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泳姿,主要是因為雖然它速度最慢,但技術含量卻最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運動員如果不是蛙泳專項遊起蛙泳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推進力與阻力間的關係詳細分析一下有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的極限速度。
對於蛙泳來說制約速度的最大瓶頸就是阻力,因為在遊進時蛙泳是四式中產阻最大的泳姿,所以蛙泳的減阻相比其它泳姿更為重要,我們必須要優先處理好阻力問題。
相對較輕的外划動作
對於手臂的起始外划動作來說它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做此動作時我們需要儘量的放輕動作,雖然單臂地向外動作會產生一定的推壓阻力,但是所幸的是由於蛙泳的外划動作是雙手同時向外,一側手臂向外動作所產生的推壓阻力會被另一側手臂的向外動作抵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很用力地去外劃,放輕動作對於體能的節約也有一定優勢。
推進力峰值更高的划水路線
目前主流的劃手軌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當雙手到達肩寬時立即開始向後做高肘抓水動作,小臂向後的動作出現在向外的划水路線中,這種划水動作的優勢是推進力比較早,但是劣勢是內劃路線將被縮短。
另一種劃手軌跡是:當雙手到達肩寬時繼續直臂向外划動一定寬度,然後直接開始內劃,讓高肘動作出現在向內划水的路線中。這種划水動作的優勢是內劃路線較長,但是高肘動作不是很明顯,整體的推進力可能也並不如上一種劃手技術,但是因為其內劃路線較長,所以在內劃快結束時達到的速度峰值要比上一種劃手動作更高。
我們更推薦第二種划水動作,因為當蛙泳的內划動作結束時緊接著腿部做的動作就是收腿,而收腿動作所引起的掉速現象較為嚴重,所以使用第二種內划動作讓推進力達到更高的峰值可以讓掉速不那麼嚴重。
貼著水面前伸的手臂
我們時常看到一些運動員在伸臂時手會離開水面,但是目前短程蛙泳最快的運動員亞當·皮蒂的手臂是完全貼著水面前伸。原因是當手離開水面時肘關節因為規則限制並不允許離開水面,所以如果單純只讓手高於水面,我們的小臂下端在前伸時實際上是在推著水前進,這同樣會引起推壓阻力。所以儘管現在有很多運動員在前伸手臂時手高出水面,但是我們還是建議應該將整條手臂貼住水面前伸。
手臂入水後不要下潛過多
波浪式蛙泳的手臂在入水後有輕微向斜下方伸展的動作用以輔助前衝,但是不要下潛過深,當手臂下潛過深時雖然會使身體上下的波動更大,但是當小臂超過身體投影面時會增加額外的阻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手臂在入水後傾斜的角度與身體成一條直線,不能讓手臂的傾斜角度大於身體的傾斜角度。
掌握不早不晚的收腿時機
在初學蛙泳時,很多教練會讓我們把手臂動作完全做完後再開始收腿,但是這隻適用於初學者,在對速度有要求時我們必須要讓劃手與蹬腿動作之間的減速時間儘量縮短。
當我們的手臂內划動作結束時推進力也會立即喪失,前伸手臂的動作不會產生推進力,所以此時我們內划動作一結束應該立即開始收腿,這個時機需要十分精確,如果過早,收腿所產生的阻力將會抵消掉手臂內劃時的推進力,而過晚,將會延長內劃結束失去推進力與蹬腿產生推進力之間的時間。
到底應該快收腿還是應該慢收腿
收腿是產生阻力的行為,所以越慢的收腿產生的阻力越小,初學蛙泳時慢收腿是必要的,但是同樣,在要求遊進速度的時候,更快的收腿動作可以減少因為阻力引起的掉速時間,雖然更快的收腿產生阻力也會更大,但是兩害取輕縮短掉速時間會更重要。
利用好波浪推進力
有一種免費的推進力可能並不會引起廣泛注意,就是人在遊進時如果突然減速,身體周圍被迫移動的水卻並不會立刻停止向前移動,這部分水仍會託著身體前進,這就是波浪推進力,這和玩衝浪時讓浪推著你前進的感覺類似。
當我們在劃手與蹬腿之間出現減速時這種波浪推進力就會發揮作用,因為它是免費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做任何動作,但是你必須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瞬間儘量減少阻力,並且保持身體的流線型,所以在收腿時你應該儘量讓你的兩腿維持在肩寬以內,過寬的收腿會增加正面的形狀阻力,也會減弱這種波浪推進力。
另外一點需要提及的是,波浪推進力只會出現在波浪式蛙泳中,平式蛙泳的收大腿動作會顯著抵消掉這種波浪推進力,而之所以波浪式蛙泳會放大這種推進力是因為波浪式蛙泳收腿時上身位置比較高使身體傾斜一定的角度,且先收小腿再收大腿的動作也會使收腿的大部分時間水流順著身體的斜面滑下,所以這種波浪推進力的高利用率是波浪式蛙泳獨有的。
蹬腿結束後不要忽略上抬動作
至於如何做好蹬夾腿這個話題網上有大段篇章的內容做介紹,我們不多重複,但是通常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細節是:蹬夾水結束時腿部的上抬動作。上抬動作其實不會產生推進力,但是如果腿部不上抬,那麼腿部、特別的小腿就將低於身體的投影面,它也會增加額外的阻力,所以蹬夾腿臨近結束或者結束時輕微的上抬大腿十分必要。
以上就是蛙泳提速的一些小細節,這些細節通常不會引起注意,但是如果您正處於一個蛙泳的速度瓶頸期,那麼相信以上的內容會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