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高速公路旁驚現虎影,完善生態廊道刻不容緩

2020-12-26 獅虎豹三兄弟

老虎是現代貓科動物裡面平均體型最大的一類,全世界現存的老虎一共可以分成6種,分別是華南虎、東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馬來虎及蘇門答臘虎。

世界上所有的老虎,都是非常珍貴的動物,它們起源於亞洲,也僅分布在亞洲範圍內,按地域劃分,可以分成大陸老虎及海島老虎,其中海島老虎體型整體來說比大陸老虎小一些,比如蘇門答臘虎,就是現存世界上最小的老虎

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僅生活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西部的蘇門答臘島上,上個月在印尼網絡媒體上有一張圖片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圖片的內容是一隻老虎出現在了即將通車的高速公路旁,這是一隻蘇門答臘虎,它穿過了公路,沿著路基斜坡,往森林方向走去。

據悉該段高速公路是蘇門答臘島縱貫高速中的一部分,於2016年開始動工,今年完成通車,出現老虎的該段公路與塔蓬-佩塔帕漢森林公園相近,所以在這一帶看見老虎並不出奇。

公路旁的「虎影」

其實早在公路修建之初就已經有不少環保主義、動物保護主義者提出了警告,說一旦動工,公路橫穿而過,勢必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下的動物,對老虎等瀕危的物種產生威脅,因此一些野生動物學家也呼籲當局加強對瀕危物種的保護。

其實高速公路的設計者也考慮到了野生動物擴散、遷徙的情況,設計了6段、總長132公裡的生態廊道,供野生動物們遷徙、擴散只用,但是蘇門答臘高速公路旁驚現的虎影,顯然說明該生態廊道沒有起到相對應的作用。

橋下生態廊道

老虎是一種對環境要求很高的動物,它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體型龐大,食量巨大,所以為了滿足一隻老虎的生存,往往需要大片的森林,比如滿足一隻華南虎的生存所需,就需要70平方公裡的森林,且裡面野生有蹄類動物數量要豐富。

蘇門答臘虎對領地的需求沒有華南虎高,但也不會小,大概需要20-50平方公裡,專家們推測,受人類世界發展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被衝散,變得破碎化嚴重,照片上的這隻老虎很有可能是想穿過公路,擴大搜尋範圍,以便捕獲獵物。

蘇門答臘虎

什麼是生態廊道?

印尼收費公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條公路也是印尼第一條設有生態廊道的高速公路,隨著人類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類似的設計會越來越多。既然提到了生態廊道,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彙。

走廊、長廊我們都知道是什麼,其實生態廊道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供野生動物行走的廊道」,比如孤立的兩個生態系統或者棲息地之間,由於中間隔著人類的生活區域,彼此間的野生動物無法到另一邊去,而在兩片棲息地之間修建一條景觀植被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動物們便能沿著這條植被帶自由穿行於兩個不同的區域,而不受到人類生活影響。

生態廊道簡易模型

從總體來說,生態廊道可以分成天然廊道和人造廊道,天然廊道就是自然形成的,比如早起的老虎能夠從東亞擴散至亞洲各部,獅子能從北非到達南歐及印度次大陸,靠的無非就是森林、草原、河流等系統。

近期印度有一隻孟加拉虎十分出名,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屢屢打破行走的記錄,總裡程高達2000多公裡,穿梭於多個保護區之間。印度的這隻孟加拉虎之所以能走這麼遠,且沒有與人類發生衝突,也主要得益於各保護區之間有著良好的生態廊道供其行走。

印度一孟加拉虎

人造廊道就是原本沒有,出於保護生態等方面的原因人為修建的生態廊道,在作用上與天然廊道沒有什麼區別。

比如世界上著名的人造廊道有加拿大的班夫野生動物橋、芬蘭到希臘的歐洲綠化帶、蒙大拿州的野生動物之路、澳大利亞聖誕島的橋梁隧道等。按照結構和功能來分,無論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生態廊道又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線狀生態廊道、帶狀生態廊道,以及河流廊道。

班夫野生動物橋

生態廊道有何作用?

