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強大和間諜有何關係?聊一聊戰國時期的間諜作用

2021-01-19 案牘問史

國與國之間的鬥爭是一項相當複雜的工作,其中牽涉到紛繁複雜的許多事項。明面上的交往或者鬥爭是一回事,暗地裡的交往或者鬥爭又是另一回事。所謂明面上的交往或鬥爭,自然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官方來往,人人都知道這樣的交往或鬥爭的存在,而所謂暗地裡的交往或鬥爭,則往往是不為人所知的秘密行動,其中就包括了本文所要講的間諜行動。

間諜一直是一份充滿神秘色彩的工作,許多的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作品都將間諜作為主角,充分地渲染其工作的神秘性與重要性。雖然每個國家都對他國的間諜嗤之以鼻,但每個國家都勢必會有自己的間諜組織。如何使得自己的間諜不為對方所發現,並且最大限度地為本國帶來情報與信息,如何打擊對方安插在本國的間諜,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

間諜形象

間諜出現的時間很早,幾乎可以說是伴隨著國家以及國與國之間鬥爭的出現而出現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間諜,而間諜也確實在春秋戰國時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本文的目的,便是通過簡單的介紹,令讀者們對我國戰國時期各國使用間諜的情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同時也希望讀者們更加清楚地知道間諜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鬥爭之間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間諜的出現

清代的學者朱逢甲在其著作《間書》中提出,最早在夏朝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間諜這一職業,所謂"用間始於夏之少康,使女艾間澆。"而在周代時,則已經出現了專門的間諜機構和相關的負責官員,《周禮》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士師之職,……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賊,三曰邦諜。"

《周禮》

由此可見,間諜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是相當之早的,同時也說明了間諜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確實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否則歷朝歷代不會紛紛設立相關的機構與官職。

到了春秋時期,我國已經出現了專門論述如何使用間諜的著作,其作者就是我們大家都相當熟悉的孫子。在《孫子·用間篇》中,孫子對使用間諜進行了系統地且比較詳細地論述,這一部書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對間諜使用進行理論化的著作,更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專門文獻,其歷史意義是相當重大的。孫子在其著作中點出了使用間諜的重要性:

"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孫子

孫子認為,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特別是當兩國交戰時,君王和將領若要作出正確的決定,則必須獲得準確的信息,而如果本國能夠先於他國獲得準確的信息,那麼其成功的可能性便會大大增加,間諜起到的就是這樣一個作用,也就是幫助本國的決策者收集具有時效性和準確性的信息。更具體來說,使用間諜可以細分為五種:

"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 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在這五種間諜之中,最為關鍵的是"反間",也就是讓對方的間諜轉而為己方效勞,這樣是能夠起到最大的效果的。

古代的竊聽器

除了上述的內容之外,孫子還對各種間諜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其中的許多技術與今日我們在間諜片中所看到的間諜技術是十分相似的,例如竊聽技術,便是一種在當時與今日都通用的間諜技術。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先進的竊聽設備,但間諜們仍然會通過各種方法,偷聽對方大臣之間或君臣之間的談話,以此來獲取有利於本國的重要信息。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對孫子的間諜理論作一個相當簡單的介紹。孫子的理論可以說為春秋戰國時期間諜的大規模使用奠定了理論的基礎,其中的許多論述在今天看來也是不過時的。

戰國時期的間諜使用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鬥爭已經進入到一種白熱化的階段,特別是到了戰國的中後期,鬥爭已經變成了各國與最強大的秦國之間的鬥爭。因此,當時的各國都向秦國派出了大量的間諜,而秦國也同樣使用了大量的間諜,並發揮了相當不錯的作用。

戰國時期的地圖

當時的間諜,主要是各國派往他國的使者,這些使者不僅承擔著外交的工作,而且還承擔著刺探情報的工作。有的時候使者只不過是其間諜身份的掩蓋,其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刺探情報、獲取有利於本國的信息或採取有利於本國的行動。戰國末期時,各國紛紛往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派出大量的使者,實際上也就是大量的間諜,這些間諜在秦國作了大量的工作。

舉一個例子來說,一些讀者可能對秦國所修建的鄭國渠有所耳聞,這在當時是一個規模非常龐大,同時作用也非常顯著的水利工程。這一工程雖然對秦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鄭國渠的修建實際上最初是由於鄭國的一次間諜行動。《史記正義》中對這一事件有這樣的記載:

"鄭國渠首起雍州雲陽縣西南二十五裡,自中山西邸所口為渠,傍北山,東注洛,三百餘裡灌溉田。又曰韓苦秦兵,而使水工鄭國間秦作注溉渠,令費人工,不東伐也。"

一場來自間諜的行為

簡單來說,當時的鄭國擔心秦國出對其出兵,而鄭國又難以抵擋,因此便派出所謂的使者當秦國,勸說秦國修建鄭國渠這一大型水利工程,希望以此來消耗秦國的國力,使得秦國無法對鄭國採取軍事行動。雖然秦國後來察覺到了鄭國使者實際上是間諜,而這一勸說的目的實際上是要消耗秦國的國力,但秦國的君臣評估之後認為修建鄭國渠確實有利於秦國的發展,因而最終還是決定修建這一水利工程。

但是,為了避免日後再有他國的間諜到秦國來勸說或離間秦國的上層統治集團,秦國決定驅逐一切的他國使者,《史記》中對此事件有著清楚的記載:

"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遊間於秦耳,請一切逐客。'"

由此可見,秦國確實很擔心他國間諜的影響,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間諜確實對秦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鄭國渠圖線

當然,秦國本身自然也會對他國進行間諜活動,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耗費巨資,通過在趙國內部進行間諜活動,散布謠言、離間趙國君臣,使得趙王在長平之戰前換掉了經驗豐富的大將廉頗,而改任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趙拓為指揮大軍的將軍,間接地導致了趙國後來在長平之戰中的慘敗。《史記》中對這一段歷史也有記載:

"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何變也。'趙王不聽,遂降之。"

長平之戰

這可以說是秦國相當成功的一次間諜活動。除了這兩次比較著名的間諜活動之外,秦國和當時的其他諸侯國之間,例如趙國、魏國、韓國之間都有著相當多的互派間諜的事例,雙方也更有成功和失敗的案例。

尤其是對於秦國來說,間諜行動為秦國帶來了相當豐厚的收益,不僅取得了敵國的許多情報,而且還離間了敵國內部以及敵國之間的關係,間諜行動實際上在秦國的兼併六國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秦集史》一書中就對秦國的間諜行動有這樣的評價:

"世但知始皇帝以武力徵經營天下。而豈知武力之外,尚有其最毒辣之間諜政策戰。"

可見,間諜對於秦國統一的重要意義。

間諜的行為促進了秦國的強大

結語

按照儒家傳統思想的定義,間諜這樣的行為其實是令人不齒的,因為間諜行為勢必含有欺騙,又勢必會有各種上不得臺面的手段,間諜還勢必會挑撥離間他人的關係,這些在儒家思想看來都是不正當的。但實際上,古往今來,間諜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與鬥爭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視也不可隨意廢止的一種行為。

從戰國時期秦國與其他諸侯國之間使用間諜的史實即可看出,當時間諜便已經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秦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在間諜行動上,而間諜行動也確實為秦國最終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間諜行動雖然是暗地裡的行動,但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國家之間鬥爭的一種正常手段罷了,我們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種行為。當然,對於這類行動中違反法律、違反基本的社會價值觀的行為,我們還是需要予以譴責,但這並不意味著對間諜行動的意義進行全盤的否定。

