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Bv138水上飛機,盟軍北方航線的重大威脅之一

2020-12-16 丹書戰史

二戰德國海陸空三軍雖然發展不太平衡,但是各自的表現都很有亮點,許多史料研究至今也依然有空白。不過在這些光環之下,德國的水上飛機部隊就顯得很低調,與同時期的桑德蘭、卡塔琳娜等著名機型相比,德軍的水上飛機主力如Bv138好像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Bv138水上飛機

1934年,德國決定研製遠程水上飛機,由布洛姆與福斯船廠飛機分部負責研發工作和生產工作,次年年初研發工作正式展開,1937年首飛,之後根據試飛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又進行了一些改進,生產工作開始於1938年,正式服役則到了1940年。

Bv138水上飛機的布局比較特別,除了船型的主機體,它的主機翼為鷗式翼,後來改為略帶有上反角的梯形單翼,雙尾梁雙垂尾,機翼上安裝2具引擎艙,機背上增加一具隆起的引擎艙,初期安裝3臺水冷205D活塞發動機。

Bv138水上飛機

在主機體上,機頭處有一座球形炮塔,內裝2門20毫米機炮,機身背部引擎艙後有一座炮塔,安裝13毫米機槍一挺,機身尾端還有一座炮塔,安裝1門20毫米機炮。這樣的防護火力還不錯,就算遭遇戰鬥機攻擊也可以依靠低飛發揮防護火力的優勢,至少不會一邊倒的被動挨打。

飛機空重11噸餘,最大起飛重量約17.6噸,最大飛行速度285千米每小時,巡航速度235千米每小時,最大續航時間18小時,最大升限5000米,飛機採用6人機組,分別為3名機槍手、飛行員、導航員和無線電操作人員。

Bv138水上飛機

除了攜帶自衛的槍炮彈藥外,它還能攜帶約300~500千克重的負載,包括2顆水雷,或4枚深水炸彈,或6顆普通炸彈,又或者運載10名乘客,飛機最大航程可達3220千米,準備充足的情況下飛機可在海上漂浮2天,在預定區域與U艇配合作戰,等待時機出擊。

初期的測試中發現飛機飛行縱向穩定性差,水上滑行時操縱性差,而且動力方面也稍顯不足,因此在後期的改進中將引擎改為3臺880馬力的6缸205D 2衝程對置活塞發動機,飛行性能有所提升。

Bv138水上飛機

Bv138各型水上飛機在1941年時開始活躍在北歐波羅的海等地,主基地設置在挪威,作戰區域包括北海、大西洋東北部地區、波羅的海,另外地中海也有它的身影。雖然該系列飛機總數也不過279架,但是卻成為威脅盟軍北方航線的重要德軍武裝力量。

尤其是Bv138配合水面艦艇和U艇,利用盟軍航線缺少飛機護航的缺點,德軍水上飛機能夠進行大面積巡航,一旦發現盟軍船隊後,不僅可以自行發起攻擊,還能用無線電通知附近巡曳的U艇和水面艦艇,盟軍的PQ 16船隊就曾受到這些水上飛機的「親切照顧」而損失慘重。

