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遊體育: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極限速度

2020-12-10 中遊體育

蛙泳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泳姿,主要是因為雖然它速度最慢,但技術含量卻最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運動員如果不是蛙泳專項遊起蛙泳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推進力與阻力間的關係詳細分析一下有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的極限速度。

對於蛙泳來說制約速度的最大瓶頸就是阻力,因為在遊進時蛙泳是四式中產阻最大的泳姿,所以蛙泳的減阻相比其它泳姿更為重要,我們必須要優先處理好阻力問題。

相對較輕的外划動作

對於手臂的起始外划動作來說它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做此動作時我們需要儘量的放輕動作,雖然單臂地向外動作會產生一定的推壓阻力,但是所幸的是由於蛙泳的外划動作是雙手同時向外,一側手臂向外動作所產生的推壓阻力會被另一側手臂的向外動作抵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很用力地去外劃,放輕動作對於體能的節約也有一定優勢。

推進力峰值更高的划水路線

目前主流的劃手軌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當雙手到達肩寬時立即開始向後做高肘抓水動作,小臂向後的動作出現在向外的划水路線中,這種划水動作的優勢是推進力比較早,但是劣勢是內劃路線將被縮短。

另一種劃手軌跡是:當雙手到達肩寬時繼續直臂向外划動一定寬度,然後直接開始內劃,讓高肘動作出現在向內划水的路線中。這種划水動作的優勢是內劃路線較長,但是高肘動作不是很明顯,整體的推進力可能也並不如上一種劃手技術,但是因為其內劃路線較長,所以在內劃快結束時達到的速度峰值要比上一種劃手動作更高。

我們更推薦第二種划水動作,因為當蛙泳的內划動作結束時緊接著腿部做的動作就是收腿,而收腿動作所引起的掉速現象較為嚴重,所以使用第二種內划動作讓推進力達到更高的峰值可以讓掉速不那麼嚴重。

貼著水面前伸的手臂

我們時常看到一些運動員在伸臂時手會離開水面,但是目前短程蛙泳最快的運動員亞當·皮蒂的手臂是完全貼著水面前伸。原因是當手離開水面時肘關節因為規則限制並不允許離開水面,所以如果單純只讓手高於水面,我們的小臂下端在前伸時實際上是在推著水前進,這同樣會引起推壓阻力。所以儘管現在有很多運動員在前伸手臂時手高出水面,但是我們還是建議應該將整條手臂貼住水面前伸。

手臂入水後不要下潛過多

波浪式蛙泳的手臂在入水後有輕微向斜下方伸展的動作用以輔助前衝,但是不要下潛過深,當手臂下潛過深時雖然會使身體上下的波動更大,但是當小臂超過身體投影面時會增加額外的阻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手臂在入水後傾斜的角度與身體成一條直線,不能讓手臂的傾斜角度大於身體的傾斜角度。

掌握不早不晚的收腿時機

在初學蛙泳時,很多教練會讓我們把手臂動作完全做完後再開始收腿,但是這隻適用於初學者,在對速度有要求時我們必須要讓劃手與蹬腿動作之間的減速時間儘量縮短。

當我們的手臂內划動作結束時推進力也會立即喪失,前伸手臂的動作不會產生推進力,所以此時我們內划動作一結束應該立即開始收腿,這個時機需要十分精確,如果過早,收腿所產生的阻力將會抵消掉手臂內劃時的推進力,而過晚,將會延長內劃結束失去推進力與蹬腿產生推進力之間的時間。

到底應該快收腿還是應該慢收腿

收腿是產生阻力的行為,所以越慢的收腿產生的阻力越小,初學蛙泳時慢收腿是必要的,但是同樣,在要求遊進速度的時候,更快的收腿動作可以減少因為阻力引起的掉速時間,雖然更快的收腿產生阻力也會更大,但是兩害取輕縮短掉速時間會更重要。

利用好波浪推進力

有一種免費的推進力可能並不會引起廣泛注意,就是人在遊進時如果突然減速,身體周圍被迫移動的水卻並不會立刻停止向前移動,這部分水仍會託著身體前進,這就是波浪推進力,這和玩衝浪時讓浪推著你前進的感覺類似。

當我們在劃手與蹬腿之間出現減速時這種波浪推進力就會發揮作用,因為它是免費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做任何動作,但是你必須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瞬間儘量減少阻力,並且保持身體的流線型,所以在收腿時你應該儘量讓你的兩腿維持在肩寬以內,過寬的收腿會增加正面的形狀阻力,也會減弱這種波浪推進力。

另外一點需要提及的是,波浪推進力只會出現在波浪式蛙泳中,平式蛙泳的收大腿動作會顯著抵消掉這種波浪推進力,而之所以波浪式蛙泳會放大這種推進力是因為波浪式蛙泳收腿時上身位置比較高使身體傾斜一定的角度,且先收小腿再收大腿的動作也會使收腿的大部分時間水流順著身體的斜面滑下,所以這種波浪推進力的高利用率是波浪式蛙泳獨有的。

