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市場狼煙再起,新秀程維能否頂住增長乏力的頹勢,突破僵局

2020-12-22 財財財我是誰

11月16日晚,滴滴舉辦第12場「滴滴開放日」活動,正式發布與比亞迪合作的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滴滴造車,標誌著公司從輕資產的出行平臺,轉型為出行服務提供商。程維在發布會上說,過去滴滴致力於優化軟體,未來10年將同步優化軟體和硬體。

轉型背後,是滴滴突破用戶增長瓶頸的渴望。

網約車市場狼煙再起

隨著人們對網約車出行方式的逐步認同,網約車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在原本以Uber、滴滴為首的網約車企業稱霸國內外市場的局面下,依舊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觸角伸至網約車領域,出現了一批極具競爭力的網約車平臺及創業型的網約車公司。

環顧全球網約車市場,Uber依舊是網約車行業無可爭議的絕對霸主。在全球網約車市場Uber一家獨大下,後起之秀Lyft仍無懼地發起挑戰。2013年1月宣布正式在洛杉磯開始運營相關汽車共享業務,如今已在美國40個州展開了業務。

另外,在全球範圍內,除了Uber、Lyft,還有Grab、Ola、Uber、99、Taxify、Careem、滴滴國際共同構建了一個服務全球超過80%的人口、覆蓋1000多座城市移動出行網絡,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不減。

國內市場競爭者也紛紛入局,2014年2月,Uber入局中國,網約車市場迎來了一輪高速的擴張和洗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接連湧入市場,最終這場群雄廝殺以滴滴出行收購快的和Uber,在行業確立龍頭地位而告一段落。但在2017年,美團打車正式上線,2018年開始向中國網約車市場發起猛烈攻勢,滴滴霸主地位遭到一定威脅。

2020年,滴滴再出發,順風車重新上線、補貼計程車業務,核心業務網約車下沉與出海齊發,並通過青桔單車、橙心優選等豐富滴滴生態,就是要尋找下一座高峰。

但是,美團、拼多多、京東、嘀嗒等巨頭不僅牢牢佔據這些山頭,還對自己的腹地虎視眈眈,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上市,一座更高的山峰正壓過自己,留給滴滴裂變的時間還有多少?

滴滴的瓶頸與焦慮

2012年7月,滴滴拿到了金沙江創投的300萬美元的融資後,開始在網約車市場上一路狂奔,狂奔的過程中離不開騰訊、阿里巴巴、高瓴資本、軟銀等實力股東的支持。

但是,8年仍然沒能結出贏利果實。Uber去年虧損85.06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虧損約60億美元,滴滴也未能盈利,行業估計2019年的虧損額高達11億美元。

對於成長期的科技公司而言,用戶增長停滯或下滑,比虧損更可怕。

2019年Q3,中國網約車應用的每日活躍使用量同比下降6.3%,這也是其連續第5個季度下滑。公開數據顯示,市場份額93%的滴滴出行,乘客和司機端App使用量分別下降了5%和23%。

增長乏力、盈利遙遙無期,已經成為滴滴的在網約車市場成長的瓶頸。

滴滴被網約車市場新老玩家圍攻

儘管滴滴出行已經佔據頭部位置,但進入到2018年,網約車的競爭態勢仍在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觸角伸至網約車領域,出現了一批極具競爭力的網約車平臺,比如神州優車、首約汽車、美團打車、風韻出行、高德地圖等。

神州專車在高端網約車領域無人能比,首汽約車在北京區域市場中高端用車領域的影響力,也不是滴滴可以輕易撼動的。

成立於2010年的易到用車,是中國第一家出行領域的網際網路信息公司,中途因創始人出局陷入停擺,2018年高調復活後,仍然是滴滴的主要追趕者之一。

早年,滴滴順風車在細分市場獨佔鰲頭,可就在下線的那幾年,嘀嗒趁機崛起,滴滴在順風車市場重新成為一個追趕者。

美團打車已經向一線城市鋪開,南京首站及上海入駐的第二天就已經宣布獲取網約車三分之一的網約車市場份額,可見發展迅猛。

滴滴的攻守道

與眾多網際網路公司一樣,滴滴首先想到的是布局生態,滴滴在公司主體之外,推出青桔單車、青菜拼車,全資入股花小豬,走多品牌孵化之路。啟信寶顯示,花小豬科技成立於2020年8月,由滴滴持股100%。

除此之外,公司以海量用戶為基礎,將業務拓展至金融、同城配送、社區團購等新業務。其中,滴滴投資的橙心優選,與拼多多、京東、美團等零售選手正面對壘。

滴滴在布局國內市場的同時,也把目光移向了海外。11月19,滴滴總裁柳青在2020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表示,滴滴在主要拉美市場份額已經接近50%。

如果想進一步探索,特別是網約車發達的歐美地區,滴滴必然會遇上之前的老對手Uber。度過艱難的調整期之後,80後創始人程維能否帶領團隊繼續突圍,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大摩財經、斑馬消費、前瞻產業研究院

