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它們之間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2020-12-14 民國史學天地

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它們之間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

在中國的歷史上面,有著兩個命運極其相似的朝代,一個便是秦朝,一個便是隋朝,這兩個朝代這許許多多的方面都極其相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秦朝和隋朝之間的相似之處,以及他們不同的地方。

首先秦朝和隋朝的國祚都非常的短暫,秦朝只有十五年,隨著也不過三十八年,而且都是亂世的終結者,秦朝結束了幾百年的春秋戰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王朝,而隋朝也是結束兩三百年的南北朝時代,建立了統一的王朝。

其次他們建立的政治遺產都被後面的朝代所繼承從而開闢了更為強大的王朝,比如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實行了車同軌、字同文等等一系列統一的政策,為後來漢朝的大一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而隋朝首創了三省六部制度以及科舉制度,還有開通了大運河,這一切都被後來的唐朝所繼承,也為唐朝的強大奠定了基礎,三省六部制度很好地分散了相權,加強了中央集權,科舉制度徹底打破了士族對於上層的壟斷,提升了寒門子弟的整體地位,而大運河的開設,也為唐朝的經濟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最後都是二世而亡,亡國君主下場慘澹,秦二世胡亥是被趙高被逼自殺身亡,而隋煬帝楊廣更是被自己的下屬宇文化及給活活勒死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朝和隋朝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共同點,當然這其中也有著很多的不同。

首先隋煬帝和秦二世兩位皇帝就是最大的不同,隋煬帝是一個極其想有作為的皇帝,但是由於自己對於國家的改革過於急切,所以導致了天下大亂,而秦二世胡亥就完完全全是一個草包了,沒有任何的能力,甚至能當上皇帝也不過是因為他比較好控制而已。

然後在內政的的使用思想方面有著很大的區別,秦朝因為是靠著法家思想而強大起來的國度,所以朝廷之上法家思想的官員必定佔據大都數,而且主要是身居高位,就像秦朝丞相李斯,他就是典型的法家出生,甚至他還是法家學派的領袖。

而法家思想治理國家,必定是以嚴刑峻法的,雖然對於維護國家統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不利於整個社會發展生產力,所以其實可以看出來秦朝統一指揮,整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並沒有提上。

但是隋朝不一樣,隋朝主流的思想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制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整個隋朝的時期,人們還是非常的富裕的,生活水平也比較的好。

