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語文課堂教學

2021-01-10 騰訊網

——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側記

沐浴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春風,轉瞬已經進入了最後的一年,亦步入了金秋收穫的季節。為了檢驗課程改革的成果,為了響應教育管理的要求,為了展示教師成長的風採,為了關注孩子素質的發展,橫港小學組織實施了本次全員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為期四個月的學習經歷,在不斷地反思中激勵了我們成長,同時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加強了對自身的了解,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轉變課程教育思想,夯實理論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

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基於此認識,為了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工作,遂精選培訓內容,採用讀專著、看課例、寫心得等形式,分層次、多維度、高標準、嚴要求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滲透,避免了枯燥,剔除了繁雜,從而有效地轉變了老師們的教育觀念,為實施課堂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石。

拜讀了眾位老師的研修心得,仰慕語文教者的才華橫溢,也從中領略了大家的風採,更為嘆服老師們在不斷地反思中否定自我、蕩滌思想、接受新知、傳承精髓,深刻地感覺到老師們接受了心靈的震撼,完成了自我的又一次超越。老師們的教學隨感中,都主張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著眼於已有的知識經驗,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積極創設輕鬆、和諧的情境組織教學,如低年級的拼音教學就是引導孩子們進入童話的王國(用童話語言和編童話故事)、遊戲的世界(找朋友、分水果、拍手等遊戲);中年級作文教學強調生活素材的積累、遣詞造句的表達、學習過程的評價;《紙船和風箏》一課的課例設計,以讀為本,加強學法引導,通過吟誦悟情,體驗成功的愉悅。竇桂梅老師的專題講座《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給大家進行了思想的洗禮,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認識到教育需要付諸真情,不吝激勵性話語或溢美之詞,用本真、至善、純美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導引孩子們健康地成長。看到了堅毅,賦予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和一個"閱讀和交流的課堂",要讓"語文回歸語文",積極拓展語文教育的範疇,將教材應用和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挖掘潛能,向縱深發展,實施大語文教學。聽到了質疑,將竇老師的教育環境與我們的現實情景相比,在推崇專家高超教育藝術的同時,積極探索屬於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避免生搬硬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老師如是說,永遠追求青春的激昂,讓教育的激情四射,感染學生的情緒,散發無盡的活力;用一生去讀書,學習新知並反思提高,厚積薄發,去攀登教育的高峰,採摘藝術的成果;立足於現實,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紮根這片略顯貧瘠的土壤,時刻準備著用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等待著機遇,以堅定的信念鞭策自己努力拼搏,進而步入成功的殿堂。

二、實踐課程改革理念,構建和諧課堂。

貼近了老師們的情感世界,從中受到感染,而大家在課堂上所展現的風貌更為精彩,或沉穩,或激揚,或靈動,或飄逸。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摯愛著這方土地,將青春的熱情篆刻在課堂上,留下了拼搏的足跡,用汗水和心血書寫著自己的歷史。走進每一位老師的課堂,感受了智慧的傾瀉,聆聽著情感的交流,沉醉於心靈的互動,豔羨語文老師的敏銳豪放,在旁徵博引中縱橫馳騁,於情投意合間春風化雨。

1、純真靈動的幼兒教育

課前,帶著懷疑步入了附幼班,然而迎接我的是出乎意料的井然有序,連孩子們的叫嚷都是那麼溫馨,稚嫩的小臉上寫滿童真,那天使般的微笑讓我慚愧,為自己的臆測而惶恐不安。調整好心態,聆聽葉老師的教導,跟著孩子們一起暢遊,帶我回到了童年時代,溫馨而甜蜜。在不足一個月的短暫時間裡,葉老師已經讓這些小天使擁有了良好的習慣,學會了傾聽,學會了發言,學會了讚揚,學會了思考,一切都是至純至真。

學習順口溜《狗和猴》這節課,凸現了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和工作激情。師生齊動,開放的課堂上,"One、two、three",學生肆意張揚著個性,"Listen to me",大家積極地展示自我;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認真細緻的點撥,引領著孩子們奮勇前進;"行到橋心相碰頭,彼此匆匆跑回頭",在童話般的意境裡,理解了謙讓,孩子們接受了祖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和風細雨中撒播禮貌的種子,在大家的心田生根發芽。儘管教師的語速稍快,但從孩子們渴盼的眼神中看不到遲鈍,教和學似水乳交融,情隨意動,和諧像花兒一樣在課堂綻放。