蹬腿結束後不要忽略上抬動作

至於如何做好蹬夾腿這個話題網上有大段篇章的內容做介紹,我們不多重複,但是通常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細節是:蹬夾水結束時腿部的上抬動作。上抬動作其實不會產生推進力,但是如果腿部不上抬,那麼腿部、特別的小腿就將低於身體的投影面,它也會增加額外的阻力,所以蹬夾腿臨近結束或者結束時輕微的上抬大腿十分必要。

以上就是蛙泳提速的一些小細節,這些細節通常不會引起注意,但是如果您正處於一個蛙泳的速度瓶頸期,那麼相信以上的內容會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

相關焦點

  • 中遊體育: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極限速度
    蛙泳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泳姿,主要是因為雖然它速度最慢,但技術含量卻最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運動員如果不是蛙泳專項遊起蛙泳或多或少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推進力與阻力間的關係詳細分析一下有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提高蛙泳的極限速度。對於蛙泳來說制約速度的最大瓶頸就是阻力,因為在遊進時蛙泳是四式中產阻最大的泳姿,所以蛙泳的減阻相比其它泳姿更為重要,我們必須要優先處理好阻力問題。
  • 中遊體育:蛙泳收腿翻腳時哪些細節容易被忽略
    蛙泳的收腿在整個蛙泳動作周期中阻力最大,所以單獨將收腿動作拿出一篇文章詳解講解十分必要,這可以讓我們在收腿時儘量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收腿這個技術動作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整個收腿技術環節中我們的所有細節都要圍繞如何減阻來進行。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要想提高遊泳速度需要掌握兩門重要的學科就是力學和生理學,我們要用機體最低的能量消耗通過力學獲得最多的前進動力,所以遊泳的訓練內容其主旨就是圍繞兩大方面:提高遊泳技巧以及改善身體機能。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遊泳速度強壯的身體固然一個必備條件,但是最重要的提高手段仍然是從改善遊泳技巧入手。
  • 中遊體育:遊自由式時哪些技術細節可以減少阻力
    要想提高遊泳速度需要掌握兩門重要的學科就是力學和生理學,我們要用機體最低的能量消耗通過力學獲得最多的前進動力,所以遊泳的訓練內容其主旨就是圍繞兩大方面:提高遊泳技巧以及改善身體機能。所以幾十年前那種靠著大運動量獲取更好成績的訓練手段並不符合科學訓練的原則:單純靠運動強度堆徹出來的成績很容易被糟糕的遊泳技術所抵消。
  • 中遊體育:遊泳技術中的冷門小知識(蛙泳篇)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自由式以及仰泳中存在的一些技術要點,本文我們闡述蛙泳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識。但是臀部上浮不能過度,很多人為了讓波浪動作更加明顯就會將上身起得非常高並且在手臂入水時過度下潛,雖然波浪式蛙泳技術允許手臂在前伸時輕微向下,但是過度的向下伸手反而會使正面的阻力增大,這就是起伏過度。
  • 中遊體育:為什麼除了蛙泳其它泳姿更宜採用多峰划水
    這個「峰」其實說的就是「速度峰值」,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並不能區分運動員在划水時到底有哪些不同,但是如果你是一位晉級或者資深泳者你將很容易發現看似相同的划水路線實際上存在著很多細節差異。蛙泳的兩種划水軌跡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教練在教蛙泳劃臂時至少會出現兩種技術,分別為雙峰划水與單峰划水。
  • 中遊體育:蛙泳腿部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
  • 中遊體育:蛙泳腿部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
  • 中遊體育:為什麼蛙泳蹬腿一定要勾腳
    在初級蛙泳培訓中,我們最常聽到教練喊的兩個字就是「勾腳」,而自由式的打腿練習中最重要的技術要點則是「繃腳」,如果這兩個技術動作沒有做正確它將大大影響你的動作效率,甚至對於一個初學蛙泳的學員來說,即使你能夠遊上十幾二十米,但是沒有勾腳,那麼也可以說你的泳姿是不合格的。
  • 中遊體育:蛙泳腿推進力產生時的兩個奇怪現象
