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農村的大家對份子錢肯定是不陌生的,結婚隨份子錢,孩子看喜,新家溫鍋,總之是各種紅白事都要隨份子錢,很多城裡長大的人就不明白了,這究竟有啥說法,還是就是單純的巧立名目要錢,今天咱們就來說道說道。
一、親疏遠近的象徵
這村裡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到底誰和你最親,你又在誰心中分量最足呢?平時體現不出來,這個時候紅包一摸,這厚度基本上就能說明一切了。所以啊,別管是大事小事,但凡是親切的人有需要,這紅包給的足足的,那是兩邊臉上都有面子不是。
二、財富地位的表現
這份子錢雖小卻是體現你財力和對方地位的一種象徵,有身份的人肯定是不好意思掏個小包來蹭一頓飯的,同理對方家裡有點地位,你這拿的少了,對方嘴上不說,這事後一數錢指不定背地裡怎麼埋汰你,這是瞧不起他們家嗎,別人都給大的,只有你一個人給小的。
三、求人辦事的渠道
這俗話說的好,禮尚往來大家其樂融融,有的時候想麻煩別人辦事吧,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你說私下帶東西送給人家,鄉裡鄉親的,被人看到又怕落人口舌,這個時候聽說對方家裡有喜事,一個聊表心意的紅包不是就水落渠成了嗎?
四、渡過難關的手段
人難免有手頭緊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要是各個鄰居親戚走一遍借錢,肯定是抹不開面子的,人家看你借了這麼多家,肯定心理上也有顧慮,而喜事收份子錢就沒這麼多顧忌了,雖然這錢未來肯定是要還,但是可以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也不至於在親屬面前丟了面子。
五、不得不還的人情
很多現代人對隨份子錢是尤為反感的,但是沒有辦法,比如家裡長輩過去收過人家的份子錢,那人家有喜事你肯定也得去還人家,同樣,過去長輩送過人家的份子錢,你要是有喜事不辦了,這錢大概率就回不了了,在農村這紅白喜事如同一個周而復始的環,身在其中其實也是身不由己。
六、傳統文化的傳承
這個其實和壓歲錢一個道理,畢竟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一份祝福,即使現在有電子紅包,但是紅包本身蘊含的文化還是沒有任何變化的,老一輩人將這份祝福送給了我們,我們自然也有責任把這份傳承傳遞下去。
總的來說,隨著現在農村紅白喜事管理的規範,紅白兩事正在去其糟糠,留下的都是精華,我們也應該將對方的邀請作為一份肯定,帶著你的祝福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