要想知道生態廊道究竟有何大作用,就需要知道當今的野生動物們都面臨著哪些威脅。

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世界發展迅速,科學技術水平及生產力突飛猛進,世界人口增長迅速,這就意味著我們對自然資源的汲取要遠遠大於歷史時期,而這直接導致了大量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毀,破碎化、孤立化嚴重,就拿非洲獅來說,它們雖然在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地區廣泛存在,但棲息地並沒有連在一起,而是呈零散分布,各獅子種群之間無法交流。

非洲獅的棲息地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生態廊道的第一個作用就是能夠使得原本孤立的兩個或多個生態系統連接在一起,形成更為複雜、龐大的生態系統。高中生物裡面提到過一個知識點,說生態系統越複雜,其穩定性越高,越高級,就越不容易崩潰

比如用河流及河道植被帶將高山、湖泊、溼地、草原、森林等多個不同的生態系統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涵蓋多種單型生態系統的大型複雜生態系統,那麼對於物種的生存發展來說,就極有好處。

生態廊道連接各獨立系統

由於孤立的棲息地被連接了起來,就意味著生活在兩地的動物種群能夠進行交流,所以生態廊道第二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減少物種近親繁殖現象,增加物種多樣性

導致近親繁殖的原因有很多,但總的來說無非就是物種基數少、各種群之間無法交流,物種被迫與具有親緣關係的個體交配,比如亞洲獅、華南虎、東北虎等,近親繁殖現象都比較嚴重。

而生態廊道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多種群無法交流的問題,使得原本多個孤立的棲息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較大型的棲息地,這對於幼獸的散布、物種的重新回歸等來說,都極有好處。

東北虎

其次生態廊道的本質也是一小片棲息地,既然是棲息地,那麼就能夠供野生動植物們生存,所以生態廊道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擴大棲息地。受人類影響,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在不斷縮小,而一些生態廊道的建立,無疑是增加了動物的棲息地。

比如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人們沒有在廢墟上重新建立建築物,而是將其留給大自然,逐漸形成了一條狹長的植被帶,如今這條植被帶,不僅充當了連通歐洲北端與地中海生態系統的生態廊道,也是當地一些瀕危動物及大量鳥類的生存之所。

歐洲植被帶

最後回到印尼高速公路旁出現老虎的這件事情上,老虎橫穿馬路會有什麼危害呢?顯然會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這對於人類,對於蘇門答臘虎來說,都是不好的現象,所以人工生態廊道最重要的作用和使命,就是保護生命

進入19世紀之後,地球上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很快,幾乎每年都有大量物種消失,如今人們環保意識雖然提高了,偷獵盜獵現象也減少了許多,但交通的發展,卻成了威脅野生動物性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在西班牙,生活著一種猞猁,它十分喜愛歐洲野兔,在每年食物匱乏的季節,它都會擴大搜尋範圍,就為吃一口兔子肉。而西班牙道路網絡發達,即便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帶,依然有著較多的公路,野生伊比利亞猞猁的棲息地被道路分割成多個獨立的空間,這些空間是不能完全滿足猞猁生存所需的,所以在猞猁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必然要多次橫穿馬路,這就導致了車禍概率上升。

2014年的一年時間裡面,就有22隻伊比利亞猞猁死於車禍,佔據該年份野生伊比利亞猞猁總個體數的20%左右,「路殺」已經成了威脅野生動物死亡的主要因素了。

死於車禍的猞猁

而生態廊道的出現,正好可以讓野生動物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又避免它們走上公路,或者踏足人類生活區域,由此可見其重要性。不過既然印尼該條公路已經設置了多個生態廊道,為何老虎「不按套路出牌」,依然出現在公路上面呢?

主要原因是生態廊道還不夠完善,該公路的生態廊道類型多為地下通道,且光禿禿沒有植被覆蓋,對於一般的動物來說還行,但對於老虎這類生活在密林,無法在開闊地帶生活,且具有極強領地意識的動物來說,這類型的生態廊道顯然不適用,因此有必要針對蘇門答臘虎這一物種,對生態廊道繼續完善下去。

世界上最小的老虎: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僅存於蘇門答臘島,也是巽他群島裡面唯一倖存的老虎,雄虎成年體重為100-140千克,雌虎成年體重為75-110千克,長相較為兇狠,身上的條紋較寬,有些條紋末端會逐漸融合成斑點,這是它最大的特徵之一。

目前野生蘇門答臘虎存量不多,截止至2017年,預估有441-679隻,其亞種群數量不會超過50個,是極危物種,所以每一隻蘇門答臘虎,都極為珍貴。

蘇門答臘虎

蘇門答臘虎喜歡生活在海拔較低的山地或者森林裡面,尤其喜歡未經開發且人跡罕見的密林,但是在一些保護區的邊緣,及人造林中,也發現了少量蘇門答臘虎的蹤跡。由於老虎需要在植被茂密,且覆蓋面積較大的森林地帶裡面才能繁衍生息,但20世紀以後,蘇門答臘島上的植被每年都在大量消失,加上棕櫚油種植園擴大、金合歡樹等的種植,使得蘇門答臘虎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目前它們個體數量分散嚴重,數量也在不斷下降。

