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道破男女關係:不是欲望和性,是餓

2020-12-22 王子咖啡

女人,有了臉蛋,有了身材,就能獲得愛情和婚姻幸福嗎?

恐怕未必。現實中如張雨綺,小說裡如唐宛兒。

男人,有了名聲,有了金錢,就會朝三暮四、玩弄感情嗎?

恐怕是的。當「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成為一句名言,意味著潔身自好的男人畢竟少數。

所以賈平凹說: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都只是餓了。

讓男人著迷的唐宛兒,為什麼得不到愛情?這個被賈平凹偏愛的角色,又給他帶來過怎樣的傷害?

女子叫唐宛兒,從此不忘了周敏。回家提出離婚,丈夫不同意,又是一頓打。 ——《廢都》

第一個男人強霸了她,那時她還是個姑娘,為了遮醜便索性嫁給了男人。

沒成想婚後才是噩夢開始,就像她說的:「他有的是力氣,是頭倔驢。」離不了婚的唐宛兒,每晚被折磨、毒打,讓她的心和身子,每時每刻都渴望出逃。

這時,遇見了能說會道、溫柔蜜語的他,她仿佛在絕望中抓住了救命稻草。

有文化會寫作的才子周敏,很快的成了她的第二個男人……他們愛的熾烈,她不惜拋下孩子與他私奔。他帶著她逃離深淵,從封閉落後的村子,奔向開放、包容的大城市。

一月後,兩人瘋勁漸漸疲軟,所帶錢財也所剩無幾,周敏才知道女人對於男人不過如此。誠然唐婉兒美豔,而西京這麼大的城市,也不能實現他的願望,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廢都》

果然對於男人而言,事業和權利才更有吸引力。不過一月有餘便膩歪了宛兒的肉香。於是,周敏帶著宛兒,攀了同鄉的關係,找到當時西京名人之首的大作家——莊之蝶。

身邊帶著個美豔尤物,莊之蝶饞得挪不開眼,周敏自然謀事順利。

而這邊,宛兒奔著更高的生活目標而去,歡快的揮別周敏,躍入莊之蝶的懷抱。

莊之蝶雖然長相醜陋、又老又銼,但「西京名人」的光環加身,在宛兒眼裡倒也「光輝偉岸」了起來,於是有了諂媚:

或許別人會說你是喜新厭舊的男人,我更是水性楊花的浪蕩女人了?不是的,人都有追求美好的天性,作為一個搞創作的人,喜新厭舊是一種創造欲的表現……我知道,我也會調整了我來適應你,使你常看常新。適應了你也並不是沒有了我,卻反倒使我也過得有滋有味。女人的作用是來貢獻美的,貢獻出來,也便使你有強烈的力量去發展你的天才。

莊之蝶一把攬宛兒入懷:「我是多麼哀嘆我們認識得太晚了。」

兩人一時墜入境界,莊之蝶倒把宛兒端坐著抱入懷裡,渾身顫抖著,擺弄得她如貓兒狗兒……

這是1993年出版的,賈平凹的第一部都市小說《廢都》中的情節。

唐宛兒這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以及小說中大量的男女動作描寫,使得《廢都》一經面世就遭瘋搶,首印50萬冊幾度斷貨;另一方面也使作者賈平凹飽受指責,因他尋求突破的大膽描寫,也讓此書一度遭到封禁。

但其實,賈平凹並非刻意著筆於「性」,只是通過人物的「性」來表現人物靈魂深處的真實狀態,以及性格動因。

福柯曾經說過:

(人們在很多方面都不開口談及性)這不是因為人們有意避而不談這些令人適意的行為,而是因為當其成為話題時,問題的焦點不是這些行為所採取的形式,而是行為所表現出的活動本身。這些行為的動作要比其形態重要得多。

這是人們對作品的誤讀,卻強塞給作者賈平凹去承受。

事實上,在寫這部作品時,也正是賈平凹內外交困之際:自己身患肝病、母親同時病重、父親得癌去世、妹夫離世、又官司纏身備受打擊。而唯一能交心的愛人,當時卻因懷疑他與女讀者的私情而鬧出離婚。

我們無法想像他內心的苦悶與痛楚。所以會發現,書中好多情節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正如他本人的感慨:

」幾十年奮鬥的營造的一切稀裡譁啦都打碎了「,「只剩下毒病的我和我的三個字的姓名」。

外界終究沒有因此而放過賈平凹,有評論家一針見血的指出:

「小說中所描寫的女性形象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實質上是一群生活在男權規範下的木偶。」

賈平凹默默的承受了一切,他沒有辯駁也沒有回應,而是任由時間去洗刷、消化這一切。

那時,恐怕也只有季羨林老先生仗義執言:這部作品20年後必定大放異彩。

時間到了2020年,這部《廢都》不僅沒有被世人遺忘,反而再次引發輿論的熱度。如今再回望書中唐宛兒的角色,你便不難理解,這是一個怎樣複雜而備受批判的人物形象。

女性意識的崛起,又何嘗不是在「唐宛兒」的悲劇之上,綻放出的思想之花?