2、溫情質樸的古文鑑賞

古文的學習和鑑賞可以傳承文化,頌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感受人間的真情實誼。《送元二使安西》一課,教師從作者的背景、唐詩的韻律、文章的意境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細緻的講解和透徹的點撥來引導學習古詩,顯示了深厚的理論功底,雖然在課堂節奏上把握不足,但關注了孩子的切身感受,從而感悟到友人之間的真情。《伯牙絕弦》歌頌"知音",概嘆"相識滿天涯,知己有幾人",傷逝子期,曲高和寡,伯牙絕弦,則終身不復鼓以謝知音,教師讓學生深情吟誦這篇古文,從讀中悟情,從讀中釋懷,將生澀的文言文演繹成空靈飄逸。兩篇文章皆為描述友情,兩節課則風格迥異,但都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尊崇典雅風尚,享受真摯情調。

3、清新雅致的閱讀教學

閱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藉此認識世界和擴展認知領域,促使心靈和思想的成長,而閱讀教學是"為了培養理解書面語言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著重於'書面語言'的理解。"高年級的學生對於字、詞、句已有了一定積累,則教學應加強引導他們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偏重於挖掘他們的認知潛能。教學《變色龍》時,教師抓住三個關鍵詞"發現""端詳""變色"展開想像,在簡單的語句中探究,將變色龍的形態完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輔以激勵性的評價,在培養知識能力的同時,兼顧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月光曲》一課,教師以盲姑娘、哥哥、貝多芬三個人物的對話為切入點,讓學生認識角色,領略文中人物的心情,經過深情誦讀,聽出言外之意,聽出弦外之音,在引導下直抒胸臆,在快樂中激情四射,化平淡為神奇,如和煦的春風輕拂,帶來陣陣淡雅清香,於談笑間使學生接受了心靈的震撼。

