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關係源遠流長,雕刻藝術也如此這般。早在明清時期,惠安雕藝人,特別是崇武五峰石雕師傅,就將南派雕刻技藝的精髓帶到寶島,「無蔣不成場」的俗諺印證了許多雕藝傳奇,惠安雕藝人精心打造的臺灣龍山寺等一大批古建雕藝奇觀至今仍被譽為曠世名勝。臺灣雕藝從此風生水起。這些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加強,同宗同源的雕藝也相得益彰,創作的火花不斷交織升華。眼下的金秋時節,兩岸雕藝人齊聚惠安,一起演繹新時期的共生共榮。
8月25日,「亞洲(泉州)文化節·海峽兩岸雕刻藝術交流展」在我縣隆重開幕。活動由縣政府、臺中市雕塑學會主辦,旨在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藝術、思想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雕刻藝術發展。這對於提升和擴大我縣作為「世界石雕之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雕藝產業的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開幕式現場 汪惠婷/攝
「此展匯聚兩地藝術佳作,風格各具,精彩紛呈。一堂並陳,匠心互映,必將有助藝術提高。觀眾亦必稱快焉!」集美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藝術研究所所長楊廣敏對本次展會評價很高。
本次展覽集中展出了海峽兩岸80多位雕刻藝術家的110多件藝術精品,包括黃泉福、鄭國明、王經民、王向榮等中國雕藝大師的作品,和臺中雕塑學會理事長柯錦中、前理事長謝棟梁,及邱泰洋、李文武等雕刻藝術家的作品。筆者流連展中,深切感受到藝感術家們無拘無束的探索手段,體會到兩岸雕刻藝術家們強烈的藝術個性以及他們執著的創作意識。
參觀作品 汪惠婷/攝
26日下午,兩岸雕刻藝術交流論壇舉行。39名來自臺中雕塑學會的雕刻藝術家與我縣雕藝大師就雕刻創作、作品推廣、產業發展等方面內容進行熱烈探討。
交流會現場 汪惠婷/攝
「創作是不斷的發現和表現。志同道合結合在一起是推動藝術發展的動力。」謝棟梁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感想,「這次活動可以讓我們走向對岸,觀賞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和創意。」
現場聲音
打造平臺,持續碰撞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 黃寶慶
近幾年,海峽兩岸雕刻交流比較廣泛,但是具有特色的交流這還是第一次。交流能讓他們在創作思想和表現手法上互相學習。這對惠安雕刻藝術行業的發展也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藝術家的水準會提高,交流、展示、研討等活動,會讓藝術家們互相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水平;另一方面,對惠安石雕產業有推動,惠安是石雕主產地,年青一代的學院派介入後,他們結合傳統技藝,進一步創新,提升了雕藝品的價值內涵。他們從小作坊發展成大產業,走出惠安,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整個世界雕刻藝術品中都具有影響力。交流活動會使新生一代碰撞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讓創作更上一層。因此,希望海峽兩岸的雕藝交流能持續開展,為兩岸雕藝產業發展打造寬廣的平臺。
一脈相承,深度交融
臺中市雕塑學會理事長 柯錦中
臺灣和惠安的雕刻藝術家對以宗教為主的傳統雕刻技法是一脈相承的。很早的時候,我就對惠安石雕有所了解,跟惠安很多雕藝廠家有業務來往。業界人士都知道,要雕刻龍柱、石獅就一定要到惠安來。
新生代的惠安雕刻藝術家大都經過專業美術院校深造。他們的創意能力非常強,和傳統的雕刻藝人有著明顯不同的創作特點,也是他們提升了雕藝行業的藝術價值。
這次組織臺灣雕刻藝術家到惠安來進行藝術交流,可以讓我們關注到更多的藝術形式,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也能使兩岸有更深的藝術交融,碰撞出藝術的火花。希望今後能有更多層次、更多回合的藝術交流。
創設空間,發揮想像
臺中市雕塑學會前理事長 李文武
臺灣的立體創作不多,這次參加交流的作品是從為數不多的立體藝術家中精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遺憾的是,由於運輸不便,一些大型作品無法運到現場交流。
通過展覽交流,我們看到惠安雕刻藝術家是很專業的。他們對傳統技藝和現代創新手法有很深的融合,成果非常顯著。臺灣雕刻藝術家都是以個人工作室的形式存在,他們的創作都比較自由,能體現自己的理想。惠安有非常多的人從事雕藝產業,是以集群產業化的方式存在,所以雕刻藝術家創作時,思想上會有所束縛。我覺得應創設更多的空間讓他們發揮想像,這樣才會創作出更多精品。
異中求同,大道同歸
集美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 楊廣敏
自古以來,宗教的寺廟、宮廷的殿堂和廣場上,沒有雕刻作品就顯得不夠壯觀,園林、公園、廳堂、書房沒有雕刻作品就顯得沒有雅趣,這足可見,雕刻藝術品具有廣泛的天地。
惠安自古以來,雕刻工匠輩出,身懷絕技,他們創作的作品在海內外都有很大的名氣。其中,木雕和石雕最為出名,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年輕的雕刻藝術家更是發奮圖強,精益求精,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通力推廣下,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臺灣雕刻藝術家更注重現代材料多元性、他們的理念更加自由,突出個性,顯現出奇思妙想。
這次活動,將海峽兩岸的藝術佳作匯聚一堂,它們風格各異,精彩紛呈。這有助於兩地雕藝家們藝術水平的共同提高。
「他山之石,貴同金玉,異中求同,大道同歸」,兩岸的藝術家們一定會志同道合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動雕藝事業的藝術發展。(汪惠婷 吳凱豐)
作品欣賞:
《小幫手》《舞臺》 李宗霖作品 汪惠婷/攝
《超歡喜》 郭俊男作品 汪惠婷/攝
《小鬼湖之戀》 王信一作品 汪惠婷/攝
《幸福》 賴見銘作品 汪惠婷/攝
來源:惠安鄉訊
編輯:王飛雄 任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