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第一次在教材上接觸日本文學,這篇具有獨特自然之美的文章,細膩優雅,是一篇絕佳的散文。
課文按一年四季的順序描寫了春的黎明,夏的夜晚,秋的黃昏,冬的早晨,不同時間,不同景物的動態變化,營造出美妙的氛圍。
插圖是具有日本風情的扇面,分別展現了四季的景色,圖文輝映,意境優美。
孩子們要在本教材中學會:
1.認識「曠、怡」等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會寫13個詞語。
2.藉助關鍵語句,聯繫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揭示課題
【課件1】清少納言,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納言,是她在宮廷中任職時稱呼。出生官宦家庭,通漢學,著有《枕草子》,為日本最早的隨筆作品集。
我們今天學的《四季之美》選自她的作品集《枕草子》。讀題。
二、讀題,啟發孩子說說你眼中四季的美都是什麼?
【課件2】四季美圖
三、自讀課文,圈出作者眼裡四季最美的時間
1.孩子圈出的詞語都在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這些句子在文中分別有什麼作用呢?中心句。
2.思考交流,「黎明」與「早晨」,「黃昏」與「夜晚」的細微的差別。作者觀察景物非常細膩,我們在學習時也要細細體會。
四、指名讀課文,說出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景物
1.第一節寫到了春天東方天空顏色的變化 。第二節寫了夏天細雨中翩翩飛舞的螢火蟲,第三節寫了秋天的夕陽、歸鴉和大雁,第四節寫了冬天的熊熊燃燒的炭火。
五、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和意思
暈是多音字,讀yùn,有三個意思,1.表示太陽或月亮的周圍形成的光圈,如日暈,月暈。2.光影色澤模糊的部分,如紅暈,霞暈……3.頭髮昏,旋轉的感覺,如暈車,暈船……讀yūn,有兩個意思,1.昏迷,如暈倒……2.頭腦不清,如頭暈……在本課「紅暈」讀第四聲。
「黎、凜冽」聲母都是邊音L; 「曠」不要因為右邊是"廣"而誤讀,應該讀「kuàng」; 「漆」讀 qī,注意與「膝」xī的區分 。
字義方面,「凜冽」藉助偏旁識記和理解:兩點水的字大多與寒冷有關,「凜冽」之意是刺骨的寒冷。「逸」的本義是兔子善於奔跑,這裡引申為「安樂,安閒」「心曠神怡」放在體會語句優美意境時,再聯繫內容理解。
六、圖文結合朗讀,感知語句的優美
1,出示各個季節的美麗景物圖片,孩子先欣賞圖片,說說圖片內容,再朗讀各小節。
2.範讀,指名讀,適時指導長句的節奏。
3.配樂朗讀,互相評價,根據景物的特點啟發詞句輕重音的變化 ,語速的快慢。
七、指導寫好生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暈、愈」等筆畫較多的上下結構的字時,各部分要寫得稍扁、緊湊;「黎、漆」中的水字底時,要提醒孩子不要寫成「水」;寫「幕」時,出示形近字「墓、慕、暮」看偏旁,說說四個字的區別,從面記住字形。寫「逸」時,問孩子,哪部分容易出錯,結合「逸」的本義,兔子奔跑來記字形,孩子就知道裡面是「兔」,不是「免」。
八、課外作業
1.抄寫課文生詞三遍。
2.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詞語,批改訂正。
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這文章的?
二、細細品讀課文,感知景物特點,指導感悟朗讀
1.孩子先品讀春天的語句, 這一自然段抓住春天的哪種獨特景物來寫的,句中哪些詞語寫得好?交流知道,抓 住了「泛、染、飄」三個動作詞寫出了春天黎明天空的變化美,給人以美好的想像和力量。【欣賞圖片】,指導孩子讀出天空慢慢變化 的情景,想像畫面朗讀。
2.品讀第二自然段,完成要求:這一節描寫了夏夜的哪些情況,你感受了什麼?交流明白:這一節描寫了夏季夜晚三種情況,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細雨的晚上。讓人感受到,這種情況的夏夜都非常迷人。體會「固然」之意,在這裡表示,人們都知道月夜理所當然很美,而作者還發現沒有月亮的夜晚也很美,這就看出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了。即使……也……說明了,夏夜無論什麼情況,在作者眼都會是美好的,迷人的。【欣賞圖片】體會美好意境,舒緩輕柔地朗讀,營造出夏夜靜謐的氛圍,讀到螢火蟲的句段,突出靜態美中的動態美,一種欣喜之情。
3.品讀第三自然段,你會提出閱讀要求嗎?第三節描寫了秋季景物什麼特點?有什麼獨特之處嗎?作者沒有寫人們常見的秋天的落葉,秋天的田野,而是寫的人們不太喜歡的歸鴉,「急急匆匆回窠」和比翼而飛的大雁,讓人感動。很是不一樣的審美情趣。作者也關注到聽覺的景物,風聲、蟲鳴。引導學生閉眼想像秋日的畫面,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聯繫課文說說這個詞的意思。朗讀時,前部分適當較快節奏,體現一種鳥的動態美。後一句舒緩,讓人感覺黃昏的安靜和遼闊。
4.品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有顏色的景物。引導孩子關注「落雪、白霜、炭火」的 動靜和色彩的描寫,感受冬日的閒適。指導朗讀,用輕緩的語調,讀出寒冷的冬晨手捧炭火的閒逸。
三、熟讀成誦,積累表達
文章優美,景物獨特,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可藉助三張圖片,「魚肚色天空」「微微紅暈的天空」「紅紫紅紫的彩雲」孩子依據圖片提醒背誦。第二自然段用關鍵詞提示法,「固然、也有、即使……也有……,」抓住句子之間內在聯繫進行背誦。第三自然段藉助具體景物圖片的提示,夕陽斜照,點點歸鴉,成群結隊的大雁,學生看圖背誦。第四自然段用關鍵詞提示法,「當然……就是……或是……只是」等 詞語,根據句子的邏輯關係進行背誦。
四、出示不同譯者的《四季之美》對比欣賞
五、作業
1.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些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