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文1742字,閱讀約需3分鐘。
編者按
6月17日,深中通道項目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成功對接,實現了精準安裝,深深鼓舞著公司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的將士,紛紛表示要以先進為榜樣,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勇於攀登,積極完成各項施工生產任務,為推進一航局高質量發展爭立新功。來傾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一個月前,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安裝成功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半個月前,一航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濤在大連灣海底隧道推動會要求充滿感情、形成合力、優化方案,確保項目平穩推進!
「有深中通道做標杆,有大連人民和一航人的期待,我們沒有理由幹不好大連灣海底隧道!」7月13日,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部組織專題學習研討,學習一航局領導在深中通道和大連灣海底隧道兩個項目的重要講話,學習深中通道首節管節成功安裝的經驗。儘管壓力與日俱增,但項目經理王殿文直言已經沒有退路可言:「粵港澳大灣區有深中通道,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點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同樣在國家戰略中肩負著歷史使命,我們代表一航局負責我國北方首條沉管隧道工程,也一定行!」
工程部部長宋江偉率先表態:「距離沉管安裝的日子越來越近,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時間緊張,但工程部一定會把生產、技術每個步驟都捋順捋清,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疫情期間,全漂浮整平試驗堪稱完美,從籌備到實施再到總結,宋江偉可謂立下汗馬功勞,無論是登上央視,還是對他個人「鋪天蓋地」式的報導,給他帶來了成就感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進場兩年來,已經記不清開了多少次會、寫了多少次方案,隨著首節沉管安裝時間的臨近,工程部辦公室幾乎每天都加班加點到深夜,在宋江偉的帶領下,工程部一群「沉管隧道娃娃兵」們在摩拳擦掌的同時,還時刻謹記——再考慮細一點、再完美一點。「有條不紊,忙而不亂」,調度長李德洲對這八個字感觸頗深:「沉管隧道的工序複雜,我覺得一定要樹立『想在前、做在前』的思維,要想盡辦法為下一道工序創造條件,而不是製造阻力。」這個剛剛25歲的陸上生產「大管家」,身上卻有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氣質,六月份下大力氣把石料上岸理順,隨即投身到管節舾裝施工,絞車安裝、舾裝設備進場、與兄弟工區協調工序銜接……在港珠澳歷練了三年的李德洲,期待著在大連灣再次綻放青春。
「我是『新兵老戰士』,通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和工作,認識也在不斷加深。控制系統、通訊系統還有船上設備相當複雜,必須發揚港珠澳『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精神,把每項工作都當作第一次來做,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年過半百的設備部部長郝東峰一個月前剛調入項目部,在他看來,沉管隧道工程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想。到大連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找項目部領導報到,郝東峰就拉著設備部的小兄弟們到設備倉庫熟悉情況,沒多久就搞了一個大動作——半個月內完成了15臺管內壓載泵性能測試,為一次舾裝施工做好了準備。郝東峰的肺腑之言讓技術主辦呂護生連連點頭:「從國外轉戰大連灣,第一次參與關注度這麼高的重點項目,讓我有些興奮。大平臺代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我也想在挑戰中抓住機遇、檢驗自己。」連日來加班加點的工作,讓這個年輕人有些許疲憊,卻掩不住內心的自信。
總工尚乾坤分享了港珠澳的一個小故事,一航局總經理助理、深中通道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總經理宿發強在港珠澳時,曾在設備部辦公室的小白板上寫下了「船機保障是重中之重」九個字,直到項目退場依舊赫然醒目。尚乾坤用這個故事提醒大家務必從嚴從細,做好檢修、保障,確保船舶和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在克服技術難點、做好工序銜接方面,他告誡每一名參建人員都要認真梳理負責工作的風險點,確保項目萬無一失;副經理朱春峰表示,細節不僅決定成敗,細節還非常考驗功底,首節管節安裝在即,項目部兩年多的籌備工作面臨考驗,越到這種關鍵時刻,越要重視細節。
「一航局王董事長在深中通道首節管節安裝前的動員講話中說,要以『平常心』對待首節管節安裝,在大連灣說要『充滿感情看待項目』;一航局由總經理強調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和『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理念保持敬畏之心推動各項工作;公司程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表彰大會和支部書記培訓班開課動員講話中,也號召公司學習深中通道首節管節順利安裝的寶貴經驗、學習宿總『老黃牛』的精神,對大連灣更是寄予厚望,我想在剩下的四個月時間裡,我們既要有平常心,又要充滿感情,相信大家一定不辱使命!」支部書記田普江在鼓舞士氣的同時,還提醒大家,一定要傳承、學習港珠澳和深中通道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要有甘於做「幕後英雄」的情懷和擔當,全力以赴、協同作戰,確保實現E1管節如期、順利安裝。
素材來源 | 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
供 稿 | 田普江、于振東
實習編輯 | 韋寶發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