免責聲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內容及圖片均已註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引用不當或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程維救贖滴滴IPO:掉隊TMD與王興黃崢的無限戰爭
    但此時,程維的腦海中或許已忘卻曾經的記憶,而是多了一分惆悵與落寞。少年還是惡龍出行行業的少年,還是惡龍,這是擺在程維面前的兩個難以擺脫的標籤。時間回到2016年。彼時,滴滴擊敗Uber,登頂中國網約車賽道。數據顯示,當年的滴滴至少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二級市場估值也高達700至800億美元。
  • 神州專車柳傳志、滴滴柳青、Uber柳甄,一家人的網約車市場!
    2014年,北京一家餐館,柳青代表高盛第三次想要投資滴滴,卻再次遭到程維拒絕。柳青假裝生氣的說了一句:"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這成為柳青加入滴滴的契機,程維與柳青就開始了網約車的壟斷之路。當時的Uber已經顯露出了獨角獸姿態,正在全球市場大規模擴張。
  • ...為暢通經濟循環當好先行——訪滴滴出行董事長兼執行長程維
    數字見證滴滴出行的發展態勢:今年以來,平臺新增註冊司機超150萬;截至目前,網約車每天服務超3000萬單,青桔單車每天服務近2000萬單。程維正著手細化滴滴出行未來3年發展戰略:平臺將繼續夯實安全保障能力,不斷連接、拓展周邊服務,加快構建圍繞出行的金融、租賃等服務生態,培育發展潛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程維笑著說。
  • 2021網約車大戰前夜:騰訊阿里再出手,網約車的終點在哪裡?
    十年前,網約車這一新興事物的出現,在經歷一輪又一輪角逐之後,最終滴滴出行佔據九成市場份額,挑戰者偃旗息鼓。2018年的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2020年初的疫情突襲,讓原本快速增長的網約車行業陷入困局,新玩家們在今年底卻又悄悄燃起了戰火。
  • 阿里馬雲和滴滴程維的問題,《道德經》裡這句話說透了,發人深省
    相比馬雲,滴滴出行的創辦人程維是後起之秀,或者可以說是馬老師的弟子之一,他的商業素養最初就是在阿里巴巴培養出來的。 但程維的風格不一樣,在滴滴出行崛起的路上,程維可謂是鋒芒畢露,百戰之身,網約車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據說滴滴的員工培訓都有打拳擊一項,以培養戰鬥精神。
  • 王興與程維決戰「第四戰場」:半路出家,不許敗
    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當年網約車司機成本為44.6億元,2017年這一數字是2.9億元。也就是說,不算對用戶的補貼,美團2018年每月在網約車司機上的投入就高達3.7億元。  而在美團試水打車後不久,滴滴也向美團的外賣基本盤伸出了手,打法如出一轍,即兩端燒錢:給商戶降低佣金,大筆補貼用戶,只為開城擴張。
  • 網約車的全球爭奪戰:時隔四年,滴滴成了進攻方?
    不僅如此,在過去一年裡,隨著網約車市場的監管收緊,平臺、車、司機三證齊全的嚴格要求讓滴滴的價格已經難以形成競爭力,合規反而是促成優勢的關鍵,滴滴本身則越來越像一家重資產模式的全國民營計程車公司,共享出行的初衷似乎和現實所背離。因此,以美團、高德為代表的聚合流量平臺了整合區域範圍內垂死掙扎的網約車公司,形成競爭的另一股新勢力。
  • 滴滴聯合比亞迪造車D1:從一個網約車平臺向汽車運營商轉變
    程維感慨,過去的一百年,地球上生產出來了幾十億輛為家庭設計的汽車,這是第一次汽車不為家庭,而是天生為共享設計的。不再只是一個網約車平臺滴滴要做什麼?滴滴不再只是一個網約車平臺。2020這一年,那個迅猛的滴滴又回來了今年4月,滴滴在戰略會上定下「0188」的增長目標。這看似激進的目標,吹響了滴滴進擊的號角。首先,滴滴在業務上不斷拓展邊界。
  • 滴滴程維的燒錢大戰
    當時,北京有189家計程車公司,程維給大家定了個小目標:兩個月內安裝軟體突破1000個司機!40天很快就過去了,結果沒有一家計程車公司願意籤約。第49天的時候,正當大家陷入絕望,一個同事告訴程維,北京昌平的一家小計程車公司願意合作了。
  • 天之驕子丨滴滴程維,極其幸運的創業者,披著外掛的戰鬥狂人
    2017年的某一天,程維從新聞上知道美團上線網約車業務,而在幾個小時前,他正和美團王興一起吃飯,談笑風生。程維和王興很早就認識,私交不錯。我們只能說王興的戰術非常不錯,採取突然襲擊。敵人已經拎著刀子到家門口挑戰來了,程維只能應戰,更何況網約車是自己的核心業務。於是他立刻停掉了與美團的合作,火速上線了滴滴外賣,而外賣正是美團的核心業務。
  • 加碼社區團購、成立新事業群 滴滴再次架構調整聚焦增長與新業務開拓
    與此同時,集團UT副總經理兼網約車平臺乘客部總經理張可帥將調任橙心優選,集團UT副總經理兼平臺產品負責人黃瀟瑩將兼任網約車平臺乘客部總經理。在網約車平臺公司方面,在付強調任後,孫樞將擔任網約車平臺公司CEO兼網約車安委會主任,向程維匯報。同時孫樞將繼續兼任花小豬打車總經理。