Bv138水上飛機

日常裡運輸型的Bv138也能進行少量的人員運輸,給海上的U艇運送零配件、藥品什麼的,就相當於勤雜工一類,雖然做的事好像不起眼,但是其作用卻不可忽視。

Bv138水上飛機

在後續的改進中,飛機的自衛武器有一定程度的變化,並且在起飛中也大多使用可拋棄的助推火箭進行短距離起飛。另外也有安裝雷達天線的對海搜索型和掃雷型,這些機型無論是技術還是理念都較為先進,只不過隨著德軍整體情況惡化,以及盟軍環境的好轉,這些飛機沒有發揮什麼決定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諾斯洛普N-3PB「遊民」水上飛機
    本系列文集可查詢目錄,進入選擇下方菜單:武器裝備 二戰兵器全集。 約翰·諾斯羅普的公司20世紀30年代中期成功地獲得了美國陸軍A-17攻擊轟炸機合同,但在與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合併過程中,該公司面臨著失去合同的危險。
  • 二戰時期,盟軍轟炸機機組成員最怕的並不是德國戰鬥機,而是這個
    縱觀二戰時各個國家的轟炸機類型,它們大體上可以分為戰術轟炸機、戰役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三種,著名機型有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美國的「B系列轟炸機」,以及納粹德國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蘇聯的Pe-8轟炸機。
  • 曾經的長距離航線主力、二戰明星,如今依舊不可替代
    而在當時機場等航空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水上飛機可以利用海面、湖面著陸。只要擁有了合適的水上飛機,航線便很快可以建立。因此,水上飛機受到英國的青睞,並以此建立了水上飛機航線網絡。英國的水上飛機網絡以倫敦為中心,途經法國、義大利、希臘等歐洲國家,到達埃及開羅。之後,非洲航線和亞洲航線的飛機分別從開羅出發,飛往不同的方向。
  •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慘劇,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一個個國家從閉關鎖國,悶頭發展,到相互之間聯繫了起來。
  • 在二戰中,義大利投降後,盟軍為什麼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
    他抱怨說,正是因為盟軍否決了他的從義大利進軍歐洲的建議,才造成了二戰後的局勢。由於蘇聯一家獨大的狀況,破壞了歐洲的政治平衡,造成了冷戰的結果。 盟軍預計登陸義大利本土後,義大利很有可能會退出戰爭,這樣盟軍就可以迅速從義大利攻入歐洲腹地,向西可進攻德國本土,向東可切斷東線德軍的後路,從而使東線德軍腹背受敵而迅速覆滅,東線德軍佔到德軍總兵力的半數以上
  • 二戰老照片: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自帶雷達,美國生產了2000架
    【圖為在空中飛行的「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卡塔琳娜」號水上飛機,是二戰時期最為著名的水上飛機。這款由美國聯合飛機公司研製的水陸兩用型號的水上飛機,在二戰史上,它在水上飛機領域裡的地位無可挑戰,它是產量最高、作戰性能出色的水上飛機。
  • 二戰德軍空中王牌眾多,飛機性能優秀,為何沒能牢牢掌握制空權
    到了二戰時期,隨著飛機作戰技術的成熟,各國戰機數量的提升,王牌飛行員的數量開始大幅度增加。二戰中僅德國空軍就湧現出了3000多名王牌飛行員,其中有100人擊落了超過100架戰鬥機,另外有兩人擊落了超過300架戰鬥機。
  • 二戰時期,被世人忽略的,天才飛機設計大師:馬裡奧
    然而義大利的武器設計能力並不弱,今天小編就跟各位讀者聊一聊二戰時期義大利天才飛機設計大師——馬裡奧。他為義大利馬基公司設計了水上競速飛機mc.33/39/52/67/72,其中mc.72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了709.209公裡/小時,領先當時所有飛機製造強國,這一飛行紀錄在半個世紀後才被打破。他所設計的水上競速飛機在1931年和1934年兩次獲得法國「施奈德」飛行器大賽的冠軍。
  • 二戰時,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和援助,盟軍能打敗德國嗎?
    二戰時,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和援助,盟軍能打敗德國嗎?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將戰爭機器發揮到極致,並不斷向英國、蘇聯和中國等盟國提供各種武器裝備以及各種民用物資。
  • 拯救生命的轟炸機 二戰末期盟軍對荷蘭進行特別空投行動
    二戰末期,一架英國皇家空軍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正在執行一次特殊的任務。只見它超低空飛行,打開炸彈艙投下一堆東西,顯然與炸彈有著很明顯的區別。這是一架執行Manna行動的轟炸機,它在向德軍佔領的荷蘭地區空投食物。
