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敬畏與尊重的倡議

2021-01-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兇猛。在中小學尚未複課或者返校上課初期,不妨開展一場全國性的「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讀書活動。人類最根本的教育就是生存的教育,然後才是發展的教育。如果生存教育沒有做好,發展就會失去根基。

為什麼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同人類爭奪地球統治權的唯一競爭者就是病毒。」諾貝爾獎獲得者萊德伯格曾發出過警告。

那麼,讀什麼書有利於避免疫情重演呢?

多讀敬畏自然的書,讓青少年有一顆敬畏的心。關於敬畏自然、環境保護的教育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比較薄弱。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老子早在《道德經》中就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一直都在挑戰自然、改造自然,甚至破壞自然。一旦超出了自然承受的底線,自然就會懲罰人類。所以,要讓青少年多讀敬畏大自然的書籍,要培養他們擁有一顆敬畏自然之心,這是避免類似疫情捲土重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我們如果不在源頭上努力,只在支流上做文章,甚至捨本逐末,疫情豈能煙消雲散?

多讀尊重生命的書,讓青少年成為保護動物的使者。如何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如何愛護動物的生命……這些都需要通過開展深入的讀書活動來尋求科學答案。我們應該從疫情中吸取教訓,讓青少年明白一個道理: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多讀認識世界與認識自我的書,讓青少年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認識世界包括許多方面,細菌、病毒都是在微觀世界裡,需要通過書籍和顯微鏡、實驗等多種方式去認識它們。如何認識、掌握、防範它們?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讓細菌、病毒侵害自己的身體?都需要我們通過閱讀去思考。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與細菌、病毒共存,給它們一個不傷及人類生命的適當空間。怎樣防控、利用細菌與病毒,使之不傷及人類,這需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這是我們永遠需要學習研究的課題。

多讀時代真英雄的書,給青少年樹立榜樣。鍾南山院士已經成為我國此次疫情防控的「定海神針」,成為困難面前勇往直前的英雄。他敢說真話,敢於面對現實,鐵肩擔道義,有非同一般的擔當精神;他獨立思考、實事求是,不僅具有偉大的科學精神,還有高超的醫學專業水準和處置重大疫情的能力。他心中裝著的是國家、人民,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英雄,是最值得追捧的科學明星。

目前看來,疫情爆發是人類對大自然缺乏敬畏、對生命缺乏尊重的結果。地球上許多動物在人類的捕殺和環境破壞的影響下瀕臨滅絕。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不斷出現的病毒繼續變異並存活爆發,未來我們人類將如何面對?

