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之美,細膩天成

2020-12-16 騰訊網

舊時竹器與人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如影隨形。

簸箕、籮篼、刷帚、

火棍、淘籮、蒸籠、

筲箕、塘畚、陽帽、

提籃以及暑天乘涼的

篾枕、竹蓆、竹床等等。

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之一。人們利用竹子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將以前傳統的竹編工藝大膽革新,創造出許多新的竹編技藝,既承載著傳統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

據了解,竹編可以分兩大類: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而我們欣賞的主要就是立體竹編,它往往是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結合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功用。一般我們鄉下竹編經過選竹(一年的慈竹、單竹等)、刮青、分塊子(平分後再平分)、分篾、煮篾(脫脂增白、染色等),最後分絲。接下來,竹編藝人按模具進行編織。

據考古表明,自人類開始定居生活以來,便已經有意識的用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在實踐中,又慢慢發現,竹子乾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在中國文化裡,竹子具有許多重要意義,它是謙虛為懷的翩翩君子,它也是生命理想與真實精神的標誌。同時,竹子更是從過去開始便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不論是建築、編織、雕刻、造紙等無一不在。

在竹編手藝人的引領下,我們看到原本挺拔的竹子是如何通過選料、裁料、破篾、打磨等極耗時、重複再重複的步驟,成為溫和細膩可被造型的篾絲。

只是看似柔軟的篾絲,依然有著屬於竹的堅韌,在交錯編織之間,手藝人指尖縱橫劃下的深刻紋理,是為創造完美竹編的堅持。

來源:月印池文化

-END-

相關焦點

  • 竹編之美,特別的美!|竹編|竹子|手工藝品
    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之一。人們利用竹子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將以前傳統的竹編工藝大膽革新,創造出許多新的竹編技藝,既承載著傳統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據了解,竹編可以分兩大類: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而我們欣賞的主要就是立體竹編,它往往是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結合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功用。
  • 竹編工藝 實用器物之美
    竹編工藝欣賞
  • 竹編雖發源自中國,卻精緻於日本
    竹,君子之所偏愛也 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懼逆境、不畏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君子的象徵。
  • 古典家具二十四美,宛若天成!
    形之大度,意之深遠! 一、簡淨簡從,宛若天成 中式古典家具,染空冥之靈,集雲水之清,臻古非凡,意蘊深遠。它將詩意的美洇染古今,滲透光陰,蘊含著著一份古雅之美,一份深邃之美,一份靜簡之美。
  • 中國符號|竹編工藝
    製作僅僅用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讓每一根竹絲依胎成形,緊貼瓷面,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 產品主要有:瓷胎竹編花瓶、竹編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編平面畫。粗絲竹編工藝也稱無瓷胎竹編工藝。是指用竹條篾片編成的生活用具和觀賞陳設品的竹編工藝。製作過程是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淨的篾絲,經過切絲、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編結成各種精巧的生活日用品。
  • 竹編工藝 | 中國兩湖地區竹編工藝特性分析
    益陽地區位於洞庭湖南岸,以水竹和楠竹居多,水竹柔韌堅強,楠竹堅韌輕強,均是上等的編織材料。益陽高檔水竹涼蓆可以隨意摺疊彎壓,竹絲不斷不損,方便儲存,其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由青綠色變為淺棕色,進而變為棕紅色,而且使用時間越久,散熱性和吸汗性越好,色澤更為透明,觸感更為光滑,可用30年之久。
  • 竹編的藝術
    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 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竹編工藝品分為細絲工藝品和粗絲竹編工藝品。比較有名的竹編細絲工藝品如瓷胎竹編,其使用的竹材來自成都地區的特長無節瓷竹,經過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製作出精細的竹絲。
  • 崇州:「千年竹編之鄉,今朝更織新景」
    道明鎮的竹編建築 道明鎮是由來已久的「竹編之鄉」,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處處皆是「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花篼」的景象。道明竹編品種繁多,除竹兜、竹籃、竹盤、竹碗外,有竹淨百圓鑼、竹套三花提籃、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書兜等。2012年,道明竹編被列入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年公益傳授竹編技藝近萬人次 她讓更多人「粉」上東陽竹編
