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體育界,跑步是收益較低的熱身方法,並且伴隨一定風險。所以職業運動員幾乎不用跑步熱身。為什麼跑步熱身收益低呢?
我們先來了解熱身的目的。
1.防止受傷。
2.升高體溫,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
3.提高運動能力。(提升運動表現)
預防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是熱身最重要的目的。跑步熱身可以提高身體溫度,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但對於預防受傷來說,並沒有太大作用。冷身狀態下,關節粘液分泌不足,跑步熱身還會增加關節磨損的風險。
那麼職業運動員是如何熱身的?我們從操作目的、原理、以及操作方法三個維度討論。
1
關節靈活度練習(滾泡沫軸+動態拉伸)
1.操作目的
滾泡沫軸可以松解筋膜,把筋膜表面的結節和粘連松解開,讓肌肉和筋膜水合狀態充分。滾完泡沫軸後,柔韌就會有顯著的變化。然後進行動態拉伸,同樣為了提升柔韌(增大關節活動度)
科比在滾泡沫軸
2.原理
為什麼增加柔韌可以預防受傷呢?
一方面,柔韌和變好可以預防拉傷;另一方面,柔韌(關節活動度)增加可以防止發生關節代償。現代教育科學期刊上有論文:《體能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其康復手段》指出,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是預防運動損傷的有效手段。
3.操作方法
1.小腿
小腿筋膜松解
將泡沫軸置於小腿中部。如果你感到很輕鬆,可以將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上以增加壓力。手掌支撐慢慢地前後滾動小腿,找到最痛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保持30到90秒,直到痛感明顯減輕。那些經常跑步或穿高跟鞋的人,應該著重按壓小腿
2.大腿內收肌
大腿內側筋膜松解
俯臥位,面部朝下,大腿彎曲並往外展,將泡沫軸置於大腿內側中段,手肘支撐來回滾壓,找到最痛的位置。保持30至90秒,直到不適感減輕,再換腿繼續。
3.股四頭肌
大腿前側筋膜松解
俯臥位,將泡沫軸置於大腿中段處,另一條腿彎曲橫向一邊,手肘支撐,來回前後移動,找到痛點。保持30至90秒,直到痛感減輕,再換邊。
4.大腿外側,闊筋膜張肌、髂脛束
大腿外側筋膜松解
闊筋膜張肌位於大腿上部,臀部的前外側,連著大腿外側的髂脛束。按壓這兩塊肌肉時,以側臥位準備,雙手撐住地面,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協助支撐,慢慢從髖關節向膝關節向下滾動,以找到痛點,保持30至90秒,直到不適減輕。切換側邊並重複。
5.臀部
臀部松解
臀部坐在泡沫軸的頂部,交叉一條腿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緩慢地在臀部後部區域滾動以找到痛處。保持30至90秒,直到痛感減輕,再換邊重複。
6.背闊肌
背闊肌松解
側躺在一邊,手臂靠近地面,拇指朝上伸展。將泡沫軸子置於腋下。慢慢地來回滾動,找到痛點。保持30至90秒,直到痛感減輕,再換邊重複。
7.胸椎、上背部
背部肌肉鬆解
仰臥在地板上,將泡沫軸置於肩胛骨下緣的位置。交叉雙臂。雙腳支撐,臀部從地面上抬起,慢慢地來回滾動,找到痛點。保持30至90秒
2
操作禁忌
泡沫軸滾壓不適合那些有心力衰竭,腎衰竭,或任何器官衰竭,出血性疾病,或有傳染性皮膚病的人以及孕婦。此外,在按壓時,儘量避免直接對著傷口、關節和脊柱。
熱身方法並不是非此即彼,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熱身方式,希望可以讓大家規避不合理的熱身,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讓自己擁有更長的運動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