蕭伯納說:

「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則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

唐宛兒的矛盾就在於,她時而勇敢,時而迴避;她敢於直面欲望,卻找不到人生出口。

為了擺脫困頓的婚姻和家暴,她敢於拋夫棄子與人私奔;卻在一開始遭遇侵犯後,把婚姻當成「守貞」。

受傳統倫理道德的綁架,認為嫁給侵犯她的人,就能洗刷她身上的「髒」,這成為她一生悲劇的起源。

為了實現階級的躍遷、追求生活的品質,她可以豪不猶豫的從一個懷抱、跳到另一個懷抱,還美其名曰:「為藝術創作而獻身。」

欲望使她逃離婚姻,她又因更大的欲望陷入物質和虛榮。她擁有不滿足現狀的願望和勇氣,卻始終把自我價值捆綁在男性身上去實現。

她以為僅僅通過身體和獻媚,就能換取愛和呵護;卻不明白,在男人眼裡,這不過只是「物物交換」,單純的交易。

是交易,就有價碼。

當她身處險境時,周圍的男人只是忙著算計得失利弊,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庇護她,最終被丈夫綁回了鄉下,捆綁起手腳,日夜毒打,生不如死。

這是她的悲哀,更是她的無奈。在兩性關係中,她始終將男性放在主位,自輕自賤,只把「為男性貢獻身體」當成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在「女性崛起」的今天,我們不難從女性自身發力,去爭取、甚至搶奪本該屬於我們的一切。

而在二十年前,我們能要求一個沒有多高文化程度、沒讀過多少書、沒什麼本事,甚至連個「西京城市戶口」都沒有的唐宛兒,有多高的見解和認知呢?

此時再讀此書,從小說的名字《廢都》到人物形象、性格,甚至動作、態度的描畫都時刻彰顯著作者的批判態度。

唐宛兒的悲劇,何其不是對所有女性的一種啟發、一種警示?

所以後來,才湧現出不少閃光的女性思想,以其為代表的女性作家嚴歌苓就曾說:

理想的女人不是作為取悅於男性的一種人,她本身也是一個被取悅的人。

這又何嘗不是在唐宛兒的悲慘之上,體悟綻放出的睿智之花呢?

當年的批判讓賈平凹傷得不輕。他直言,《廢都》是上帝給他的安慰和懲罰,安放了他破碎的靈魂。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優秀的作品,在國內備受爭議,卻在國外屢屢獲獎,不斷引起關注的原因所在。

在1997年,賈平凹的成名之作《廢都》更是一舉奪得國外嚴肅文學的重量級權威獎項——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透過男女關係,看人性,《廢都》確實值得一讀!

賈平凹道破男女關係的本質: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都只是餓了。

這段破碎又重建的時光,賈平凹用了近30年來修復,在70歲即將來臨之前 ,他終於走出了陰影,直面了當年那些質疑和批駁。

2020年,他帶著精心打磨的生平第二部都市題材小說《暫坐》再度歸來。

他不是不在乎當年那些批評,不是不屑於那時那些爭論,他在新書《暫坐》中均有回應。

這次的主角是十二位漂亮女人,不再在男權支配下過活,看似獨立、富有、精彩,但同樣有著對生活的迷茫、懷疑、叛逆和掙脫。

而《暫坐》的靈魂人物羿光,則承載了眾姐妹的情感與精神依託。與莊之蝶不同的是,他有著「欲」的放蕩,更有「靈」的克制。他是女人取悅、追逐的對象,也同時取悅、追逐著眾姐妹。

他也膽小、自私,但更重要的是莊之蝶偽裝出來的人性與善良,在羿光身上,是真實存在的,是尚未泯滅的人性的光輝。也許這就是作者賦予這個人物的名字的由來——追逐「光」的君主。