因此,當下我們必須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這樣的教育要從孩子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作者系海南省創新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18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
    生命對我們來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敬畏和尊重。尊重世間生命,珍惜萬物生命,尊重一花一草的生命,因為有了他們世界才得以清新。有些人,對生命沒有敬畏之心,隨意踐踏,對自己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不珍惜,這些人更不要指望他對這個世界有什麼作為,更不要指望他去善待世間萬物的生命。
  • 導演曹盾:我們的焦點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我們對疫情期間在武漢奮戰的醫護人員、做出巨大犧牲的武漢人民心存敬畏,這種敬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們都非常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告訴大家他們當時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尊重他們。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在盡全力以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比如,開場高速路那場戲,在很多部門的共同協調努力下,整個高速公路從下午3點一直到晚上9點全部封路,只留了兩個應急車道,就為了保證劇組拍一個鏡頭。
  • CBA聯賽倡議:勝負之外有尊重和善意
    【CBA聯賽倡議:勝負之外有尊重和善意】2020-2021賽季CBA聯賽第二階段比賽於12月2日開始舉行。今日CBA聯盟發起文明競賽倡議:身體對抗是競技體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籃球場,更是一塊「刺刀見紅」的戰場,全力以赴去贏得勝利,是每一位職業球員的最高目標。
  •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從疫情反思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善待自然,善待萬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依然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教條!天人合一,和諧世界依然是所有人的基本信條。嚴禁非法食用野生動物,可以管住貪婪的口腹之慾,止不住貪婪的心。《老子》言: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聖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人及物,萬物一體。雖然這些猶是老生常談,依然是人類進步的普世價值!
  • 「上網課抽菸」,尊重和敬畏教學的老師,不會任性而為
    缺乏對課堂教學的尊重和敬畏,讓一些教師的角色扮演遭遇了學生的「差評」。與大學校園裡的教室相比,在家裡上網課的老師們難免會缺乏一定的「現場感」;然而,只要心中有對課堂教學的尊重和敬畏,在家上網課也同樣可以有「儀式感」。
  • 懂得尊重和敬畏,才能贏得精彩人生
    孫鍵老師精彩分享什麼是尊重,就是內心當中有敬畏之心,內心當中沒有敬畏之心的人到社會中去沒有人願意和你做朋友。如果沒有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懂得尊重是你們人生的第一堂課,如果連尊重都沒有,即使你考試考再高的分數也沒有用,將來你們到任何一個用人單位,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沒有人會喜歡你,你會遭到排斥。
  • 董方卓向美團王興下戰書,稱社會缺乏對中國足球的尊重和敬畏!
    這些年中國足球的成績鮮有亮點,在全民消費中國足球的大背景下,尊重自然無從談起(言下之意,也就是社會缺乏對中國足球的尊重)。」 董方卓表示「某些人(暗指王興等人)書讀的越來越多,學歷越來越高,就越缺乏對專業的尊重的敬畏(不僅缺乏尊重,還缺乏敬畏了),這不是一個能讓人高興起來的現象。
  • 貝殼找房大中華南區COO張海明:平臺運營應常懷尊重和敬畏之心
    尊重消費者,行重於言張海明 13 年來從經紀人做到運營線各個崗位,走過南北方諸多城市,在長期的管理和實踐中,他總結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消費者排在首位。「尊重消費者,所有的市場都要這樣「,他說。然而,過往經歷卻讓他深切體會到,目前無論一二線城市亦或三四線陳那個是,消費者的購房體驗都不盡如人意:「我們對購房者少了一份敬畏之心,買一套房子的流程、效率,依然不夠流暢、不夠高效」。對此,張海明建議,所有品牌、店東、經紀人,都應該給消費者更多尊重。「絕大多數企業都在講客戶至上、客戶是上帝,但尊重不在於喊什麼口號或者貼什麼標語,關鍵在於怎麼做」,他呼籲。
  • 《雷霆戰將》尊重歷史,敬畏戰爭,少拍一些神劇
