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遊體育:波浪式蛙泳訓練的一些基本原則

2020-12-26 中遊體育

對於四式泳姿技術要求最高的波浪式蛙泳來說合理的訓練計劃十分重要,但是不當的訓練計劃不但可能破壞你的蛙泳技巧並且會大大增加你受傷的概率,如果膝關節不幸受傷甚至可能威脅到你整個遊泳生涯,所以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非常必要,在訓練中遵循以下幾個基本的原則將會使你的蛙泳訓練更加科學、合理。

一、不要用完整配合完成全部訓練

或許你認為用完整的配合技術完成整個訓練會提高你的蛙泳技巧,但是你需要知道蛙泳在四式泳姿中的減速以及能量消耗都位居前列,在同等的速度或距離中它會使你的體能迅速崩潰,產生更多的乳酸,心率也較其它泳姿更高,所以在整體高強度的訓練課中你難以保證所有技術的正確性,而錯誤的技術一旦形成,更正比重新學習更加麻煩。

建議:在基礎耐力訓練中摻雜一部分其它較為輕鬆的泳姿較為妥當,蛙泳主項的訓練並不需要全程覆蓋,但是同樣,所有有關蛙泳的訓練也不應低於全部訓練計劃的50%。如果你堅持用蛙泳訓練完成所有耐力訓練,那麼將蛙泳拆分為蹬腿、劃手、完整配合循環會更加合理。

二、超負荷訓練下間歇的時間應該更長

與其它泳姿相比,蛙泳要達到超負荷訓練所要求的心率會更快,因為不停的減速以及加速會使蛙泳運動員的能量消耗在相同速度下比其它泳姿更大,所以你不能以其它泳姿的速度標準來要求蛙泳選手的訓練強度,並且蛙泳包幹訓練間隔的休息時間也應該大於其它泳姿,這樣可以避免運動員過快疲勞導致過度訓練。

三、主攻短距離蛙泳的選手應該避免較長時間的耐力訓練

短距離蛙泳選手更加強調無氧代謝和抗乳酸能力,過長的耐力訓練會導致他們在訓練時力量和速度無法得到保證從而影響短衝訓練效果以及無氧能力,但並不是說短距離蛙泳運動員不需要耐力訓練,短距離運動員在耐力訓練時應該避免長時間的超負荷訓練,當運動強度達到閾值訓練要求時即開始無氧能力訓練比較好。

四、蹬腿訓練不要過量

在四式泳姿中,蛙泳的腿部推進力佔比最高,按理說蛙泳運動員應該比其它泳姿的運動員進行更多的蹬腿訓練,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蛙泳的蹬腿動作極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過量的腿部訓練有可能給運動員造成不可逆轉的運動損傷,所以應避免單獨用蹬腿進行高強度訓練,即便在單獨的耐力訓練課中也應該遵守上文第一條的訓練原則:將蹬腿、劃手、完整配合循環進行,以便讓膝關節在全程訓練中得到適當休息。

兩個訓練小項的注意事項

1、浮板蹬腿對於腿部訓練能達到非常好的訓練效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蹬腿訓練都應該持板進行,徒手的蹬腿練習對於運動員提高上肢的流線型非常有好處。