賈平凹直言《暫坐》緣於他愛去的茶莊搬走了。他愛去的那些年,每日兩次在那裡喝茶。茶莊裡賣著全城最好的茶,老闆竟是一位女子,人長得漂亮,但從不施粉黛,裝束和打扮也都很中性。從那時起,他醒悟了雌雄同體的人,往往是人中之鳳。

她還有一大群閨蜜,各個悠遊自尊,儀態高貴。她們的美豔帶著火焰令你怯於走近,走近了她們的笑聲和連珠的妙語,又使你無法接應。

她們不受羈絆,永遠自我。簡直是,你有多高的山,她們就有多深的溝,你有雲,雲中有多少鳥,她們就有水,水中就有多少魚。她們是一個世界。

他沉迷於她們的世界,於是《暫坐》整整寫了2年多,反反覆覆改了四稿,全手寫的20多萬字,足見其重視及用心。

賈平凹更說:寫到最後,越覺困擾,這些女人是會戀愛的,為什麼她們不結婚或離異後不再婚?

世上的事千變萬化而情感是不會變的嗎,還是如看到的那句話: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都只是餓了。

而我的理解,就像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的:

「真正的愛是活出來的,幸福不在於找對一個人,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男人的「餓」,在於不被理解。莊之蝶內心的空洞與怯懦,妻子牛月清的輕視,使他成為家裡的「廢人」,夫妻關係裡的「無能」,從而只能向外尋得滿足。

仰仗自己的名勢,通過與外面崇拜他的各色女人苟合,來尋求身為男性的力量感;在一次次男跟的豎起中,感受到自己的「雄壯」。

即便是令他無比迷戀的唐宛兒,也只有肉身的切磋,沒有靈魂的交流,更談不上更高層次的理解,他也最終迷失在身體的狂歡中,逐漸被掏空。

女人的「餓」,在於不被接納。從20年前的依附男人而生的唐宛兒,到20多年後經濟獨立、情感自主的茶莊眾姐妹,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地位的提升,可圈可贊。

但「西京十二玉」表面風光無限、瀟灑肆意的背後,卻在各自的人生中,依然不斷的遇到現實的壓抑與無奈。

縱然獨立如她們,為了更大的欲望,更強的力量,在思想文化高度進步的今天,仍免不了討好、依賴權力或男人。

或許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

幸福是一種沒有任何依賴的存在狀態。有依賴,就會有恐懼。

從《廢都》看清男人的「餓」,再到《暫坐》看懂女人的「餓」,你能體味到時代變遷、世間萬變……人生如暫坐,不過宇宙的一時一刻。

然而有眾生,始有宇宙,眾生之相即是文學。誰又能說暫坐在茶莊之上,聽著他人的經歷,描摹眾生故事的賈平凹,不是在為這個時代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肉身皆苦,不如讓靈魂在《暫坐》中體驗歡愉!物慾橫流的社會,惟有感人的溫情得以恆久流傳;困於欲望的心靈,惟有節制與理性方能治癒……見眾生,見世界。誠意推薦,值得收藏。

【怎麼買】點下方 《購買》2個字即可,50元不到,不過一頓飯錢,收穫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60年人生智慧,得到賈平凹典藏版新書,品味12位傳奇女性的精彩人生。

