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美國政府的精神圖騰,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聖地

2020-12-23 虎嗅APP


這裡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精神圖騰,但卻是印第安人的血淚聖地。一百多年來,印第安人從未忘記這片被搶走的土地。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打完高爾夫球之後,直接飛抵南達科他州,參加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又稱總統山)國家紀念公園的煙花慶典活動,慶祝明天的美國國慶獨立日。這是總統山自2010年以來首次舉辦獨立日煙火慶典活動,預計有7000名共和黨支持者從周邊各地來到現場觀摩。



這場活動對川普有著重要意義。由於在新冠疫情防控與種族矛盾事件上應對失敗,川普在6月份的民調支持率大幅下滑,在諸多全國和搖擺州民調中都落後於拜登。大選還有四個月,他急切需要提振自己的民意支持率,高舉愛國大旗顯然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手段。明天他還將在白宮繼續舉辦獨立日煙火慶典。



不過,當地印第安人Ogala Sioux蘇族議會卻通過決議,拒絕美國總統來到他們領地。在他們看來,川普必須徵求原住民人同意才能進入這裡,而且在總統山舉辦這場活動是對原住民的羞辱。憤怒的蘇族人今天還在當地道路邊舉行抗議活動,試圖阻止美國總統進入總統山國家公園。


為什麼蘇族如此不給美國總統面子?那要從總統山的歷史說起。


拉什莫爾山是一個巨大的花崗巖山,位於南達科他州的黑山(Black Hills)地區。當初雕刻總統巨像是為了吸引遊客來到南達科他州,值得一提的是,雕塑師Gutzon Borglum是3K黨成員。1925年美國國會正式批准建設國家紀念公園,並最終確定了華盛頓、傑斐遜、林肯和西奧多·羅斯福四位美國歷史上地位最重要的總統。



從1927年到1941年,四百名工人花了14年時間,在幾十米高的巖石上雕出了四位總統。但在雕刻總設計師去世之後,這個項目變成了爛尾工程。原本規劃是四位總統的半身像,現在只有華盛頓雕了胸像,而其他三位總統只雕出了頭像。整個工程耗資99萬美元。直到1991年,總統山國家紀念公園才舉辦了正式落成典禮。



雖然項目爛尾了,但是總統山卻成為了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精神象徵。這裡每年都會吸引300萬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業也成為了地廣人稀的南達科他州的第二大產業。四個總統的巨型頭像也頻繁出現在電影電視和遊戲等流行文化中,甚至被頻頻惡搞。



由於沒有得到公園允許,希區柯克電影《西北偏北》那個場景並不是實地拍攝的,而是在影棚裡搭建模型完成的。



但在原住民蘇族人看來,總統山公園本身是美國政府對他們的羞辱。黑山地區原本是蘇族人的聖地,相當於耶路撒冷對基督徒的意義一樣。1851年和1868年美國聯邦政府和蘇族人兩度籤署的和平條約裡,都明確規定黑山地區是屬於蘇族的領土。


不過,因為這裡發現金礦,大量白人淘金者隨後湧入黑山地區,和守護聖地的蘇族人頻繁發生衝突。美國聯邦政府再次介入,試圖從蘇族人手中購買黑山地區,遭到後者的拒絕。戰爭再一次打響。



蘇族人在傳奇領袖瘋馬(Crazy Horse)的帶領下,和美國聯邦政府展開了長達十多年的鬥爭。在1876年的「大小角戰鬥」中,瘋馬帶領蘇族人包圍殲滅了美國第七騎兵團,殺死200多名美國士兵以及團長卡斯特中校(George Custer)。為了報復甦族人,美國政府甚至大規模屠殺當地野牛。為了讓部落有糧食繼續生存,瘋馬被迫在第二年向美國政府投降,隨後被「越獄嫌疑」的罪名處決,年僅37歲。


南達科他州1889年加入美國聯邦,諷刺的是,州名Dakota是蘇族語言裡的「朋友」。就在第二年,美國軍隊在當地的傷膝河大規模屠殺已經繳械投降的蘇族人,導致至少146名蘇族人死亡,其中很多還是婦女兒童。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00人,美國士兵有31人死亡。這是美國政府和印第安人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武裝衝突,為印第安人三百多年的鬥爭史畫上了句號。