參考資料:《史記》、《秦集史》等。

相關焦點

  • 聊一聊福賽斯的間諜小說
    福賽斯的作品在國外的網站上經常被歸類為驚險小說(thriller),但由於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間諜作為主角的,所以把他歸類為間諜小說作家應該也沒什麼問題。福賽斯作品的第一個特點是他對於間諜世界中的各種細節極其精準的描寫。這一方面是因為作者本人曾經為英國的軍情六處工作過,熟知間諜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福賽斯對於這些細節近乎偏執式的追求。
  • 戰國時期最「失敗」的間諜,卻開創曠世工程,從而名垂青史
    雄才大略的嬴政,重用尉繚和李斯等人,開始實施一統天下的戰略。韓趙魏等諸侯國的國君,無不寢食難安,擔心秦軍向他們開戰。滅六國的過程中,韓國是第一個領盒飯的,而後是趙、魏、楚、燕、齊。韓國之所以第一個被滅,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戰國時期最「失敗」的間諜,卻開創一項曠世工程,從而名垂青史
    韓國之所以第一個被滅,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韓國緊挨著秦國,並且處於秦國東出的要道上,類似於釘子戶;另一方面,韓國的實力太菜,如果把戰國七雄比作同班同學,韓國就是學習最差的一個,也就是所謂的學渣,根據優勝劣汰的原則,韓國肯定第一個被踢出局。 只要腦子不進水,都不想被人按在地上摩擦,韓國肯定也不想被秦國沒掉。
  • 唐一菲《虎符》化身美女間諜 演繹戰國版無間道
    《虎符傳奇》已於2月7日在江蘇綜藝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由著名導演郭寶昌攜手新晉偶像唐一菲、楊冪和馮紹峰一同講述戰國時期「竊符救趙」的故事。在劇中,唐一菲穿越到戰國,化身美女間諜,演繹戰國版《無間道》。
  • ...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間諜|許佳瀅|臺灣間諜
    2020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反間諜鬥爭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戰線。制定和實施《反間諜法》,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隱蔽戰線反奸防諜鬥爭的迫切需要,是貫徹黨的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
  • 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它們之間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它們之間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在中國的歷史上面,有著兩個命運極其相似的朝代,一個便是秦朝,一個便是隋朝,這兩個朝代這許許多多的方面都極其相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秦朝和隋朝之間的相似之處,以及他們不同的地方
  • 間諜,間諜: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秘密武器
    通過格雷沙姆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在英國的土壤裡,國家利益這一思想得以萌芽。同時,他還在奧斯曼帝國的沿海城市,派遣間諜常駐收集情報,構築了俯瞰歐洲到奧斯曼帝國的廣闊情報網。間諜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收集情報,也在資金上援助法國、德國、荷蘭的基督新教徒勢力,充當資金渠道作用的間諜也很多。
  • 間諜只在電影裡?小心!可能就在你身邊……
    直到接下來陳逸辰要求他提供軍校淘汰學生的信息,包括淘汰標準和去向等等,這個平時鮮有人關注的領域終於引起了他的戒備;恰逢考試臨近,小李沒再和陳逸辰聯繫。但在考試的第二天,有關部門人員找到了他——這時,小李才知道他洩密了。這位「陳逸辰」,實際上是一名國外的間諜人員。「對於期刊來講,都有這種發放範圍。
  • 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國家,最終全都被秦國打敗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滅亡,至此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據史書記載,在這一時期總共誕生了109個諸侯國,社會環境非常複雜多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時期,卻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非常活躍的時代。
  • 日本的間諜到底有多厲害
    說到傳奇間諜,我們第一想到的往往是大名鼎鼎的「007」對於真正高明的間諜依靠的是頭腦和高超的技巧,才是間諜最強大的武器。甲午海戰因情報因素導致慘敗,三次戰鬥均有重要情報洩漏。1894年7月25號中日發生豐島海戰,8月1號開始中日宣戰,宣戰之前日本派出第一遊擊隊,吉野,浪速,秋津洲等三艘戰艦在海上伏擊中國往朝鮮的運兵船,當時中國有三艘軍艦護送從英國租用的一艘運輸船高升號,結果走到豐島海域被東鄉平巴郎指揮的浪速號擊沉,造成一千一百人死亡,海洋這麼大,日本究竟是怎麼知道我們這個運兵船是走這個路線,在半路伏擊,日本間諜在裡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 勇闖中俄間諜扎堆的「歐盟牛排館」,老闆說著說著想罵人!