不知20多年後,在堪稱《廢都》升級版的新書《暫坐》中,賈平凹又會給人帶來怎樣的衝擊和啟發呢?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男人跟在《廢都》,女人心在《暫坐》,賈平凹:咱們只是都餓了!
    這句話一語道破愛情的問題,人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有吃的欲望,換個角度來說,人只有缺愛的時候,才需要愛情。 可是這句話也不全對,有些人擁有一份愛情還會覺得不夠,保住二,守住一,發展三四五六七。如此花心為哪般?
  • 賈平凹《暫坐》,一句話看透人生,說中多少男女的孤寂!
    賈平凹《暫坐》,我讀了三遍,不為什麼,就是喜愛,我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看透人生,說中了多少男女的孤寂!讀書讀的是什麼?賈平凹的名氣不用說,在當代眾多作家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他與路遙、陳忠實並稱為「陝西文學的三駕馬車」,除此之外,賈平凹還有著「鬼才」之稱!
  • 賈平凹再婚,妻子比他小17歲,新書《暫坐》比《廢都》更有看點
    賈平凹再婚,妻子比他小17歲,新書《暫坐》比《廢都》更有看點賈平凹有著那個年代男作家的一貫特徵,性壓抑,50年代生的人,大多經歷過貧乏的青春時代,文革等,大概80年代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才傳遞過來,而這時候最旺盛的生理的衝動期已經過去,但是心理上從未消退,所以賈平凹如此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 賈平凹《暫坐》:西京女性受欲望所累,在狂歡時丟了最珍貴的東西
    小說描寫了一個充滿欲望的城市,以及在這個城市中的一群中年女子在追求經濟獨立、精神自由、瀟灑、時尚的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展現出的複雜人性!與《廢都》中的女性相比,《暫坐》中描寫的女性,顯然檔次提高了一個等級——她們更加獨立和自我。
  • 從《廢都》到《暫坐》:說不盡的荒唐事,道不盡的人性涼薄
    賈平凹先生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的小說大多反映西北農村為背景,他也寫下兩部以西京城市生活為背景的小說,那就是《廢都》和《暫坐》,這兩部小說,雖然時隔20多年,可是其內核還是在講述「人性"中的欲望掙扎,荒誕背後,精神世界的缺失。
  • 賈平凹《暫坐》:廢都裡迷失的一群女子信仰高潔,卻在現實裡沉淪
    賈平凹,1952年出生在陝西,22歲開始寫作,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別的文學獎,即「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等,賈平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高產的作家,平均每兩到三年就會推出一部新作品,他最著名的作品《廢都》是一部當代文壇備受爭議的作品,也讓賈平凹在文壇的地位毀譽參半。
  • 賈平凹《暫坐》:再好的姐妹關係,在遇到利益問題,關係猶如塑料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暫坐」。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迷子又是如何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他們在經濟獨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兒,又怎樣艱辛、迷惘、無奈甚至墮落,也是每一個人的狀態。賈平凹這樣評價這部小說。
  • 賈平凹《暫坐》:這些人為了欲望,為了財富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賈平凹先生的最新大作《暫坐》,我看了兩遍,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故事以茶莊老闆娘為中心,以十二個不同的現代都市女性形象為切入點,揭示了現代欲望都市下女姓的無奈、困惑與執著。而這個茶莊的原型,其實就是賈平凹家小區附近的一家茶莊,後來茶莊搬走了,賈平凹沒地喝茶,難以放心,遂以茶莊的老闆娘為原型創作出這部精彩的作品。有人稱這是現代版的「紅樓夢」,有人說是都市版的「金鉤十三釵」,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精彩,有人沉思,有人入迷,有人對故事的主人公們的起伏人生牽掛不已。對我來說,作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人,三個女人。
  • 賈平凹《暫坐》:愛過,睡過,依舊不能相守到老?
    聽聞賈平凹的妻子要和賈離婚,好朋友路遙坐不住了,病危之際連忙讓賈過來看看自己,順便和他交代一些重要的話。因為路遙此前也遇到過婚姻問題,從現在看,處理的也十分不利落,雙方都沒有討到好果子吃,在社會上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於是路遙對賈平凹細心的叮囑道:「你可千萬不要學我啊!」
  • 後廢都時代,賈平凹還有多少能量?《暫坐》裡的女人們,給出答案
    被罵住院的《廢都》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賈平凹,更關注當下芸芸眾生相,尤其是在後廢都 時代,生活在欲望都市裡的女性,那些看似獨立自強的優雅女性,她們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心酸和秘密?於是,就有了這部《暫坐》。
