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 | 90多年前,中共花縣第一個委員會在這裡誕生……

2020-12-16 大洋網


紅色七月悄然來臨。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9周年,這99年裡,有波瀾壯闊的革命畫面,有值得尋味的歷史細節,也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印跡和遺址。


花都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些熟悉又陌生的革命遺蹟,追憶建黨偉業中那些紅色往事。


在花都區花城街公益村文化站旁,有一座二層結構建築格外引人注意。95年前,中共花縣第一個委員會便在此誕生。


視頻:中共花縣第一個委員會舊址


據《中共花縣地方史》記載:1924年末廣東開展「黨團分化」活動時,團粵區委於11月19日向團中央報告,指出花縣有社會主義共青團團員陳道周、黃馥珊、侯鳳池、梁伯輿四人在農民運動中佔重要地位,應介紹加入黨組織。此後不久,陳道周等人被接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初,中共花縣支部宣告成立,支部書記為陳道周。



圖片翻拍自《中共花縣地方史》


1925年初,中國大革命的浪潮已席捲整個廣東,花縣黨組織以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的先進思想宣傳、教育農民,把農民自發的反抗鬥爭轉變為自覺的鬥爭,使之成為花縣人民革命鬥爭的一個轉折點。




由於受戰爭影響,現在能看到的只是其舊址。2015年7月,中共花縣第一個委員會舊址重建後正式對外開放。建築為二層結構,一層為中共花縣縣委的歷史展覽,二層由村委另作他用。




走進重建後的舊址,迎面看到的便是「探索與輝煌——花都黨史展」幾個大字。


據介紹,該展覽通過上百幅圖片和詳實的文字材料,分為兩個部分,展現了花縣人民在花縣縣委、花都市委、花都區委的帶領下,取得的革命和建設成就。






溫馨提示:

如需參觀,請提前和花城街公益村文化站聯繫。


公益村立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不同時期都湧現出不少傑出人物和轟轟烈烈的事跡。


如在推翻滿清腐政時,有參加過徐維揚所組織並帶領攻打兩廣總督府的仁人志士——敢死隊。在大革命時期,有革命先行者徐茂均在本村組織農會,建立農軍,使公益村成為革命老區之一。在解放戰爭中,為解放全中國而轉戰南北的徐梓材。


公益村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先輩們為推翻腐敗政權而前僕後繼,浴血奮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新中國成立後,公益村人民發揚艱苦奮鬥,敢於進取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輝煌成就,尤其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公益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部分文獻資料來源:《中共花縣地方史》、廣州文史



