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印第安人會「說話」的圖騰立柱

2021-02-18 偶嶼設計

「圖騰(Totem)」一詞,本來就源自北美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親族」。其崇拜的核心是認為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緣關係,是本氏族的始祖和親人,從而將其尊奉為本氏族的標誌、象徵和保護神。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其族群構成相當複雜,圖騰也是多種多樣的。

在加拿大卑詩省,有一種印第安人的「圖騰立柱」,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土著藝術品」,相較英、法博物館那些如野蠻人、婦女、大渡鴉、雷鳥等雕刻品更吸引遊人前往。

這些圖騰立柱,每一件作品似乎都能「說話」,都能講述一段過往的歷史。

這些傳奇的圖騰立柱是當地印第安人世代相傳的家譜。由於海達、濟姆希安和克瓦久特爾部落十分看重社會地位,他們的部落首領就用雕、狼、鷹、灰熊和逆戟鯨的立柱來顯示他們的家譜以及同印第安神話的種種聯繫。

那個時候,平平常常的雪松圓木到了有才華的雕刻家手中,就成了源於生活和傳說的象徵性雕像。如果把這些雕像聯繫起來,它們無不在「述說」這個民族的許多事情。

圖騰立柱的頂端,通常冠以一隻居高臨下的渡鴉或鷹。從頂端往下,一個印第安人能夠從中找出立柱主人的祖先生平和他們的功績。

接著,如果看到其他一些木雕的神話形象時,他就可能回想起那些關於林中野女人特索諾庫阿、通人性的雪松特賽卡米、在蛤殼中發現人類的渡鴉葉赫爾等等令人敬畏的故事。

然而,這些「能說會道」的樹木對自己的身世卻令人奇怪地保持緘默。

雖然這些圖騰同南太平洋的雕刻相似,同北美其他部落的藝術很不相同,但是大多數種學家認為,美洲西北部的第一批「印第安人」是一萬年前從亞洲飄過白令海峽而來的。

一條有著豐富的森林和海洋資源的海岸線,使他們進化到了一個相當先進的社會。

在公元前三千年的時候,所謂的「吃麻哈魚的人」就住在用雪松木板建造的高屋裡,並且養就了一種從事木雕的天份。

19世紀,印第安人從歐洲人那裡得到了鐵製工具,這就代替了古老的石斧和骨鑿,於是圖騰雕刻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最好的圖騰立柱高達23米,它那玄奧的造像術達到如此高的水平,以致人們把它稱之為「木頭中的寓言」。

在一件雕刻中,灰熊前爪掌上有一隻眼睛,它像徵死去首領的靈魂。在另一種雕刻中,塔努部落一位悲痛萬分的婦女,流著眼淚,捧著死去孩子的小臉。

除了頌揚傳說中的人物外,圖騰有時還以蔑視的神態指責活著的人。

不列顛哥倫比亞北部一位婦女就立了一根柱子,來嘲弄他的前夫「尖牙」。而阿拉斯加的一個部落首領則奚落了一位妄圖使他皈依基督教的神父。

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反正一個熟練的雕刻手能夠用上整整一年的時間,在一根砍倒的雪松上不斷地雕刻,用鐵砂、藍土、木炭和燒成灰的蛤殼調製成的顏色塗飾圖案。

圖騰立柱最後豎起來的時候,總要伴隨一個送禮節,這時,圖騰立柱的主人就得向所有的客人慷慨贈送禮物,以顯示他的財富。

但是,由於酒精飲料和白人的疾病傳入了這些圖騰部落,他們的人數從1850年的60000人減到了1900年的25000人。

1862年,光天花就使太平洋沿岸的15000名印第安人喪生。與此同時,他們的古老藝術和傳統作品由於教會和政府的侵入都被付之一炬。

首先是基督教傳教士把圖騰當作異教偶像,毀掉了不少。接下來,在1884年,渥太華政府又廢除了作為豎立圖騰立柱必須舉行的送禮節,理由是所有送禮的做法使許多印第安人一貧如洗。

接著,又來了收藏家。由於人類學家和尋找古董的人沿著海岸線來回搜羅,數以千計的宏偉的古老圖騰立柱被人從荒無人煙的村莊偷走,或者為世界各地私人和公共陳列館以最低價格買走。