美國政府打敗了蘇族人,佔領了黑山地區的大片土地,這才有了後來興建總統雕塑國家公園的項目。1980年美國最高法院曾經認定,聯邦政府1877年從蘇族手裡非法奪走黑山地區是非法的,必須向8個蘇族部落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


但在蘇族人看來,美國政府把自己趕出了黑山聖地,又在這裡修建徵服者的巨型雕塑,無疑是對他們的雙重羞辱。為了表達自己對美國政府的反抗態度,1948年蘇族人決定在總統山附近的山區修建巨型瘋馬雕塑,紀念這位反抗侵略的傳奇領袖。而且瘋馬雕塑的高度要比總統山高十倍。



按照雕塑的規劃,瘋馬酋長騎在馬背,手指指向前方的廣闊大地,意思是「這是我們的領土!」貧困的蘇族人拒絕了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認為是對瘋馬的羞辱),決定靠民間捐助和門票收入來完成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雕塑。所以雕塑修建的非常慢,直到1998年才雕完了瘋馬巨石的頭像。


或許這個工程進展要和巴塞隆納的聖家教堂一樣,延續一百多年才能完工。除了修建瘋馬雕塑,蘇族人還一直要求美國政府歸還佔據的黑山地區,包括總統山國家紀念公園。


此外,蘇族人此次反對在總統山舉辦國慶焰火慶典,還有安全方面的原因。總統山公園是從1998年開始舉行煙火展的,2010年因為山火隱患而停辦至今。當地天氣乾燥,夏季草木枯黃,煙火的火星很容易引發山火。但川普今年年初公開表示,當地都是石頭,沒什麼可燒的。(What can burn? It's stone.)


新冠疫情也是蘇族人擔心的原因。南達科他共和黨州長諾姆(Kristi Noem)表示,此次室外活動不強制戴口罩,也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雖然南達科他州疫情在美國不算嚴重,累計確診接近7000人,但蘇族人擔心來自全美各地的7500人聚集在這裡,會造成當地疫情爆發。


即便是非原住民也有同樣的擔憂。總統山公園最近的城市Rapid市長阿倫德(Steve Allender)表示,數以千計的人來到這裡,肩並肩觀看總統以及總統山煙火慶典,他們當中很可能會有新冠症狀者,或者無症狀感染者。


周邊的Cheyenne River蘇族部落領袖弗拉奇(Harold Frazier)表示,他們堅定支持Ogala蘇族部落。「川普這是不顧我們部落成員的安全,要在我們最神聖的土地上作秀。」



為了保證煙花慶典活動順利進行,南達科他州政府派出了國民警衛隊維持秩序。原住民的抗議並不能影響到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日慶典活動。

