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9月10日訊(記者 李亦然)據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統計,96%以上的職場人士希望學習新的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發展空間。在職業培訓領域巨大的市場前景下,各路資本快速湧入行業,各種行業亂象也開始出現。
作為國內較早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的機構,潭州教育在「職業+興趣」領域試圖闖出一片藍海,但在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卻出現了大量負面口碑。中國網科技記者在多家第三方投訴平臺上發現,有大量學員投訴潭州教育存在「虛假營銷」、「誘導貸款」等問題。
僅黑貓投訴平臺,與潭州教育有關的投訴就多達三千餘條。有學員在投訴中表示,招生時宣傳的「老師線上直播+課後錄播」,在實際授課時,公司未與學員作任何協商和說明,就單方面變更成「錄播課」,授課質量大大下降,學員權益受到損害;有學員表示,其本人沒有支付高額學費的經濟能力,但潭州教育營銷人員通過話術誘導其辦理學費分期業務,使剛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背負上了較重的債務;還有學員投訴稱,潭州教育大量資深老師離職,授課質量下降,部分新來的老師不但教學能力差,還私自建群,要求學員發紅包,還要求學員發「少兒不宜照片」。
中國網科技注意到,潭州教育曾是騰訊課堂的重要合作方,一度佔到騰訊課堂近六成的課程份額。但在2016年,這一合作關係被騰訊宣布終止,原因是潭州教育「屢次違反騰訊課堂《課程違規行為處罰規則》中的多項規定,影響學員學習體驗」,違規內容包括「直播老師曠課、遲到,課程中出現大量廣告,遭到學員投訴等」。
潭州教育官網顯示,公司2007年進入在線教育領域,目前在十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但據天眼查顯示,「潭州教育」品牌經營主體為湖南潭州教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7日。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包括公司創始人兼CEO周有貴、合伙人李湘寧、合伙人Lea,產品經理胡捷等四人。股權結構上,周有貴為實際控制人,持股59.57%,湖南潭州科技服務合夥企業持股11.69%,天津海立方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6.52%,長沙潭州教育管理合夥企業持股7.7%,南銅慕華股權投資中心持股1.88%,湖南泊富產業投資基金企業持股1.38%,湖南泊富悅盈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持股0.02%。
公開信息顯示,潭州教育於2019年11月完成B輪融資,由慕華投資領投,麓谷高新創投、泊富基金等新老股東跟投。截至2020年8月3日,潭州教育累計註冊用戶已達1132.3萬。
真人直播授課變錄播 涉虛假宣傳、侵害學員權益
在黑貓投訴平臺,一位學員投訴稱:「今年2月在潭州教育APP上報了韓語初級到高級直達班。當初說明的教學方法是線上真人直播+課後錄播。但在2020年8月31日的課堂上,卻用以前的錄播給學員上課,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的信息告知,完全不符合當初承諾的教學方法。」
中國網科技發現,多個潭州教育學員上課群中,均出現了針對課程「直播變錄播」、「貨不對板」、「虛假宣傳」的抗議和投訴。多位學員表示,「選擇潭州都是因為直播課上老師學生的互動;通知(直播改)錄播,(公司)一個解釋也沒有;我交錢不是想看錄播的。」
除了外語學習之外,美術培訓等其它注重教師、學生實時互動的課程,也是潭州教育被投訴的「重災區」。一位學員在投訴中稱,他購買的「原畫培訓課程」,起初宣傳是直播形式上課,但實際上一直是「半直播半錄播」形式,最後竟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全部改為錄播形式。
業內人士表示,以錄播代替直播課程,同一個授課視頻多個班級重複利用,這對於在線教育公司來說,可以減少大量成本,但卻侵害了高價購買直播課的學員權益。
免費公開課誘導註冊 推薦網貸交學費被指「收割年輕人」
公開資料顯示,潭州教育創始人周有貴是從SEO(搜索優化)行業起家,對於線上流量的獲取和利用,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
據介紹,周有貴2005年大學畢業不久,就參與昆明的同學的創業項目,為其旅行社做SEO;2006年,與朋友合夥創辦昆明旅遊網(現已關閉);2007年起,通過在網際網路上分享百度、谷歌SEO優化技術,周有貴開始了在線教育之路,此後並組建團隊,開始在YY等平臺上,在線講授SEO優化技術。
直到2014年,周有貴的事業迎來了一次重大轉折點,潭州教育成為騰訊課堂的合作夥伴,騰訊的巨大流量大大縮短了其營銷路徑,潭州教育曾一度佔據騰訊課堂近60%的課程份額,平臺活躍用戶達1000萬,付費用戶40萬。在此期間,湖南潭州教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一經營主體也於2015年8月7日成立。但公司成立後不久的2016年,騰訊課堂即以「嚴重違規」為由終止了與潭州教育的合作。
儘管與騰訊合作只有短短兩年的蜜月期,但騰訊流量帶來的巨大收益和效果,令周有貴帶領的潭州教育更加重視線上流量的獲取。
據媒體報導,2018年年初,潭州教育僅流量運營團隊就有150人左右,還有200多人的團隊專門負責對接外部流量合作團隊,而外部流量合作團隊則有多達3000人左右為其提供服務,當年潭州教育投入流量獲取的預算多達2億元。
周有貴曾公開透露,潭州教育通過(小額)知識付費產品,降低用戶門檻,對平臺流量進行精準篩選,然後將其導入潭州在線職業課程中:「比如,一個學員花20塊錢買了英語知識付費課程,那我們便可知道學員付費意願、學習需求等數據。」
中國網科技發現,潭州教育還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年輕人聚焦的二次元網站等平臺投放「免費公開課」廣告,來吸引年輕用戶關注和註冊。當用戶註冊後,潭州教育的招生營銷人員便通過各種方式,誘導用戶買課,而為了提高課程銷售成功率,對於一些沒有支付高額學費能力的年輕人,營銷人員還通過各種話術,誘導其進行學費分期貸款,來購買「高價直播課程」。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一位學員就投訴稱:「從微博上被騙過來,先是用『免費公開課』誘導大家去聽課,然後開始賣課,誘導(學員)辦理貸款去買課。」
中國網科技記者發現,潭州教育招生營銷人員為了提高課程銷售成功率,不但鼓勵學生開通分期樂、京東白條、花唄等網絡貸款分期產品,還聲稱「可以免除利息」;而當學員發現「貨不對板」,或課程不符合自己期望時,卻面臨著退款難的困境,還需要不斷支付學費的分期貸款。
前述在線教育業內人士向中國網科技記者表示,在線教育領域最為熱門的k12在線教育或語言培訓類賽道,不論是行業監管還是企業自律,都已較為規範和成熟;而不同於上述賽道,「職業+興趣」領域的在線培訓機構,由於學員的學習周期更短,獲取新用戶的成本也更高,企業相對更為「急功近利」,很多企業都是以「流量思維來收割年輕人,總想著一次性儘可能的榨取學員價值,違背了教育初心」。
對於潭州教育被學員大量投訴事件的後續進展,中國網科技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