所以秦朝和隋朝的這一系列的不同點也造成了兩個時代不同性格,秦朝看上去剛毅,隋朝看上去柔和,但最終還是走上了相同的命運之路。

總體來說,秦朝和隋朝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還是有許許多多的,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二世而亡,為什麼對秦朝表示緬懷的人遠比隋朝多?
    最為重要的是,這兩個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君王,其建立的朝代都是二世而亡,不免令人感到惋惜。可是,不知大家有沒有這麼一種感覺,同樣是二世而亡,對秦朝表示緬懷的人遠比隋朝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戰國初期,魏國最強大,各國就針對魏國,於是就有了馬陵之戰;戰國中後期,齊國和秦國最為強大,各國就針對秦國和齊國,於是就有了邯鄲之戰和樂毅伐齊。而除了秦國外,各國之間的變法都極為不徹底,理由就是貴族觀念根深蒂固。吳起到楚國以後,提出的問題就是「楚國封君太眾」,而封君,貴族也。
  • 秦朝與隋朝都是二世而亡,那兩者有什麼共通點嗎?
    相比秦朝來說隋朝還能稍微好一些,因為他的國祚足足有38年。但問題在於,這兩個曾強大無比的封建王朝,為何都會二世而亡,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共通之處?秦朝建立後為了抵禦匈奴對內地的入侵,所以破天荒的將之前各國各自修建的長城連接起來,並以此為後世王朝樹立了一個對付匈奴 (遊牧民族) 的絕佳對策。
  • 歷史上的趙高是什麼來頭,有何深仇大恨,禍亂大秦王朝二世而亡?
    談秦說漢(349)歷史上的趙高是什麼來頭,有何深仇大恨,禍亂大秦王朝二世而亡?名垂千古與遺臭萬年,趙高選擇了後者。成功地讓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成為一個改變歷史的風雲人物。古代戶籍管理相當嚴格,商鞅時期甚至規定五戶為一伍,若有人擅自遷徙,則整伍被判刑,所以各國之間的百姓是不能隨意遷徙的,去往他國都是需要官方的通關文書的。但為何趙高是趙國人,又為何生活在秦國呢?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國土安全,有相互遣送質子締結盟約的習慣,趙高的父親可能是質秦的趙國王族。
  • 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與不同之處?
    中國歷史由於從秦朝開始就進入了大一統時代,所以中國的皇帝們是很少擁有除了帝號以外的其它稱號的。譬如在歐洲歷史上,一個君主動不動就冠以好幾種頭銜,譬如「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帝國)」的開創者查理五世的稱號就有「羅馬人的皇帝、西班牙國王、德意志國王」等等後面還有一大串。
  • 扶蘇去世後,秦朝二世而亡,劉據去世後漢朝卻沒有滅亡
    既然一個皇帝對國家的影響這麼大,那麼有人就會提出疑問,為何秦朝時期的扶蘇去世之後,秦朝就二世而亡,而漢朝的劉據去世之後,漢朝卻延續了很久呢?這其中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天我們就藉助史料來了解一下。
  • 強大的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嬴政和秦二世胡亥誰的責任更大?
    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強大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對於這個問題,西漢的大才賈誼,就曾經有過精彩的論述,其核心觀點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他認為秦帝國二世而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統一全國之後,秦朝沒有對天下百姓實行「仁政」,所以陳涉之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答案又太過籠統。
  • 秦朝和隋朝都有強大武力做後盾,為何到二世就滅亡?原因無非三點
    經過多年的戰爭,秦朝和隋朝最終實現了統一,他們已經消耗了大量的國家和民間力量,但統一後,他們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繼續戰鬥,同時在全國進行大規模建設。在隋朝,和秦朝一樣,隋文帝非常厲害,但隋煬帝在三次徵服高句麗時,一方面在北京和杭州之間修建了大運河,但是隋煬帝不如秦朝的第一個皇帝,無論如何,秦朝贏了,而隋文帝的遠徵失敗了,它一方面是對國力的極端消耗,另一方面又屢戰屢敗,最終把一切負擔都轉移到了老百姓身上,因此,在隋末,有36路反王。
  • 它們三者之間有何區別?
    而選擇大學這一方面也越來越謹慎,我國的大學大體分為兩類,一種是專科,一種是本科,兩者雖都是大學,但在本質上卻有很大的區別,下面先來看下這兩者的不同之處。專科和本科有何不同?學制不同兩者之間的學制不同,大多數本科都是四年制,有的還需要讀五年,而專科的學制大多是三年,有的甚至是兩年,所以在學制上,兩者就有很大的區別。
  • 同樣是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本科和大專之間有何不同,下屆考生注意
    文/寧媽育兒經 師範類專業一直備受我國考生的青睞,每年都會有很多考生選擇報考師範類學校,在我國師範類院校很多,專科和本科都有涉及。 在我國師範類學院眾多,本科、獨立院校、大專都有專門的師範類學校,那麼在不同的學校畢業的話,比如:同樣是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本科和大專之間有何不同?
  • 秦始皇很後悔:沒有當初把六國貴族全消滅,秦朝能避免二世而亡
    如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狠下心把六國貴族全殺光,秦朝也許有可能不會二世而亡,為什麼會有這個結論,我們分析下滅亡秦朝的都是些什麼人就能得出結論。仔細分析歷史上各朝各代滅亡的原因可以發現,秦朝的滅亡和其他朝代不同。
