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人民幣迭創新高進入6.5時代!

2020-12-12 左撇子思維

今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一直呈現穩步升值之勢,11月份至今更是迭創年內新高,進入6.5時代,周三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再度刷新2018年6月以來的新高,一度觸及6.4937水平,當天最高上漲達230點之多。自5月底的低點以來,離岸人民幣已經累計上漲逾9%,這種升勢凌厲的背後離不開多種內外因素的共同帶動。

中國經濟復甦強勢領先

人民幣一路向上最關鍵的帶動在於中國夠硬的經濟底氣,消費、服務業繼續回暖,製造業投資增長提速,11月製造業PMI創近三年來最高水平,更是體現了內外需共同推動了經濟的復甦。相比起歐美國家和地區,中國今年的經濟恢復勢頭堪比強大,甚至可以說在全球經濟體中領先。據IMF及OECD最新經濟預測報告均指出,中國將是主要經濟體中今年唯一將取得正增長的國家,而且2021年將繼續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屆時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望超過1/3。

▲經合組織對各國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預期表

人民幣資產投資需求上升也是支撐匯率的重要因素,不斷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及經濟穩步上行的動力,增強了中國資產在全球範圍內的吸引力,中國股市相對全球股票而言估值具有吸引力,上漲潛力被看好,資金持續流入帶動人民幣需求上升。

美元持續面臨下壓

作為外部因素之一,美元指數的走弱打開了人民幣的升值空間。美國經濟的恢復勢頭受到疫情影響而放緩,在疫情方面美國仍是確診最多的國家。同時美國大規模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導致美國通脹率上行使美債的實際收益率為負,促使資金進一步流出美國。美元指數今年以來累計跌幅超過了10%,持續承壓至兩年半的低位,本周一度跌破91關口。在美國政府即將推出更大規模刺激方案和美聯儲承諾低利率環境下,美元的貶值壓力仍將持續。

與外圍經濟體息差進一步走闊

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維持無限量寬鬆及低利率環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外溢效應使得配置人民幣資產成為熱門。中國與歐美國家間的貨幣政策分化,帶動中國國債利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債券利率的利差走闊,而這種趨勢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持續。以美國而言,美聯儲有意在未來三年內保持低利率,是美元保持下壓的關鍵因素之一。

而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帶來有利於增強人民幣的吸引力。周三剛公布的中國11月CPI同比意外轉跌,為2009年以來的首次。部分市場人士考量低通脹水平是否會促使中國央行減緩政策正常化進程,但鑑於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強勁,且核心CPI基本持穩,預計不會對央行明年收緊政策帶來明顯的影響。

外部環境趨緩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得以緩釋,民主黨拜登的勝選將回歸重視多邊主義,令改善與中國的正常雙邊經貿關係預期增強,人民幣也因此也進一步展現企穩勢頭。另外,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籤署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加強有助於全球經濟復甦,也將吸引更多投資進入中國,帶動人民幣需求的上升。

跨境資本持續流入

海外資金持續流入我國資本市場,也對人民幣匯率構成了關鍵的支撐。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證券市場雙向資金流動更加活躍,境外投資境內證券逾700億美元,我國對外證券投資逾300億美元,顯示資本市場的穩定勢頭,帶動尋求避險的境外資金流入。從季節性因素來看,年底客盤結匯需求較多,農曆春節前資金進一步回流,都將繼續對人民幣帶來支撐。

以上各因素仍將繼續支持人民幣匯率保持堅挺,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且速度過快,央行可能會出手穩定匯率。在此之前,央行已經通過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10月份開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等,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一定的調節。因此配合經濟繼續穩中向好,整體看人民幣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繼續保持雙向波動和基本穩定,未來的升值步伐可能偏向溫和。

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周圖顯示匯價自9月份跌破雙定形態頸線後進一步擴大下行,並不斷創出低位,本周繼續刷新自2018年6月以來的新低,曾跌破6.50關口,在承壓勢頭延續下,年底前可能進一步下試6.44/6.40水平。而美元的跌勢如果能夠伴隨疫苗推出的展望而緩和,帶領匯價脫離低位,那麼6.60關口是需要關注的初步阻力,進而看向6.70上方,因此主要關注的波動區間預計在6.40-6.70之間。