相關焦點

  •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
    法國圖騰、日本圖騰、美國圖騰、印第安人圖騰,都不如最後一個!印第安人圖騰 羽蛇神,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豐收,世界上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來自中國,中墨兩國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種聯繫法國圖騰 雄雞,法國重大的體育比賽都會抱雞上場象徵著好運來臨,他們用雄雞紀念法國當初趕跑西班牙殖民統治日本圖騰 貓頭鷹,在日本被譽為福鳥,代表著吉祥和幸福,人們害怕貓頭鷹就認為可以用它來驅除邪惡美國圖騰 白頭鷹代表勇猛
  • 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印第安人在傑克遜任內被趕出他們世代生活的美國南部而遷徙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過程中受盡磨難,遷徙之路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血淚之路」。1830年代在現在美國東南部生活的印第安部落中, 有五個被當時的歐洲移民稱為文明部落。
  • 美國的發展,建立在印第安人血淚之上,曾經這片土地的主人今何在
    我也是查閱了資料才知道,印第安人是美洲土著居民的統稱,像我們熟知的瑪雅人就是印第安人的一支,也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 印第安人雖包含很多民族,但是族群及其語言的劃分情況至今均沒有公認的分類。美國人也壓根不願細心統計其分類。現在在美國,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血淚的審判:美國獨立前後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壓迫16世紀前後,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給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根據統計,在早期殖民時代,西班牙所屬的領地便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也有大約1000萬人被殺。而在美國成立之後,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雙方更是展開了激烈的較量。
  • 印第安人的血淚:歐洲與美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文明
    罪惡的開端大家都知道,美國是由歐洲人在北美洲建立的國家。500多年前,歐洲人為了到中國與印度尋找黃金與香料,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然而,他們卻在向西航行時發現了物產豐饒的美洲。也就是從那時起,美洲最初幾百年的開發史,成為了無數印第安人民的血淚史。這一切,還要從公元1492年說起。
  • 加拿大印第安人會「說話」的圖騰立柱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其族群構成相當複雜,圖騰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圖騰立柱,每一件作品似乎都能「說話」,都能講述一段過往的歷史。這些傳奇的圖騰立柱是當地印第安人世代相傳的家譜。由於海達、濟姆希安和克瓦久特爾部落十分看重社會地位,他們的部落首領就用雕、狼、鷹、灰熊和逆戟鯨的立柱來顯示他們的家譜以及同印第安神話的種種聯繫。
  • 揭秘印第安人神秘的圖騰文化
    「圖騰(Totem)」一詞,本來就源自北美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大約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界雷鳥,天界雷鳥在印第安人的傳說中,雷鳥是「天界」的主人,它能讓自己隱形,以狂風的形式出現,出現在印第安人的冬節上。這裡的雷鳥雕刻在一棵粗壯的樹幹上,雕成兩部分,上半部是一隻巨翅張開的鳥,喙為勾狀,樣子像鷹;下半部是兩兩相靠的四個立人,圓眼,鼓凸著,大嘴,嘴角下墜,雙乳裸露,手掌向外,兩臂貼身垂落。
  • 走近北美印第安人圖騰文化
    印第安人把羽毛作為勇敢的象徵、榮譽的標誌,還經常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在一些莊重場面,一些顯要的人物都要戴上用鷹羽和貂皮製成的禮帽,婦女則用貝殼和骨頭做成的各種耳環和項圈。美洲平原印第安人骨頭格鬥刀具
  • 120年前的印第安人老照片:幾乎被美國人趕盡殺絕,部落女子很漂亮
    風俗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圖騰,他們把太陽、月亮、各種動植物等各種圖騰,雕刻至石柱或木柱上,祭祀時會圍著圖騰跳舞。圖為1914年,帶著哈馬撒面具的祭祀舞者。 他們來到美洲後,印第安人給予了很多幫助,傳授他們種植農作物的經驗,讓其能夠在這裡安穩立足,當白人在印第安人的領地度過一個冬天后,他們為了紀念印第安人,設立了一個很特殊的節日「感恩節」。圖為100多年前的印第安女孩,非常漂亮。
  • 美國黑歷史——印第安人大屠殺
    1814年,美國詹姆斯·麥迪遜政府參考1703年北美各殖民地議會作出屠殺印第安人的獎勵規定,重新頒布屠殺法令,法令規定每上交一個印第安人(不論男女老少甚至嬰兒)的頭蓋皮,美國政府將會發給獎金50-100美元。
  • 「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
    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回顧西方在北美殖民的400年歷史,它對美國印第安人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血淚之路」。「印第安人保留地大多位置偏遠,基礎設施不便,缺乏發展經濟的基本能力」華盛頓國會大廈旁矗立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用文字、圖片和實物的方式,展示了印第安人400年來的悲慘遭遇。據博物館網站介紹,當初面對「五月花」號上的不速之客,印第安人展示了好客天性。
  • 人民日報發文《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寓意什麼?
