱元璋就先讓身邊的人是試著做了棉布。驚訝棉布的好用之餘,朱元璋就讓全城的婦人都用棉花做棉布。從此之後,棉花開始在我國被普及開了。後來,就有了現在大家現在的棉服和棉衣了。說完了有棉花後的宋和明,讓小宮帶大家看看,宋朝以前的人們是如何禦寒的吧?
漢朝的時候,出現了很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朝時,絲綢之路特別的發達。靠著絲綢之路,漢朝把中華特色商品往國外運送了非常多。連著名的羅馬皇帝凱撒大帝,都對絲綢愛不釋手。絲綢是用蠶吐的絲製成的,大家見過蠶絲嗎?蠶絲很細,所以,絲綢是很薄的,一層像薄紗一樣。薄絲綢怎麼能保暖呢?所以只有厚絲綢才能保暖。
黃帝時期,也就是上古的時候,中國就出現了養蠶司。不過,小小的一隻蠶,吐絲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即使枝頭絲綢也是薄薄的一層,像沙一樣,如果想要織一匹厚絲綢,需要大量的蠶,日夜不停地吐絲,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極高。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用絲綢保暖都是富貴人家的專利。甚至,就連普通官商家庭都很難用絲綢保暖,基本上,絲綢的使用是被皇室給壟斷了的。
古代的老百姓都穿什麼呢?在棉花還沒有發明的時候,古代普通的老百姓只能用麻布,或者是葛布禦寒。葛布和麻布,是用麻的一種植物纖維做成的布,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麻繩吧?麻繩特別粗糙,穿在身上,皮膚都會被磨破,怎麼可能會舒服呢?身上披著粗麻布,冬天饑寒交迫的老百姓,穿不暖的日子持續了很久。
除了麻布,古代也會有一些少數民族穿裘皮,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皮草。皮草的確很保暖,但小宮覺得,為了保暖殺死動物也挺殘忍的。還好,現在既不用殺死動物,又能穿到都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棉衣。小宮覺得,要感謝偉大的古今發明家們不懈的探索,保護更多的生靈,也是科技進步的偉大的意義吧,大家覺得呢?
最後小宮想說,縱觀古人的禦寒之物發展史,顯然與文明程度的發展是同步的,了解了古人的禦寒史,就能了解古代社會的工藝水平。小宮每天都會跟大家探秘有趣的歷史,想每天長些知識嗎?快關注冷知識小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