遺憾未能全程接受每位老師零距離的訓導,錯失了學習的機會,而且用不專業的眼光管窺一斑,未及神韻。以後,惟有努力學習,方能追到先行者,直至並肩邁步同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
    因此,要想改善高中學生厭學語文的狀況,要想受到學生的喜歡崇拜,就要運用得天獨厚的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大膽創新,用"以生為本,讓趣味教學走進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用有趣味的課堂方法,多元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創新能力和思維定勢。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起來我認為應主抓以下四大版塊: 一抓書寫(識字、寫字), 二抓積累(朗讀、背誦), 三抓思考(閱讀、理解), 四抓表達(書面、口頭)。
  • 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反思(之一)
    語文教學的現狀究竟如何,語文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語文老師似乎對這些並不是很清楚。我們每天就像拉磨的驢子,不停地繞著磨道轉,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樣做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 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性特點
    語文課堂教學要體現人文特點,允許學生有與眾不同的想法,特別是與老師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敢於不屈從於教師,不迷信於權威,不盲從於教材,敢說「我認為」。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鬆、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人文特點。
  • 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原標題: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能動作用,培養學生的
  •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個性化?看看這位特級教師在課堂中的實踐
    語文課堂教學本來就是教而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提倡「我的課堂我做主」,力求達到的效果是「百般紅紫鬥芳菲」,即鼓勵每一位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針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充分彰顯自己的個性。什麼是個性?
  • 課堂教學展風採,教學比武促提升——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語文高段...
    從2020年11月10日起的每周二,在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的錄播室裡,小學語文高段的教學大比武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精彩紛呈。01覃鳳瓊老師執教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覃鳳瓊老師執教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 昆明多所小學將原創詩歌教學納入語文課堂
    原標題:昆明多所小學將原創詩歌教學納入語文課堂 用童詩喚醒孩子漢語審美 雲大附屬會展學校洪澤嬌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品讀童詩習作  我是一場雨/熱熱鬧鬧地開演唱會/我從家裡出發/來到大海裡/唱著美妙的歌曲……  我是一顆小蒼耳/從小媽媽就給我穿上一身
  • 語文學習與語文課堂
    語文素有百科之母之稱。語文學習離不開課堂教學。2.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文章不厭百回讀。所說的都是讀書的重要性。秦牧先生講究「牛嚼」與「鯨吞」。「牛嚼」有反芻的機會,「鯨吞」,則是大量的獲取。蘇軾讀書講究的是不求甚解。3.
  • 淺談基於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課堂
    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總結起來我認為主要就是抓這四大塊:一抓書寫(識字、寫字),二抓積累(朗讀、背誦),三抓思考(閱讀、理解),——二抓積累:朗讀與背誦是語文素養積澱的基礎環節。語文課堂教學是在朗讀中完成並得到升華的,我們每一篇課文的講解,都要設計好朗讀環節。我認為朗讀可以分為這幾個階段:基礎階段是讀正確、通順,第二階段是讀熟、流利,第三階段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感情朗讀。
  • 讓閱讀改變課堂 訪紹興市文瀾中學語文老師趙卓青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上周五的上午,當記者來到市文瀾中學初三(2)班,語文老師趙卓青正在給學生講解文言文《陳涉世家》。趙卓青從歷史背景入手講解,穿插歷史人物的小故事以及相關史學評價,學生們聽得入神。  「我很喜歡上語文課,因為趙老師講得非常生動,上課很幽默,她講的課很到位,有時候會引用課外知識拓展我們的知識面。」
  • 核心素養與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與我們的語文教學之間就如同是「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就是核心素養,「酒一杯」就是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語文教學。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科的核心素養。  那麼,什麼是語文核心素養?怎樣才能在語文課堂充分體現呢?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計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激發學生興趣和提升學習能力
    因此,本文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小學語文為載體,對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融合進行了闡述和闡述。當代小學生傳統知識學習的現狀傳統知識是每個學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識,小學生學習時通常很難積極地思考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優化課程設計,在教學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使課程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回望網課,著眼課堂(我們眼中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所以,要談線下教學如何與線上教學有效銜接,我覺得,作為老師,一方面,面對學生時,不要太過焦慮,平和地把它當成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然階段,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想到教學相關事宜,不要太過著急,耐心地把它當作孩子課堂上溜號的一種必然存在,守一顆平常心,「回望網課,著眼課堂」才是最好的方法。
  • 西安市高新區第十三小學寧豔:統編教材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之思丨課堂...
    12月5—6日,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觀摩交流活動在廈門召開,一天半時間、九節觀摩課、三場專家報告、28頁筆記……我收穫很多,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應該始終把課標和教材作為教學的「魂」和「本」——課標「魂」領教學方向,教學立足教材根「本」。
  • 邂逅智慧課堂,成都棕北小學將語文教學與智慧平臺融合應用
    落實成都市武侯區建設「智慧教育示範區」工作,進一步提升武侯三顧雲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與學校工作的深度融合,促進學校間的經驗交流與學習,切實加強混合學習形態下三顧雲平臺的常態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助推教育教學改革,10月26日,由成都市棕北小學承辦的武侯區三顧雲第一片區交流活動於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由「師說《菊與刀》」引發的語文課堂思考
    虛擬課堂上,學生呈現出了最本真的學習狀態,可以直接反對、拒絕發言,甚至中途退席,虛擬課堂在給教學形成全方位挑戰的同時確實使學生真正呈現出主動學習的願望。」10多年後的今天,王屏萍老師在雙課堂混合式教學的探索中走出了更深遠的道路。
  • 以教促研,關注成長——2020年大新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競賽活動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的成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9月27日上午,大新鎮初中語文教學比武在大新中學舉行。全鎮初中語文教師參加聽取4位語文教師上課,縣教育局教研室石劍光主任做專題指導。
  • 探索者郭初陽:理想的語文課堂通向真理
    曾經,郭初陽語文課堂的出現,是一個異數。人們習慣用「語文界新生代領軍教師」或「體制教育的反思者」來定義郭初陽,然而,也許只有親臨他的課堂,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特別。郭初陽的語文課試圖建立學生對語文的熱情。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課堂教學PPT課件,兩套可下載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課堂教學PPT課件,兩套可下載(如需下載,請至文末)從年初到現在,有很多朋友們留言問詢課件的事情,諮詢是否可以提供課件的下載,之前因為趕課程資源的更新進度,沒有位置發布課件資源,所以未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