相關焦點

  • 追尋紅色足跡(六)|廣州起義 ——誕生首個城市紅色政權
    近百年來,紅色基因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血液,化作一顆顆赤誠之心;紅色激流匯入中國廣袤大地,掀起洶湧壯闊的狂瀾;紅色記憶陪伴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成長,匯聚成光耀中華的絢麗日出。      站在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我們推出迎接建黨100周年大型融媒報導——《追尋紅色足跡》,在廣東這片具有光輝革命歷史的熱土上,追尋風雷激蕩的歷史印記,見證時代浩蕩前行。追尋紅色足跡(六)廣州起義——誕生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在廣州老城區中軸線上的廣州起義路,有一座明黃色的門樓格外亮眼。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8月19日,朱和平應邀出席瀏陽紀念紅一方面軍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屆湘鄂贛蘇區歷史研討會。當天下午,他和其他與會者齊赴位於永和鎮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及相關紀念地大圍山鎮參觀。連日來,湖南日報記者也循著紅一方面軍的歷史軌跡,穿行美麗瀏陽,追尋紅色密碼,探求紅色傳承。
  • 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記 ——科右前旗唱好「山水歌」打好「紅色牌」的...
    這裡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內蒙古東部區第一個農村紅色黨支部就誕生在這裡。從這裡開始,星星之火,燎向科爾沁草原的遼闊大地。「巴日嘎斯臺」係為蒙古語,意為有柳樹的地方,因當地柳樹生長茂密,故此得名。發源於哈圖莫河的巴日嘎斯臺河穿梭於柳樹叢中,流經全鄉35公裡,匯入歸流河。
  • 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記——科右前旗唱好「山水歌」打好「紅色牌」的...
    這裡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內蒙古東部區第一個農村紅色黨支部就誕生在這裡。從這裡開始,星星之火,燎向科爾沁草原的遼闊大地。「巴日嘎斯臺」係為蒙古語,意為有柳樹的地方,因當地柳樹生長茂密,故此得名。發源於哈圖莫河的巴日嘎斯臺河穿梭於柳樹叢中,流經全鄉35公裡,匯入歸流河。
  • 打卡湖北紅色記憶之旅,傳英雄志弘英雄氣!
    這些革命活動在湖北留下了豐富的遺蹟,成為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紅色旅遊資源。鮮豔的紅色旗幟在這裡高高飄揚,英雄的精神在這裡傳承不息。「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一起打卡紅色記憶之旅,追溯先輩足跡,緬懷那段充滿艱辛坎坷而又輝煌熱血的歷史!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8月19日,朱和平應邀出席瀏陽紀念紅一方面軍成立90周年暨第六屆湘鄂贛蘇區歷史研討會。當天下午,他與其他會者齊赴位於永和鎮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及相關紀念地大圍山鎮參觀。連日來,湖南日報記者也循著紅一方面軍的歷史軌跡,穿行美麗瀏陽,追尋紅色密碼,探求紅色傳承。
  • 「走遍甘肅」哈達鋪「長徵第一街」 永遠的紅色記憶
    哈達鋪「長徵第一街」 永遠的紅色記憶楊建棟哈達鋪紅軍長徵舊址——紅軍幹部會議會址哈達鋪紅軍長徵舊址——張家大院哈達鋪鎮「紅軍街」在中國革命史上在建軍93周年來臨之際,我決定再次前往紅色古鎮哈達鋪,重溫紅軍長徵的歷史記憶,緬懷當年紅軍艱苦奮鬥的革命歷史。哈達鋪是隴南市宕昌縣的一個小鎮,1935年9月,黨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後到達哈達鋪,紅軍在這裡得到了糧食、藥品等補充,因此哈達鋪被稱為紅軍長徵途中的「加油站」。
  • 「重走抗聯路、凝聚愛國情」 追尋老黑河遺址上的紅色記憶
    「重走抗聯路、凝聚愛國情」 追尋老黑河遺址上的紅色記憶 2020-01-16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憶市北:海岸路的紅色傳奇
    城市的歷史埋藏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埋藏在每一條道路的變遷中。在興隆路街道有一個條紅色之路,他印刻著青島的紅色歷程,他就是海岸路,看海岸路的前世今生,掀開市北的紅色記憶。 誕生海岸路建成於一百多年前,1904年德佔青島修建膠濟鐵路時,急需建立一座安裝維修鐵路機車及車輛的工廠,工廠需建在離青島站不遠處,同時建設一座火車站。
  • ...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南充市順慶區召開
    「『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南充山河似畫,順慶美麗如歌。順瀘起義打響了巴蜀革命的第一槍,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記載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武裝起義,青年朱德在這裡求學,探索革命真諦,今天順慶轄區的南充二中,依然完好的保存著朱德的讀書屋,嘉湖書院也是朱德青年時期在南充求學的勝地。