  • 試水跑腿與順路同事業務 滴滴求變打破僵局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約車、代駕等業務受到較大的衝擊,為此,滴滴出行(以下簡稱滴滴)推出兩項全新業務欲打破僵局。近日,滴滴在全國21個城市上線了跑腿服務,每天首筆訂單僅需0.1元,藉此吸引更多用戶「嘗鮮」。此外,滴滴的順風車業務也上線了「順路同事」功能。
  • 滴滴CEO程維:今年計程車團隊沒有盈利指標 要良性發展
    滴滴出行CEO程維說,「計程車業務代表著滴滴Day one的精神,簡單、激情、獨立思考、擁抱變化。今天也是滴滴產品上線八周年的日子,我們一起慶祝新出租再出發。特別希望計程車團隊和整個大滴滴團隊回歸初心,堅持第一天出發的精神。」八年前,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推出線上計程車服務,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 百度財報:AI新業務和愛奇藝增長掩蓋在線廣告頹勢
    百度這份超預期財報主要得益於智能雲、小度在內的百度AI新業務和愛奇藝等業務的增長,在一定程度掩蓋其傳統業務在線廣告業務的頹勢。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人們均居家隔離,百度營收在此期間僅同比下降7%。這主要得益於多元化的收入來源,包括面向各行各業的營銷服務、AI新業務和愛奇藝。
  • 滴滴為何要自「造」網約車?還要5年內普及100萬臺?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11月16日,滴滴出行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作為第一款為共享出行而生的汽車新物種,D1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滴滴正式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表示,提高出行共享率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共享化是未來出行的最優方案。在未來,購買服務將替代購買工具,一個人不必擁有一輛車,就可以擁有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 2021網約車大戰前夜:騰訊阿里再出手、國家隊衝擊日均300萬訂單
    十年前,網約車這一新興事物的出現,在經歷一輪又一輪角逐之後,最終滴滴出行佔據九成市場份額,挑戰者偃旗息鼓。 2018年的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2020年初的疫情突襲,讓原本快速增長的網約車行業陷入困局,新玩家們在今年底卻又悄悄燃起了戰火。
  • 滴滴CEO程維:每周近90萬計程車司機在滴滴APP上接單
    滴滴出行CEO程維在這場活動上回顧第一天出發的精神,並表達了對快的新出租及計程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期待。「計程車業務代表著滴滴Day one的精神,簡單、激情、獨立思考、擁抱變化。今天也是滴滴產品上線八周年的日子,我們一起慶祝新出租再出發。特別希望計程車團隊和整個大滴滴團隊回歸初心,堅持第一天出發的精神。」
  • 滴滴推出定製網約車D1,五年100萬輛將挑戰汽車產業新格局
    八年前,在風雪夜的程維打不到車,因而萌生了讓出行更美好的願景,八年後夢想延續,滴滴推出了首款定製版網約車——D1。這是首臺由一家出行平臺主導推出的全新車型。11月16日,在「滴滴開放日」D1首次亮相。這臺車由滴滴出行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說到主機廠為網約車從零研發的例子,D1算得上是第一個。
  • 滴滴籌備上市,目標估值800億,83年創始人程維,原來如此兇猛!
    那年夏天,程維定下兩個月突破1000名司機的目標,他帶著團隊,跑遍了北京一百多家計程車公司,對方第一句話都是:你們有沒有交通委的紅頭文件?最終結果是,沒有一家願意用他的打車軟體。他們以為是北京的市場太保守,就轉去深圳突破,可是深圳的計程車公司,第一句話問的也是同樣的問題。
  • 程維王興打頭陣!
    目前,小巨頭美團、滴滴已親自下場打得火熱,電商新秀拼多多也已強勢入局,而巨頭騰訊阿里則更多以投資姿態入局。所以說,網際網路半壁江山都衝進來了,並不誇張。在親自下場的巨頭中,滴滴和美團尤其引人注意。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說,社區團購依舊是零售生意,電商出身的拼多多做團購也算是順理成章,外賣出身的美團和網約車出身的滴滴,則頗有點跨界追風口的意味。頗令人意外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的大幕,由做網約車的滴滴拉開。今年6月,滴滴率先登場,橙心優選在成都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