1900年前後,買者以每英尺1美元的價格買走了海達部落的立柱,而現在的要價已達50萬美元了。

不過還有一些印第安人並不願與他們的遺產分離。一個驕傲的濟姆希安首領宣稱:「如果你們把道格拉斯總督的墓碑給我們,我們就把祖上傳下來的圖騰給你們。」

不久,保存著一大批圖騰立柱的就只有北部西姆河上遊的八個村莊了:大約有一百根吉特克桑立柱還矗立在峻岭的頂峰下面。1925年,當這些立柱列入聯邦保護之下的時候,當地印第安人中幾乎沒有誰還懂得立柱的奇特像徵意義,也幾乎沒人能夠雕刻新的圖騰立柱了。

不過,在溫哥華島上,克瓦久特爾的一些匠人沒使這一技藝失傳。其中一個就是首領芒戈・馬丁。當他還是孩童時,他按禮儀給拔下了四根眉毛,並用它做成一枝小巧的畫筆,這時,他就正式獻身於這一藝術了。

1897年,在阿勒特灣舉行的一次違法的送禮節上,他豎起了一根像模像樣的圖騰立柱。50年中,他製作漂亮的門面、假石、裝飾性盒子,以及迄今最為精美的一些圖騰。但是,儘管遊客用300美元買下他那五英尺長的「袖珍作品」,他還得靠打魚為生。

1947年,當他68歲的時候,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把馬丁僱來,讓他在校園裡豎立新的海達和克瓦久特爾圖騰立柱。

後來,他作為首席雕刻家,被安置在維多利亞的卑詩省立博物館中工作。

他花了10年時間來刻圖騰立柱,訓練新手,復原過去一些大師的作品,而所有這些工作的報酬只相當於一個木匠的工資。

當馬丁意外地被解僱後,維多利亞《時報》的發行人斯圖亞特・基特向他訂購了一個世界上最高的圖騰立柱,算是一種資助。

基特向包括溫斯頓・邱吉爾和賓・克羅斯比在內的捐贈人籌集了8500美元。與此同時,馬丁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刻了一根長達38.7米的立柱。

他把自己渡鴉部落的頂飾放在底部,同時以一種感激的心情在柱頂雕了一隻大嚎鷹,那樣子就像大鼻子的基特。

馬丁在1962年83歲去世之前,一直從事雕刻。

那時,他已訓練了他們家的兩代人(女婿亨利・亨特和外孫託尼),還有克瓦久特爾的設計人都格・克蘭默。

託尼・亨特說:「我們三個人現在已教了250~300位雕刻手,可以說,今天卑詩省差不多90%的印第安藝術品都是由芒戈・馬丁培養出來的人搞的。」

第一個主要的捐助人是卑詩省的捷克出生的森林大王沃爾特・科爾納,他從1941年起就收藏印第安人的雕刻。

後來,科爾納還派出探險隊去搶救那些豎在荒無人煙的村莊快要變成朽木的圖騰,從國外的陳列館中弄回重要的藝術品,並委託鮑勃・戴維森(海達部落一個雕刻大師的曾孫)這樣有才華的新手雕刻新的圖騰。

1969年,戴維森在夏洛特皇后群島的馬賽特豎起高高的圖騰立柱時,還只有22歲。這是80年來在那兒豎起的第一根圖騰立柱。

從那時起,他同當地其他一些高手,在卑詩省黑茲爾頓城那個很有名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克散印第安村任教。這是用雪松建造,飾有圖騰門面的六座建築物。

