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戰友都評了中將,他連烈士也沒混上,當了五十年無名英雄

2021-01-08 大鵬說事

紅軍長徵走了二萬五千裡,卻從來沒有中過一次埋伏,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軍內部有一支神秘的聽風部隊,能夠及時知道敵軍的動向。

李俠、餘則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哦,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王錚、蔡威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一個是紅一方面軍的千裡眼,一個是紅四方面軍的順風耳。

剛開始的時候,敵軍比較傻,不知道紅軍有了電臺,所以經常用明碼發報。

在吃了幾次虧後,敵軍的電臺就學聰明了,花招也越來越多,密碼改動十分頻繁。

為了破譯敵軍的密碼,蔡威完全沉浸在無線電的王國裡,常常連吃飯都顧不上。

一頓飯常常是熱了涼,涼了再熱,往往要好幾次。

在宋侃夫等人的幫助下,蔡威先後破譯了楊森、劉存厚、李家鈺、羅澤洲、鄧錫侯、田頌堯、劉湘等四川各派軍閥的密碼。

由於蔡威在「看不見的戰線上」屢建奇功,我軍對敵情了如指掌,打了不少神仙仗。

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徵後,電臺人員白天跟著大部隊行動,無法工作。

紅四方面軍的蔡威等人就在白天截收敵臺信號,並將其破譯出來。

天黑後,紅一方面軍到達宿營地,蔡威就馬上把截獲內容發給一方面軍。

一、 四方面軍相隔數千裡相互配合,這才確保了四渡赤水的成功。

後來紅四方面軍長徵北上,王錚就白天截收敵軍情報,再夜間通知四方面軍。

就這樣,蔡威和王諍雖然素未謀面,卻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一時在軍中傳為佳話。

紅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以後,他倆舉行了網友見面會,

在一起親熱地暢談了三天三夜,交流偵察破譯敵軍電臺密碼的工作經驗。

後來,王諍評價說,蔡威作為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工作的創始人,對紅一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也是有貢獻的。

長徵結束後,毛澤東有過這樣的評價:「長徵有了二局,我們好像打著燈籠走夜路」,「沒有二局,長徵是很難想像的。」

1955年的時候,作為我軍通信兵的創始人和傑出代表,王諍被授予中將軍銜。

蔡威呢?很不幸,他在1936年9月22日,因患重傷寒病逝於長徵途中,年僅29歲。

由於蔡威的工作的特殊性,他的事跡長期以來一直鮮為人知,

他的烈士身份也一直沒有得到確認,就連他的家人也無從知道他的下落。

彈指一揮間,49年過去了。

1985年11月4日,在宋侃夫等6位老戰友的聯名建議下,

在多位中央領導的批示下,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認蔡威同志為革命烈士。

1986年7月21日,為紀念蔡威烈士犧牲五十周年,

徐向前元帥揮筆題詞:「無名英雄蔡威」,

徐帥的這一高度評價,蔡威是當之無愧的!

