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紙」
生活的樣子可以千姿百態
給陳曉一張紙
他可以摺疊出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這期的主人公是一位愛摺紙的宅男
他用紙創造出讓人嘆為觀止的世界
第28期
「摺紙帝」的紙上王國
01
喜歡別人叫我「摺紙帝」
陳曉從高中開始偶然接觸摺紙,
已經和摺紙經歷了
將近10年的「戀愛」。
「一開始喜歡摺紙是從模仿開始,常常自己在房間裡摺紙折上幾個小時。」
——陳曉
初學時候,
陳曉經常把自己關在屋裡琢磨,
有時候一件作品就要花費他好幾天的工夫。
摺紙考驗一個人的心志,
也折磨一個人的耐心。
儘管陳曉後來考上
與摺紙毫不沾邊的醫學專業,
但摺紙這項愛好卻從來沒有落下。
「父母一開始還不是很支持我摺紙的。認為這項愛好很花費時間,容易玩物喪志,影響學習。」而大學四年下來,通過參加一些商業活動和比賽,陳曉靠摺紙養活了自己。
▲陳曉部分摺紙作品
「嘆為觀紙」工作室
2009年,陳曉與幾位廣東的摺紙愛好者在中山一起創辦了「嘆為觀紙」工作室。初創團隊有四人,陳曉大學畢業後,全身心投入工作室,成為了工作室唯一一個全職工作人員。把愛好轉變成自己的一份事業……
02
創意源自生活的點點滴滴
陳曉和他小夥伴們共7個人,
目前就「蝸居」這個研發部裡面
進行頭腦風暴。
工作室裡堆滿了不少
因自己「靈感爆發」而創作的作品。
「平時我們看到什麼、想到什麼,都會試著用摺紙折出來。這個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為自己的技術做積累,為日後更好的原創做積累。而且這種生活中產生的靈感往往讓作品更加有共鳴。」
工作室的作品陳列櫃
擺放的作品琳琅滿目。
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特殊寓意:
當年很多人加班都會稱自己為加班狗;
被生活壓力壓得不想起床,想慵懶得做一個國寶的熊貓……
從這些作品你會看到,
它除了本身摺紙藝術的美,
也透露著生活的氣息。
「紙」雖然誕生在中國,但是摺紙藝術卻是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在國內,摺紙近幾年才得以生根推廣。陳曉認為,當自己的摺紙作品被不少商家肯定,通過不少商業活動,讓自己的紙藝作品被更多的人傳播認可,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陳曉團隊工作照以及紙模作品
「雖然有時候也會覺得夾雜了商業,純粹的愛好有點變味。」但為了使工作室更好堅持下去,陳曉也和他的夥伴們一同努力, 「這也代表著摺紙藝術可以在商業社會存在。在未來,我們也很希望能夠純粹地做摺紙藝術,做更藝術化的摺紙作品,讓更多人接觸到更美的紙藝世界。」
03
文創工作,創意才是最無價的材料
入門容易,突破很難。
模仿別人的作品很容易,
但搞出自己的原創很難。
很多摺紙愛好者
都是失去突破瓶頸的熱情與勇氣,
也逐漸放棄摺紙。
作品名稱:
嫦娥
摺紙也是一份「文創」工作,最為珍貴、有價值的,就在於自己的設計與心思。陳曉曾經花費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思考,去一次次嘗試搞出自己的創作。
「雖然說摺紙是有公式,怎麼折有怎樣的效果……但是想好這些步驟要花很多心思。」一開始去創作一個作品,短則需要幾天、長的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陳曉部分摺紙作品
小夥伴們在一起,
總是會想各種點子
把摺紙跟工作結合在一起。
比如在商場折一隻大大的鯨魚,呼籲人們注意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遇到這種大型作業,往往需要小夥伴們一起連續多日的工作,拼紙,摺紙。
▲陳曉團隊工作照
這薄薄的一張紙,
通過他們的手,
承載了他們的想法,
傳遞給更多的人,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價的交流呢?
文字 賴瑋彤
視頻/圖片 賴瑋彤 潘曉佳
責編 張耀文
二審 周亞平
三審 程明盛
本篇由中山網原創(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26期:大興國際機場有他的「分毫必較」
第27期:光頭檔主的「公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