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丨丨發現世界之美*傳承廣府文化

2021-02-12 茶情報

因一份篤念,中國誕生了一個品牌!

因一份堅持,品牌鑄造了一種風骨!

他就是:「十三行」!

《前言》

廣州十三行是一段獨特的歷史,代表著海上絲綢之路&中國近代史的輝煌。以十三行牙商為代表的粵商精神形成了廣府文化的核心,嶺南文化的符號;至今深深影響著正在崛起的中國。

本著「發掘西關歷史、傳承嶺南文化、弘揚牙商精神、保護傳統工藝」的宗旨,現隆重推出「十三行」品牌,展示十三行牙商薈通過整合全國優質資源,合力打造的「十三行茗茶文化」、「十三行美酒文化」「十三行瓷器文化」「十三行紫砂文化」「十三行服飾文化」「十三行絲綢文化」「十三行手信文化」等新的十三行形象,擦亮廣府文化的金字招牌。

《廣州十三行考》

清<廣東新語>「東粵之貨,出九郡者曰廣貨;出瓊州者曰瓊貨,亦曰十三行貨」;明代廣東轄九郡(瓊州以外各郡)一府(瓊州府),瓊州府領十三州縣,各州縣均在廣州設推銷瓊貨之行棧,此地亦稱十三行。

清<粵海關志>「國朝設關之初,令牙行主之,沿明之習,命曰十三行」。自明嘉靖元年始,廣州乃粵海外貿易之關口。清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撤閩海關(泉州)、浙海關(寧波)和江海關(松江),外國番商「只許在廣州收泊,與十三行承保貿易」。至此,廣州乃全國唯一進出口貿易之港口;以黃埔村港口為內港,以葡人租居之澳門為外港,開通了廣州經澳門至歐洲、美洲、澳洲共七條航線,使廣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心。

在海上絲綢之路&一口通商之廣州,鼎盛期牙行達數十家,但仍舊稱之十三行。其中,潘振承(同文行)、盧觀恆(廣利行)、伍秉鑑(怡和行)和葉上林(義成行)四大家族壟斷了牙商之貿易,成為牙行之翹楚,被舉為十三行行商首領,潘振承、伍秉鑑還被譽為當時之世界首富。

<「牙商」釋義>

明清時期的廣東商人分為牙商、茶商、陶瓷商、絲綢商、鹽商、藥商、米商、糖商、菸草商、典當商等等,其中以牙商最為著名。

所謂「牙商」,即「牙行」的商人;她是撮合貨物銷售的中間人。為什麼稱「牙」?原來古代時「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即「互人」,意思是互通有無貨物的人。

隨著牙商人數的大大增加,而形成了一個專門的行當,成為牙行。著名的十三行,就是經營進出口貿易的牙行商人。

果敢、誠信、務實、包容是十三行牙商精神的核心。

<十三行牙商薈>

為了傳承牙商精神,擦亮廣府文化的金字招牌,幾位新廣府人謀劃成立十三行牙商薈,以「發掘西關歷史、傳承嶺南文化、弘揚牙商精神、保護傳統工藝」的宗旨,通過整合全國優質資源,合力打造新的十三行,陸續推出下列商品:

十三行系列茗茶、十三行系列美酒、十三行系列瓷器、十三行系列紫砂、十三行系列茶具、十三行系列手信、十三行系列服飾.

<「十三行」品牌茗茶>

經營理念:堅持品牌化運營,堅持專注健康飲用茶行業,堅持只做高品質的產品,堅持以服務為導向!

願景:甄選中國好茶,助力國人健康飲茶!

目標:成為中國高品質健康飲用茶行業領跑者!