  • 打造紅色基因教育陣地 | 中共新豐縣第一個黨支部設在這所小學→
    打造紅色基因教育陣地 | 中共新豐縣第一個黨支部設在這所小學→ 2020-08-25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海豐辦紅色旅遊活動,這座「東方紅城」都有哪些標誌?
    而在微信公號「汕尾廣播電視」的活動報導內,海豐縣幾大標誌——紅宮、紅場、紅色文化街的圖片頻頻出現,特別是建築外牆主體色調均為紅黃相間的紅色文化街,頗為吸引眼球。這些建築和街景背後都有哪些故事?官網資料顯示,海豐為廣東歷史文化名城,全國13塊紅色根據地之一,從這裡走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傑出的農民領袖彭湃,原中國致公黨主席、著名民主人士陳其尤及其繼任者政治活動家黃鼎臣等人。
  • 尋鎮麗水遂昌|王村口古鎮,舊時深山小上海,紅色文化記憶悠遠
    以前,這個深藏在三溪之中的小鎮,因水運而得名,「小上海」的稱號聞名遠近;猶記得粟裕將軍的慷慨之詞,於革命的危難時刻寫下屬於王村口的紅色記憶。於是,獨屬於鄉村的傳統在這裡變得獨特,因為就在不經意間,這個小鎮的紅色故事已悄悄滲透進了它的文化脈絡中,這個小鎮的歷史韻味也已經深植於歲月之中。
  • 紅色記憶 ▏萊西市馬連莊鎮持續推進紅色小鎮建設
    10月23日,青島萊西市馬連莊鎮膠東紅色革命文化館,眾多遊客參觀學習,實地感受紅色記憶。青島萊西市馬連莊鎮紅色底蘊深厚,湧現出了李佐民、劉坦、「顧家一門三烈」等一批沽水先鋒,流傳著夭山戰役、黃金驛站、馬連莊戰役等紅色事跡,至今仍保存了膠東行署、八路胡同、北海銀行和膠東第一個新華書店等紅色舊址。據《萊西縣誌》記載,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原馬連莊44個村就有在冊登記的英烈2 9 5名。
  • 西單商場90歲了!這裡有你的記憶麼~
    說到西單商場相信北京孩子們的心裡都有滿滿的回憶這是北京人從小逛到大的地兒過去的這些年這座商場變化了太多太多但留在這裡的童年回憶和青春記憶依舊難忘也勾起了大家對西單商場的滿滿回憶「年輕時經常逛西單商場,如今雖然家搬得遠了,選購「大件」還是要來這裡逛逛,「天冷了,想買件新的羽絨服,正好趕上店慶,就像給老朋友過生日。」
  • 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籌備會在京召開
    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籌備會在京召開安學社/北京報導:2021年1月9日,由上海泓途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秦銘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萍鄉紅興科技有限公司、中聯大恩國際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戰神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起舉辦的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委員會暨國防教育產業聯盟籌備會在京召開
  • 赤岸記憶:太行山上藏雄兵,走進紅色故鄉,探尋偉人戎馬生涯
    讓赤岸「紅」起來的,不是這道土嶺,而是與八路軍一二九師相關的「紅色歷史」。從抗日戰爭開始,一二九師首長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指揮了大小無數次戰役,解放了大半個中國,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大決戰的序幕,形成了我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
  • ...元旦》發表90周年暨崇安蘇區建立90周年系列活動在武夷山舉行
    12月5日,武夷山人民與方志敏、黃道、粟裕、劉國興等曾經在此從事革命活動的先輩們的後代,以及相關領導、黨史專家,紅色採風團藝術家等,齊聚一堂,載歌載舞,在嵐谷鄉盛大舉辦紀念毛澤東《如夢令·元旦》發表90周年·崇安蘇區建立90周年暨嵐谷鄉第三屆白鵝節活動,把紅色文化的傳承、弘揚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意蘊,守正創新,打造「紅+綠」品牌,讓武夷山紅色文化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在這裡誕生:當地還有核輻射?
    第一顆原子彈、氫彈都在這裡誕生 津雲                   津雲新聞記者信華汪卓8月6日早上8:20,一列從西寧方向駛來的列車緩緩進站。但這裡天氣變幻莫測,老人抵達當天,陽光明媚,氣溫接近40攝氏度,可第二天卻是陰雨濛濛,氣溫驟降到攝氏十幾度。誰能想到,這裡曾有過一座神秘之城——它位於地勢平坦、群山環繞的金銀灘草原上,是原子彈、氫彈理想的研製基地。在這裡,誕生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
  • 紅色記憶,紅色豐碑渭北5個「紅色交通站」立牌
    8月17日,陝西省紅色文化研究所紅色交通線項目工作站、陝西省崇德紅色文化研究院陝東工作站,在渭北五個紅色交通站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隆重舉行了立牌揭牌儀式。臨渭區故市鎮橋馬村黨支部書記淡志敏、渭南綠海花卉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董事長胡代民同志為紅色交通站揭牌。此次立牌活動將永遠激勵渭北青年一代沿著革命先驅的足跡。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