  • 美國二戰末期的木頭飛機!尺寸100米,至今還是世界最大水上飛機
    最近我國的AG600水上飛機進行了水上起飛測試,引起了很多國內軍迷的關注,這款飛機是目前全世界在研的水上飛機當中體型最大的,雖然水上飛機的實用性目前還有待商榷,但是這種飛機在救援和運輸等方面依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國能如此發展水上飛機,證明我國的軍事發展項目已經發展到了比較細分的地步,這就是一個國家最強大的象徵之一,畢竟對於很多小國來說都是一種機型擔任多種任務
  • 捉迷藏、拔釘子,東奔西走遠徵北美——二戰德國的「天氣戰爭」
    表明了天時的絕對重要,而氣象條件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風暴中的元朝艦隊二戰中隨著飛機、潛艇等新式武器大量使用,天氣與軍事之間的聯繫愈發密切。狂風暴雨可以逼停飛機,滔天巨浪讓軍艦寸步難行,濃霧中敵人潛行逃遁,而潮汐可以讓潛艇溜進港口。
  • 220架飛機,轟炸6個小時:盟軍為何要摧毀一座修道院?
    文/滅霸他爸二戰期間,發生了很多富有爭議的戰役,如英軍轟炸德國魯爾水壩(即懲戒行動),造成數萬平民死亡;美軍核擊廣島、長崎,殺傷數十萬日本平民;盟軍空襲義大利卡西諾修道院,使中世紀的藝術瑰寶毀於一旦等等。懲戒行動與核擊日本影響較大,人們討論得也比較多,這裡不再贅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轟炸卡西諾修道院。
  • 詳解二戰納粹德國BV-141偵察機
    當時德國一家飛機製造商雖然沒有受到德國空軍的邀請參與項目的開發,但是自己決定根據這個需求研發一款新型的偵察機來參與競爭,這款偵察機就是二戰時期德國奇特的非對稱飛機-Blohm&VossBV-141偵察機。
  • 二戰時期唯一的「潛水航母」艦載機,日軍晴嵐水上攻擊機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接下來幾年的一系列天災人禍徹底斷送了「晴嵐」的量產計劃——1944年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摧毀了整個工廠,製造戰機所需的材料幾乎全部報廢;次年春天,盟軍的重型轟炸機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轟炸,「晴嵐」戰機研發團隊所在的名古屋也在空襲範圍之內,整個製造廠陷入了一片火海;1945年盛夏時節,盟軍直接對「晴嵐」戰機製造廠進行了精準打擊,這直接導致技術人員多年的努力化為了灰燼
  • 二戰德國九號、十號坦克,為了忽悠盟軍編造的坦克
    二戰打到1944年,德國國內工業生產難以支撐前線,尤其是坦克,在盟軍進攻面前損失慘重,工廠生產幾乎無法彌補前線的損失。但是德國坦克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更強的自行車戰鬥力是最明顯的優勢,也是盟軍最可怕的地方,他們一直在關注德國新型裝甲武器的研發。
  • 二戰德國Bf110戰鬥機,為何是英國轟炸機的最佳殺手?
    二戰時期,英國遠程轟炸機也是比較先進的,尤其是二戰後期,英國也有與B-17和B-24的轟炸機相媲美的「蘭凱斯特」重型轟炸機,並且參與對德國的轟炸,德國防空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每次需要派出很多的戰鬥機來攔截英國的轟炸機,德國的Bf 110戰鬥機是一款比較好用的戰機,在戰爭期間,總計擊落了2700多架的英軍轟炸機。
  • 德國專屬的88毫米口徑,上打飛機下打坦克,盟軍被打出心理陰影
    此前我在寫關於德國88毫米高炮的圖文時也說過,德國用88毫米高炮的歷史要追溯到一戰的時候,當時德國陸軍專用的高炮口徑是77毫米,而德國海軍專用的火炮口徑是88毫米,後來因為飛機的性能逐漸加大陸軍覺得77毫米已經不夠用,所以並將海軍的88號門搬到陸地上了,因此德國陸軍用88毫米高炮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一戰的時候,至少德國在一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用88毫米高炮了。
  • 二戰德國最美的高射炮,射程高達2萬米,盟軍戰機都無處可逃
    二戰期間,德國來應急金屬公司就研製出了經典的Flak 40型128毫米重型高射炮,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優美的防空武器。由於當時盟軍裝備的重型轟炸機飛行高度普遍在1萬米之內,而Flak 40除了擁有高射速(炮彈初速780米/秒)優勢之外,其射高達到了2萬米,在整個二戰時期足以對所有戰機造成威脅。甚至,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空軍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也在Flak 40的火力覆蓋範圍內。
  • 二戰德國Flak 41高射炮,為何盟軍慶幸它沒能完善並大量服役?
    二戰德國軍隊儘管有37手拉機這樣「蹩腳」的高射炮,但他們的20毫米、88毫米、128毫米等幾個口徑高射炮卻出乎預料的強,綜合作戰性能在當時也是世界前列。於這款防空炮,盟軍只能感謝它在整個大戰中都沒有完善並大量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