廣東是全國茶葉類消費第一大省,而全省卻沒有影響全國的茶類品牌。作為十三行牙商薈的龍頭,通過整合全國的優質茶資源,率先以*十三行*為品牌,匯集中國十三種茗茶,陸續推出「普洱茶、綠茶、福鼎白茶、大紅袍、金駿眉、古樹紅茶、英德紅茶、陳皮普洱(柑普茶)……」等茶系,打造出十三行品牌茗茶文化,以此形成淡雅茗茶渲染廣府文化的核心。

在滿足接待不同口味賓客需求的基礎上,形成廣府文化的名片,嶺南文化的符號;走向全國,面向世界。

【 十三行茗茶:茶中貴族 皇者風範】

生命之源:十三行·普洱茶系列:

精選雲南古六大茶山百年以上的原生態古樹原料,經民間古法、傳統手工、石磨壓制而成,為您展現真實的古樹生命活力與茶質內涵。十三行品牌系列普洱茶堅持精選純原生態古樹的理念,保留古樹的最大內涵與活性,只為打造擁有最高品質、最高升值空間的普洱茶品。

《十三行牙商薈》項目合作聯繫電話:186 656 99936 劉 勇


《茶情報》:品茶、茶訊、論道、分享雅致生活!

服務電話: 400-679-1800

郵箱: 2066275311@qq.com


相關焦點

  • 壓倒十三行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一個磨盤丨看世界
    馮叔:今天我在廣州城裡意外看到了十三行博物館。對現在的人來說,十三行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存在,而因為我也是做生意的,好奇之下就去了解,發現曾經十三行的老大伍秉鑑,他是清朝時候的中國首富。嘉賓丨章文欽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廣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嘉賓丨冷東廣東大學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章文欽:當時的行商實際上是「夾心餅乾」中間的那一層
  • 2020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節慶文化圖片展時間地點一覽
    >展覽地點:廣州文化公園文薈館(公園北門西側)  主辦單位:廣州文化公園、廣州十三行博物館  展覽形式:圖片展  本次展覽將以圖片展示為主,展現漫長歲月中廣府人在節慶文化中與時俱進的能力。期望此次展覽能聯結起每一個堅守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懷著「喜粵」的心情共同把情懷留住,把文化的根脈留住,把鄉愁留住。  廣府民俗文化內涵豐富。其中,廣府人在節日、慶典和日常民間娛樂中所傳承的習俗,代表了廣府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希冀。這些喜氣洋洋、祥和歡樂的民間節慶,不僅是廣府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更是蘊含了廣府人的智慧。時至今日,廣府人的許多節慶風俗與古代的風俗習慣有著緊密的關係,淵源頗深。
  • 微視頻丨廣府·太極
    長城網記者 馬寧 攝廣府古城是楊、武式太極拳的發源地,是聞名遐邇的太極之鄉。近200年來,廣府古城出現了楊露禪、武禹襄、李亦畲、楊班侯、郝為真等一批太極拳泰鬥、大師和名家,他們研習太極,廣收門徒,使太極拳從廣府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翟維傳在演習武氏太極拳。
  • 歷史商戰小說三部曲《十三行》書寫廣府文化
    阿菩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者,於兩年前在十三行的一堆史料中發現有很多的商業數字。這些看起來枯燥的商業數字對具有網絡作家身份的阿菩來說,為他打開了一扇想像力大門——「我會去想這些數字之間,票據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於是,《十三行》小說便誕生了。
  • 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舉行
    12月23日晚,由融創·翔龍|廣府壹號主辦的「融匯世界 方成廣府——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活動在廣府壹號項目營銷中心——方融生活藝術空間上演。
  • 豐味東莞丨以冬之名,尋味健康美饌
    東莞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將我們東莞的美食推廣出去,我們在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在傳承中創新。東莞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鄧偉文這一期我們歡聚一堂,共同品嘗素食和美酒,使大家通過品嘗美食美酒的方式更加深入了解餐飲文化,也能更好地傳播和傳承,今晚能與諸位品美食美酒,乃是大樂事,預祝今晚活動圓滿成功。
  • 56民族行丨以奔跑的方式,認識最動聽的節日—侗族大歌節
    從江侗族大歌節從江縣丨侗族大歌之鄉從江是侗族大歌發祥地和傳承地之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的「侗族大歌之鄉」,自2003年起開始舉辦侗族大歌節。從江縣丨長桌宴梅林侗族大歌節梅林鄉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梅林鄉是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大歌的發源地和傳承地。
