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0集:接軌與不接軌

2020-12-16 觀察者網

「有些方面,我們要與外部世界接軌;有些方面,不要接軌;有些方面,是外部世界要與中國接軌。」

「在精神領域,似乎也有很多人主張要『與國際接軌』,我則認為我們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面對西方國家的打壓和封鎖時,我們要如何實現有效地接軌呢?」

11月1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0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鄭若麟先生一起對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與世界接軌」這個概念進行解讀。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張維為:

2014年的時候,我在上海社科聯做過一個講座。當時為了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電視臺播出了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與觀眾互動時候,有人問我,你覺得這個連續劇拍的怎麼樣。我說,扮演鄧小平的演員總體上是可以的,講話、聲音、用詞、舉止都很像小平真人,但如果說有那麼一點點遺憾的話,就是他沒有鄧小平的那個眼神。

鄧小平的眼神容易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般情況他是個很淡定、慈祥的老人,但你仔細觀察他,特別是他談話時間比較長的時候,他的眼神總會有那麼一刻顯得非常堅定與犀利。看得出來,他是個意志如鋼的人。

不過,這個連續劇中有一點很真實,就是小平經常說這麼一句話:「要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也就是說,在涉及借鑑外來經驗的時候,鄧小平總是要求結合中國的國情與民情以後再判斷什麼可以學、應該學,什麼不可以學、不應該學。上次我們在《這就是中國》節目裡談到中國抗擊疫情的成功給國人帶來了新的思想解放,特別是西方模式走下了神壇,美國神話走向終結。當時我說了這麼一個觀點,這場思想解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有些方面,我們要與外部世界接軌;在有些方面,我們不要接軌;在另外一些方面,是外部世界要與我們接軌的問題」。今天我想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劇照(圖源: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網站)

那麼大家知道,「與國際接軌」這個提法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逐漸在國內流行開來的。我們主動選擇加入世貿組織,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與WTO(世界貿易組織)所代表的國際貿易體系接軌;學習、接受和運用很多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分工;廢除或者修訂了成百上千個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定的法規、文件等等。

回頭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於中國與世界都像是一場革命,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和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的配置和流通。它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也使各國百姓享受到中國和平崛起帶來的巨大紅利。

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到2018年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增加了十倍,從1.34萬億美元增長到13.28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中產階層。多數中國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改善。比如,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過去被看作是超級奢侈品的小轎車在中國迅速普及,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也開始在國際合作和競爭中逐步成長起來。在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中國有彎道超車或換道超車的可能。

從一個更廣的範圍看,我認為中國通過加入世貿組織,執行了一種我稱為「嵌入式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世界上主要國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因此,我們在這次所謂「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時間就說,沒什麼好害怕的,儘管中美雙方都會有損失,美方損失將更大。

不久前,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哈裡斯和共和黨的大佬、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佐利克都承認,川普的對華貿易戰已經失敗了。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還在增加,美國人付出更多的錢,失去更多的工作。美國今天還想通過所謂「新冷戰」來遏制中國,最終也將發現自己變成孤家寡人,背後就是中國這種嵌入式合作共贏發展模式的成功。

所以,「與國際接軌」這個概念本來是有特定含義的,就是我們通過談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形成義務與權利的平衡。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與世貿組織規則接軌。但不久我們就看到這個概念運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有段時間,好像所有部門、行業、單位都在講「與國際接軌」。它從外貿領域轉入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

我不否認這樣做也使我們學到了不少別人的好東西,但確實也帶來了很多嚴重的問題。比如,有人認為中國必須在所有方面與西方接軌,甚至公開否定我們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主張「政治上融入世界主流文明」、「與世界主流政治制度接軌」。

這使我想起當年鄧小平在該問題上非常清醒的認識。1988年5月,一位發展中國家的元首到北京來,希望鄧小平談談中國改革開放的主要經驗,除了回答「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制定政策」,鄧小平還補充道:「不但經濟問題如此,政治問題也是這樣。」接著,這位總統問鄧小平在全球化過程中應該如何與西方打交道,鄧小平的回答是四個字:「趨利避害。」回頭看,中國參與全球化並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訣竅就在於「趨利避害」這四個字。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指有些地方要接軌,有些地方不要接軌。