世界上第一個教授西北海岸印第安藝術的學校就在這裡。在那兒,濟姆希安部落的吉特克桑男人和女人又搞起工藝品來了。

這些工藝品,就像他們祖先200年前漆刻的偉大的圖騰立柱一樣精緻優美。

相關焦點

  • 揭秘印第安人神秘的圖騰文化
    「圖騰(Totem)」一詞,本來就源自北美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大約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界雷鳥,天界雷鳥在印第安人的傳說中,雷鳥是「天界」的主人,它能讓自己隱形,以狂風的形式出現,出現在印第安人的冬節上。這裡的雷鳥雕刻在一棵粗壯的樹幹上,雕成兩部分,上半部是一隻巨翅張開的鳥,喙為勾狀,樣子像鷹;下半部是兩兩相靠的四個立人,圓眼,鼓凸著,大嘴,嘴角下墜,雙乳裸露,手掌向外,兩臂貼身垂落。
  •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圖騰 羽蛇神,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豐收,世界上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來自中國,中墨兩國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種聯繫法國圖騰 雄雞,法國重大的體育比賽都會抱雞上場象徵著好運來臨,他們用雄雞紀念法國當初趕跑西班牙殖民統治日本圖騰 貓頭鷹,在日本被譽為福鳥,代表著吉祥和幸福,人們害怕貓頭鷹就認為可以用它來驅除邪惡美國圖騰 白頭鷹代表勇猛
  • 走近北美印第安人圖騰文化
    居住在大草原地區的印第安人以野牛皮經過加工做成小圍裙、綁腿、野牛皮或者披肩。婦女們的裝飾和男子不同,飾有各種刺繡、小玻璃珠穿成的彩花。其他種族也有自己特色的服飾。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誌,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在一些莊重場面,一些顯要的人物都要戴上用鷹羽和貂皮製成的禮帽,婦女則用貝殼和骨頭做成的各種耳環和項圈。
  • 畫在馬身上的印第安圖騰
    圖個樂呵,今天來聊一聊這些畫在馬身上的印第安風圖騰。
  • 四三九九《神秘圖騰》印第安文明探尋記
    自古以來,痴迷於印第安文明的探險家不計其數,但卻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地完成印第安文明發源地探險,於是,為了挑戰前人遺留下的探險難題,為了解開印第安文明發源地的神秘面紗,以一個《神秘圖騰》為契機的昆丁開啟了一段順藤摸瓜的奇妙之旅!
  • 印第安的排簫
    當圍觀停步的人越來越多,印第安音樂家開始載歌載舞,有時還會伴著音樂低唱古老的印第安歌曲。他們演奏的樂曲一般都是民歌風格的悠揚樂曲,遠處聽來總是如訴如泣。有一次,他們居然吹了一首中文老歌《你看你看月亮的臉》,那樂聲讓聽懂的人開始思鄉……     經歷過幾個北美城市,似乎在每個城市的中心都有這樣的街頭印第安音樂家;每個北美城市的附近,都有著印度安人祖先居住過的舊址和遺蹟;每片舊址上都立著高高的圖騰柱,上面有各種擬人化的圖騰,大眼睛大笑容的太陽、彎彎大嘴的雷鳥,還有立著耳朵露出牙齒的小狼、頭大身體小的魚……每個城市中也會有幾個非常可愛的印第安語地名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印第安人喜歡把定居點建在山脈上的山谷間,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超過7千萬,但南北美洲加起來超過4200萬平方公裡。
  • 西北印第安的圖騰柱,是歷史和事件的見證
    西北印第安的圖騰柱,是歷史和事件的見證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交界之處,有一處著名的印第安古文化遺址海達博格。除了保留的房屋村落,最令人稱奇的,莫過於數以百計的圖騰柱。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肯定了圖騰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一是某個群團的成員一致感到與圖騰物有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二是圍繞著圖騰而設置的種種禁忌。我們通常用來概括這種現象的圖騰一詞,最早就起源於北美印第安人阿昆琴部落Totem的音譯,791年由英國人類學家朗格介紹出來的。基本上,現代的人們無論在理論文章還是商業炒作中都常常會使用到這個詞,似乎已是家喻戶曉,不過多半是作為成千上萬詞彙中的一個來使用的。
  • 煙臺中大德美學校有一根「會說話」的立柱
    水母網6月22日訊 在煙臺中大德美學校教學樓大廳的當中,立著一根高大的柱子,立柱就像一個巨人強有力的手臂,將大廳穩穩地託舉。據說這是一根「會說話」的立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立柱的四面被四幅鑲邊畫框嚴嚴實實包裹起來,每幅畫都含有兩個隸體大字,分別是「善良」、「忠誠」、「勇敢」、「敬畏」。
  • 為什麼「好色」的男人,總會在冬日擁抱「印第安圖騰」?
    我覺得印第安圖騰算一個。    諸如印第安圖騰這種早已由前人精心調配好的圖案設計,能流傳數百年後依舊讓人迷戀,並成為各大品牌及設計師們的靈感來源,箇中魅力不言而喻。  像近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印第安圖騰演繹,莫過於 Sacai 的產品。
  • 廣州太古倉玩樂又一好去處——印第安圖騰柱
    太古倉添新景 印第安圖騰柱  上周五,作為「廣州城市客廳」之一的太古倉碼頭迎來一座來自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圖騰柱。  筆者看到,這座印第安人圖騰柱落戶於太古倉5號倉濱水區域,該圖騰柱用整根原木雕刻而成,高3.6米,直徑最大約1米,圖案神秘而古樸。