    人民日報發布評論文章2020年03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篇名為《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的評論文章,文章一經發布,立即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讀者熱議,原文詳見【人民網-人民日報: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深度觀察),《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8日 16 版】。
  • 美國人為何不怕印第安人崛起?看看他們做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美國人和印第安人是打過戰爭的,1812年 印第安人對美國發動了戰爭,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所以美國獨立以後,他們就對印第安人進行清算。在西進運動初,美國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
  • 為什麼「好色」的男人,總會在冬日擁抱「印第安圖騰」?
    via leon.jp  而另一方面,每種印第安圖騰背後所反映的是不同部落原住民的生活片段和文化符號,這一系列的設計背景,自然也是大家彰顯衣品或復古同好之間的談資之一  經典永恆,復古文化之所以存在,無疑是因為有著種種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內涵和精神,而服飾,只是其中一種載體。  諸如印第安圖騰這種早已由前人精心調配好的圖案設計,能流傳數百年後依舊讓人迷戀,並成為各大品牌及設計師們的靈感來源,箇中魅力不言而喻。
  • 人民日報:「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
    美國印第安部落立巖蘇族主席戴夫·阿爾尚博說:「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的歧視從未停止,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我們的人民已經遭遇這種待遇幾百年,實在是受夠了!」主辦方日前宣布,將邀請30餘名美國印第安人部落藝術家,於7月到當地展示印第安特色藝術,作為普利茅斯港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主辦方表示:「這可以讓我們從印第安人的視角看待西方殖民主義對北美大陸的影響。」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回顧西方在北美殖民的400年歷史,它對美國印第安人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血淚之路」。
  • 「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深度觀察)
    主辦方表示:「這可以讓我們從印第安人的視角看待西方殖民主義對北美大陸的影響。」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回顧西方在北美殖民的400年歷史,它對美國印第安人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血淚之路」。「許多美國印第安人社區非常貧困,一些印第安部落的失業率高達85%」派恩裡奇印第安人保留地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這個地方對於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說聞所未聞。《大西洋月刊》之前曾探訪該保留地,發現這裡的失業率高達80%,大多數印第安人生活在聯邦貧困線之下,許多家庭根本不通自來水和電。
  • 美國槍枝文化的起源,狩獵與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這段時間的疫情在美國是鬧得沸沸揚揚,物資短缺的恐懼也籠罩在每個美國人的頭上。災難當前,囤貨是個正常操作,尤其是囤積食物、水、衛生用品之類的都可以理解。但美國人除了上述物資之外,更多的是囤起了槍枝彈藥。所以槍就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夥伴,在這一時期,槍是美洲新移民最底層的需求。簡單的去理解就是,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後葉這段時間。大多數跑到北美來的人都是在歐洲待不下去,所以豁出命跑去新大陸去開啟新人生的一群人。而這幫人既有真的想去好好過日子的,也有一群在歐洲混的太差,打算去美洲靠搶劫過日子的渣男。所謂開局一把槍,裝備全靠搶形容在他們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 印第安人野蠻殘忍,美國屠殺幾千萬印第安人是天大的謊言!
    第二項所謂「佐證」則是美國18世紀末的一條法令:一個印第安人的頭皮可以換50-75美元獎金,於是他們認定,美國政府一手策劃了印第安人的「滅絕」。隨後遭美軍報復性反擊,印第安人戰敗,被迫割地求和。8月,在英軍鼓勵下印第安人再次進攻美軍,隨後美軍攻陷彭薩科拉,西北地區和阿拉巴馬的控制權歸美國所有。此戰使使美國擴大了近一倍。    同印第安人的戰爭對美國的民族精神有非常大的影響。直到十八世紀末,印第安人還在威脅著北美殖民地的邊區居民,而對于越來越遠的美國中西部地區來說,對印第安人的恐懼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
  • 美國種族「至暗史」: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殖民者帶來了戰爭和瘟疫,而美國在建國後近百年時間裡,又通過種族滅絕政策、西進運動等大肆驅逐殺戮印第安人,掠奪土地和資源。到19世紀末,美國原住民僅剩下不到25萬人。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曾將印第安人比作狼,「儘管體型不同,但都是猛獸」。被稱為「美國憲法之父」的第四任總統麥迪遜甚至頒布法令,懸賞印第安人頭皮。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川普赦免火雞儀式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美國把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