  • 唯思冠:文化小課堂丨這或許就是人世間最美的溫情傳承經典文化...
    唯思冠:文化小課堂丨這或許就是人世間最美的溫情 來源:財訊網 • 2020-12-24 11:15:44
  • 達鄉文旅丨發現你的美·第六期
    達鄉文旅丨發現你的美·第六期 2020-10-29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朱雅娟丨三十六行之茶行
    明太祖朱元璋就因為女婿歐陽倫私販茶葉到邊境,將之處死,震驚朝野。但還是有不少人鋌而走險,比如階州的蔣鴻儒。蔣鴻儒起初只是個飲茶者,那時家道還行,可以搖著紙扇去各種茶寮飲茶。但茶寮賣的茶哪有上品?加之飲茶的人三教九流,大多是牛飲解渴,全無半點雅致。某日,蔣鴻儒讀到「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的詠茶詞句後,拍案而起,擇一臨清幽之地花重金建了間茶室,邀一些好友玩「鬥茶」遊戲。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一站,習近平為何踏訪粵東這座城市 2020-10-13 08:22:23   來源:央視網
  • 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十三)丨「採花大盜」—明紋花松鼠
    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緊扣「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推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專題欄目,多角度展示龍陵生物多樣性之美,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龍陵故事,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油添力。
  • 因為有你,蜀山更美|傳承優秀文化 講好安徽故事
    你是,一棵棵茂盛的道德喬木,共同鑄就了蜀山大地鬱鬱蔥蔥的道德之林!因為有你,蜀山更美!即日起,蜀山區文明辦聯合蜀山區委宣傳部推出《因為有你,蜀山更美》蜀山區榜樣人物風採展示,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
  • 解密赤水河的多重文化符號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52)
    《千裡赤水河行》一書的作者譚智勇說。我們應該傳承好紅色基因,講好紅軍故事,弘揚好「英雄河」的發展名片。川鹽入黔的渡口美酒飄香「萬裡赤虺河,山深毒霧多。遙疑驅象馬,直欲搗岷峨。筏趁飛流下,檣穿怒石過。勸郎今莫渡,不只為風波。」這是明代詩人、貴州提學副使吳國倫《赤虺河》一詩描寫的赤水河。
  • 達鄉文旅丨發現你的美·第十九期
    達鄉文旅丨發現你的美·第十九期 2020-12-0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記憶丨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海下文武高蹺 林亭口高腿子...
    天津記憶丨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海下文武高蹺 林亭口高腿子高蹺 2019-12-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行⑤丨媽祖的孩子(朗讀版)
    湄洲媽祖所到之處,臺灣信眾無不虔誠膜拜,敬獻香火,默禱平安,令人為之動容。這次有幸護駕媽祖重走海上分靈掬香之路,途中感受媽祖信仰在臺的狂熱程度,體驗承繼中變革的在地風俗,觸摸都市與鄉野之間香火的溫度。隨團間歇,我把所見和感想寥寫數筆,以窺全局之一斑。
  • 地理之魅丨眾山之王,美出中國新高度
    它創造了地球上最重要的天氣系統 為18億人帶來生命之水它塑造亞歐大陸的地貌改變亞洲文明的進程它是印藏文化的源頭更是文明交匯融合的十字路口攝影丨張超音南迦帕爾巴特海拔8125米,在南亞次大陸的烏爾都語、印地語中是「裸體之山」的意思。攝影丨GalenRowell↓南迦巴瓦海拔7782米,腳下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攝影丨田捷硯
  • 有樂行旅丨12天11夜 玩味臺灣藝文環島行(6/14-6/25)
    玻璃工藝博物館--空軍十一村玻璃藝術街中餐丨上品苑鐵板燒      下午丨峨眉。百年富興老茶廠評鑑東方美--柴燒藝術家參觀--天主堂窯烤麵包            臺中。日出X宮眼眼科 --誠品綠園道 夜嚐丨臺中逢甲夜市   住宿丨臺中。
  • 行攝晉江丨行攝城市風採 圖覽世中運場館
    引 言2017年10月15日,晉江市獲得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舉辦權,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以下簡稱:世中運)進入「晉江時間」,本屆世中運共設置田徑、射箭、羽毛球、籃球、西洋棋、跳水、擊劍、足球、健美操、競技體操、藝術體操、柔道、跳繩、遊泳、桌球、跆拳道、摔跤、武術等18個大項241個小項的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