(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硬核野生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印尼發現一頭瀕危蘇門答臘虎屍體
    【新華社微特稿】印度尼西亞一名野生動物官員19日說,當地發現一頭屬於瀕危動物的蘇門答臘虎的屍體。蘇門答臘島廖內省的農民18日在一個棕櫚種植園附近發現這頭18個月大的雄性蘇門答臘虎屍體。據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數據,在蘇門答臘虎的死亡案例中,將近80%由偷獵造成。今年2月,在印尼明古魯省,一頭蘇門答臘虎也因陷入偷獵者圈套死亡。印尼爪哇島和峇里島上的老虎多年前滅絕後,蘇門答臘虎成為印尼僅存的老虎亞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據信目前野生蘇門答臘虎不足400頭。
  • 美洲虎和蘇門答臘虎誰厲害?
    美洲虎是公認的第三大貓科動物。與獅子不同,老虎的種內差異是比較大的,最大的東北虎比最小的蘇門答臘虎重一半多。較大的美洲虎體型堪比小亞種老虎。有人說,美洲虎的實力完爆蘇門答臘虎;也有人說,即使最大的美洲虎也不是老虎的對手。這兩種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呢?
  • 有一種魅力叫 沿黃生態廊道美
    曾憲平攝封丘陳橋黃河生態廊道成為網紅打卡地。原陽縣黃河灘區生態廊道旁的農莊。新鄉市平原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成果盡收眼底。大批白天鵝棲息在三門峽黃河溼地。鄭州市惠濟區防護林保護堤岸。三門峽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向前延伸。 本報記者陳更生聶冬晗攝影報導萬木蕭瑟已是冬,無數鳥兒卻不遠萬裡,執著趕赴「黃河之約」。這是母親河的厚愛,也是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改善,美麗生態廊道建設成就的魅力所在。鄭州市惠濟區,曾經是採砂場、小作坊、農家樂、漁家樂的聚集地。
  • 市委書記李亞:把沿黃廊道建成生態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市委書記李亞:把沿黃廊道建成生態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2020-11-04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鄂爾多斯市430公裡生態廊道開建
    正在高標準建設的430公裡風景優美、配置合理的高品位生態廊道,即將為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釋放「綠色」動力。黃介壕嘎查地理位置特殊,與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隔河相望,黃河流經5公裡,S24(沿黃高速)與S316(吉巴線)東西橫穿嘎查;村莊西側的黃河大橋,分別與S24 、S316相交,對外交通便利。
  • 蘇門答臘虎最終的棲息地該在哪裡?你的善意或許是最大的守護!
    在印度尼西亞的野生動物園,這裡設有一個野生蘇門答臘虎的飼養中心,大概有四十隻老虎,這裡的老虎大多咬死過人和牲畜,飼養中心裡最老的老虎已經有十七歲了,這不足為奇,因為在圈養環境裡老虎能活二十年,而在野外它們很少能活過十五歲。
  • 河南黃河沿線將編織森林生態網絡 2021年建成3.66萬畝生態廊道
    12月29日,河南省林業局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021年,我省黃河流域9市1區將在黃河幹支流實施黃河生態廊道建設,計劃完成3.66萬畝生態廊道建設任務。
  • 生態廊道讓洱海重獲新生
    2021年1月5日,在洱海生態廊道上的遊人。 從2017年起,洱海邊上的客棧餐廳被關停、拆除,到2020年,雲南省加快推進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目前已完成52公裡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
  • 金華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出爐!
    接下來就跟著小布來看看此次公布的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具體有哪些吧↓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經過了近3年「水岸同治」的辛勤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廊道已初見成效。去年9月,我市浙中生態廊道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文廣旅遊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體育局評選共同啟動了全市首批浙中生態廊道「四大名品牌」及「廊道百景」命名活動,以進一步提升浙中生態廊道建設可體驗可感受的實際效果。
  • 河南日報黃河課題組:生態大廊道,黃河大文章
    那麼,什麼是生態廊道?為什麼要把生態廊道建設作為黃河流域河南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抓手?又將如何建好沿黃生態廊道?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於河南意義重大。黃河岸邊的「綠色飄帶」。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明確指出河南的兩大短板,一是城鎮化率低,一是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差。河南段在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任務最重,困難最多。而同時,河南的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又是最有條件、最富前景的。對沿黃生態廊道提質升級,就是河南以點帶面的那個「點」所在。