過去三十來年,西方主要國家推動的全球化的本質是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它既是經濟的,又是政治的,包含了所謂「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民主化」等概念。中國認為,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處理得好,給人民帶來福祉;處理得不好,則會帶來災難,甚至中斷中國和平發展的進程。所以,中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採取了趨利避害、有所接軌,有所不接軌的戰略:我們接受並加入了經濟全球化,但不加入政治全球化。我們絕不放棄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我們還用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來駕馭西方主導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最終超越資本主義。結果,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脫穎而出,大多數中國百姓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相比之下,許多國家雖然也擁抱了全球化,卻經歷了一場接一場的危機。往往不是他們「利用」了外資,而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都被外國資本控制,甚至老百姓財富被華爾街金融大鱷洗劫一空,國家也陷入分裂和戰亂。現在看來,依託於西方國家自身的政治制度,他們的跨國公司從全球化中獲益巨大,但他們國家的分配製度極度不公,造成國內的貧富差距劇增,導致了逆全球化思潮興起和民粹主義領導人,比如川普這樣的人上臺。

相關焦點

  • 《這就是中國》:與國際接軌?有些領域應該反過來
    「在精神領域,似乎也有很多人主張要『與國際接軌』,我則認為我們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面對西方國家的打壓和封鎖時,我們要如何實現有效地接軌呢?」 11月1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0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鄭若麟先生一起對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與世界接軌」這個概念進行解讀。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78集:美國「憲政危機」
    「不管誰當選,其實都改變不了美國今天的困境。」 「它會不會有一個連鎖反應,讓其它的西方國家也出現政治體制的危機呢?」 美國大選前的11月2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78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副院長範永鵬教授一起對美國的「憲政危機」進行解讀。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 去中國踢球是出賣靈魂?沒錯,我們就是通過金錢與世界足球接軌
    如果問中國足球通過什麼世界接軌?毫無疑問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金錢。正如比利時妖人維特賽爾來中超後,家人受到侮辱留言一樣,很多歐洲大牌球員來中超,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團隊,不是為了足球,而僅僅是為了那份難以拒絕的薪水!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 第47集:防控中的經濟保衛戰
    【「一般談經濟,多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切入,或者從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切入,這些都有道理,網上也已經有很多這方面的論述和文章,但我今天想換一個視角,從中國領導人對經濟發展大思路的角度出發,談一些個人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持續中,與此同時,另一場戰役也在打響,那就是經濟方面的復工、復產、復市。如何做到既能做好防控,又能兼顧經濟發展,儘快恢復。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1集:美國抗疫失敗的背後
    這個國家已經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我覺得可能要對中國、對美國,重新評估。」6月15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61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共同剖析美國抗疫失敗的種種因素。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 這一年,接軌滬上跑出鹽城速度
    組織開展2020長三角一體化鹽城(上海)合作發展暨「飛地經濟」投資對接活動,實施全市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78項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建設;組織全市園區企業對接上海高校院所;建成上海市外農產品主供應基地37個……回首這一年,向著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目標奮力奔跑的鹽城,後浪奔湧、動能澎湃,正以更高質量、更大格局、更強合力持續深入接軌上海,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43期:中國組織起來的力量
    【今天,中國「組織起來」的能力,應該是中國體制1949年以來形成的最大的財富之一。特別是國難當頭的時候,我們的制度有擔當,有定力。 12月23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43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教授,共同探討中國高效的公共治理。】
  • 「深度接軌、聚力一體化」,浙江這座地級市連續三年來上海為了什麼?
    12月19日,紹興市委市政府舉辦的「2020上海—紹興周」活動在上海鳴鑼開場,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上海市工商聯主席、總商會會長壽子琪,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原總裁王基銘,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王均金先後致辭。