  • 它們之間有何區分?誰的價值又最高呢?
    它們之間有何區分?誰的價值又最高呢?對於翡翠的顏色,筆者前幾期和大家提到過很多次,當然對翡翠顏色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也是非常之多,所以今天筆者準備繼續圍繞翡翠的顏色和大家來聊一聊。之前和大家有介紹過紅色的翡翠、白色的翡翠、無色的翡翠、綠色的翡翠、黃色的翡翠以及黑色的翡翠。其中綠色的翡翠關注度最為之高,畢竟帝王綠也是以綠成名,所以今天我們再來談談綠色的翡翠除了帝王綠還有哪些。
  • 漢字探秘:「冥」「暝」「瞑」之間有何聯繫?揭開它們面紗
    「冥」「暝」「瞑」有何聯繫?「冥」字為何意?這個字本身有幽暗的意思,從而也延伸為傳說中的陰曹地府。在咱們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世間分三界 :天界、人界、幽冥界(又稱幽冥地府)。其中幽冥界俗稱陰曹地府。佛教稱它是幽冥界,而道教稱它為地府。咱中國人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喜歡失去的親人進行燒紙錢,現在很多紙錢上都印有冥商銀行,象徵給親人多帶些錢。
  • 《芒種》歌詞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喜歡講典故的阿偉,今天探討的課題是「歌曲《芒種》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趙方婧《芒種》演唱者《芒種》是近些年來,華語樂壇為數不多的優質國風歌曲之一,音律清新婉轉,有從容大度的尊貴之風,也有樸素雅致的平民之氣,無奈和悲怨交織在一起。
  • 和悅星比有何優缺點?
    和悅星比有何優缺點?豪爵因為主攻的方向是小排量通路車,所以它旗下的小排量車型比較多,而踏板車也不例外,不過從車型定位來看豪爵的小踏板目前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高端實用型,另一類則是低端實用性,比如題主所看好的HJ100T系列,新悅星125就屬於低端實用型定位的小踏板,既然兩款車型的定位相同,那麼它們最大的不同將會主要體現在動力總成上。
  • 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之間有何不同?
    而一直以來由於知識內容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關聯度,考生們常常區分不清產生混淆。因此,為了幫助考生們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一同來梳理一下該知識點。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進行後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它即包括在時間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內容和不同評分這之間的一致性。如,在不同時間測兩次相同的試卷,如果成績基本相當,那麼我們就認為測驗的信度較高。
  • 科普:不同類群的鐵隕石之間有何異同?
    通過對鐵隕石的化學性質和同位素分析後顯示,它們的來源最少涉及到50個以上不同性質的母體,顯示出小行星帶有著很多呈分異特徵的小天體。大多數IAB鐵隕石具有低Ni和高Ge的特徵,當然有個別的IAB隕石具有高Ni含量。高Ni-IAB鐵隕石的質量通常比較小,認為它們是在球粒隕石質表層因衝擊產生非常低的熔融程度形成的。依據IAB隕石總物相組成與巖相特徵,它具有原始無球粒隕石的成因特點,與文諾納類型的石隕石有密切的聯繫。
  • STEVE天體現象和極光有何不同,它的「柵欄」從何而來?
    終於,科學家們對這個被稱為STEVE的奇怪天體現象進行了解釋,雖然該現象在行為和外觀上都特別像極光,但兩者之前卻存在關鍵差異。STEVE天體現象和極光有何不同極光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現象,形成於當地球的氧和氮分子與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發生相互作用的時候。因為它出現時所在的半球不一樣,所以,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北極光或南極光。
  • 藍寶石與紅寶石號稱「姊妹寶石」,那它們到底有何相同點?
    我們都知道紅寶石和藍寶石都是世界五大寶石之一,更有人將它們成為稱為「姊妹寶石」,那麼它們到底有什麼相同點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紅寶石從硬度和化學成分上分析,紅寶石和藍寶石它們都屬於剛玉礦物,而它們倆的化學成分都是Al2O3,不但如此,它們的莫氏硬度也都是9(僅此金剛石),也是除了鑽石之外最硬物質。
  • 同樣是搞郡縣制,為何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卻延續數百年?
    秦朝、漢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排名第一和第二位的大一統王朝,他們實行的制度是差不多的,因為漢承秦制。漢朝的很多制度都是當年蕭何來到關中地區之後,對秦朝的典籍文獻進行整理制定的,所以人們往往秦漢並稱。可秦朝二世而亡,漢朝卻成了我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大一統王朝之一。
  • 隋唐人物︱隋文帝獨孤皇后教子無方與隋朝二世而亡
    中國古代皇帝懷柔天下,後宮往往三宮六院,眾多妃嬪各有子嗣血脈。而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卻是個異數,和獨孤皇后感情「相得」,一往情深,甚至「誓無異生之子」。文帝曾向獨孤發下重誓,保證不讓其他妃嬪侍妾雨露均沾,今生今世只和獨孤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