2005年,蔡威故居列入福建省四大紅色名人故居之一。

另外三個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張鼎丞。

相關焦點

  • 徐小巖中將赴福建寧德緬懷無名英雄蔡威(圖)
    徐小巖中將赴福建寧德緬懷無名英雄蔡威(圖) 2015-04-29 10:12: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1955年授銜時,他原定少將,很多戰友強烈抗議,改為中將
    1955年我軍第一次大授銜,留下了很多故事,有的人覺得軍銜過低大鬧一場,也有的人高風亮節主動讓銜,還有的人被特意提升了軍銜。梁從學就是後面這個例子,本來按他當時的職務,應該授予少將軍銜,但這讓他的戰友們強烈不滿,就連陳毅元帥都說:「梁從學同志身經百戰,勞苦功高,應該評中將。」
  • 他是紅軍師長、八路軍團長,在十年內未獲升遷,建國後成開國少將
    紅軍時期的高級將領,建國之後大多成為了開國將軍,師級幹部大多成為了開國上將或中將。有一人曾經擔任過紅軍的師長、八路軍的團長,卻在十年內未獲得升遷,建國後成開國少將。他的名字叫白志文。白志文,出生於1903年10月,河北省易縣人,是一個八旗子弟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鑲白旗滿人,官居五品,1911年清朝滅亡之後,白家也因此沒落了,1924年洪災泛濫,白志文全家淪為了乞丐。為了混口飯吃,白志文參加了西北名將胡林翼的部隊,後來這支部隊被派「圍剿」紅軍,白志文早有投奔紅軍的想法,他果斷率領連隊發動兵暴,殺了連長,率全連奔向蘇區,被改編為紅軍第五縱隊教導大隊。
  • 哥哥是陸軍上將,他是陸軍中將,建國後享副兵團待遇
    哥哥是陸軍上將,他是陸軍中將,建國後享副兵團待遇說起永嘉鎮,重慶人知道的很少,即使在「銅梁」,人們的印象也僅僅是「很遠」就戛然而止了。事實上,這裡可是一個臥虎藏龍之地,最出名的當屬走出一門兩將的郭氏家族。
  • 建國70年不要忘記:餘則成已經犧牲!
    從1950年年初開始,由於叛徒出賣,前往臺灣執行潛伏任務的1500名中共地下黨員有1100人被逮捕處決,很多人連一個名字都沒留下來!然而,1100位犧牲的「餘則成」再也沒能回來,一批批烈士的鮮血浸透了刑場,被鋪上一層黃土後,又被一批烈士的鮮血所浸透……久而久之,臺北市的馬場町刑場成為一座巨大的血土包。
  • 西路軍騎兵師參謀長被誤殺,事涉大將和中將,50年後追認為烈士
    可包括李彩雲在內的所有人應該都不會想到,這位被青海馬步芳軍閥集團,懸賞2000元大洋的優秀將領躲過了敵人的堵截、追殺,卻在生路透出一絲曙光的時候,遭到了自己人的槍殺,永遠的長眠在這片他熟悉的土地上了。李彩雲之死,李新國百思不得其解。
  • 這位西藏烈士的後代,在尋找爺爺當年的戰友……
    最近,我們「雪域老兵吧」平臺接到一位藏族人阿旺覺登急切的來信,全文如下:我是一名藏族人叫阿旺覺登,我現在想替我父親完成他的一個心願,希望雪域老兵吧能夠提供幫助。我的爺爺張愛民(藏族名字叫仁增旺扎)是上世紀60年代的一名進藏漢族軍人,駐地在昌都地區洛隆縣,後來認識了我奶奶並結婚(未領結婚證)。
  • 紅色的捕風者——為革命獻出生命的無名英雄蔡威
    這一勝利來之不易,寧德蔡威研究會編著的《尋劍:無名英雄蔡威傳奇》再一次印證了這一偉大曆程。蔡威和戰友開創的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和無線電偵察工作具有高度的隱秘性,致使他犧牲後,他對中國革命的獨特貢獻和他的身世經歷鮮為人知。在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推動下,蔡威的老戰友等領導和將軍們多年奔走呼號,蔡威的真實身份得到確認,1985年,再次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 他守候戰友陵墓34年,誓為長眠新疆的柳州籍烈士尋親!好消息傳來…
    路訓良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人,1951年2月入伍,原為解放軍某工程兵部隊十二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因積勞成疾,1976年1月犧牲在工作崗位,時年42歲。犧牲後,他長眠在新疆伊犁喬爾瑪烈士陵園。上世紀70年代,為修築全長560多公裡的天山獨庫公路,168名築路官兵獻出年輕生命。
  • 空軍司令劉亞樓回老家,一位烈士遺孀跪倒在他面前,為丈夫喊冤
    建國後,劉亞樓一直非常繁忙,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弄出了十幾支空軍部隊,創造了世界空軍發展的記錄。 作為閩西紅軍的傑出代表,劉亞樓一直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故鄉。直到五十年代,劉亞樓才忙裡偷閒,回了一趟老家。這麼大一個首長回來了,當地的很多省市領導都來了。 老戰友的遺孀攔路喊冤
  • 老將軍為犧牲45年的戰友三次上書,請求評烈士,墓前說了4個字
    陳祖林,1909年出生於江西石城高田鎮新坪村雲龍山村小組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1929年,他參加了當地赤衛隊,並擔任赤衛隊長,隨後率領這支隊伍參加紅軍,曾參加中央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鬥,被大家稱為「神炮手」。在1940年的娘子關一戰中,陳祖林以五團二營的兩個連為先鋒部隊,掃清了娘子關外圍的日軍碉堡,此戰結束,陳祖林率部共殲滅日偽軍700餘人。
