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性特點

2020-12-23 馬仕貴

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特點,允許學生有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於不屈從於教師,不迷信於權威,不盲從於教材,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鬆、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人文特點。

在講授《列夫·託爾斯泰》一文時,學生對文中寫託爾斯泰的眼睛「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無法理解,筆者就引用同學們正在看的《西遊記》激起興趣。

筆者問道:「難道託爾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像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金角一樣能把世界上的物質吸進去?」得到齊聲否定後,筆者又問:「我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 學生答:「不能。」筆者一本正經地說:「我說我能! 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的腦海中去。」望著筆者「抓起」「塞入」的手勢,同學們會心大笑。進而筆者一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一手指著課代表:「我的眼睛能把課代表吸進去嗎?」同學們開心答到:「能!」「對,通過眼睛我知道了她是個勤奮好學聰明負責的同學。」接著再以好差兩生的評價,讓學生領會了什麼是「放出準確無誤的頻波」,最後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 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語文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魅力在於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於此。同一問題,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心理狀況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要悉心呵護和著意培養的。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多給學生展開想像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

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特點,寬營造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 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 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鬆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像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

相關焦點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當前中小學教育發展不均衡,部分語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修養不足,不能吃透新教學理念的本意,沒有樹立語文學科所擁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觀念,不明白學習語文不是簡單的知識積累,不是單純應對各種考試,忽略語文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與外界交流、溝通的必備素養,忽略語文的人文價值對一個人重要影響。
  •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文是一門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並不是讓學生僅僅是為應對高考而處於被迫學習的狀態   教學時要善於結合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課堂活動氛圍中不斷學習。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三抓思考:閱讀與理解讓語文學習有深度。 以課文為範本,把閱讀教學常態化。我們在教學每一篇課文時,都要在教學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因為閱讀能力是不可能是一撮而就的。在教學課文時,我們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學情,合理設置問題,就是說問題的難易度要根據班級學情來定,要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行思考。
  • 課堂教學展風採,教學比武促提升——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語文高段...
    根據這首古詩的特點,本教學以情為主線,體現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品情;力圖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去體驗、感受、升華、拓展;使學生自主地與文本、與詩人進行跨時空的心靈對話,感受詩人的愛國熱情,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 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
  •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個性化?看看這位特級教師在課堂中的實踐
    語文課堂教學本來就是教而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力求達到的效果是「百般紅紫鬥芳菲」,即鼓勵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充分彰顯自己的個性。什麼是個性?
  •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語文教學之間就如同是「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就是核心素養,「酒一杯」就是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語文教學。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  那麼,什麼是語文核心素養?怎樣才能在語文課堂充分體現呢?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計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 初中語文古詩文朗誦教學促進學生德育的探究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更是一門德育與智育聯繫密切的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語文學科在古詩文朗誦教學滲透德育方面較其他學科具有特殊優勢。因為語文教材多以文學作品為主,這些文質兼美的作品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它們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浸潤和陶冶作用。
  • 以教促研,以研優教——湖溪鎮中心小學舉行語文教研活動
    以教促研,以研優教——湖溪鎮中心小學舉行語文教研活動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09:57:00 | 作者:王慧芝 | 編輯:董之震  12月22日,「聚焦語文要素,打造『學為中心』的語文課堂」——湖溪鎮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暨語文學科新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在湖溪鎮中心小學舉行
  • 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統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思想性應立足文本,重視發揮文本的教學價值,體現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之中,同時還要聯繫學生思想實際,能夠觸摸到學生的真實情感,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請想一想,這樣的教學預設和流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是否也有過呢?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在哪裡? 這不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才有的問題。
  • 長沙市芙蓉區實驗小學開展2020年秋季繪本課堂教學比武
    本次比賽課共有35堂課,其中黨員教師22節,市區級骨幹教師8節,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學校特色課程戲劇等全部學科,教學中老師們依託繪本創設一個個的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學習,充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語文組:循循善誘塑品格兒童繪本不僅是一種有內涵的文學讀物,更是一種藝術形式。
  • 初中語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答辯
    其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工具性表現在日常的交際,學習、工作中語言的使用。為了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語言,語文課程中能力的訓練就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性體現在,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可吸取中外優秀文化,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修養,陶冶情操,開闊眼界等等,若能力不及時進行訓練,教師可能對學生問題的把握不夠精準和及時,那麼對於以上目標,就有可能高效優質地實現。
  • 課堂教學大比武 靈動課堂展風採——坪上鎮舉行生物課堂教學大比武...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提高初中語文、道德與法治、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的成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2020年10月13日,坪上鎮初中語文、道德與法治、生物課堂教學改革競賽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全鎮生物課堂教學改革競賽分賽場在洪溪學校進行
  • 西安市高新區第十三小學寧豔:統編教材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之思丨課堂...
    本文作者:陝西省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西安市高新區第十三小學校長寧豔本次活動上,專家們反覆強調「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尊重教材的同時更要尊重學情,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龜兔賽跑》觀摩課中,作課教師讓學生猜測兔子為什麼又輸了,它遇到了什麼事情?
  • 大壩小學舉行五年級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活動
    【大壩資訊】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12月17日下午,大壩鎮教育組在大壩小學舉行小學五年級語文「同課異構」教學活動,鎮教研組同志、各學校主管教學業務領導和五年級語文科任老師參加了活動。
  • 宿松縣實驗中學部署學生寒假在線課堂教學工作
    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正常教育教學的影響,努力做到「放假不停課,停課不停學」,2月3日上午,宿松縣實驗中學召開行政會議,精心部署寒假期間學生在線課堂教學活動。學校負責人虞天賜、副校長劉奇春和新城分校校長陶鈞、副校長梅賽紅以及兩個校區教務處、教研處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上)
    它體現了國家對語文課程的統一要求,是語文課程的整體框架,是語文教學開展的基本指南。2 、 教師理解的語文課程 —— 語文教師根據「課標」或對語文課程的個性化的理解和處理。它一方面要受到「國家計劃語文課程」的制約,但更多的是考慮在預想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的需要,並依據這些寫出教學計劃(學期的、單元的、課題的),制訂教學方案,包括「說課」形態。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
    ——三抓思考:閱讀與理解讓語文學習有深度。以課文為範本,把閱讀教學常態化。我們在教學每一篇課文時,都要記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閱讀能力是不可能一撮而就的。在教學課文時,要通過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行思考,我們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學情,合理設置問題,就是說問題的難易度要根據班級學情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