  • 俄羅斯提醒中國:中西文化接軌要小心
    自從1989年開始,蘇聯方面的陣營就已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動亂,而美國則是抓住了這個機會,進行了下一輪的戰略擴張,蘇聯也被壓著喘不過氣來,蘇聯的經濟發展再一次受到限制,國內經濟亦是達到了崩潰的邊緣。當時的蘇聯副外長阿達米辛在冷戰後期的時候是負責蘇聯與美國之間的人權對話的,在對話的過程中,他越發的覺得,美國人的確是說的有道理,於是,阿達米辛就跟蘇共和書記戈巴契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兩個人一言既和,於是就立刻著手要和美國全面接軌的行動,希望通過美國的幫助來幫助蘇聯改善人權,因此來徹底的和西方政治以及經濟制度全面接軌。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52期:中國人的政道智慧
    4月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52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王紹光教授,共同探討東西方的「國家治理能力」。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 正能量學者之張維為教授,儒雅的談吐,非凡的履歷
    前言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我認為很值得我為之吹彩虹屁的學者——張維為教授。張維為教授,在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公等領導人的英語翻譯,現任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同時也是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張維為在《這就是中國》娓娓道來張維為教授的演講風格我首次認識張維為教授,是在他主講的《這也就是中國》這檔節目上,當時第一次看到他的演講,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 9個無縫接軌拍新戲的明星!趙麗穎、趙露思、白鹿戲接到手軟
    最近有些演員無縫接軌進組拍戲不停歇,一部劇一部劇接連拍,像這種事業型的演員讓粉絲很放心,因為他們的目標明確、認真拍戲,總是有好作品推出,而有些演員的資源超好,戲接到手軟,讓不少人羨慕吧!以下這些「無縫接軌拍新戲」的明星,邢昭林休息兩天進新劇組,趙露思三部連拍還嘎戲!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72期:反擊西方偏見
    「我親眼目睹法國從媒體到政界是如何懷著嚴重偏見來看待中國的。法國媒體和政界對中國的偏見沒有例外,全都來自兩個原因,一個是顯性的,一個是隱性的。」 9月6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72集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鄭若麟先生,共同探討如何反擊西方的偏見和傲慢。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3期:中國心勝
    這個東西我們沒有必要糾結它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我們在乎的是它是適用於當代這個世界的,是適用於未來的。」6月29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63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勇鵬教授,圍繞中國心勝展開討論。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 CBA這一回和NBA正式接軌了
    根據知名體育博主半神半卡特透露,姚明將大概率卸任CBA聯盟的董事長職務,但是仍將擔任中國籃協主席的職務,目前多個消息源都證實了消息的真實性,雖然不知道具體什麼原因,但是老鬼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情,恰恰是CBA職業化、商業化與NBA接軌的跡象。
  • 鹽城大豐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規劃研討會舉行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如何才能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窗口期」,更好地發揮大豐的獨特優勢,在接軌上海的「快車道」上走得更遠?6月22日,大豐區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規劃(2020—2025年)匯報暨高層專家研討會在滬舉行。
  • 消費品標準加快接軌國際
    消費品標準加快接軌國際到2020年質量抽查合格率超90%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在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就上述問題作出回答。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4期:香港,明天會更好
    美國從來都不掩飾自己想把香港作為一個「反中」基地,包括美國竊取中國國家機密的一個基地。早在1960年代,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發布一份文件,其中對香港的定位是所謂的「自由世界前哨」,就是美國的前哨,同時香港是美國信息項目的基地,其實就是間諜活動。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45期:印度發展面臨的挑戰
    國際關係專家普遍認為,這一方面是印度借中美博弈之機,企圖從美國「騙取」好處,同時轉移國內矛盾;另一方面,背後也有印度與中國差距越來越大,心態失衡的因素。心態失衡的印度,究竟能不能崛起?歷史遺留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2019年底,張維為教授在時隔11年後再次訪問了印度,帶來了第一線的觀察。本文為《這就是中國》第45期的文字版,系網絡首發。
  • 傳統足彩「最低頭獎」顯規則缺陷 望與國際接軌
    中國足彩歷史最低頭獎開出,獎金僅為2元,且每1注投注都中獎,對彩民來說,相當於變相退票了,這在中國彩票史,應屬首次。  賽事延期已售彩票全部算對  意甲球員莫羅西尼的意外死亡,導致11/12賽季意甲第33輪臨時延期,給了中國足彩一個創造歷史的機會。