  • 宗國明帶隊到北冶鎮、石井鎮調研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作
    12月24日上午,縣委書記宗國明帶隊到北冶鎮、石井鎮調研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縣領導王智、劉崢鵬、趙宏峰一同調研。沿著黃河生態廊道,宗國明實地察看六標段、七標段、九標段工程建設進度,並對北冶、石井兩鎮的沿線村莊環境整治、道路綠化提升及工程進度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川西高原修高速公路,生態如何修復?這群「環保管家」在護航
    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四川高速公路網即將突破8000公裡,高速公路已經朝山區、高原地區延伸,這些地方涉及的生態保護「紅線」也多。修更方便的路,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如何兼得?這支「環保管家」隊伍來自我省高速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的「主力軍」——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他們打造了以川九路、雅西高速、成南高速、西攀高速、雲南新河高速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環水保典型示範工程,先後獲得10餘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優秀諮詢獎、優秀設計獎和國家專利。何為「環保管家」?
  • 洱海生態廊道60天大會戰全面展開
    10月14日,洱海生態廊道大會戰推進會議召開,提出採取超常規措施,奮戰60天,打一場洱海生態廊道建設的年度攻堅大會戰,在12月10日前高質量、高標準完成129公裡洱海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
  • 川西高原修高速公路 生態如何修復 這群「環保管家」在護航
    四川高速公路網即將突破8000公裡,高速公路已經朝山區、高原地區延伸,這些地方涉及的生態保護「紅線」也多。修更方便的路,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如何兼得?12月9日,四川一支綠色交通建設的「環保管家」隊伍亮相省政府網站,揭曉他們如何為四川公路的生態修改保駕護航。
  • 純種藏獒能打贏最小的蘇門答臘虎嗎?藏獒與老虎的差距有多大?
    導讀:純種藏獒能打贏最小的蘇門答臘虎嗎?藏獒與老虎的差距有多大?現存於世的6種老虎中,蘇門答臘虎是最小的老虎亞種,雄虎體重100-150千克,雌虎體重在75-100千克,那麼最小的蘇門答臘虎就算是75千克了,而前面說過,很多純種大藏獒都能夠達到100千克以上的體重,這種藏獒既兇猛又強悍,大多數野獸都不是它的對手,那麼純種藏獒能不能打贏最小的蘇門答臘虎呢?
  • 航拍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綠色屏障」有點「紅」
    新華網 趙普凡 攝洱海生態廊道,是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的簡稱,項目全長129公裡,能有效削減入湖汙染負荷、改善洱海水質。洱海生態廊道同時又兼具遊憩功能,通過一系列景觀和配套設施的打造,為當地百姓和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 瀋北蒲河生態廊道正式開放
    十年蛻變蒲河終於迎來華麗轉身,10月18日上午,瀋北新區蒲河生態廊道正式開放。彩虹橋廣場是本次蒲河岸邊開放的四大主題公園之一,其他三個是沿蒲河生態廊道分布在蒲河兩岸的青年運動公園10時13分許,區委書記聞然宣布瀋北新區蒲河生態廊道暨
  • 生態廊道咋給黃河岸增綠添彩?31種組合移步異景、還有宋詞加成
    如今,一年即將過去,我省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工作進展如何?有哪些突出生態項目?  鄭州、開封、洛陽要創造「三百裡、三千年」的協奏曲。那麼,開封段生態廊道建設,是否也將宋文化融入了其中?  從開封西湖北側出發,沿著西乾渠一路向北,兩側已然是7.5公裡的開封沿黃生態廊道示範工程的示範區段了。渠道兩側,林木蔥鬱,遊路之上,騎友穿行,抬頭遠望,綠意蔓延。
  • 固安打造多景觀防護隔離生態廊道
    其中,該縣在全長20.8公裡的京雄城際鐵路(固安段)兩側500米範圍內,共安排綠化任務1.12萬畝,致力打造多景觀防護隔離生態廊道,進一步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 「絢麗海棠、複葉槭、金枝槐……今春我們在京雄城際鐵路(固安段)栽種的各類植物,花、葉顏色多樣,高矮分布錯落有致。」
  • 加快推進新G107生態廊道綠化
    該路段生態廊道內,存在違章建築、私設地鎖、線纜雜亂、生活垃圾積存等問題。  棉紡路與工人路交叉口西側,人行道路面損壞嚴重,存在雜物積存、商戶佔用公共空間等問題。檢查組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時整改,切實履行好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市改進城市管理指揮部檢查組將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臺帳,開展「回頭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