  • 賈平凹新作《暫坐》,寫了一群只戀愛不結婚的富婆,超越《廢都》
    人來到這個世界其實就是「暫坐」一下,最後都得匆匆離去。68歲的賈平凹悟出了人生的真諦,為他的新書取名《暫坐》。《暫坐》我已經讀第2遍了,還覺意猶未盡。一群看似自強不息的獨立女性,其實依舊掙脫不了社會關係的大網。
  • 賈平凹的《暫坐》尺度不亞《廢都》,文中沒有「此處省略幾百字」
    一、《廢都》2.0——《暫坐》 「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只是都餓了。」這是賈平凹對愛情的看法,許多作家與文人都喜歡將愛情描繪與渲染地十分高尚與聖潔,但在賈平凹的眼裡,愛情不過是兩個人各取所需罷了,再平凡與真實不過。賈平凹同樣也將這種思想滲透到它的作品之中。
  • 賈平凹《暫坐》:十幾個都市女性,儼然一副「大觀園」的景象
    《暫坐》:十幾個都市女性的刻畫,儼然一副「西京大觀園」賈平凹曾說,《暫坐》可能是70歲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雖然只有21萬字,卻整整寫了4遍。《暫坐》是有原型的,就是他經常去的那個茶莊,茶莊賣著全城最好的茶,老闆竟是一位女的,人長得漂亮,但從不施粉黛,裝束和打扮也都很中性,有一群閨蜜。她們充滿活力,享受時尚,不願羈絆,永遠自我。簡直是,你有多高的山,她們就有多深的溝;你有雲,雲中有多少鳥,她們就有水,水中就有多少魚。她們是一個世界。後來,茶莊搬走了,賈平凹有了創作的欲望。
  • 茅盾文學獎得主賈平凹翻車,新書《暫坐》雖暢銷,但開篇就出錯!
    雖然說他是憑藉《秦腔》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但是讀者只記得他的《廢都》,原因無他,因為《廢都》這部作品當中過多的性描述讓人不得不忽視,雖然說這部作品也被封殺過一段時間,但是出關之後還是該怎麼暢銷就怎麼暢銷。 《暫坐》是賈平凹先生的新作,他表示《暫坐》將會是他70歲之前的最後一部作品。
  • 賈平凹新長篇《暫坐》發表 自稱嘗試「撐竿跳」 單行本近期推出
    她們艱辛、慌張、掙扎、焦慮和恐懼,又以愛和希望支撐著前行。由於多年已經沒有寫城市題材了,此番推出《暫坐》,有媒體評論賈平凹在《廢都》之後首次回城。去年在西安舉辦的全國書博會上,賈平凹曾這樣透露新作信息:「我寫的多是現實生活,也就是百年來中國發生的事情;最早書寫的是家鄉,後來擴大到了整個秦嶺地區,不過都是農村題材、鄉土題材。我在城市已經生活四十多年了,除了《廢都》,幾乎沒有城市題材。
  • 賈平凹《暫坐》,我悟到一個道理,多少人的苦惱在於「三個字」!
    賈平凹《暫坐》,不同的人能從中讀到不同的東西,我讀了三遍,也感悟到了一個道理,原來多少人的苦惱就在於「三個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最近我就讀了一本好書,這本好書名叫《暫坐》!《暫坐》大家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會想到什麼?我聽別人讀的時候以為是「站住」,然後仔細想想會不會是「佔座」?後面發現原來它是一本書,而且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當然能寫這樣的書的人,一定有一個不簡單的作者,它的作者當然不簡單,這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賈平凹!
  • 賈平凹《暫坐》:教你看懂人生浮沉,聚散無期,生死無常的新作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問世。這是一篇頗為叛逆、挑戰傳統的小說,寫的是大西北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內容上關於男女愛情的描寫極為大膽,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色」小說。寫此文時,賈平凹41歲,在此之前他早就憑《商州》、《浮躁》有了名氣,之所以寫這樣一本小說是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創作能有一個突破,從文化層面轉為對生命本體層面。
  • 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提到中國當代文學,賈平凹無疑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從1986年的《浮躁》到1993年的《廢都》,從2005的《秦腔》到2020年的新作《暫坐》,賈平凹用樸實鮮活的文學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普通卻特殊的形象,講述了一段又一段平凡卻非凡的故事。
  • 曾經和你睡過的人,為何會離開?賈平凹:不過「暫坐」而已!
    賈平凹說過:「沒有什麼看不開,這只不過是」暫坐「而已!」都說,男人的心野,他們見一個愛一個,遇到新歡舊愛,他們都會照單全收。在賈平凹的《廢都》一書中,將男人的本性描寫的淋漓盡致。賈平凹說:人生不過一場「暫坐」。他對人生的領悟十分的通透,年近古稀,依然不忘記創作,據說,他家樓下有個茶館,茶館的老闆是個女的,而且,還是個漂亮的妹子。賈平凹每天兩次,雷打不動的要到茶館去喝茶,什麼茶貴,他喝什麼。
  • 賈平凹《暫坐》:作家「撩妹」有技巧?見面3次搞定俄羅斯美女
    賈平凹在文壇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從事文學創作以來,賈平凹筆耕不輟,兩年一部作品的產量在文學界也算是很敬業的作者了。賈平凹的作品風格其實一直都沒有多大的變化,20年來一直都是以鄉村為題材,都在記錄生他養他的這片黃土地,其實不是他不想寫別的題材,而是寫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