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期,有一位「通才」式的人物,他詩文書畫樣樣頂尖,尤其是書法方面,更是五體皆通,五體皆精,此人就是趙子昂。
趙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趙子昂在元朝初期可謂是大名鼎鼎,元世祖忽必烈在召集江南的南宋舊臣時,親自點名要把趙子昂請來,在見趙子昂第一面的時候,他就驚訝地直呼「神仙中人」!
在《元史·趙子昂傳》中記載:「帝嘗與侍臣論文學之士,以子昂比唐李白、宋蘇子瞻。又嘗稱子昂操履純正,博學多聞,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子昂詩文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篆、隸、楷、行、草書,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
這則史料是說,元世祖忽必烈經常與身邊的大臣們討論有文學的人,他覺得趙子昂能比肩李白與蘇軾,又說趙子昂品性純良,博學多才,書法更是冠絕天下!
其實這則史料記載的很對,趙子昂當時的確深得元世祖器重,不過也因為如此,他也背上了「貳臣賊子」的名號,他的書法在當時是名揚天下,據說天竺有一位老僧不遠萬裡來到中土,只願求取趙子昂的墨寶,然後帶回去當成國寶供奉。
趙子昂的書法,博採眾長,他最開始是學習宋高宗趙構引以為傲的「思陵體」,後來在搜集到《淳化閣帖》全卷後,他就專心研究古人的書法,尤其是「二王」,趙子昂對其推崇備至。
世人皆知,趙子昂學王羲之書,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就如同他晚年所寫的這卷行書大作《千字文》。
《千字文》現世於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由當時的大才子周興嗣所作,乃是從書聖王羲之的作品裡面,挑選出了1000個不同的字,然後編撰成了這樣一篇千古奇文。
歷朝歷代寫《千字文》寫得最好的,智永和尚算一位,再往後,那就是趙子昂了。
趙子昂對於《千字文》研究頗深,他從小練書時,就是使用的《千字文》,他自己也曾說過:「二十年來寫《千文》以百數!」
而那晚年所寫的這卷行書《千字文》是最為經典的一卷。
明代書家詹景鳳評說:「此卷筆法高古、圓潤峻秀,為承旨(趙子昂)得意之作。」
此作通篇華麗精熟,其用筆的精到程度讓人嘆服,縱觀全作,從頭到尾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字裡行間,行雲流水,仿若謫仙臨凡,將趙氏書體的風格,完美展現了出來。
毫不客氣地說,趙子昂筆下這精妙無雙的1000字,是讓後世人難以企及的存在。
商品引導語:今天,我們將趙子昂行書《千字文》進行高清複製,還原原作風貌,送與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