    諜戰片《局中局》就慘不忍睹(劇本真不咋地,但潘粵明仍演技在線,張一山劇中演技遭潘粵明吊打),這又來一個《鹿鼎記》嚮往的生活有時候無聊的時候會看一下,快本是基本不看了,除非有我喜歡的演員在,自從李湘離開快本我就沒有再開湖南衛視了尊重歷史,敬畏戰爭,少拍一些神劇,國家文化廣電局應該有個標準,那些不符合事實的歷史劇應該第一時間封殺在搖籃裡
  • 禮讓行人,讓的不是行人,而是對生命本應該有的理解、敬畏與尊重
    這個小道口沒有紅綠燈的,這也沒有什麼,只要大家都保持著小心,敬畏也沒有什麼的,大家各行其道,各上各的班。生活不易,互勉共進。斑馬線上禮讓行人,被禮讓的行人,煩躁的不是斑馬線,而是對生命本應該有的理解、尊重與敬畏……
  • 心力訓練:懂得敬畏才能讓你越來越厲害,敬畏之心深藏這幾種力量
    敬畏會讓我們因禍得福,敬畏也會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一個懂得敬畏的人,一定會在時間的見證下,成為眾人所仰慕的高手,敬畏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魅力,根源是懂得敬畏的人,擁有這幾個顯著優點。一、敬畏不是害怕,敬畏是謙虛地體現一個人要想成為厲害的人,我們要學會謙虛。
  • 中國夢登山隊關於每天面帶微笑,快樂徒步五公裡的倡議
    為了讓中國夢登山隊的《中國夢登山隊關於每天五公裡徒步倡議》、《中國夢登山隊關於職場人士五公裡徒步倡議》和《中國夢登山隊關於」每天徒步五公裡,每天閱讀十分鐘,每月閱讀一本書「的倡議》的內容更有內涵,讓戶外運動不但有意思,更有意義。
  • 柯潔被批與孫楊有很多類似之處:都是媽寶男缺乏敬畏心不尊重對手
    像孫楊,其與恩師反目前後的發言;關於他與空姐戀情的解釋;多次與澳大利亞選手霍頓的語言交鋒,都有其不成熟之處。畢竟,作為世人關注的公眾人物,只有先學會尊重他人,才能獲得對方和更多公眾的尊重!說柯潔要學會發聲謹慎,顯然,這可以從最近以來,他一直與「女權」隔空論戰的表現上得到印證。柯潔關於女權的討論,自有其道理之處,但其中的不少發言,也不乏失方、有失謹慎,更是讓他一次次因此上了熱搜。
  • 《敬畏》:因為敬畏,而敬仰;因為敬畏,而溫暖與愛!
    導遊告訴我,這位日本客人說:「面子可要,但對糧食的敬畏也需要!」2小時候,每每有雷電,外婆總會把我緊緊攬在懷裡,溫柔地說:「別怕,雷神是專門打壞人的,你沒做壞事,雷神不會打你的。」從這時侯起,就對雷電閃鳴有敬畏之心,每有雷電,總會反省自己:最近做了虧心事沒有?
  • 尊重差異,敬畏不同。光、影、線條、空間和文化締造生活藝術
    2020.12.23筆者武大隨拍尊重差異,敬畏不同大自然中的各個不同物種、相同物種中的各個生命,都如此與眾不同。同樣的天地,相同的冬季,即便是樹木,我們都可以看到它們都是如此和而不同。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這才是我們每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事情。五蘊的「蘊」是「坎蘊」(巴利語:khandha)的簡稱,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五蘊理論。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
  • 萬物皆有法則,尊重自然,就是對生命最好的敬畏
    莊子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萬物皆有法則,尊重自然,就是對生命最好的敬畏。
  • 談「尊重」
    自我尊重是對自己權利和責任的統一的一種自覺。人們之間的相互尊重,就是在平等基礎上,主體之間的互相承認、互相理解、互相關照。尊重和尊敬的區別。尊重和尊敬、敬畏是不一樣、有區別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尊敬和敬畏,但是沒有尊重。尊重的本意在人和人之間是一種平等意識,而尊敬是「下」對「上」的一種態度,是以等級為前提形成的。這是在等級差別基礎上形成的。
  • 安徽高校開設殯葬專業:生命值得敬畏和尊重
    2008年日本有一檔電影《入殮師》,劇中描寫了男主角小林大悟由於本身事業的原因,轉行當了入殮師,此劇一出,引起了很多人對於入殮師這個神秘的行業和身份的尊重,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於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中式葬禮因其步驟的繁複和講究,在西方人眼中一直有著濃厚的神秘色彩。
  • 尊重自然 道法自然 敬畏自然 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樹立大保護意識,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質打造黃河旅遊板塊核心景區,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鄉村振興,助推轉型發展。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呂巖鬆、李鳳岐、張復明出席會議。
  • 敬畏和尊重,從自媒體亂象中走出來!
    敬畏寫作,就是對這個職業最好的詮釋。要求文章作品避免低級錯誤,向更深刻更精處提升,就是對讀者最大的尊重!在任何時候自媒體人的自律精神,都是支撐自己堅持走下去的源動力。在任何時候都不需要文痞流氣瀰漫,即便能暫時獲利,也只能如曇花一現,時間就是檢驗的最好標準。記敘此文,當是警醒自己,不偏不倚努力為文,以釋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