2、不要過度使用蝶腿蛙手訓練,雖然蝶腿蛙手訓練對於運動員波浪的掌握以及手臂技術有一定幫助,但是看似其主要是在練習手臂技術,但是蝶腿技術好的運動員通常會用蝶腿技術補償較差的劃手,反而使劃手技術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以上就是一些蛙泳訓練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訓練計劃才能使你的蛙泳技術得到提高,進行錯誤的訓練不但對技術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中遊體育:被忽視的遊泳原則 動力的均勻性
    遊泳者都了解兩項基礎原則「減少阻力,增加推進力」對遊泳的重要性,所以在遊泳時會儘可能地保持身體流線型,並且增大划水或打腿時產生的推進力,但是你可能會忽略另外一項很重要的原則「動力的均勻性」。只要小時候參加過體育訓練(即便不是遊泳項目)的人都參加過一種跑步方式叫「變速跑」,如果從A點跑到B點,那麼相同的時間要求下變速跑要比勻速跑累的多,這其實就是動力均勻性體現,消耗相同的體能勻速跑更佔優勢。
  • 中遊體育:遊泳技術中的冷門小知識(蛙泳篇)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自由式以及仰泳中存在的一些技術要點,本文我們闡述蛙泳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識。二、波浪式蛙泳的上身不是起得越高越好初學波浪式蛙泳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認為上身起得越高越好,很多愛好者看到運動員的上身離水面很多,就認為上身起的高的就是波浪式蛙泳,但是盲目模仿的結果就是:波蛙遊的反而還不如平蛙快。
  • 中遊體育:蛙泳收腿翻腳時哪些細節容易被忽略
    蛙泳的收腿在整個蛙泳動作周期中阻力最大,所以單獨將收腿動作拿出一篇文章詳解講解十分必要,這可以讓我們在收腿時儘量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收腿這個技術動作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整個收腿技術環節中我們的所有細節都要圍繞如何減阻來進行。
  • 中遊體育: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極限速度
    蛙泳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泳姿,主要是因為雖然它速度最慢,但技術含量卻最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運動員如果不是蛙泳專項遊起蛙泳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推進力與阻力間的關係詳細分析一下有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的極限速度。
  • 中遊體育: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極限速度
    蛙泳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泳姿,主要是因為雖然它速度最慢,但技術含量卻最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運動員如果不是蛙泳專項遊起蛙泳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推進力與阻力間的關係詳細分析一下有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的極限速度。對於蛙泳來說制約速度的最大瓶頸就是阻力,因為在遊進時蛙泳是四式中產阻最大的泳姿,所以蛙泳的減阻相比其它泳姿更為重要,我們必須要優先處理好阻力問題。
  • 中遊體育:蛙泳翻腳時的「W」怎樣做比較容易
    蛙泳腿的推進力在四種泳姿中比重最大,所以蛙泳的腿部技術要比其它泳姿重要的多,而整個蛙泳腿部技術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翻腳」,可以說翻腳的好壞直接決定蛙泳腿部技術的成敗。那麼在遊蛙泳時如何做好翻腳動作呢?記住英文字母「W&34;形,那麼這個「W&34;W&34;形怎麼辦對於一些柔韌性不好的人來說,要想形成理想狀態的&34;翻腳也許很難,但是每次訓練時儘量去照著標準動作練習,保證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可能每天只會進步一點點,但是相信你肯定會越做越好。
  • 中遊體育:蛙泳腿部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
  • 中遊體育:蛙泳腿部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
  • 中遊體育:蛙泳翻腳時的「W」怎樣做比較容易