    「如果說前些年我和師父一起進北京故宮博物院修繕倦勤齋,成功讓東陽竹編出圈;那麼這幾年,我就是努力讓更多人『粉』上東陽竹編,讓他們用自己的指尖感受這項非遺。」從2016年以來,蔡紅光每年傳授竹編技藝數千人次,今年已達上萬人次。從展示到授藝1972年出生於虎鹿鎮白溪村的蔡紅光初中畢業就開始學習竹編技藝。
  • 〔讀城〕成都地標產品之九:道明竹編,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以「道明」之名,傳工匠之心文 / Jamie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成都地理標識產品是具有鮮明本土特質、傳統底蘊,取得廣泛認同的優質產品。這些品牌產品是成都地區重要的根塊,湧動著當代脈動,生發出川派之魅。這樣的美好之地,就是道明。:道明竹藝村據《華陽國志》介紹,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道明人就已經開始種竹和使用竹了。
  • 【民間】南安竹編:薄薄篾片編就「古早味」
    也正是那時,竹編一直是個吃香的活兒,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便是一捆捆的竹子,一摞摞的竹編製品。可是為什麼一夜之間,這些竹編製品卻淡出了我們的視線?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生活用具不斷更迭,會做竹編的篾匠已經屈指可數了。近日,記者來到省新鎮省身村,這裡仍有這麼一群篾匠,守著小村莊,繼續著他們未編織完的人生。
  • 崇州:道明竹編搭上短視頻「新列車」
    怎樣讓精美的道明竹編通過抖音從鄉村走向全國,讓「村民帶貨」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農民增收拓展渠道? 「當鄉村振興搭上短視頻這班『新列車』後,鄉村的美好可以得到更好地傳播,讓更多人能夠知曉和體驗。」
  • 臨沂林肯冒險家-天成之美顯獨特型格
    臨沂林肯冒險家-天成之美顯獨特型格 2020年03月09日 11:00 新聞稿
  • DMTC深圳算命大美天成八字算命學業案例
    DMTC深圳算命大美天成八字算命學業稟賦天定,學隨心成;笨鳥矣靈圃無用,華章矣絕妙天成。案例:水多漂流 比肩恍惚 問學業。深圳算命大美天成深圳算命大美天成八字算命 木火通明 學業必成問學業事業(八六年九月初二十八)。
  • DIY手工竹編工藝!
    而與竹子利用相關的竹藝,一直是日本民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著很多的流派,包括樂器、兵器、竹編等,其中有一百多種的編織方式。今天要介紹日本京都女竹匠Ogura Chiemi,繼承和延續了古老的竹編工藝,但同時將現代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 ...千年竹編之鄉,今朝更織新景」——走進崇州市道明鎮
    道明鎮的竹編建築  道明鎮是由來已久的「竹編之鄉」,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處處皆是「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花篼」的景象。道明竹編品種繁多,除竹兜、竹籃、竹盤、竹碗外,有竹淨百圓鑼、竹套三花提籃、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書兜等。2012年,道明竹編被列入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紅木家具之美,美若天成,美在這五點!
    《春秋繁露》中記載「木者,春生之性」指出木是生命之源,發自春天,代表著一種溫存的屬性。這正迎合了中國人的本性與性格:發於自然,內斂含蓄,體會生命之味後,最終歸於自然。其體現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是天人合一;體現於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是社會的和諧有序;體現於人與物的關係中,是心與物、文與質、形與神、材與藝、用與美的統一。這種要求反向而言即「道在器中」,古典紅木家具,無疑是其中之集大成者!
  • 蜀繡、剪紙、竹編、書畫……它們出自這些心靈手巧的殘疾人
    精緻細膩的立體剪紙、栩栩如生的花鳥國畫……10月15日,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舉行,在重慶市殘聯主題展區,殘疾人文創手作吸引市民駐步觀看。和立體剪紙一樣精緻的,還有竹編花籃、簸箕。來自重慶墊江的周文件正在編一副牡丹掛畫,接觸竹編要從他小時候說起,爺爺是竹編篾編好手,常常編一些背簍、竹簍等日用品,肢體殘疾的周文江自2015年開始,師從大足竹編非遺傳承人,專門開始學習手藝。學手藝要靜的下來,一副竹編牡丹掛畫,最快也需要編上一個月時間。
  • 雅趣 |竹編:在手指上跳舞的篾片
    在新石器時代,以竹編籃筐為模型,又誕生了陶器。殷商時代,竹藤的編織紋樣豐富起來,編織也日見精細,更追求工藝性。戰國時期還出了一位致力於竹編技藝研究的人——泰山。中國的竹編技藝歷經千年,代代延續。日本職人(工藝人)為實現竹子的超凡性能,不厭其小、不厭其煩、不厭其精、不辭勞苦,以超強的設計靈感,打造出令人驚絕卻又實用的竹編藝術,竹編已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 道明竹編亮相成都市首屆天府大地藝術作品展
    用崇州道明竹編所打造的「尋回」「吞吐」兩組大地景觀在藝術季上進行展示。作為成都平原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景觀特色的代表,以「竹」為原材料,藉助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結合的表達方式,「尋回」「吞吐」兩組大地景觀完美詮釋了人們對「川之美學」的理解和「蜀之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