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特點,允許學生有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於不屈從於教師,不迷信於權威,不盲從於教材,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鬆、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人文特點。
在講授《列夫·託爾斯泰》一文時,學生對文中寫託爾斯泰的眼睛「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無法理解,筆者就引用同學們正在看的《西遊記》激起興趣。
筆者問道:「難道託爾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像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金角一樣能把世界上的物質吸進去?」得到齊聲否定後,筆者又問:「我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 學生答:「不能。」筆者一本正經地說:「我說我能! 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的腦海中去。」望著筆者「抓起」「塞入」的手勢,同學們會心大笑。進而筆者一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一手指著課代表:「我的眼睛能把課代表吸進去嗎?」同學們開心答到:「能!」「對,通過眼睛我知道了她是個勤奮好學聰明負責的同學。」接著再以好差兩生的評價,讓學生領會了什麼是「放出準確無誤的頻波」,最後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 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於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於此。同一問題,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心理狀況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意培養的。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多給學生展開想像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
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特點,寬營造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 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 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鬆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像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