▲美元/離岸人民幣周圖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作者不會為直接或間接使用或依賴此資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盈虧負責。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匯率走進「6.5時代」 譚雅玲:警惕背離經濟基本面的升值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 編輯:王麗麗人民幣兌美元昂首闊步走進「6.5時代」。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到「6.5時代」。
  • 人民幣對美元升到「6.5時代」 利好哪些板塊?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張瑜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今年年中重新站上7元之後,走勢強勁,持續升值超過了5個月,業內普遍認為,從過往數據來看,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升至「6.5時代」。人民幣升值將利好哪些板塊?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
    從7.1316到6.5484,如果換匯1萬美元,當時需要7.1316萬人民幣,今天則只需6.5484萬人民幣,可以省下5832元人民幣。 所以,如果你是之前換了美元的話,可以說是虧了不少。 多重因素刺激人民幣匯率走強 「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受到經濟基本面的支撐。」
  • 人民幣匯率進入6.5時代 兌換1萬美元比五月份可省6000元
    此外,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漲到了6.5元時代。與5月相比,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達8%。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個月人民幣匯率走強主要是中國經濟率先控制住疫情並恢復經濟活力所致。「疫情後的表現,使外資重新認識到中國經濟的韌筋和不可替代性,對中國的投資恢復較快增長。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 還會繼續漲嗎?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消息: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升到了6.5元時代。此外,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漲到了6.5元時代。接下來,人民幣匯率還會持續上漲嗎?
  • 6.5時代將至?人民幣匯率持續半年提升
    人民幣匯率強勢升值的步伐沒有停止。 近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5,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剛剛,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月1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361元,比上一交易日調升44個基點。
  • 時隔兩年人民幣匯率重回6.5時代,兌換1萬美元比5月份可省6000元
    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個月人民幣匯率走強主要是中國經濟率先控制住疫情並恢復經濟活力所致。「疫情後的表現,使外資重新認識到中國經濟的韌筋和不可替代性,對中國的投資恢復較快增長。外資外貿的突出表現,使中國國際收支相應順差擴大,人民幣升值合情合理,在所難免。」
  • 人民幣對美元升到「6.5時代」 專家:我國出口企業應主動應對
    來源:中國經營報人民幣對美元升到「6.5時代」 專家:我國出口企業應主動應對本報記者/譚志娟/北京報導「此前國外接單的價格是按6.9匯率結算的,但目前人民幣升值到6.5時代,我們現在做這些訂單,幾乎不賺錢了。」
  • 美元迭創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
    摘要 【美元迭創新低助推人民幣漲破6.5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對衝壓力「巨大」】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迭創年內低點,人民幣匯率漲勢延續。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四大原因不容忽視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個基點,升到了「6.5時代」。自5月底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未來這種趨勢是否還能持續呢?
  • 經濟不斷復甦,人民幣在升值,今年中國GDP能達到15萬億美元嗎?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呈現兩大不同的發展形態。一種是中國各項經濟指標的不斷回暖,中國經濟正在不斷復甦,另一種則是美國、歐洲以及印度、巴西等地的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這種反差,會吸引全球資金兌換人民幣,以分享中國增長的紅利,進而推動人民幣升值。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今日導讀 今年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其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難題影響之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樣板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與此同時,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衝擊。劉元春認為,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實現V形反轉,開始走向穩定復甦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了樣板。經合組織的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復甦的表現將不均衡,並可能造成世界經濟的持久變化。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外交部:中國經濟企穩復甦必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正能量
    有記者提問,海關總署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這是繼1至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以來,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我也看到了有關報導,這是個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還有希望破7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還有希望破7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最近以來人民幣匯率總是在頻繁的波動之中,近日人民幣匯率重回6.5時代,這意味著什麼呢?人民幣匯率有望破七嗎?匯率破七是好是壞呢?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2020年1月15日,當中美終於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結束了延續近兩年的貿易爭端時,全世界都對2020年的全球經濟充滿憧憬。但疫情的突然暴發使這一切成為泡影。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下滑,中國經濟也出現了罕見的季度負增長。
  • 人民幣匯率破6.5關口,2021年匯率會怎樣?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608元,較前一交易日下調4個基點。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604。最近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迎來大幅反彈,人民幣中間價在2021年第二個交易日漲破6.5關口。
  • 人民幣中間價報6.5476下調165點 專家:升值預期不變
    專家:人民幣繼續升值的預期不會改變  建信期貨產業研究服務董彬認為,國內基本面相對海外具有較大優勢,短期內經濟繼續復甦的預期不變,而由於今年一季度GDP的低基數,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將創造年內高點,二季度後經濟增長面臨壓力,但相對海外仍有優勢。
  • 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引領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後疫情時代應推動「綠色復甦」 中國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引領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儘管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短暫下降,但世界仍朝著截至本世紀末升溫超過3°C的方向發展,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所規定的「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