    蛙泳腿的推進力在四種泳姿中比重最大,所以蛙泳的腿部技術要比其它泳姿重要的多,而整個蛙泳腿部技術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翻腳」,可以說翻腳的好壞直接決定蛙泳腿部技術的成敗。那麼在遊蛙泳時如何做好翻腳動作呢?現代蛙泳採用窄膝鞭狀蹬腿,在收腿時兩膝的距離較近,原則上不能寬於遊泳者的肩部,而較早的蛙泳技術收腿時則較寬,之所以要求收腿時膝蓋不能過寬主要是為了減少收腿時正面產生的形狀阻力。而較窄的收腿同時腳又翻不到膝蓋外側則會帶來以下弊端:蹬夾時兩腳的蹬水路線過短,極大降低腿部推進力。
  • 中遊體育:為什麼蛙泳蹬腿一定要勾腳
    在初級蛙泳培訓中,我們最常聽到教練喊的兩個字就是「勾腳」,而自由式的打腿練習中最重要的技術要點則是「繃腳」,如果這兩個技術動作沒有做正確它將大大影響你的動作效率,甚至對於一個初學蛙泳的學員來說,即使你能夠遊上十幾二十米,但是沒有勾腳,那麼也可以說你的泳姿是不合格的。
  • 中遊體育:蛙泳腿推進力產生時的兩個奇怪現象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既然蹬夾腿這麼重要,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技術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 蛙泳收腿翻腳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技術要點
    蛙泳的收腿在整個蛙泳動作周期中阻力最大,所以單獨將收腿動作拿出一篇文章詳解講解十分必要,這可以讓我們在收腿時儘量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收腿這個技術動作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整個收腿技術環節中我們的所有細節都要圍繞如何減阻來進行。
  • 中遊體育:疫情期間在家跑步可以代替遊泳訓練嗎
    而對於那些超級遊泳發燒友來說,不能參加遊泳運動可能會使他們很焦慮,導致心情非常糟糕,所以有部分愛好者會考慮用一些其它的有氧運動來代替遊泳,比如跑步。對於一部分愛好者來說,在家中安放一臺跑步機沒事跑上個把鐘頭可能是目前唯一一項可以在家中進行的有氧運動。
  • 北島康介的蛙泳技術動作分析
    (見表 1)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中北島康介採用的是「 小波浪式」蛙泳技術,與傳統的「波浪式」蛙泳相比,即發揚了優勢,同時又有技術創新。作為世界上最傑出的蛙泳運動員,北島康介是第一個將 100 米蛙泳遊進 59 秒的人 ,對於「塊頭」較小的亞洲運動員來說,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績必定與其先進的蛙泳技術密切相關。
  • 中遊體育:為什麼除了蛙泳其它泳姿更宜採用多峰划水
    好吧,筆者可能需要用筆墨再大致解釋一下什麼是「多峰划水」,實際上蛙泳、自由式、蝶泳的划水軌跡基本都可以分為蛙泳的兩種划水軌跡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教練在教蛙泳劃臂時至少會出現兩種技術,分別為雙峰划水與單峰划水。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遊泳速度強壯的身體固然一個必備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提高手段仍然是從改善遊泳技巧入手。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要想提高遊泳速度需要掌握兩門重要的學科就是力學和生理學,我們要用機體最低的能量消耗通過力學獲得最多的前進動力,所以遊泳的訓練內容其主旨就是圍繞兩大方面:提高遊泳技巧以及改善身體機能。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
  • 波浪式蛙泳的幾個學習技巧
    他認為,在波浪式蛙泳技術中,肩的動作軌跡是對稱的波浪型。也就是說,波浪呈對稱形起落,在呼吸後沒有突然的下落。腿的動作也很關鍵,一定要在恰當的時機配合上體的前衝,完成被阿本什克稱為「貓撲」的動作。如果蹬腿太晚,雙肩會然下沉,在原本應該對稱的波浪上就會突然形成一個凹槽。傳統蛙泳技術與波浪式蛙泳技術的區別就在於此。
  • 科普 | 初學蛙泳技巧
    蛙泳為什麼會省力?原因就在於蛙泳遊進時減阻是最重要的一點。由於蛙泳水下移動手臂和收腿時給身體帶來的阻力,蛙泳向前遊進時的速度並不像自由式那樣均勻。這便是蛙泳遊進時基本變化的姿態。其次,蛙泳腿部動作。蛙泳的動力最大部分都是來源於腿部,腿部動作可分為收腿,外翻,蹬夾,以及滑行。
  • 中遊體育:遊好蛙泳的關鍵 收腿的時機與快慢
    蛙泳作為四種泳姿技術中最複雜的一種,有很多關鍵的技術點較難把握,比如今天講的正確的蛙泳收腿時機與快收腿、慢收腿之間的關係。何時收腿在競技比賽中是一個可以精確到秒以內的問題,那麼究竟何時收腿呢?只要掌握這幾點阻力與推進力的理論就能很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