  • 120年前的印第安人老照片:幾乎被美國人趕盡殺絕,部落女子很漂亮
    印第安人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他們所說的語言有上百種,一般統稱為印第安語或美洲原住民語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劃分情況至今都沒有公認的分類。 圖為100多年前的印第安人,他們穿著標誌性的民族服飾,頭戴鷹羽冠。
  • 瑪雅藝術|印第安圖騰藝術的源頭,世界著名文化之一
    而瑪雅藝術是瑪雅文明的一部分,是印第安圖騰藝術的源頭,還有那個時期的壁畫和一些圖騰藝術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之一,直到今天,印第安人還保存著圖騰的信仰。公元300到900年,是瑪雅文明最鼎盛的時期,當時不僅出現了很多城邦,而且藝術也是蓬勃發展的。
  • 「建築界」亞瑟·艾裡克森的人類學博物館,代表著傳統的印第安人文化
    亞瑟·艾裡克森是加拿大西岸派創立者,將加拿大現代建築推向世界的第一人,接下來,小編帶大家欣賞艾裡克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人類學博物館。  1971年,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教授安德烈霍思沃姆(Andrey Hawthorrn)和哈裡霍思沃姆 (Harry Hawthorm)為了保護和更好地利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收藏的北美印第安人文化遺物,請求艾裡克森的幫助籌建設計人類學博物館。在艾裡克森的影響下,加拿大政府決定資助建設。
  • 說說歷史——印第安世界:印第安人現狀(上)
    ,大部分人信基任教,許多人會講丹麥語.不過,愛斯基摩語的使用面現仍很大,與丹麥語同為官方語言.在東部沿海和西北的圖勒地區,愛斯基摩人較多地保留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以上所講的這20多個印第安民族,是血統基本純潔的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叫「條約印第安人」.所謂條約印第安人,是指得到加拿大官方正式承認的印第安人.但是,除了條約印第安人以外,加寒大還存在「非條約印第安人」和一些印第安混血者,兩者加起來人口約有100萬.從民族學的角度說,非條約印第安人應當包括在印第安人之內.印第安混血者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外.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加拿大印第安人口至少在150萬,佔全國人口
  •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文化之旅,加拿大土著印第安人的前世今生
    雖然他們曾經被稱為印第安人,但一些加拿大人覺得這個詞很無禮。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政治上不正確,有種族歧視的味道。今天,印第安人這個詞在加拿大並不常見。在加拿大,土著民族一詞指的是第一民族、因紐特人和梅蒂斯人,這是1983年憲法第35節規定的。第一民族是指印第安人。因紐特人是居住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Eskimos),Eskimos一詞現在已不用來指因紐特人了。
  • 對印第安人來說,動物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對印第安人來說,動物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是慶祝新生命的降臨還是舉行儀式,無論是集會還是舉行慶典,處處可見動物圖騰。在眾多動物中,水牛、鷹、狼是最常見的圖騰。水牛在印第安人心中佔有重要位置,它全身是寶,牛肉可以食用,牛角可以做治療疾病的工具,皮毛除了做成衣服外,還可以用來做生意,所以他們認為水牛是上天對人類的饋贈。鷹是一種十分神聖的動物,它具有世界上所有的智慧,因為它可以飛上天空,將神的信息傳遞給人,再把人的祈禱傳遞給神靈。同時,它勇敢捷,擁有今人做的力量,可以幫助人類消除災難。
  • 這裡是美國政府的精神圖騰,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聖地
    這裡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精神圖騰,但卻是印第安人的血淚聖地。一百多年來,印第安人從未忘記這片被搶走的土地。不過,當地印第安人Ogala Sioux蘇族議會卻通過決議,拒絕美國總統來到他們領地。在他們看來,川普必須徵求原住民人同意才能進入這裡,而且在總統山舉辦這場活動是對原住民的羞辱。
  • 印第安人的長相,很像中國人
    除此之外,對印第安人遺蹟的考古,也發現了大量的中國元素。 中國有句歌詞,叫「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巧了,古印第安人也崇拜龍圖騰,在古印第安人的壁畫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龍狀石刻。
  • 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一年一度的慶祝活動熱情奔放
    每年的七月是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一年一度的慶祝儀式!他們用高亢的嗓音,無拘無束的粗狂舞蹈讓人沉浸其中!我喜歡旅行生活,特別喜歡到印第安人,猶太人的原地去拍攝一些他們的活動。我的加拿大老師親自帶我去了一趟印第安人原住民地,和他們一起舞蹈了解他們的生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