    雖然四式泳姿中蛙泳是最慢的泳姿,但是蛙泳的蹬夾腿卻是產生推進力最大的腿部技術動作。目前高水平的運動員單次蹬夾腿動作前進距離一般在1.8米左右,北島康介的蛙泳腿前進距離可以高達2米,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單次蹬腿距離到達2米的遊泳運動員。既然蹬夾腿這麼重要,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技術動作是如何產生推進力的。
  • 中遊體育:蛙泳翻腳時的「W」怎樣做比較容易
    蛙泳腿的推進力在四種泳姿中比重最大,所以蛙泳的腿部技術要比其它泳姿重要的多,而整個蛙泳腿部技術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翻腳」,可以說翻腳的好壞直接決定蛙泳腿部技術的成敗。那麼在遊蛙泳時如何做好翻腳動作呢?現代蛙泳採用窄膝鞭狀蹬腿,在收腿時兩膝的距離較近,原則上不能寬於遊泳者的肩部,而較早的蛙泳技術收腿時則較寬,之所以要求收腿時膝蓋不能過寬主要是為了減少收腿時正面產生的形狀阻力。而較窄的收腿同時腳又翻不到膝蓋外側則會帶來以下弊端:蹬夾時兩腳的蹬水路線過短,極大降低腿部推進力。
  • 中遊體育:蛙泳翻腳時的「W」怎樣做比較容易
    蛙泳腿的推進力在四種泳姿中比重最大,所以蛙泳的腿部技術要比其它泳姿重要的多,而整個蛙泳腿部技術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翻腳」,可以說翻腳的好壞直接決定蛙泳腿部技術的成敗。那麼在遊蛙泳時如何做好翻腳動作呢?那麼建議你採用較寬的收腿,雖然這種方法會增加收腿時的阻力,但是對於柔韌性不好的人來說兩膝較寬可以讓兩腳間的距離適當加寬,不至於造成蹬腿路線過窄影響推進力,否則很有可能做成上文那種收腿又窄,又翻不出腳的不倫不類的動作。本文由中遊體育原創,每天分享一個遊泳小知識。
  • 中遊體育:波浪式蛙泳訓練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不要用完整配合完成全部訓練或許你認為用完整的配合技術完成整個訓練會提高你的蛙泳技巧,但是你需要知道蛙泳在四式泳姿中的減速以及能量消耗都位居前列,在同等的速度或距離中它會使你的體能迅速崩潰,產生更多的乳酸,心率也較其它泳姿更高,所以在整體高強度的訓練課中你難以保證所有技術的正確性,而錯誤的技術一旦形成,更正比重新學習更加麻煩
  • 提高蛙泳遊進速度的一點兒個人心得體會
    技術上的分析就不多說了,咱也不是專業搞遊泳的,不能說的那麼專業,所以也只能從一個普通遊泳愛好者的角度去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了,那就是蹬夾腿的力量要更大一些,蹬夾之後的伸漂要漂久一些。為什麼要蹬夾腿的力量要大一些?因為蛙泳前進動力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來自於腿部的蹬夾動作。
  • 女性明確了蛙泳技術的提高方向
    蛙泳是公認易學難精的泳姿之一,大致上蛙泳分為平蛙和波蛙兩種不同的蛙泳風格,與之相搭配的動作技術要點不盡相同,這點與自由式在不同遊泳距離時採取的遊泳策略有些類似,要麼偏重於每一划的遊進效率,要麼偏重於每一划的遊進速度。
  • 中遊體育:高肘動作的原理是什麼 有哪些注意事項
    遊泳划水技術中哪個技術動作最重要?相信絕大部分遊泳者都會說「高肘」,是的,雖然高肘的名詞最多出現在自由式中,但是其它三式泳姿在划水時保持高肘也是重中之重。,這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划水效率,而且這種划水技巧也規避了一部分手臂向下或者向上所做的無謂作用力,所以說高肘動作是經濟而有效的。
  • 蛙泳收腿翻腳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技術要點
    蛙泳的收腿在整個蛙泳動作周期中阻力最大,所以單獨將收腿動作拿出一篇文章詳解講解十分必要,這可以讓我們在收腿時儘量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收腿這個技術動作不產生任何推進力,所以在整個收腿技術環節中我們的所有細節都要圍繞如何減阻來進行。
  • 中遊體育:刮除體毛為什麼可以提高你的遊泳速度
    事實證明,刮除體毛確實能使遊泳成績提高,在100米的遊泳比賽中,這種行為甚至可以為你節省最多兩秒的時間。那麼為什麼刮除體毛會提高遊泳成績?對於遊泳這種運動項目來說,歸根結底它就是一項對抗阻力,諸如形狀阻力、波浪阻力,摩擦阻力的運動。
  • 中遊體育:被忽視的遊泳原則 動力的均勻性
    壞就壞在收腿的動作產生的阻力抵消了很多推進力,蹬腿使蛙泳有明顯的加速,但是收腿動作又使速度被驟然降低,所以相同時間和距離蛙泳要比自由式累得多。而自由式快的原因一是因其阻力小,另外一點就是兩臂交替划水,兩腿交替打水,其動力輸出持續均勻,所以儘管它的劃臂不如蝶泳手的動力大,打腿也不如蛙泳腿的動力大,但是動力持續均勻減速時間少,這兩個優勢就造就了自由式「速度之王」的稱號。
  • 中遊體育:初學蛙泳一換氣就沉怎麼辦
    初學者在學習蛙泳的過程中最恐懼的莫過於換氣,第一是只要換氣就會有嗆水的可能,第二就是可能不換氣蹬幾次腿還能前進,但是一換氣就會下沉,所以這兩點足以讓初學者喪失學下去的信心,甚至認為自己不適合遊泳,但事實上如果掌握正確的動作配合,這並不是初級蛙泳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