    他還表示,遇到有重要人物來這裡吃飯時,的確有安保人員會先來看看,但他們是來檢查是否有爆炸物品,並非查找間諜或間諜設備。「你以為歐盟官員都是傻子?他們能在一個公眾場所談論機密?!」韋納頗為氣憤地告訴環環(ID:huanqiu-com):「他們來這裡就是用餐,與同事聊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 世界上的間諜鼻祖在中國,一個優秀的間諜甚至可以抵擋一支軍隊
    「劍橋五傑」之一的金·菲爾比就是著名的雙重間諜,英國軍情六處任職,工作內容就是反間,但私下卻和蘇聯克格勃聯繫。金·菲爾比來自英國富裕的中上階級家庭,事件曝光後,英國社會尤其是上流社會相當震驚,究竟是何原因讓他選擇背叛自己的祖國。 最終,金·菲爾比逃亡到了蘇聯。
  • 告別:「最完美的間諜」。
    約翰·勒卡雷去世的消息一出,各大外媒紛紛報導。 勒卡雷1931年生於英國沿海小鎮普爾,他有一個動蕩的童年,父親曾因詐欺罪被捕入獄,母親則在他五歲時就離家出走,以至他至成年時還不知自己母親的姓名。
  • 碟中諜的第一個碟為什麼不是間諜的諜 跟劇情有何關係
    ­  據悉,《碟中諜》第一部就是關於一張碟片的故事,而影片又在描寫雙面間諜。所以叫「碟中諜」。至於後面的作品,出於改了名字觀眾會不知道是同一部電影因素考慮,因此這些年,我們看到的都是《碟中諜》。從第一部開始至今,《碟中諜》電影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著,為觀眾帶來更多的可能性。[page]­  多年前,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只是想拍一部優秀的諜戰片,但他賦予這部諜戰片男主角,也就是湯姆·克魯斯扮演的伊桑·亨特的一些特質,卻是《碟中諜》能成為系列電影的關鍵。­  在《碟中諜》中,伊桑·亨特是一位有些自傲、同時又有著非凡身手的超級間諜。
  • 古代軍事間諜工具四大發明
    實際上,中國人發明的厲害玩意多得去了,比如中國人在間諜工具上的發明創造。說到間諜工具,就不能不提一下間諜。間諜,就是所謂的「情報人員」,也叫特務、特工。西方學者認為,人類間諜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紀時名叫娣萊拉的菲利斯女人,實際上中國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紀前後的夏代前期就出現了間諜,而且也是一位女人,名叫女艾。女艾,女艾是一名女性將領,在夏商時期女性是可以領兵作戰成為將領的。
  • 大戰之前,必抓間諜?大陸一拉網「臺獨」心裡直打鼓!
    一方面是「百起間諜案」這個數量驚人,另一方面是直接打掉了「臺灣在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顯示出我們強大的力度和決心。那麼,抓了這麼多臺灣間諜之後,接下來大陸會有什麼動作呢?有不少網友說,一般大戰之前都會抓間諜。「迅雷-2020」會是準備「非和平」統一的信號嗎?
  • 【誰是間諜?】《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線索獎勵辦法》將讓「敵對勢力」脊背發涼!
    根據獎勵辦法,公民舉報間諜行為對偵破間諜案件起到重要作用的,最多可獲50萬元獎勵。辦法中提到,舉報者可以通過撥打「12339」向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另外,還可以通過信件和直接到國家安全機關舉報。獎金也將根據線索功效,分為三級,從1萬元到最高50萬元不等。
  • 英國間諜小說大師勒卡雷辭世
    這位作家與他的前同事的關係總是非常複雜,他們對待他的態度也很複雜。勒卡雷的職業生涯是由他曾經身處的那個隱密世界塑造的,而他自己的小說卻塑造了世界上許多人看待英國情報部門的方式,甚至包括英國間諜談論自己的方式。勒卡雷小說中前所未見的一些詞,成為後來人們談論間諜時的常用詞,比如「鼴鼠」,用來形容潛伏到敵方內部的特工。
  • 間諜題材走向末路?需要創新和突破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他那優雅而又錯綜複雜的描述定義了冷戰時期的間諜片,為曾被評論界忽視的類型重新帶來聲譽。」對剛剛去世的英國間諜文學大師約翰·勒卡雷,美聯社給予極高評價。勒卡雷寫實,弗萊明浪漫最早的間諜電影可以追溯至默片時代。當時誕生此類影片的土壤來自歐洲大陸對戰爭的恐懼和臆想。尤其在一戰時期,各方間諜都在為了本國利益暗中爭鬥,神秘懸疑的氣氛在黑白膠片上更加扣人心弦,毫無對白的情節也正應和影片主題的特殊氣質。
  • 那個「間諜」去世了,英國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去世
    勒卡雷筆下的間諜是幻想破滅的孤獨之輩,因為預算災難、官僚權力和政客們的陰謀詭計而在外面鋌而走險。其中的佼佼者是勒卡雷最偉大的創造——身材臃腫、衣著品味不佳、鬱鬱寡歡、聰明而無情的喬治·史邁利(George Smiley)。在蘇聯間諜當中,史邁利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除了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兩人在其他方面幾乎完全一致。史邁利像琢磨情人一樣琢磨這個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