  • 李仲英:紅軍軍長,八路旅參謀長,為何建國後僅為副廳
    大家都知道,紅軍時期,我軍編制為方面軍——軍(軍團)——師。改編為八路軍後,方面軍變成師,軍(軍團)變成旅,師變成團。1955年授銜時,紅軍時期方面軍一級的幹部大部分是大將或元帥,只有肖克是上將。軍(軍團)級幹部大部分授上將、中將,賀晉年為少將。
  • 他被稱為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曾多次立功,建國後授予中將
    王諍出生在江蘇一個普通的家庭,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他選擇了報考軍校,立志報效國家,在他的努力下他進入到了黃浦江軍校第六期通訊學科,而他對於電信專業的研究可謂是廢寢忘食,曾被蘇聯紅軍顧問岡恰洛夫中校的稱讚。1930年他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並帶去一部英國製造的軍用電臺、兩小箱電訊器材和資料。
  • 從南昌起義到建國,我軍十位烈士,他們都有資格成為元帥!看看都是誰?
    革命時代有很多烈士,哪些人如果活到建國時期,有可能評元帥呢?1927年,他率領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因故未能參加南昌起義。後來在秋收起義中,該團成為骨幹。犧牲時間:1927年9月23日拂曉,起義部隊後衛第3團遭敵軍數路夾擊,部隊損失嚴重。盧德銘挺身而出,從前隊折回,帶領一個連搶佔高地阻擊特務營和保安團,同時指揮被打散的第3團官兵向前衛部隊靠攏,在此過程中被一顆子彈擊中右胸,壯烈犧牲。
  • 蔡威——三十餘年磨一劍,從「無名英雄」鑄就「知名英雄」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丨三十餘年磨一劍,從「無名英雄」鑄就「知名英雄」蔡威,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供稿:林澤勁蔡威烈士,曾是我軍一位無線電技偵情報工作中建樹不朽功勳的共產黨員,被徐向前元帥稱讚為"無名英雄"。
  • 許世友秦基偉見了他都得叫一聲首長,卻只有中將軍銜,他是誰?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這個老紅軍厲害,許世友秦基偉見了他都得叫一聲首長,卻只有中將軍銜。大家都知道我國在建國後,也就是1955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銜評定吧?這第一次軍銜評定工作,進行的時間十分之久,因為必須要根據戰功、輩分、現有職務以及資歷等眾多因素,來授予新的軍銜,同時也要保證評選做到公平公正。
  • 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的任務是親手安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
    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的任務是親手安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  抗美援朝戰場上,張書義的任務是親手安葬犧牲的志願軍烈士,給長眠在異國他鄉的戰友以最後的溫暖和告慰——  「安葬組的工兵班查看地形、挖好墓穴。護士用酒精擦淨烈士身上的泥汙和血跡,為他們整理衣物。組長清點烈士遺物,登記信息,在簡易地圖上標註安葬地點。
  • 英雄讚歌 | 他一邊寫下玫瑰色的詩句,一邊搶回戰友腐爛的遺體
    有一次他和戰友早上起來上廁所,突然飛來一顆炮彈,強大的氣流把他倆推下了廁所。「在廁所遇襲真是好狼狽啊,幸好身上沒被弄髒,因為前天下雨,露天廁所被雨水衝刷了一道。」說到這裡,老人哈哈大笑,像是在講一件趣事——樂觀的心態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在離前線不到一公裡的八一站1953年5月初,鄧璧虹奉命前往前線「八一站」。
  • 歷史上的今天:1994年9月21日 (1994年8月16日) 建國後首都最大血案—建國門事件
    在26年前的今天,1994年9月21日(農曆1994年8月16日),94年北京建國門事件。建國門事件是1994年9月21日發生於中國首都北京建國門外的一場涉外政治事件。一名中國軍隊軍官田明建在開槍打死其長官和戰友後,攜槍向天安門廣場進發,在建國門與趕來的警察發生激烈的槍戰。
  • 10萬新縣人:「戶戶有紅軍,村村有烈士」
    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開國元勳都在這裡戰鬥過。43位新縣開國將軍就是從10多萬人的新縣烈士和紅軍中產生的。鄭維山將軍回憶,1930年6月,紅軍擴編,他帶領70餘名赤衛隊員參加紅軍,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和他一同參加紅軍的70餘人,建國後僅有兩人得以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